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手一哥」辛巴因為「售賣的糖水燕窩一事」的發酵而再次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辛有志團隊在隨後發布聲明承認在直播時存在誇大宣傳,並向消費者進行先行賠付,承擔退一賠三責任。但現在此事的矛盾已經從「是否售假」轉移到利用自身影響力對曝光「糖水燕窩」事件的消費者進行打壓上。
11月初,「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紅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吐槽辛巴團隊直播間賣的燕窩,隨後該視頻引起廣泛傳播,辛有志團隊不得不出面回應,辛巴也在直播時親自下場展示檢測報告證明「東西是好東西」,並在直播時對爆料者扣上了「誹謗」的帽子,威脅會讓爆料者受到法律制裁。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辛巴在這場直播中展示相關畫面時對涉事燕窩品牌方的電話進行遮擋處理,對爆料者的手機號碼卻直接暴露。
最近,自稱爆料者姐姐的人發文稱電話洩露讓妹妹遭到網暴、威脅、恐嚇、電話騷擾,不敢出門不敢工作,醫生診斷為抑鬱焦慮厭世輕生。
如果說售賣「糖水燕窩」可以把責任推到供應商身上,先行承擔賠償責任可以讓這件事情逐漸平息,但是利用自身影響力去把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推上被網暴的處境,則展示了辛巴的壞和攻擊性。
坐擁5000萬粉絲,自認為可以號令天下,善於通過一些蠅頭小利和表演性質的寵粉手段去籠絡粉絲,像培養門客一樣去培養自己的「家族」主播,擁有無數追隨者的人卻是對自己手握的權利毫無節制,帶領粉絲去攻擊別的主播,用「網暴」的方式針對一個「說了真話」的粉絲,這樣充滿攻擊性的辛巴是危險的,如果不加以節制,後果恐怕快手都會承受不起。
但是,快手敢對辛巴下手嗎?從業務角度來說,目前快手並不敢。
一、「直播電商」是快手上市後最好講的故事
11月5日,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據報導,快手擬融資50億美元,目標估值為500億美元。
從招股說明書得知,快手收入主要由直播、線上營銷服務及其他業務三大部分構成。其中,直播收入佔到快手收入絕大部分。但直播收入佔比在不斷下降,從2017年的95.3%下降至2019年的80.4%,到2020年上半年更是下降至68.5%。直播收入佔比下降主要是因為快手廣告收入增長迅猛。從2017年到2019年,廣告收入從3.9億元上升到74.2億元,佔比從4.7%上升到19%。到2020年,快手半年廣告收入達71.62億元,堪比2019年全年廣告收入,佔比也提高到28.3%。
雖然直播和廣告收入佔據了快手收入的絕大部分,同時之前也保持了不錯的增長,但其實兩項業務的增長都快觸及天花板。
首先是直播收入。今年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確未實名制的註冊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此外,直播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還應將「打賞」返還用戶等等。
本來直播市場競爭激烈,導致行業亂象叢生。而在政府主管部門出手後,快手還想在直播打賞上獲得更大收入,難度可想而知。
而在廣告收入上,快手則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抖音,2019年,快手線上營銷收入是74.2億元,而抖音透露出來的數據是500億元。這不僅是用戶群體差異——快手更鄉村,抖音更城市,更核心問題是快手在算法上落後於抖音,廣告效果差距明顯,使得品牌商更喜歡在抖音上投廣告。
當直播打賞和廣告業務都面臨困境時,只有直播電商業務還有很大想像空間。
快手也積極開拓直播電商業務,其已成為僅次於淘寶直播的第二大平臺。目前,快手電商業務雖然收入很低,僅有幾億元收入,但在GMV上增長很快。截至2020年上半年,GMV已經突破1000億元。
二、過度依賴辛巴等頭部主播,快手直播電商風險大
辛巴在快手擁有超6500萬粉絲,其家族中擁有時大漂亮、蛋蛋、愛美食的貓妹妹等十餘名頭部主播,是快手第一家族。
像這樣的家族,快手一共有六個,據今日網紅統計,辛巴818、散打家族、716牌家軍、驢家班、丈門、嫂家軍等家族共有粉絲超過5億(不完全統計),割據了快手的大多數流量,與快手頗具分庭抗禮之勢。
2019年快手直播電商GMV(商品交易總額)由2018年的0.97億元暴增至596億元,其中光辛巴一人的帶貨收入就達到了驚人的133億,辛巴及其團隊佔了快手全年電商直播成交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去年雙十一期間,辛巴團隊交出了20億的銷售成績。
招股書披露,快手的單人單場帶貨銷售額紀錄,仍是王牌主播辛巴在2020年中大促中完成的12.5億元。而在今年11月初的那場直播裡,辛巴創造了18.8億的直播帶貨銷售額,平均每12.5分鐘就賣出價值一個億的產品,在今年雙十一期間,辛巴的帶貨成交金額就超過了36億元。
快手目前的電商業務以佣金為收入來源,在平臺或者第三方電商平臺售出的商品,快手根據價格和類型抽取1%至5%的佣金。因此,快手電商業務的營業收入增長與GMV的增長關聯度非常高,而快手電商的GMV數據又有相當大的比例來源於類似辛巴這樣的頭部主播,這是極其不健康和危險的。
三、快手「去辛巴化」
對於過於依賴頭部主播的問題,其實快手在2018年就意識到了,當時快手的電商業務還未進入快車道,但是快手核心業務直播收入已經有依賴幾大主播「家族」的問題,因此快手開啟了 「去家族化」進程, 2018年底,快手開始主動引入MCN,到2019年上半年時,入駐快手的MCN機構已經超過800家。在2019年7月的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快手宣布用100億流量,扶持10萬優質生產者,重點覆蓋20個垂類。
但一系列「去家族化」舉措後,快手似乎越來越離不開頭部主播了。
2019年快手電商業務的爆發,讓快手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估值一路走高,而在這個過程中,頭部主播「家族」的帶貨能力功不可沒。
2020年疫情爆發更是讓直播電商站上了風口,快手把直播電商全年GMV目標從1000億提高到了2500億。在快手衝擊業績的關鍵時期,快手兩大主播辛巴和散打哥因為衝突事件而退出快手直播。而在辛巴退網的那段時間,快手電商板塊明顯表現出不適。「辛巴不在後,快手的直播帶貨數據很難看,迫於壓力又將辛巴快速召回。現在的快手越來越離不開幾大家族勢力。」分析人士提到。
現在處於快手上市的關鍵時間節點,想要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除了強調既有業務的競爭優勢,還要展示創新業務的增長潛力,直播電商無疑被快手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從這個角度來說,快手對辛巴等頭部主播的依賴症可能還要持續一陣子。
但快手並不是沒有機會,說到底,直播電商的核心業務還是電商,直播只是為電商賣貨加上了流量。而電商的基礎就是供應鏈,如果快手能建立起自己的電商供應鏈,那麼就可以扶持更多的主播來帶貨,到時候,快手不僅能擺脫對頭部家族主播的依賴,更能大大的提高盈利的能力。
無論從風險角度或者業務發展角度,「去辛巴化」不僅是快手必須使出的手段,也將是快手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