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臺灣情況比較熟悉吧,一不小心成了朋友圈的臺灣「老司機」。
從此,童鞋們的提問可謂絡繹不絕,除了時事熱點,大多是探討旅行攻略的,比如說,去臺灣旅行怎麼辦理相關證件?
臺灣有什麼小吃?住宿、交通怎麼安排?自駕和騎行的路線都有哪些……其中,有個問題是童鞋們最感興趣的----那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這個問題也一直引起我的思考。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高山常青,澗水常藍。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
一首熟悉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勾起了童年的回憶。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那時,魂牽夢繞著阿里山的姑娘,當然,毫無疑問,阿里山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了。
可大人們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說,日月潭才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日月潭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 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湖中,優美如畫。每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雅寧靜,富有詩情畫意。說它是臺灣最美的風景,還真像!
後來,通過臺灣的歌影視作品,我們對海峽那邊的社會人文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九份,原是一座小山城,這裡的街道都是窄窄小小的,石頭鋪就的街道兩旁全是商鋪,街上的人摩肩接踵,但卻絕無大聲叫賣和喧鬧的音樂。人們慢慢地走,細細地看,喜歡什麼就停下來問問價錢,儘管人多,卻沒有喧囂嘈雜之聲,讓人感覺非常舒服。1990年,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這裡獨特的舊式建築、山城風情,引發了海內外影迷的反響。此後,這座神秘的小山城,更是激發了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靈感,《千與千尋》、《天空之城》的不少動畫場景,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原型。無數文藝青年慕名而來,尋找心中的「神隱少女」,也使得九份的知名度在日本觀光客中一躍高漲。
九份作為全臺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不管是香港、韓國、日本、大陸的觀光客,還是本地遊客都十分喜愛,莫非,這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2008年,火遍臺灣的電影《海角七號》熱播,拍攝地墾丁和恆春也都隨之紅了又紅。影片不僅帶動了臺灣最南端屏東縣的恆春小鎮的旅遊熱潮,而且把原本就是旅遊勝地的墾丁變得更加火爆,就連電影裡出現的普通民房也都成了景點,遊客們無不是為恆春小鎮和墾丁海邊優美靜謐風光所吸引,阿嘉的家、小鎮郵局、舊西門城牆、夏都沙灘酒店……這些電影中的取景地,通通變成了「海角」遊客手上那份地圖上標註的景點。「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阿嘉的這句對白在影片火爆後,成為眾多電影粉絲在墾丁海灘上爭相效仿的愛情表白。
墾丁,老牌的旅遊勝地,難道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提起臺灣歌影視作品對大陸民眾的影響,那麼,有一首《綠島小夜曲》,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詳。
綠島舊名「火燒島」,是由火山集塊巖所構成的島嶼,因長年受風化及海水侵蝕,形成曲折多變的海岸景觀。巍峨奇巖巨石,陡峭臺地海岸,潔淨的白色沙灘,翠綠草原,獨特的海底溫泉,嶙峋珊瑚礁裙,綺麗海底世界,以及豐盛的植物等優渥的條件,使得綠島這個遺世獨立的小島,搖身一變成臺灣東部的海上樂園。綠島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過去交通極不方便,這種特殊地理,成了關押犯人的理想的場所,也就是大多數的臺灣人和大陸人都知道的臺灣外海的一座綠島監獄。綠島的這一特殊作用,加上關於監獄裡頭的各種野史和傳說,使得綠島雖小,但名氣很大。
另外,超級好聽的《綠島小夜曲》還充滿悽美的愛情故事。所以,綠島雖然景色不算最好,卻是「臺灣最美的風景」的有力競爭者。
臺灣雖然也來過幾次了,但「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一時還真的沒有答案呢。
漸漸地,來臺的次數多了,慢慢地也有了一些感悟:有那麼一些經歷、一些見聞,回想起來總覺得那麼親切、那麼動人、那麼美好!
去過日本的人可能會發現,在服務行業工作的日本老年人特別多。其實 ,在臺灣,你遇到「大媽級」的服務員、「大叔級」的計程車司機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一次在高雄,因為腰痛,電召了盲人按摩來酒店上門服務,沒想到竟然來了一個60多歲的盲人老太太。當時還真的非常驚訝:一般老年人到這年紀早已該退休享福了,更何況一個盲人!一個殘疾老太太,不靠家人或者社會的救濟,更不靠乞討,而是力所能及的幹一些工作,自食其力,盡力不給社會和家庭增加負擔,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怎樣的一種境界!(來臺多次了,記憶中唯一看見過乞討者的是在南投埔裡鎮的一個夜市上,而一般旅行者在臺灣要看見乞討者是基本不可能的。)
還有一次,腰痛又犯,匆匆走進了臺北街頭某個巷尾的某家私人小診所,經過醫生的手法按摩和拔火罐(從那以後,我這個「大鄉裡」才知道:原來拔火罐還可以不用火,直接用機器抽真空就行了),疼痛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正當我伸長脖子準備「做水魚」挨宰的時候,結果卻出乎意外:結帳時先是問我的「健保」號,而沒有「健保」號的我最後只是交了200臺幣(註:僅僅相當於RMB40多)。當然,他們也猜出我是「陸客」,但對我卻絲毫沒有對外鄉人的那種排外的感覺!
一次,還是在南投,家住臺北的兩位臺商W會長和L會長專程趕來與我們會面。月圓之夜,朋友相見,高興非常,不知不覺就喝多了,最後是L會長還能勉強站起來走路,而W會長竟然醉倒在地。出人意料的是:當我們抬著L會長去找他們的「座駕」時,等候在門口的竟然只是一輛計程車!原來,W會長和L會長是從臺北坐高鐵到臺中,再坐計程車過來的,甚至連隨從都沒帶一個(人家可是身家殷實的大企業家哦,是不是也令人難以想像?)。後來的一幕就不敢想像了:W會長站都站不住,怎可能走進高鐵站?他是被計程車直接運回臺北家裡的(而他第二天又乘飛機外出打拼了)。這一晚,我們是「以多勝少」,但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動了,那個愧疚感真是至今難忘。從兩位會長的身上,我體會到他們的低調和務實,體會到他們的真誠和友善,體會到臺灣人的溫情和濃濃的人情味,這是裝不出來的,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這些年我去過好幾次臺灣,每次都有幸福的際遇,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這裡不論男女,語速都很慢,也很柔,公共場合不太會有人高聲講話,如果特別生氣的時候,也最多只會提高一個聲調;我還記得,當地人這樣的口頭禪,「慢慢來哦」,男女老少說話都很嗲,像林志玲,輕輕慢慢地,那種哄小孩的感覺;我還記得,向當地人諮詢的時候,他們都是極其認真的回答,絲毫不會敷衍,沒有冷漠,沒有抱怨,「問路問到乾脆被送往目的地」的溫馨;我還記得,將一件想扔掉的外套留在酒店,結果車子走了很遠還接到「您的外套忘記拿了」的電話;我還記得,那個捧著臺鐵便當、胖胖的列車員,找不開錢時沒有半點猶豫地叫我回座先吃的樣子,說她等會再來收錢……
作家韓寒來臺,有感於自己陪朋友配眼鏡以及把手機拉在計程車上的兩段際遇,寫下了《太平洋的風》。
在文中他是這樣寫的:「也許是我的命好,遇見的都是好人,也許是我走的膚淺,幾乎所有人都和氣。毫無疑問,如果我在臺灣多停留幾天,我當然能看見他不如人意的一面,也許他硬體不夠新,也許他民粹也湧現,也許他民怨從不斷,也許他矛盾也不少。沒有完美的地方,沒有完美的制度,沒有完美的文化,在華人的世界裡,它也許不是最好的,但的確沒有什麼比它更好了。」
一位臺灣朋友說:「阿里山、日月潭固然凝結了臺灣景色的美,但這個小島真正動人之處,卻在略顯風塵之色的大樓中,有令人驚喜的小角落,提供美味的甜點;或者在難以想像的窮鄉僻壤,居然能端出一杯後韻悠長的咖啡。」
大陸風光非常壯麗,而臺灣的風光則比較秀美。
恰恰正是這樣一份迥異於大陸壯美的俊秀,讓一批又一批「陸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
假如你去臺灣觀光,錯失了自然美景不足惜,因為大陸也有,但若錯失了文化就未能觸摸到這個小島的核心。
因為,文化是這個小島最大的附加值。臺灣的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寫在人臉上。
臺灣人的親切有禮、人文底蘊是臺灣的品牌特色。
平心而論,臺灣的景色確實不甚出彩,看慣摩天大樓的人說不定還會覺得城市有種破敗之感。
但臺灣人,無論是街頭的小販還是寫字樓的白領,無論是普通的市民還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確實是這麼多次行程中最為吸引的我的地方。
在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這句話不是原創,是一本書的書名。
深以為然。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個答案,您說對否?
明天就要回廣州了,有種依依不捨的感覺!
希望不久的將來,我有機會再次踏上這個美麗溫暖的小島,用雙腳再次丈量每一寸土地,感受每一立方米的空氣,迎接每一個可愛善意的微笑,然後像上次離開時一樣,再次瀟灑地乘上回家的飛機,再次瀟灑地說:
臺灣,再見!
2016年11月6日於高雄
作者簡介:理工男,不能言但善辯,不能歌但善舞;喜安靜而愛運動,喜獨處而愛旅行。
鳴謝:本文照片均為崔主任作品,謹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