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第二次社團活動十分愉快√
內含大量美圖 食用愉快哦
10月22日,文物愛好者協會的部分小夥伴們在胖隊的帶領下前往靈谷景區進行了遊覽。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位於中山陵以東約一公裡處的靈谷景區,原為明朝「天下第一禪林」靈谷寺所在地,景區內匯集了六朝時期名僧寶志(即濟公和尚原型)的墓塔;我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拱券結構建築——明代無梁殿等眾多名勝古蹟。1928年,國民政府在靈谷寺舊址改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留下了大仁大義牌坊、松風閣、靈谷塔等一批民國建築精品,加之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墓、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鄧演達墓、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別墅——桂林石屋等,使這裡成為風景區內又一處重要的民國文化展示區。
【大仁大義牌坊 上有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青天白日標誌】
【石碑不知何處去 贔屓依舊笑秋風2333】
【莫名戳中眾人萌點的贔屓腳】
無梁殿: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磚砌拱券結構殿宇,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為靈谷寺內供奉無量壽佛的無量殿,因整座建築採用磚砌拱券結構、不設木樑,故又稱「無梁殿」。
無梁殿在正統年間(正統(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為中國明朝第六個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登基後的年號,前後共十四年,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俘,明代宗即位改元景泰。)曾祀立三大佛,兩邊立有二十四諸天像,並被用於藏經該殿在清朝嘉慶和道光年間曾多次修葺,鹹豐年間,靈谷寺一帶是清軍江南大營,寺內建築大多毀於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僅這座磚結構的無梁殿倖存。
1928年,國民政府在靈谷寺原址上興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1933年公墓建成。
1931年,無梁殿經過徹底修葺被改為公墓祭堂,名「正氣堂」。無梁殿南面設有公墓的大門和牌坊,北面依次設墓園、紀念館(現為松風閣)和紀念塔(現為靈谷塔)。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市人民政府對無梁殿又一次進行了整修。1931年(民國21年),國民政府將無梁殿改建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的祭堂,命名為「正氣堂」,無梁殿現被闢為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
【無梁殿正門照】
【無梁殿內景 全磚砌結構】
無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磚砌,不用寸釘片木,故又稱無梁殿,是中國國內現存同類建築中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者。
轉出無梁殿的後門,便是名樹金陵桂花王了。許是錯過了丹桂馥鬱的時節,未見得枝頭萬點妝金蕊,只剩得滿樹翠葉綴碧枝。
這時,趁晴好天氣蜷在花叢裡睡覺的懶喵抬起頭來,望了望嘰嘰喳喳的我們,繼續享受秋日的暖陽。
【QWQ覺得它睡得好舒服呀 好想去花叢裡和它癱在一起】
三座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在桂花樹周圍呈環形圍繞著,曾用血肉守護過這片土地的人們在此長眠。我們走到碑前瞻仰的時候,看見碑座上有零落的花瓣,知道是先前的遊人獻上的白菊花束。
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位於無梁殿東西後三個方位,於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落成,共建築有公墓3座,第一公墓居中,位於無梁殿後面;第二、三公墓位於無梁殿東西兩側。三個公墓共葬入1029名國軍陣亡官兵,多數是北伐和12.8淞滬會戰陣亡將士。
【小夥伴們在認真聽學長講解相關的歷史】
【路側見到的一塊磚小夥伴們圍著它討論了很久卻討論不出個所以然期待高手指教喲】
終於進入了今天遊覽的正題啦——靈谷寺!
靈谷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東南坡下,中山陵以東約1.5千米處,始建於天監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開善寺。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剎志》將其與大報恩寺、天界寺並列為大剎。
靈谷寺內有放生池、金剛殿、天王殿、無量殿(又稱無梁殿)、五方殿、毗盧殿、觀音閣等殿堂,寺後有寶公塔。
清朝康熙遊覽靈谷寺時,親筆題書「靈谷禪林」匾額,還寫了一副對聯:「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過靈谷寺,並在這裡建了行宮,還賦詩、賜物,親筆御書「淨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絕碑上。
【emmmm寺內的八功德水傻啦吧唧的某人裝作自己很懂的樣子跑上去就澆水】
【胖隊丟了個硬幣進去我賭五毛他的願望是文愛越做越好小夥伴們天天開心】
既然我們是文物愛好者協會!那麼!重點來啦!敲黑板!
玄奘紀念堂大雄寶殿東跨院的正廳為玄奘法師紀念堂,裡面陳放著六面七級飛簷桃角檀香寶塔一座,塔內安放著玄奘法師的部分頂骨。據文獻記載,玄奘法師圓寂於西安,葬於興教寺塔,黃巢起義時遭盜而捐殘。後來,宋朝天禧寺和尚法政,在陝西終南山紫閣寺得玄奘法師頂骨,遷葬於南京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建一座磚塔,埋藏頂骨,名為「三藏塔」。清未遭兵燹而毀。
1973年,南京靈谷寺修復開放,將存放於文管會的頂骨迎回,後建玄奘院、造金絲楠木純金構建玄奘大師頂骨舍利塔進行供奉。
2016年1月8日,靈谷寺玄奘院地宮舉行落成儀式,鎮寺之寶——玄奘的頂骨從玄奘院大殿移駕地宮內保存。
除此之外,當然還少不了各式各樣奪人眼球的文物啦~看圖看圖!
【非常吸睛的哼哈二將仿佛看到鮮活的表情包素材襲來】
【樸素古拙的蓮花紋瓦當可以說是很喜歡啦】
【珍貴的文件】
【精美的佛像和觀音像】
【六朝時期的鼉甲】
【認真觀看展品的小夥伴悄咪咪膜圖二大佬】
歡迎收看舌尖上的靈谷寺=W=中午大家集體在靈谷素麵館吃到了異常美味的素麵!
前方高能!!!
【農藥三人組嘻嘻,為什麼要拿柱子擋住我俊俏的臉龐...】
【某人的小胖手出鏡QWQ瓶子裡的小花是真花哦】
(小編空著肚子看到這個的時候覺得世界真是殘忍啊~~~)
不得不再強調一句呀,這家的面真的超級好吃!麵條煮得恰到好處,咬的時候有韌性又不是夾生的硬,也沒有因為煮過頭而失去彈牙的感覺;麵湯很鮮美,滷蛋的味道很正,滑嫩的麵筋吸足了湯簡直棒呆了!麵館似乎給景區整體的肅穆寧靜添了幾分人間煙火氣吶。
表示下次還要再去吃的可不止一兩個哦√
您的好友【文愛靈谷寺吃麵小分隊】已上線√
稍作休整之後,小夥伴們走上蜿蜒至山深處的琵琶路繼續探訪。
南京中山門外靈谷寺東北側,鐘山東峰下有一碑池,池中贔屓馱一石碑,上書「靈谷深松」。其實,這塊碑是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延闓的墓碑,上面原有蔣介石題書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前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公延閻之墓」字樣,1949年後才被改寫的。
繞過這座碑池,就是通向譚延闓墓地的甬道。譚延闓墓的工程由中國著名建築學家關頌聲、朱彬、楊廷寶於1931年設計,建造者是申泰興記及蔡春記營造廠。 1933年落成,歷時一年半,耗資約20多萬元。譚墓的設計是煞費苦心的,為了有別於中山陵的嚴謹對稱的格局,設計者們利用原有山水地勢,因地制宜運用園林設計手法,將譚墓構築成曲折幽深,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的墓園。
【不知為何折去了前半部分馬頭的石雕】
【譚延闓墓待祭堂和非常靠譜的湖南姑娘哼】
敲黑板劃重點!!!小夥伴們終於來到了靈谷塔↓↓↓
靈谷塔——原名陣亡將士紀念塔,是陣亡將士公墓的主要建築之一,建於民囯二十年~民國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設計者是美國著名建築師茂非和中國建築師董大酉。該塔高約60米,九層八面,全部用鋼筋水泥建築。每層以綠色琉璃瓦披簷,塔外繞有走廊(雲座),圍以石欄杆的平臺,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級圍轉而上,每層每面有門通至塔外繞之平座,繞臺可鳥瞰鐘山景物。正門橫帽上的「靈谷塔」三個字是解放後陵園管理處第一任處長高藝林所書。塔底層外壁石刻「精忠報國」為蔣中正題書。側門分別是「成功」、「成仁」,後門為「有志竟成」。
【螺旋而上的樓梯】
一口氣爬到九樓,由不得人休息片刻,蒼翠的山景便不講道理地撞入眼帘。
【小夥伴們在樓頂表情各異的一張合照】
那麼這次靈谷寺之行就愉快地結束啦,至於有人爬塔恐高嚇到心臟砰砰跳還腿軟什麼的都不是我說的【被社長拖走】
最後放上大合照和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啦QWQ第一次寫推送的小傻子給大家比心心!
文/尹菲陽
攝影/榮耀v9小能手尹菲陽
責編;美編/老餅李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