春分過後,
正是採茶好時節。
在興寧合水鐵山茶場,
萬畝茶園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茶農在山中採茶,
猶如置身在一幅綠色的美麗畫卷。
俯瞰合水鐵山茶園,一圈一圈的茶樹猶如大地母親的指紋,展現出勃勃生機。在力量農業茶葉基地,身穿客家服飾的採茶女背著竹簍分布在各個山頭,採摘今年的第一茬新茶。
當前正是採茶的高峰期,為了搶抓時間把春茶採摘出來,力量農業就近組織用工,增加村民就業機會,提升村民經濟收入。
【茶農:
做完了結工資,包吃包住,一天可以掙130元。平時在家裡幹活,現在旺季就請我們過來做事。】
【力量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科文:
16號開始就有170多個工人在採茶。每天採茶約有八九千斤茶青。】
興寧盛產單樅茶,而合水是興寧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合水鐵山茶場分布在海拔較高的山區,合水官田茶曾是粵東八大名茶之一。然而,近些年來,鐵山茶場粗放管理,過度採摘等現象愈演愈烈,茶葉品質、品牌效益不明顯。為了改變茶場的生產局面,在深圳創業的劉科文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回鄉創辦力量農業有限公司,整合合水茶山資源,做大做強興寧茶葉主導產業。
【力量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科文:
那麼大的面積,那麼大的茶山全部處於失管、丟荒狀態。回來以後,就把所有丟荒的,失管的全部清理好,把道路設施打好,把機械設備更新,到外地請制茶的專家師傅。】
在劉科文看來,要想產好茶,科學標準的田間管理必不可少。經過近一年的辛苦經營,力量農業已經形成了一套規範化的種茶模式,並帶動當地3個自然村150多戶農戶規範種茶。
【力量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科文:
回到家鄉,自己創建一個品牌,把合水茶品牌擦亮,打響;引導所有的茶農統一規範標準去管理茶山,杜絕殺蟲劑、除草劑。】
據介紹,今年茶山茶青產量預計達100萬斤,製作幹茶約20萬斤,帶動群眾務工收入近50萬元。
興寧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趙玉龍、李文輝,圖/趙玉龍
小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