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起市民將暫別紅利市場
該區域未來升級改造後將打造成煙臺商業新地標
水母網7月29日訊(煙臺日報記者 陸啟飛)記者昨日從煙臺海上世界項目推進專班獲悉,為加快推進海上世界項目建設工作,煙臺紅利市場將於7月31日下午休市後正式停止營業並騰空場地,商販將全面搬離,相關公告已於市場範圍張貼。這也意味著,市民將暫時與紅利市場這個承載著老城區許多記憶的地方分別,不過根據規劃,該區域將打造全新的「新天地商業綜合體」,全新升級後的新紅利市場區域將成為煙臺商業新地標。
紅利市場升級改造適應城市發展
紅利市場是煙臺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市場,自1998年運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早已與煙臺人的生活融為一體,紅利市場此次升級改造也是煙臺城市未來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繁華的紅利市場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心城區形象的一大短板。紅利市場作為一處「露天市場」,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停車秩序混亂、佔道經營等現象,市場內消防設施不全,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凸顯。從市場內環境衛生狀況來看,衛生保潔不到位,垃圾雜物亂堆亂放,操作臺清理不及時,尤其到了夏天,市場內蔬菜果皮遍地,汙水橫流等情況時有發生。此外,長時間的露天經營也帶來各種城市管理問題,影響了北馬路車輛通行,大清早叫賣吆喝聲不斷,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
二十餘年的風雨路程,紅利市場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升級改造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2018年,市委、市政府與招商蛇口戰略合作,打造煙臺海上世界項目,同時也藉此機會,對紅利市場所在區域進行集中規劃改造,打造煙臺新天地商業綜合體,將來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生活服務。
市場商戶搬遷分流工作進展順利
紅利市場的搬遷工作,關係到一千多戶業戶商販的去向,項目指揮部前期早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搬遷分流方案,目前分流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紅利市場現有網點戶400多戶、固定攤位600多戶,加上散攤共有一千多戶業戶,考察新址要從硬體、軟體等多方面篩選。為切實做好業戶分流安置。芝罘區通過全面考察和分析研判,在綜合考慮承載能力和距離的基礎上,篩選出11家市場作為分流備選方案,最大程度滿足紅利市場商戶的分流需求。同時,為加快搬遷進程,芝罘區市場監管局已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手續,對紅利市場內商戶登記註冊或變更地址開啟便捷式服務,同時提醒廣大商戶儘量到正規的市場進行經營。
據紅利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向商戶介紹分流方案時,充分尊重商戶意見,讓其根據情況自願選擇去處。為了迎接紅利市場商戶的到來,各大市場也是做足了準備,除了攤位等硬體設施的改造,部分市場還提供了「免一年租金」的優惠政策,這對於分流的商戶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升級改造後紅利市場將繼續服務市民生活
此次紅利市場停業,不少市民都感覺非常惋惜。不過不用擔心,未來紅利市場將會以「新天地商業綜合體」的嶄新面貌重新回到市民的生活當中。升級改造後的新紅利市場比現有的紅利市場規模更大,成為地上地下立體式商業綜合體,功能更加完善,購物環境更加清潔,能為市民生活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服務。
根據規劃,作為煙臺海上世界項目的重要一環,在將來的建設中,海上世界項目延續煙臺傳統紅利漁市,規劃建設功能更加完善的商業綜合體。改造後的商業綜合體既承接和提升了原紅利漁市的商業功能,又展現出新時代煙臺的新風貌,成為煙臺又一張城市名片,形成煙臺商業新地標。
在太平灣位置,將打造傳承煙臺山文化的風情文化街區,與煙臺山景區和舊領事館相呼應。記者從規劃方案中了解到,沿海邊將設置草坪公園和海濱綠道,搭建煙臺獨一無二的多功能戶外舞臺,串聯文化建築的濱水空間,通過濱水休閒步道,開啟煙臺開埠文化的時光之旅。
新生事物的來臨,往往伴隨著舊事物的落幕,有些美好註定會以另一種形式盛裝歸來。未來的煙臺海上世界項目將依託綜合交通樞紐和城市中心區兩大功能主題,凸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歷史地位,形成具備會展商務辦公、居住、公園、酒店、商業、休閒娛樂、交通及停車系統等功能的綜合功能體系,帶給城市新框架、新形象、新旅遊、新動能等一系列變化,也帶給每一個煙臺人享受「紅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