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文壇的最高殿堂?別再無知了,這些獎才是

2020-12-13 午間讀書客

不知道是怎樣開始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諾貝爾文學獎被無限神話,甚至開始流行調侃村上春樹不能獲得諾文學獎的梗。其實村上春樹先生已經獲得了很多獎項,文學地位早已得到認可,說村上春樹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是其一生遺憾,只不過是我們的無知所產生的一廂情願罷了。

喜愛文學的小夥伴都知道,諾貝爾文學獎的含金量也就是那麼回事,至少是在近些年,它被太多的文學以外因素左右,所以不要太過神話它的光環。

細心一些的朋友們會發現,一些圖書在做營銷的時候,會介紹其獲得的獎項,例如我國科幻小說的驕傲劉慈欣,其《三體》便獲得了雨果獎;有文學界的卡梅隆之稱的翁達傑在1992年憑藉《英國病人》獲得了布克獎;去年大火的現象級圖書,豆瓣給了9分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獲得的是《洛杉磯時報》最佳傳記獎。不太熟悉這些獎項的你一定會對它們雲裡霧裡,怎樣對多如牛毛的獎項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呢,今天貓君我就為大家做一下初步科普。

安意如獲得了最佳詩詞解析獎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只憑我貓君個人喜好,不服歡迎留言打臉。

布克獎

雖然這個獎的名稱商業氣息濃厚(布克是贊助商公司名),但是絲毫不影響其影響力。布克獎的頒發範圍僅限於英文長篇小說,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每年頒發一次。2005年開始,新增布克國際獎,每兩年頒發一次,其授獎範圍傾向於其它國家用英文寫作的或有英文譯本發表的作品。

貓君點評:布克獎評選過程高度獨立,評委組成科學合理,獲獎作品可讀性非常強,兼顧了文學學術性與文化通俗性,可以說它評選出來的就是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不喜歡嚴肅文學的小夥伴如果想入手一本英文嚴肅文學小說,布克獎作品是你的首選,你會發現原來嚴肅文學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

俄羅斯布克獎

俄羅斯布克獎與英國布克獎從名稱上看就知道它們有著千絲萬縷聯繫,但是不用細究,只需知道,現在俄羅斯布克獎與英國布克獎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相互獨立。俄羅斯布克獎的授獎對象是俄語文學,而且已經成為了國際公認、毫無爭議的最具權威性俄語文學年度獎項,只是我們不太知曉罷了。

貓君點評輝煌的俄羅斯文學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在我國的圖書市場上沒落至此,以至於能買到的俄羅斯當代文學作品寥寥無幾,不信的話,你可以去書店裡逛一下,相信有賣的都是良心書店。貓君我也只是存了一本米哈伊爾的《圖書管理員》,現在也已視作珍寶。

龔古爾文學獎

18世紀開始,法國一直是歐洲的文化霸主,其它國家只有德國的歌德可與之抗衡。此時法國人的文學發展一路高歌猛進,龔古爾文學獎的建立更是為其權威性建立了裡程碑。

龔古爾兄弟是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弟弟茹爾·德·龔古爾於1870年去世後,哥哥埃德蒙·德·龔古爾在1874年立下遺囑 ,為了紀念他的弟弟,要用自己的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並指定福樓拜、左拉、都德等10名友好作家為第一屆院士。龔古爾學院於1902年成立,龔古爾文學獎1903年開始頒發,它一直力壓另一權威法蘭西學院獎是法國最具權威的文學獎項。

貓君點評在龔古爾獎的獲獎名單裡我們可以找到普魯斯特與杜拉斯這樣的文學泰鬥,足以證明它曾經含金量十足。最初的龔古爾獎作品偏重於作品文學學術性,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到了今天,雖其影響力依舊十足,但卻飽受批評。當代龔古爾獎作品貓君我幾乎沒有看過,所以沒有發言權。曾經讀過一本皮耶爾·勒邁特的《天上再見》,emm~的確不是我的喜好。

普利茲文學藝術

這是一個美國文學獎項,太過有名,而且名副其實,貓君我對其不溢讚美。

普立茲獎是文學獎項裡的後期之秀,就像年輕的美國一樣。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茲的遺願,在1912年由其捐贈的遺產作為基金開辦了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1917年起設立普立茲獎。到今天普立茲獎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而且逐漸發展成全球性的一個獎項。

普立茲獎包括新聞獎和文學藝術獎兩大類,其中新聞獎包括:公共服務獎、報導獎、社論獎、漫畫獎、批評評論獎、通訊獎、特寫獎、新聞攝影獎;文學藝術獎包括:小說獎、戲劇獎、詩歌獎、美國歷史作品獎、自傳或傳記獎和非小說作品獎;音樂作曲獎1項。另外,還頒發2項特別獎。

普利茲文學獎常被人詬病其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性獎項,但是不可否認獲獎作品含金量十足、影響力巨大,只是商業性的管理模式讓很多古板的學者不屑一顧。

貓君點評:文學是一個聖地,但並不意味著教條古板。我們堅持文學理念,探索人心內外部情感與宇宙哲學,這的確很純粹。但為什麼文學一定要對身邊的世界冷眼漠視而去追思過去與空想的未來呢?文學從來不小眾,小眾的只是對文學的誤解罷了。

諾貝爾文學獎

嗯,呵呵。

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牛頓,也許患了眼疾,也許戴了墨鏡,也許站上去後聽人說:看那邊!

貓君點評: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更何況不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而去點評一本翻譯過來的文學作品。凡事力所能及就好。

美國國家圖書獎

美國國家圖書獎是由美國出版商協會、美國書商協會和圖書製造商協會於1950年3月16日聯合設立的,獎項只頒給美國公民。美國國家圖書獎與普利茲文學獎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兩個文學獎項。獎項分類很多,一度過於膨脹,像今天的購物節一樣。有意思的是1980年其曾進一步區分小說的精裝本及平裝本最佳作品獎。

從1984年獎項基本固定為小說、非小說、詩歌和青年文學四類獎。

貓君點評:這個獎項下的暢銷書很多,絕大多數也有中文譯本,市面上很多。貓君曾經買過一本哈金的《等待》,讀起來還不錯。史蒂芬·金麼,很遺憾,只看過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卡夫卡文學獎

這個獎太年輕了,直到2001年才開始,但是含金量十足。為了紀念奧地利偉大的作家卡夫卡,捷克布拉格政府與布拉格卡夫卡協會共同主辦每年頒發一次卡夫卡文學獎,雖然此項文學獎沒有國籍限制,但必須要有一部作品被翻譯成捷克語才能參選。另外這個獎還有著諾貝爾文學獎風向標的稱號。近幾年來,很多獲得過這個獎的作家,都是同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貓君點評:2006年村上春樹獲獎,2014年閻連科獲獎,2019年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獲獎。雖然該獎年輕,但的確不辱卡夫卡的名號。貓君我只推薦有一定文學功底的人去購買卡夫卡文學獎獲獎作品。

勒諾多文學獎

這個獎也是法國的,以法國報業之父勒諾多的名字命名,是法國五大文學獎之一,特點是沒有獎金。有意思的是其設立為彌補龔古爾文學獎的評判貽誤。

貓君點評作為一個存粹的文學獎項,它不辱使命,只不過獲獎作品在我國實在是太小眾。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著讀一下雅絲米娜·雷扎的最新作品《藝術》,真的很不錯。

費米娜獎,美第西斯獎,法蘭西學院獎

既然提到了法國五大文學獎,還是把它們補全吧。費米娜獎是因為法國女性作家不滿龔古爾獎評委沒有女性而聯合設立的,評委全部由女性擔任,但是自成立以來頒發的費米娜獎獲得者很少有女作家,可能是因為怕別人說不公正吧。

美第西斯獎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美第奇家族對藝術的奉獻而設立的獎勵文學新人的獎項。

法蘭西學院獎比較正統,設立的目是表彰對法國文學和語言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士,因為龔古爾獎的存在,法蘭西學院獎一直不溫不火,獲得該獎的最出名的作家是羅曼·羅蘭。

貓君點評法國至今仍是一個文化強國,這和法國人對文學的熱愛是分不開的,法國現在有200多個文學獎項,足見法國人對讀書的熱情。

耶路撒冷文學獎

該獎1963年設立,用中東地區「耶路撒冷」城市命名,寓意偉大猶太精神為依歸,是以色列文學界的最高獎項,授獎範圍為全世界優秀的文學作品和作家。羅素,博爾赫斯,波伏娃,格雷厄姆·格林,V.S.奈保爾,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伊恩·麥克尤恩都曾獲得過此獎。

貓君點評這個獎項更多的是對符合授獎條件的一些成名作家的獎勵。

塞萬提斯獎

塞萬提斯獎是西班牙每年頒發給在西班牙語文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作家的獎項,因為南美很多國家也都使用西班牙語,所以獲得該獎項的南美作家也很多。如博爾赫斯、略薩、門多薩等。

有人論說塞萬提斯獎是西班牙語世界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有意思的是本獎原有不成文的慣例:得獎前先獲諾貝爾文學獎,就不列入評獎。所以馬爾克斯沒有獲得該獎項,但是卡米洛·何塞·塞拉是個例外。

貓君點評西班牙本土作家有大成就者已經寥寥無幾,所以拉丁美洲作家佔據了該獎項的半壁江山,有意思的是獲獎作家也是在西班牙與拉丁美洲國家輪流產生。南美文學是真的強,喜歡的讀者可以試著讀一下。

川龍之

這個獎在日本每年頒發兩次,所以在日本寫嚴肅文學的較有名的作家一般都獲得過這個獎項。在設立之初獎項的獲得者大多是文學新人,直到1958年授予了已經聲名鵲起的大江健三郎,該獎項逐漸向權威發展。

貓君點評在日本人心中該獎項還是很有權威的,獲獎的作家大多成長為日本的文學大家。只是因為當代日本嚴肅文學文壇蕭索,非嚴肅文學方興未艾,所以在世界範圍內芥川龍之介獎並沒有其他獎項那麼得到重視。

直木獎

和芥川龍之介獎一樣,直木獎也是由菊池寬創立的,運作模式也相同。不過創立之初該獎的授予對象是非嚴肅文學裡的中堅作家。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有司馬遼太郎、宮部美幸、東野圭吾等。

貓君點評這是一個非嚴肅文學獎項,暢銷書比較多,如果書封上提到了直木獎,那麼可讀性不會太差。

柯斯達文學獎惠特布萊德獎

柯斯達文學獎是由柯斯達咖啡2006年起主辦的一項文學獎項,其前身為由惠特公司自1971年所贊助的惠特比圖書獎(又稱惠特布萊德獎)。這個獎項國內的讀者比較陌生,其實它在英國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雖然不如布克獎。比較知名的獲獎作家如珍妮特·溫特森,女讀者比較了解她。

另外一個我們比較熟知的大導演史匹柏導演的《戰馬》,即改編自獲獎作家麥克·莫波格的同名作品。

貓君點評貴為英國三大文學獎,貓君我實在是知之甚少。

橘子小說獎

橘子小說獎是英國另一個有權威的文學獎項。它的特殊之處在於此獎是專門頒給女性作家的。2014被贊助商冠名,改為百利女性小說獎。現在由於贊助商的增多,名稱變為女性小說獎。這個獎項往往令之前默默無聞的作家一夜成名,作品也成為暢銷書,可見影響力還是巨大的。

貓君點評英國是一個女性作家輩出的國度,如簡·奧斯汀,勃朗特三姐妹,當代作家有JK羅琳,溫特森等,專門為女性作家設立一個獎項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希納獎

這個獎是德國文壇的最高獎項,權威性很強的,出名的獲獎作家有君特·格拉斯等。

貓君點評這個獎還是可以好好說一說的,只是寫了這麼多我有點累了,就這樣吧。

回到本文的標題,諾貝爾文學獎真的是世界文學的最高殿堂麼?我不這麼認為。文學雖然是互通的,但是卻和歷史、文化、哲學以及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以一個陌生人的角度去評判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品,我認為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每個國家自有其權威的評判標準,因為他們最有發言權。同理貓君我也聽了太多的當代文學沒落等的說法,這太不懂裝懂、人云亦云了,首先讀過當代文學之後你才有評判的資格,而且那只是你一個人的觀點。文學從不曾沒落,而是越發展越好。

今天就到這裡,我是貓君,喜歡請添加關注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直擊諾獎頒獎現場:「農民」莫言登上世界文壇最高殿堂
    直擊諾獎頒獎現場:「農民」莫言登上世界文壇最高殿堂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2012年12月11日00:49 授獎詞:莫言想像力超越了人類的存在 是一位傑出寫實主義者 10日,世界聚焦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和市政廳,因為今天,瑞典國王將蒞臨此地,親自為2012年諾貝爾獎除和平獎之外的9位獲獎者頒獎。 16:30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是英國小說家、詩人魯德亞德•吉卜林,在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那時他還差幾個月才滿42歲。最年長的獲獎者則是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她200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當年她已88歲高齡。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1953年獲得諾貝爾獎,儘管很多人都以為他獲得的是諾貝爾和平獎,但實際上他獲得的是文學獎。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在世界文學的舞臺上,莫言成了代表中國的文學者,於國內,更是無數的人認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舉彌補了中國文學在世界範圍的漏洞。讀者在恭賀的同時,也將莫言搬到了中國文壇的頂尖位置。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當然網友們也發出了疑問;莫言是中國文學的代表,那麼魯迅先生呢?其實很多人認為魯迅先生不過是一個擅長寫雜文的作家而已,小說很少涉及,特別是長篇小說,一篇都沒有寫過,真真說不過去。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坊間傳聞,包括閻連科、殘雪、村上春樹和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在內的一批國內外知名作家可能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或者獲獎!那究竟誰才能在半個月左右後,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最終得主呢?每年諾獎臨近開獎之際,西方一些博彩公司都會公布諾獎得主賠率榜單。
  •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每年一進入10月,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就開始升溫。相比於理解門檻比較高的物理獎、生物獎,似乎人人都可以發表點兒意見的文學獎,被關注的熱度最高。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出現,他是誰
    魯迅先生在現當代文壇的影響力幾乎無人可比,甚至自民國以來我國文壇有半數作家都是深受魯迅的影響,不止在國內,即便在世界範圍,魯迅的名氣也超乎尋常,一度成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韓國學者認為魯迅和卡夫卡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而在日本這個文學相當興盛的國度,魯迅更是受到了空前的歡迎。
  • 除了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很多國際以及國家級文學獎,先從這張書單讀...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作者簡介】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奮多產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紀加拿大文壇為數不多享有國際聲譽的詩人。現居多倫多。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創作力不給評論界任何淡忘她的機會。她獲得過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的大多數重量級國際文學獎,並被多倫多大學等十多所院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她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
  • 諾貝爾文學獎僅追授給1名逝者:瑞典詩人埃裡克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已故作家王小波稱他是現代小說最高成就者之一  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上世紀80年代作品就譯成了中文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昨晚7點,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謎底揭曉,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和榮譽,儘管從來沒有人站出來這樣說過,但是人們確實達成了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談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人心中難免就有點義憤填膺,其緣由自然是因為此文學獎長久以來被歐美作家「壟斷」,而中國自近代以來誕生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家,卻愣是連一個作家都沒有評上。
  • 中國文學獎中哪個獎成就最高?
    最高的是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 劉震雲: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說明國內有「10」人也可以獲得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謂是當代文學的「紀年」,作為我國第一枚諾獎,它顯得異常珍貴,莫言的書也水漲船高洛陽紙貴,上架到最顯眼的位置,即便藏起來也會被讀者「扒」出,因為,全國讀者都在找莫言的書。
  • 2019諾貝爾文學獎毒家預測:今年的「毒奶」,餵給這些人
    諾貝爾文學獎預測,可能是這個世界上錯誤率最高的預測——基本沒有準確的可能。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提名名單保密50年。沒有提名名單,就意味著世界上所有文字工作者都是理論上的提名者。前幾年有個別博彩網站曾預測得比較靠譜,但隨著去年諾獎評委醜聞的曝光,這些博彩公司瞬間被打臉——他們很可能是評委洩密的受益者。
  • 中國作家今年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近日,在線博彩公司Ladbrokes和Unibet均開出文學獎賭盤,公布了本屆諾貝爾文學獎預測獲獎名單的賠率,中國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佔據了頭兩名的位置,成為今年獲獎的熱門人選。
  • ...的文學罐頭裡想像未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晨)今年7月,波蘭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最新作品《怪誕故事集》在中國出版。8月3日晚,著名作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世界文學》雜誌主編、翻譯家高興,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學院院長、教授、翻譯家趙剛,該書譯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語教研室主任李怡楠,一起出席該作品雲首發活動,和讀者分享託卡爾丘克怎樣以文學的形式提出了關於當下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北歐時報、新譯科技斯德哥爾摩訊(記者何儒 楊哲)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備受關注的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揭鍋。奧地利作家和波蘭作家獲獎。宣布之後,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Per Wstberg(前排左二)及瑞典學院主要領導會見記者並回答相關提問/北歐時報 攝經歷過諾獎醜聞風波之後,諾獎委員會在國王都無法命令的情況下,被記者掀開醜聞,堅守諾貝爾的信念,確保諾獎的權威性。今天宣布2018、2019年度結果,令與會世界各國名記爭相報導。
  • 18人評出諾貝爾文學獎 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嗎
    對於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成員來說,世界上沒有比瑞典文學院還重要的文化機構了。1786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建立了瑞典文學院,原計劃設立20名成員,但後來將人數定為18人,因為「18」在瑞典語中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環。學院成員稱呼自己為「18人」,這是一種終身制的成員。
  • 替代版諾貝爾文學獎!2018"新學院獎"獲獎者揭曉
    當地時間10月12日,2018年「新學院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揭曉,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獲得此獎項。「新學院獎」被視為是諾貝爾文學獎在2018年的「替代獎項」,此次「新學院獎」的評選流程融入了網絡投票的形式,更加透明與大眾化。共有4名作家從47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然而在這4名作家中,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婉拒提名,退出了此次競選。
  • 莫言真是靠醜化中國人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得了獎卻被罵了8年
    在網上,總能聽到許多網友罵莫言,黑莫言,說他是靠醜化祖宗討得西方人喜歡,靠出賣民族魂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網友會對莫言有這樣的看法呢?莫言的作品到底怎麼樣?我們來分析一下莫言的作品,真相就清楚了。莫言作為首位也是至目前為止,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他的作品的藝術性,文學價值當然是不容置疑的。
  • 關於疫情籠罩下2020諾貝爾文學獎的終極預測
    所謂「講故事」只是管窺一豹,關於文學獎,我們可以預見的是,與評審宣稱的規則「開放」不同,諾貝爾文學獎或將更加保守。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諾獎近年的醜聞風波,瑞典文學院急需授獎給一些極有聲望的「保險」作家,以重建這一獎項的合法性與正統性。如果再像前幾年一樣將獎項授予一位搖滾歌曲創作者或非虛構寫作者,諾貝爾獎很可能再次深陷非議。
  • 諾貝爾文學獎殺出個「黑馬作家」石黑一雄
    他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此次他獲獎,也算實至名歸。頒獎詞中提到:「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他於1954年11月8日生於日本長崎,五歲時隨其父前往英國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