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發布 首都旅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2018年8月31日,由北京旅遊學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是「北京旅遊綠皮書」的第七本專題報告。全書由1篇主報告和20篇專題報告組成。主報告《迎接首都旅遊發展新時代:構築幸福產業與美好生活》既回顧了2017年北京旅遊業的發展,亦正視旅遊市場秩序、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2018年的工作方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著力,以構築旅遊幸福產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專題報告分為「首都旅遊」、「文化旅遊」、「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科技旅遊」四個篇章,契合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高屋建瓴的篇章設計將北京旅遊業的發展與北京的城市定位和戰略版圖緊密聯繫起來,使今年的北京旅遊綠皮書達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

7年來,《北京旅遊綠皮書》在作者支持和讀者厚愛之下穩步發展,未來將以更為豐富的內容回饋廣大讀者。

【《北京旅遊綠皮書》摘錄】

摘錄1: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首都旅遊篇指出:

首都旅遊既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還能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首都旅遊篇針對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中的政治中心功能而對首都旅遊發展提出的建議和要求。在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首都旅遊既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還能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從而實現首都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不斷提升首都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首都旅遊篇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在北京政治中心定位和新時代背景下,本篇在開篇首先分析了首都旅遊應如何開展旅遊革命,並為首都旅遊發展提出戰略性建議;第二,在進行首都旅遊的協同性評價基礎上本研究提出如何促進首都旅遊圈高效協同發展;第三,通過分析中國主場外交活動對首都旅遊發展在旅遊形象推廣、旅遊競爭力提升、旅遊市場拓展及促進會展旅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本篇提出如何更好發揮主場外交活動效應和促進首都旅遊發展;第四,針對首都政治中心的旅遊發展,本部分還提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五種優勢旅遊資源及旅遊產品創新發展策略;最後,在共享經濟背景下,本研究還探索了傳統旅行社如何創新經營模式以順應時代的發展。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首都旅遊篇)

摘錄2: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文化旅遊篇指出:

應將北京段長城納入長城國家公園,成立國家公園北京段長城管理委員會

由於北京段長城分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在保護與利用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北京旅遊學學會會長安金明在分析了北京段長城保護利用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保護與利用北京段長城的建議,認為應該將北京段長城納入長城國家公園;成立國家公園北京段長城管理委員會;建立與國家公園法規相融合的長城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劃定長城沿線兩側各2公裡保護帶;進一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組建北京段長城旅遊集團;實現「四權分離」的監督管理模式。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文化旅遊篇《北京段長城保護與利用研究》)

《總規》為城市建設多規合一、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提供範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關於「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確定了北京旅遊業的使命和職責,北京旅遊業與「四個中心」息息相關;《總規》在文化與旅遊的融合基礎上,為北京文化旅遊確定了總格局、主軸線和重點片區,確定了旅遊業發展的原則、方針和路徑。《總規》為城市建設多規合一、旅遊業規劃融入城市總規和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提供了一個範本。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文化旅遊篇《(總規)視角下北京文化旅遊發展的再思考》)

從創新遺產旅遊利用方式等五個方面講好北京中軸線歷史遺產的旅遊故事

以北京中軸線的遺產旅遊為研究對象,闡明了中軸線是北京旅遊發展的資源依託,旅遊業是遺產保護和傳承的產業載體,分析了大眾旅遊、優質旅遊和全域旅遊新時代對遺產旅遊發展的新要求;並從創新遺產旅遊利用方式、布局遺產旅遊空間、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優化旅遊產業鏈條和共享旅遊發展紅利五個方面提出了講好北京中軸線歷史遺產的旅遊故事的對策。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文化旅遊篇《北京中軸線旅遊發展的時代使命》)

推進大運河、永定河文化生態旅遊發展

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運河文化旅遊開發的重要意義入手,提出在城市副中心建設背景下通州運河文化旅遊開發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將大運河打造為與長城交相輝映、與環球相得益彰的文化錦帶,鑄造「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

在分析永定河大興段文化旅遊開發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以發展文化生態旅遊為導向,提出關於永定河大興段文化生態旅遊發展的建議,從而構建主次有序,脈絡相連,網絡化的永定河大興段濱水沿線空間遊覽大格局。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文化旅遊篇《城市副中心背景下通州運河文化旅遊開發對策》、《永定河大興段文化生態旅遊發展的思考》)

摘錄3: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指出:

(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的作者既有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洛杉磯會議及旅遊局駐華辦事處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有長期關注北京出入境市場發展的中國旅遊研究院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科研單位的學者,還有長期從事旅遊政策研究的北京市旅遊委的幹部。他們從產學研各個視角對於北京的國際交往與服務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北京在吸引國際組織入駐方面應將國際組織外交的策略提升至戰略層面

旅遊業是天然的對外開放行業,素有「民間外交」之譽,在促進國際政治合作、國際經濟發展、國際文化融合、國際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期、新趨勢下,北京旅遊在國際交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際組織對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北京在吸引國際組織入駐方面應將國際組織外交的策略提升至戰略層面,納入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完善國際組織相關制度,改善首都的發展環境,提升北京的國際服務能力。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國際組織對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促進作用》)

北京入境旅遊市場對策——政策扶持精準化,聚焦近程客源市場,重視國際社交媒體營銷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職責,使得入境旅遊將成為更受關注的發展領域。然而,近年來北京市入境旅遊佔全國入境旅遊人次的比重持續走低,反映出北京市入境旅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分析了北京入境旅遊市場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政策扶持精準化,聚焦近程客源市場,重視國際社交媒體營銷等對策建議,旨在推動北京市入境旅遊的健康發展。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新時代北京入境旅遊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北京出境旅遊市場對策——旅遊定製等出境旅遊產品創新,加大出境旅遊管理

受赴部分國家出境市場規模下降影響,2017年北京市出境旅遊市場出現整體下滑。文章指出:在北京市旅遊委對旅行社出境遊服務質量加大監管力度的背景下,遊客對旅行社、旅遊產品與目的地旅遊服務的滿意度相對較高。為更好促進北京市出境旅遊市場持續發展,涉旅企業可進行旅遊定製、包機直飛等出境旅遊產品創新,目的地旅遊主管部門可提供針對性的產品與服務,客源地旅遊主管部門需繼續加大出境旅遊市場管理。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2017年北京市出境旅遊市場現狀與政策建議》)

高度關注首都會展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不斷提高服務「四個中心」建設特別是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保障能力

首都會展業為首都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也面臨著國際化競爭日益增強、空間結構布局不合理、發展環境和服務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國際國內排名時有下降,與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要求還不相適應,與國際交流中心地位還不相匹配。尤其是在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更要高度關注首都會展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不斷提高服務「四個中心」建設特別是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保障能力。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首都會展業發展模式研究》)

「一個城市、一個品牌」,洛杉磯面向中國市場進行旅遊目的地整合營銷

以洛杉磯旅遊局為例,通過探析洛杉磯旅遊局運營機制與營銷模式,分別從整體品牌戰略與對華旅遊營銷策略等方面分析目的地資源的整合與策略運用的有效性,為其他旅遊目的地的對外宣傳提供借鑑。

在「一個城市、一個品牌「理念引領下,洛杉磯提升旅遊產品底層研發能力,以培訓為傳播手段進行同業推廣,有效利用新媒體和影響力進行營銷。洛杉磯在中國市場的整合營銷十分注重對社會化媒體的應用,除了創建微博、微信官方帳號,更藉助攜程、優酷、一條等優質網絡資源展開旅遊形象和落地活動的合作與傳播。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國際旅遊交往與服務篇《旅遊目的地整合營銷的傳播力量-以洛杉磯為例》)

摘錄4:

《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科技旅遊篇指出: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也在深刻地改變著旅遊業。北京科技資源向科技旅遊產品轉換情況如何?在北京科技中心建設過程中,科技旅遊應該如何更快更好發展?如何藉助科技手段優化北京文創產品的發展?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最新科技將如何影響北京的旅遊業?還有哪些科技發展前沿領域可以在北京旅遊業中廣泛應用?學者們對這些時髦的話題做出了理性的分析,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盤活科技資源,推動「文化+旅遊+科技」融合發展

北京科技旅遊資源富集而真正意義的科技旅遊卻並不發達,北京需要加強引導性標準的研發,改變有資源無產業的狀態,對高校、產業園、科技園等非旅遊服務單位開展「科技旅遊的總體規劃」,通過「科技+」重構科技旅遊展陳方式、開發多層次科技體驗項目、打造獨具特色的科技旅遊產品,盤活科技資源,推動「文化+旅遊+科技」融合發展,滿足廣大科技愛好者對「科技體驗」的需求,助力旅遊發展。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科技旅遊篇《北京旅遊與科技旅遊發展研究—基於「旅遊+」視角》)

特產食品依舊是北京旅遊商品經典,傳統工藝品逐漸遭到市場冷遇

依託淘寶電商平臺數據,發現特產食品依舊是北京旅遊商品經典,傳統工藝品逐漸遭到市場冷遇;北京應該利用各景區所擁有的獨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重視文創產品發展,加大研究資金和人力投入,積極推廣和運營,形成各景區優秀的文創產品體系;同時要處理好最暢銷的商品和最賺錢的商品之間的關係,形成不同商品的戰略定位。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科技旅遊篇《基於淘寶數據的北京在線旅遊商品研究》)

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為北京旅遊業發展帶來機會和挑戰

認為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化分析決策技術在北京旅遊業中具有良好前景,但需要注意隱私數據保護和合理利用之間的平衡等難題,並建議政府包容審慎監管、社會共建開放共享價值生態;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在增強北京旅遊監管力度、智能合約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提出了在數據存儲、隱私風險等方面的挑戰。

(參見《北京旅遊綠皮書:北京旅遊發展報告(2018)》科技旅遊篇《科技發展前沿領域及其在北京旅遊行業的應用》、《人工智慧助力北京旅遊業蓬勃發展》、《區塊鏈技術對北京旅遊業發展影響研究》)

相關焦點

  • 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北京新「兩翼」漸次展開
    北京舉全市之力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設計方案,城市副中心255項重大工程在施145項、完工20項;《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提出,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動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向河北雄安新區疏解集聚今年年底,北京首批政府部門即將「移居」城市副中心。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北京正不斷把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向縱深。
  • 北京的高校從市區搬到郊區,算非首都功能疏解?還是加劇聚集?
    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過程中,教育機構的搬遷也算其中一項,比如有些高校可能參與到雄安新區的建設上。央視財經的北京實際的高校搬遷計劃然而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過程中,也聽到了一些奇怪的說法:北京的某些高校將搬遷到郊區,完成「非首都功能疏解」。
  • 北京市資訊|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行政副中心去了通州,什麼去雄安...
    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行政副中心去了通州,什麼去雄安新區呢?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兩個主要的目的地就是,北京通州、河北雄安新區。北京的行政副中心已經疏解到了北京通州,這也正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裡程碑。對於河北省雄安新區來說,可以從北京疏解當中得到何種產業?承接北京的哪些產業,正是雄安新區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關鍵:不要去郊區,要面向京津冀城市群
    >從道理上面來說,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無論是北京近郊,還是到北京遠郊,效果都不會很好。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方向,最好就是京津冀城市群,這才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正確道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到郊區,其實還是沒有疏解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到郊區,其實還是沒有疏解,從北京的角度出發,將非首都功能疏解到北京郊區,可以把GDP留在北京。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後的街景:昔日的動物園批發市場格外冷清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之後,昔日熙熙攘攘的動物園批發市場地區變成了完全不同的面貌,這個地區迎來了非常冷清的一段時間。動物園批發市場地區在北京地圖上的位置如圖所示。然而在,2018年的3月份,這些景色已經完全不存在。下圖就是西直門外南路上面靠近北京展覽館的路口,從這個外圍就能看出這條動批主幹道目前的冷靜。
  • 北京中心城區將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 由平原新城有序承接
    原標題:北京中心城區將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由平原新城有序承接  城市建設發展方式將由依靠「增量開發」建設,向「存量更新」轉變。首都功能核心區街區更新、城市公共空間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傳統商務樓宇改造、傳統商圈改造將成為城市有機更新項目的重點。
  •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樂城服裝早市開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6日訊  7月16日下午,以「開業在即 實力備戰」為主題的樂城服裝早市開業發布會在京盛大舉辦。政企商齊聚一堂,共鑑京石商貿順利對接,共期樂城服裝早市承接產業疏解新篇章。  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來,樂城國際貿易城全力承接,迎來數千家大紅門服裝早市及動批、方仕等市場的商戶、廠家考察入駐。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中關村最後一個電子市場要拆除建設公園
    今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傳出新的進展,中關村核心區的最後一個電子市場要被拆除建設綠化公園。北京中關村核心區的最後一個電子市場就是中海市場,位於北京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的西北角,這是中關村核心區拆除的最後的電子市場,也幾乎第一個電子市場。
  •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排隊撤離
    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多家老牌批發市場排隊撤離 原標題:   「動批」萬容市場6月24日啟動疏解  央視網消息:記者6月16日從北京市西城區了解到
  • 【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天津河北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為...
    北京藍星清洗有限公司是首家在科技園落戶的北京整體搬遷央企。 北京藍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夏斌:我們的上下遊的企業在開發區都可以尋找到相關產業鏈的支撐,這還有港口,還包括海關,清關的便捷性來說,對我們的企業的發展也是非常非常好的。 天津市不斷創新政策,為落戶企業打通堵點難點。
  • 「挑戰」非首都功能疏解,大紅門早市隱蔽營業
    5月2日,北京南四環大紅門橋東北角北方世貿輕紡城東門多家面輔料商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能呆多久是多久,畢竟在北京好掙錢。」  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面輔料批發市場,北方世貿輕紡城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成為大紅門地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其中之一。一年前的2017年9月中旬,該批發市場已經關停,4萬多平方米的建築被清空。
  • 「挑戰」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大紅門多家已關閉批發市場隱蔽招商營業
    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面輔料批發市場,北方世貿輕紡城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成為大紅門地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其中之一。數月前的2017年9月中旬,該批發市場已經關停,4萬多平方米的建築被清空。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批發、倉儲、物流的疏解關停工作必須於2017年底全部完成。
  • 西城怎樣破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難題
    原標題:[深讀新北京]北京西城怎樣破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難題 編者按: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務繁重而艱巨。可隨著北京開始疏解非首都功能,2015年1月中旬,天皓成市場送走了最後一批商戶,立於大廈頂端的招牌也被撤下,風光不再。 為進一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著力解決「大城市病」,西城區政府開始進行「動批」等各疏解後空間的轉型和升級。2015年11月,關閉了10個月的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即將變身為金融創新中心,「動批」市場轉型升級邁開了第一步。
  • 非首都功能進一步疏解:北京官園商品批發市場今晚閉市
    隨著非首都功能的進一步疏解,今晚7點,它將永久性停止營業,成為西城區最後一家閉市的區域性批發市場。本文圖均為 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圖眾多市民來淘貨,「就跟不要錢似的」。上午9時許,地鐵6號線車公莊站出來的人流湧向「官批」,他們都是來這裡最後一「淘」的。
  • 河北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務平臺
    作為容東片區開發建設的先行項目,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是雄安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先期入駐企業的綜合服務平臺,具有重要的標杆作用。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如何把高標準高質量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和各環節?如何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功能區?記者進行了走訪調研。
  • 北京市海澱區五道口服裝市場升級:疏解非首都功能後變身網紅場所
    2020年7月,北京市海澱區的五道口服裝市場發布了升級計劃,這裡面可能升級成「網紅中心」,這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後的一個措施。對於這些疏解非首都功能後的「轉型提升」,儘早利用很必要,但是這個五道口服裝市場,其實定位卻仍然不清晰——網紅只是一個方法,而不是一個路徑。北京市海澱區的五道口服裝市場位置如下所示。
  • 聚焦「四個中心」建設 北京銀行全力服務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紮根首都、以「北京」命名的區域性商業銀行,回望來路,25年風雨兼程,北京銀行始終將服務首都作為自身最大的發展定位,緊密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建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加大信貸投入,創新金融產品,嚴守風險底線,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 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舊城文保 楊椒山祠粵東新館今年騰退
    昨日,京津冀協同辦、市文物局、東城區和西城區聯合舉行發布會,介紹本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以疏解促文物騰退工作取得的進展。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本市將以舊城內屬於直管公房的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騰退為突破口,促進舊城文保,首先重點騰退一批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文物。
  • 首都木業疏解示範基地暨北京木交所標準交收倉落戶天津潘莊
    首批來自北京市木業商會的會員企業代表在儀式上簽署了疏解協議書。為了把握首都木業功能疏解的歷史機遇,促進傳統木業和傳統物流倉儲業態轉型升級,在商會的引導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北京木業電子交易中心(北京木交所),也將首期規劃面積1萬平米的標準交收監管倉落戶天津潘莊名貴木材市場,藉以通過「傳統木業+網際網路+金融」的服務業態整體提升疏解基地的產業水平和創新能力。
  • 北京市重點工程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2017年總投資近280億元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記者 孔祥鑫)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2017年,北京市重點工程安排了9項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5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80億元,佔重點工程年度投資計劃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