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回公路脆弱像豆腐 50年後恐消失(圖)

2020-12-11 光明時政

  中新網10月31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連接臺東與屏東唯一交通要道的南回公路,近年由於海岸線退縮、強降雨不斷,面臨前所未有危機,學者專家預言,在天災、人禍夾擊下,快則50年,南回臨海路段可能消失,呼籲要有另建替代道路的準備。

  興建於清朝的南回公路已有百年歷史,從屏東縣楓港到臺東市知本,全長107公裡;近20年因山坡濫墾及颱風豪雨,山區路段坍方、臨海路段路基流失頻繁,整條公路千瘡百孔。

  臺「公路總局」大武工務段、「水利署」第八河川局相關人員形容,在極端氣候的天災和山坡濫墾的人禍夾擊下,南回公路猶如一捏就爛的豆腐。

  2009年八八風災,東部兩天內降下上千毫米雨量,南回公路從屏東草埔到臺東香蘭體無完膚,不是橋斷、就是道路位移,甚至大面積走山,整條路花了兩個多月才搶通。

  近兩年情況加劇,遇颱風就引來大浪,多良、大武、南興等臨海路段,因海浪衝刷導致路基流失、坍塌愈來愈嚴重,南回公路多次因海浪打上路面而封閉。南回山區道路愈來愈容易崩塌,7年來花費近4億元養護。

  長期研究東部海岸線變化的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發現,2006年之前的50年間,臺東縣海岸退縮100至300公尺,且不斷持續中,加上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南回公路臨海路段被海水淹沒,是早晚的事」。

  第八河川局前局長陳重隆說,臺東縣沿岸是沉降地型,近20年來因大武及長濱漁港容易漂沙淤積、阻塞航道;為防淤沙,臺當局在漁港外構築長堤,但淤沙未解,反而造成凸堤效應,加速沿岸沙灘流失,導致南回公路臨海段路基常遭海浪淘空;儘管公路單位在沿岸施放水泥消波塊,但對海岸倒退、公路消失的危機仍無濟於事。

  「『政府』應認真思考另闢替代道路。」許泰文和臺「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都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已不能再用「人定勝天」思維看待南回。興建海堤及丟置消波塊的防禦工事,只能擋5到10年,治標不治本;與其一直花大錢重複做這些沒有效益的工程,不如開始規劃長期的替代方案,分批逐段設計新的道路,避開可能遭遇更大的災害。

[責任編輯:袁晴]

相關焦點

  • 臺灣南回公路被評如一捏就爛的豆腐 50年後恐消失
    ­  長期研究東部海岸線變化的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發現,2006年之前的50年間,臺東縣海岸退縮100至300公尺,且不斷持續中,加上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南回公路臨海路段被海水淹沒,是早晚的事」。
  • 臺灣南回公路驚現「天坑」 一客車險墜山谷(圖)
    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中國臺灣網6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最近多個地方連續出現道路有「天坑」事件,臺灣南回公路也驚現疑似「天坑」。28日凌晨,臺灣一輛客運汽車從臺東開往高雄,不料,行經南回公路450公裡處,駕駛員林寶成發現路面破了一個長10米、寬3米、深200米的大洞,所幸他緊急踩剎車,未造成人員傷亡。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原標題: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位於嘉義與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高雄「彌陀海岸」  也就是說,如果自然風化條件不變,野柳女王頭預估5-10年就會斷頸,但是,7級以上強震或17級以上強颱風來襲,恐怕瞬間斷裂。  事實上,臺灣「瀕危景點」除了女王頭,還有不少。
  • 新聞背景:「美麗而脆弱」的臺灣蘇花公路
    「梅姬」颱風(大陸稱「鯰魚」)的強風豪雨讓蘇花公路柔腸寸斷。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社臺北10月24日電(記者王健陳立宇)臺灣蘇花公路,因此次受鯰魚颱風效應引發的空前暴雨導致多處塌方,400多遊客(其中多數為大陸遊客)受困,並至今仍有20多人(大陸和臺灣同胞)下落不明,而成為關注焦點。事實上,這條被形容為「臺灣最美公路」的依山傍海通道,早已是聞名遠近的重要景觀道路。
  • 極端氣候 龍眼荔枝恐在臺灣消失
    受暖冬危機影響,農業界憂心,龍眼、荔枝等生長期需低溫的水果,未來恐在臺灣消失。圖為彰化縣長王惠美(左四)赴農民荔枝果園參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極端氣候近年成全球面對的挑戰,臺灣也不例外,以農產品來說,最受影響的作物為龍眼、荔枝,兩者去年一度因暖冬停產,農民哀鴻遍野,農界憂心,若全球暖化趨勢不減,龍眼與荔枝恐將消失在臺灣土地上。    去年3月受高溫及雨季影響,西部菠蘿提早收成造成價格崩盤,原本每公斤價格25元(新臺幣,下同)的臺農17號,暴跌剩14元。
  • 臺灣南回公路發生車禍2死2重傷
    新華網臺北12月19日電 據此間媒體報導,臺灣南回公路19日發生車禍。載著4名現役軍人的小轎車,疑因超車不當撞上對向車道砂石車,車上2名軍人當場死亡,另2名軍人重傷。  臺東縣警方稱,出事車輛下午由臺東枋寮準備返回花蓮,行經南回公路419公裡處、太麻裡多良路段時,撞上對向的砂石車,被砂石車推行五六十米。
  • 臺灣蘭嶼"鐵炮百合"恐消失 鄉民盼遊客保護生態
    臺灣蘭嶼"鐵炮百合"恐消失 鄉民盼遊客保護生態     目前是蘭嶼原生種「鐵炮百合」盛開的季節;不過,島上鐵炮百合數量逐年驟減,島上居民憂心百合會在蘭嶼消失。
  • 臺灣蘇花公路沿途地質脆弱 如同「鬼門關」
    2010年10月22日,數百大陸遊客受困蘇花公路  臺灣的東海岸以景色壯麗而聞名遐邇,要看這道美麗的風景,就要乘坐大巴,走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指臺灣東海岸從宜蘭蘇澳鎮到花蓮的公路,全長118公裡,是臺灣東部唯一一條公路,一邊臨山,一邊靠太平洋,以沿斷層海岸修築而聞名。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圖)
    對於臺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邊是蔚藍、浩瀚的太平洋,另一邊是峭壁懸崖,蘇花公路沿途風光秀麗,沿線景點眾多。最著名的景點是清水斷崖,其中斷崖峰頂之清水山海拔2407米,斷崖之北端「臺九線」168公裡處為太魯閣公園北界。
  •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臺灣南部傳統味「辦桌菜」恐失傳(圖)     辦桌文化正在消逝中,許多古早辦桌名菜面臨失傳。臺南市政府7月11日展示1桌辦桌菜,希望喚醒民眾對古早佳餚的記憶。
  • 臺灣南橫公路「彈痕」累累 遊客:簡直是靶場(圖)
    臺灣南橫公路「彈痕」累累 遊客:簡直是靶場(圖) 2017-02-臺灣《聯合報》記者尤聰光/攝影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20線南橫公路海拔2312公尺的臺東向陽路段,近日被民眾發現沿路交通路牌「彈痕」累累,疑遭不明人士射擊當靶子,其中,距離向陽派出所不到5百公尺的反光鏡,被類似散彈槍射擊,鏡面上一次留下9顆密集彈孔,另也有路牌留下未射穿的鉛彈,民眾直呼「太囂張!太恐怖了」。
  • 臺灣花蓮民眾要求儘快改善脆弱蘇花公路(圖)
    當局儘快動工「蘇花改」(蘇花公路改善工程)。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中新社臺北11月1日電 (記者陳立宇 王健) 上千臺灣東南部花蓮縣的民眾, 1日上午集結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然後遊行到凱達格蘭大道靜坐,下午又到「環保署」陳情,訴求「讓我安全回家」,要「一條安全的路」。要求「環保署」儘快通過環境評測,當局儘快動工展開蘇花公路改善工程。
  • [視頻][臺灣南回]災後鐵路遭重創交通受阻
    專題:颱風「莫拉克」重創臺灣 進入[整點新聞]>>       >    央視網消息(整點新聞):受「莫拉克」颱風影響,臺灣南迴鐵路遭到重創,如果民眾要從高雄到臺東,必須先坐到臺北再轉往臺東,環島一圈,得花上10個小時。
  •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原標題 [臺灣「最美公路」蘇花公路因雨再度塌方斷路]
  • 臺灣南回公路發生交通事故 疑一跑車超車不慎撞對向油罐車
    臺灣南回公路發生交通事故 疑一跑車超車不慎撞對向油罐車   今天(31日)上午,臺灣島內南回公路屏東伊屯路段,一輛價值1900萬新臺幣的蘭博基尼跑車疑似因為要超車,跨越雙黃線撞上油罐車,導致油罐車疑似閃避不慎墜谷,造成雙方駕駛員受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 颱風襲臺8米巨浪衝擊公路 民眾:像把路吃掉(圖)
    颱風襲臺8米巨浪衝擊公路 民眾:像把路吃掉(圖) 2014-07-23 09:34:34圖片來源《聯合報》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麥德姆」颱風昨(22日)下午襲擊東臺灣,臺東大武地區湧起七、八米高長浪,衝擊省道臺九公路上,造成南興段、多良段交通暫時中斷,「公路總局」緊急設置護欄及指示牌,提醒用路人。
  • 因景色太美導致事故頻發,它被稱為臺灣的「死亡公路」
    這一段公路雖然只有110公裡長,但卻因其美麗的景色而聞名。蘇花公路,位於臺灣島東北海岸,北起宜蘭蘇澳,南至花蓮,故名。由於蘇花公路全程濱海傍山,路面狹窄,每年颱風季都會出現數起至數十起交通死傷事故,所以也是全臺灣出了名的事故頻發路段,但由於頻臨太平洋,風景優美,遊客雲集,所以這條路也被譽為「最美死亡公路」。
  • 南回,心難回|跟著臺灣臺賽攝影師坐上火車去看慢風景
    想體驗慢車旅行,不可錯過南迴鐵路,這是全臺最美的一段鐵道風景,也是唯一一段還有藍皮火車行駛的路線,火車緊貼著屏東和東海岸的海岸線奔馳,打開車窗,眼前是臺灣鐵道第一美景的海岸風景,大把大把的海風灌進車廂,真的是很過癮,「這樣獨特且難忘的旅行經驗只有搭乘這班普快車才獨家享有。」
  • 臺灣著名景點九份地質未來恐將消失
    臺灣著名景點九份地質未來恐將消失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1-31 臺北縣九份山區是臺灣著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吸引超過百萬人來這裡觀光,有報告顯示,過去幾年,九份的地層每年下滑3釐米,情況嚴重,如果不改善的話,未來可能整片山都會消失
  • 蘇花公路,臺灣最美「死亡公路」
    景點還有「觀音亭」等。1984年9月,一塊巨大的觀音石墜落,入土2.5米,可謂一大奇蹟,因地名為觀音之緣,故於觀音石上刻觀世音菩薩一尊,暨興建觀音亭及蓮花池各一座。這是最典型的惡地地形,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板塊運動被堆擠而露出地表,地質鬆軟,雨水長期侵蝕,形成一道道蝕溝,雖然形成奇特景觀,卻處處暗藏危險。         除了天生脆弱,後天人為因素,也迫使蘇花公路一步步成為「死亡之路」。因臺灣東海岸盛產大理石、石灰巖和砂石等工業原料,故而在蘇花公路上,常見到砂石車和大貨車高速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