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裡的新年

2020-12-26 騰訊網

年畫《四季平安》。

年畫《雙喜臨門》。

市民選購年畫。

以年畫《六子爭頭》為主題的文創產品。

汪銳現場演示傳統木版年畫的製作。

記者 李向紅 見習記者 王梓萌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身邊的年味越來越濃。

過年的記憶是熱鬧的爆竹聲,是孩童們身上的新衣,是收到的壓歲錢,是大紅的「福」字和春聯……除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年味標誌,年畫作為時代的「記錄者」,也是中國新年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張貼寓意吉祥的年畫,是中國家庭迎接新年的固定儀式。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月16日,記者走進西安市瑞豐堂木版年畫社,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色彩鮮豔、富有濃厚藝術氣息的年畫。在一幅名為《抱鞭門神》的年畫中,大名鼎鼎的武將秦瓊和尉遲恭頭戴官帽、身穿官袍、腰扎玉帶、足蹬官靴,兩人相對而視,一副準備上朝的模樣,整個畫面構圖飽滿、色彩古樸、造型獨特,寓意吉星高照、家宅平安。另一幅名為《百花獻壽》的年畫中,「壽」字上面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紅黃綠紫等顏色的巧妙搭配烘託出吉祥如意、喜氣洋洋的氣氛。名為《連年如意》作品中的兩個動態十足的胖娃娃呼之欲出,胖娃娃手捧蓮花和玉如意,爭先恐後地向前奔跑,可愛活潑的模樣躍然紙上,作品象徵著連年如意、好事成雙……此外,還有《三星高照》《晉祿門神》《四季平安》《引福歸堂》《福在眼前》等帶著強烈視覺衝擊感的年畫,讓人讚不絕口、拍手叫絕。

年畫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也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

「年畫歷史久遠,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早在北宋時期,王安石的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見證了年畫對於當時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瑞豐堂木版年畫社社長汪銳,從事年畫製作、研究工作30餘年,對年畫有著深厚的了解和認識。他告訴記者,「木版年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俗信仰的最好體現,涵蓋了福、祿、壽、禧、財、吉、和、安、雅、全十大要素,是表現中華文化的載體之一。」

繪得萬象一片新 畫就人間五穀豐

年畫起源於民間過年時張貼門神和桃符的習俗。

史料記載,漢代春節就有在門上畫門神的習俗,至隋唐五代出現了手繪的年畫樣式。北宋以後,隨著雕版印刷術的推廣應用,年畫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後人將其稱作「木版年畫」。木版年畫的產地遍布全國,南北年畫各具風格。其中,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和四川綿竹的木版年畫最負盛名。

年畫作為年節裝飾,曾紅極一時。年畫的色彩鮮豔明亮,題材包羅萬象,堪稱一部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年畫的內容來源於中國古老文化的積澱,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更承載著大量的人文信息。

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神話故事等是年畫表現的主要內容。獅、虎、鹿、鶴、鳳凰等年畫中的吉祥物,通過隱喻、象徵的手法表達出了吉祥如意的寓意;娃娃的形象則能夠表達人們早生貴子、夫妻和美的良好願望……此外,民間藝術家還通過自身的觀察與感受,用年畫表現現實生活:從年畫中人物的服飾裝束,我們可以了解到服裝的大體變化過程;從年畫中的弓箭糧鬥、瓶爐花果等物件,我們可以真實地感受社會生活風俗;從年畫中的農耕工具,我們可以大體知曉農業發展的歷史演變。年畫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是年畫根深葉茂、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年畫不僅僅是一種五彩繽紛的年節點綴,更承載著文化傳承、道德教育和審美傳播的功能。

色彩鮮活明快、大紅配大綠等形式是年畫常見的撞色運用,給人一種鄉土氣息撲面而來的喜慶。人們把美好生活刻在一幅幅年畫中,在花花綠綠的年畫裡,裝滿了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故事。仔細觀察一幅幅年畫作品,我們就會發現,中國年畫烘託著春節裡歡快熱鬧祥和的氣氛,承載了人們對年的美好記憶和祝福。

「年畫因年節而興起,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祈福迎財和驅災避邪的願望。年畫因地域不同,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它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辭典,從中可以找到各個地域鮮明的文化個性。」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修劍橋說,「年畫,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集中表現。年畫的表現形式和創作手法都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真實反映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文化教養和生活情趣。」

吉祥鼠來呈新意 百家事裡話傳承

抱著鯉魚的大胖娃娃、手捧金元寶的財神爺、嬌豔綻放的牡丹花……回老家過年,老屋裡張貼的一幅幅年畫,帶著靈動的大紅大綠,讓人感到格外新鮮和歡喜。

臨近年關,孩子們最興奮的事是跟著父母置辦年畫;走親訪友時,孩子們最愛把親朋好友家中的年畫看個遍。《春牛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一幅幅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年畫,蘊含著老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記憶中的年畫不僅僅是一幅畫,更像是從時光深處走來的一位老者,帶著經年不變的盈盈笑意,向我們訴說著故事裡的中國。

近年來,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走進大街小巷,傳承了傳統文化,重拾了舊時的記憶。其中,製作精美、融入了新時代元素的年畫也緊跟時代步伐,在傳承與發展中重新煥發光芒,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新媒體傳播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的方式為年畫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少傳統年畫製作者和民間年畫愛好者紛紛將自己的作品分享在網上,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鼠年臨近,以老鼠為主題的年畫更成為網友們關注的大熱門。

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老鼠娶親》傳承自清朝的經典年畫,人們在驚嘆畫面精巧、構圖巧妙的同時,對其背後有趣的民俗故事也十分感興趣,爭相購買這幅作品。年畫《「鼠」你幸福》中,一隻身穿紅色棉襖的小老鼠正笑眯眯地向大家拱手拜年,《「鼠」你有才》中手拿紅包翩翩起舞的小老鼠身穿紅色長袍,盡顯可愛俏皮。更有年畫中的老鼠戴著墨鏡和耳機,身邊放著小音響,一股濃濃的搖滾範兒撲面而來。

此外,還有來自國外的老鼠「傑瑞」「米奇」和「米妮」也出現在年畫中,它們身穿唐裝,手捧元寶和紅色糖果罐,充滿了卡通趣味。這些新潮又現代感十足的年畫生動別樣、新穎可愛,吸引了購買年貨的人們。

最難能可貴的是,還有很多小朋友用天真爛漫的想像力畫出自己心中的年畫,以孩童的視角,表達著對年畫的喜愛以及對新年的祝福。

一代一代的人們,小心翼翼地把一幅幅年畫恭敬地貼在牆上,貼進歲月。喜樂、富足、祥和,年畫的寓意就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在年畫的欣賞與傳承中感受著傳統年的魅力。

庚子年就要來了,貼一張年畫,是辭舊也是迎新。用一張張吉祥喜慶的年畫把春節的時光裝扮得絢麗多彩,把人們對年的記憶裝點得有滋有味,一筆筆勾勒在年輪上,一幅幅融入歲月裡。張貼年畫,是人們期盼團圓的美好願望,更是人們對新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相關焦點

  • 逆天的小學生又將徵服中國年畫 首屆中國兒童年畫藝術節啟動
    原標題:逆天的小學生又將徵服中國年畫 首屆中國兒童年畫藝術節啟動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媒體)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賀卓輝 陳佩忠)一個小朋友手捧壽桃坐在荷葉上,旁邊是兩個喜慶的「福」字;用橡皮泥捏制的畫作兒童舞獅圖栩栩如生呈現出新年的氣息……一幅幅生動的畫作不禁讓人感慨「逆天啦小學生」,青少年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再創造者,12月8日,
  • 年畫還能這樣玩!微信推出小遊戲《年畫重回春節》
    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始於古代的「門神畫」,蘊含著「表吉祥、誌喜慶」的寓意,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中國手藝網聯合微信市場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指導下推出了微信小遊戲《年畫重回春節》,通過趣味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可以享受一場包含祥瑞吉慶色彩的文創視覺盛宴,了解全國不同地域的年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
  • 天津楊柳青年畫:年畫娃娃抱的是條什麼魚?
    霍慶順介紹,楊柳青年畫可以分為五大類,娃娃類、侍女類、民俗類、民間故事類和神話類,每一類裡又有上百種內容,「年畫就是為了老百姓服務的,表達的都是祝福、喜慶、吉祥的意思,不同的人群會購置不同寓意的年畫。過去的農民就喜歡寓意風調雨順的年畫,比如『五穀豐登』,而老人喜歡子孫滿堂,可以使用『年蓮有餘』,胖娃娃就很受大家喜歡。」
  • 上海小校場年畫新探(上):關於晚清上海市民《新年十二景》
    1893年,畫家周慕橋大量創作年畫之前,繪製《太平歡樂圖》,這是不是他涉足年畫創作之前的有意嘗試?稍後,他還畫過另一組表現上海市民歡度春節的畫,名字就叫《新年十二景》。這套組畫以傳神逼真的畫面完整展現了晚清滬上人家喜過新年的全套過程,既充滿濃鬱的歡樂氣氛,又具有寶貴的民俗文獻價值,而且畫面喜慶飽滿,稍加渲染就是一幅幅標準的年畫。在《上海小校場年畫研究新探》中,作者介紹了小校場年畫中的個案「畫家同人團體飛影閣」、小校場木版年畫的衰落和小校場年畫中的門畫系統。上篇圍繞從畫報社到年畫店莊的飛影閣。
  • 好玩的年畫,快來玩——零距離體驗灘頭木版年畫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濃厚春節氛圍隆回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隆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灘頭木版年畫精品展
  • 楊柳青木版年畫、河北武強木版年畫齊聚天津美術館
    木版年畫與華夏民族的生活聯繫非常密切,大多用於農曆新年時張貼,用以裝飾環境、增加節日氣氛,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是辭舊迎新、納福履吉的重要載體。木版年畫源於古時的「門神畫」,是先雕刻木版,後印刷出畫的輪廓,再用套版印刷結合手工上色的民間畫種。
  • 嶺南吹來和煦風 86件佛山木版年畫亮相武強年畫博物館
    2020年12月25日,由武強年畫博物館、廣東省佛山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嶺南吹來和煦風--佛山木版年畫特展」正式開幕!86件佛山市博物館館藏木版年畫亮相河北武強,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藝術風格。本次佛山木版年畫特展,近百幅精美的佛山木版年畫亮相武強年畫博物館,佛山木版年畫代表了嶺南地區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與北方麥黍文化的武強木版年畫相呼應,成就了兩千公裡之遙的中國南北兩方競相開放的兩朵絢麗的民族藝術之花,為這座民間藝術殿堂再增光彩,為大家欣賞獨特的嶺南民間藝術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武強年畫界及其他繪畫藝術愛好者研究創新提供了難得的史料和借鑑。
  • 到國美民藝博物館感受桃花塢與楊柳青年畫
    展覽海報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繪畫載體,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始於古代的「門神畫」。在漫長的歲月裡,在滿足百姓生活與審美需求的基礎上衍生並形成的一種具有中國民間特殊象徵性的裝飾藝術。
  • 《年畫重回春節》小遊戲邀您一起過大年!
    值此新春佳節,為助力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的「年畫重回春節」系列活動,活動承辦方中國手藝網與騰訊公司微信事業群市場部聯合策劃推出「年畫重回春節」微信小遊戲,通過趣味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可以享受一場包含祥瑞吉慶色彩的文創視覺盛宴,了解全國不同地域的年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
  • 快過年了,你準備年畫了嗎?孩子已經準備好馬勺臉譜年畫咯!
    其中在門上貼上福字,或者是各式各樣的年畫,會讓家裡在新的一年裡福氣滿滿,順順利利。正人學員作品而中國的年畫種類豐富,每個地區都有其特別的年畫傳統,但是寓意都是相差不多的,都是驅兇避邪、祈福迎祥,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 【家國網聚·網絡旺年】過年啦,送您年畫娃娃一鍵生成器,和家人一...
    然而,在這朋友圈熱鬧的曬照大賽中,大家卻都感嘆說年味淡了,懷念過去的新年,懷念那种放鞭炮貼年畫的熱鬧氣氛。說到年畫,你們都記得那個胖乎乎的年畫娃娃嗎?那應該是童年時代的網紅娃娃,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認識:
  • 微信推出《年畫重回春節》小遊戲 濃濃年味迎新春
    「年畫重回春節」微信小遊戲,通過趣味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可以享受一場包含祥瑞吉慶色彩的文創視覺盛宴,了解全國不同地域的年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年畫重回春節」系列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旨在讓年畫藝術生動反映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推進以年畫為代表的傳統工藝更好更快地融入現代生活、走進千家萬戶。而《年畫重回春節》小遊戲作為現代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的產物,以遊戲之力承載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強調年畫自古至今的應用場景,期望藉由人們對於新年依舊熱烈的情感,喚回逐漸式微的年畫使用習俗。
  • 80幅中國木版年畫精彩亮相蘇州美術館
    中國江蘇網訊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精彩亮相。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20日。
  • 中國年畫·美好生活|「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圓滿落幕
    作為2021年畫傳承發展大會的重要環節,「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結合近些年的年畫振興實踐,探討年畫如何在振興發展的過程中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探尋傳統工藝項目振興發展路徑,充分彰顯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力量,形成全社會喜愛年畫、欣賞年畫、消費年畫的良好氛圍,為年畫的保護和傳承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 上海舊校場木版年畫展東京開幕
    上海舊校場年畫源於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的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此次展出的52幅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舊校場年畫精品,是老上海城市文化發展的圖像記錄,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交融和「海派文化」消費趣味的變化。  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永菁表示,由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內容豐富。
  • 歷代門神年畫欣賞(大圖34幅)
    門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 經典版Kindle搭檔開封年畫,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給你別樣年味兒
    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就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那些被遺忘在老時光中的開封年畫,那些在繁忙工作中丟在一旁的書籍,都將由Kindle開封年畫禮盒打包送給迎接新年的你。此外,1月2日-14日,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期間,還有爆款臺式機滿2020減1212、爆款遊戲本領券立減2000、5折搶購、好物低至9.9元等大額新年優惠,這個春節,京東陪你一起度過。
  • 寄給春天的請柬——訪《年畫》詞作者楊玉鵬、曲作者利宇翔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14】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說起年畫,很多人第一感覺可能是「歡天喜地吉慶熱鬧」。對楊玉鵬而言,年畫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鄉愁」,年畫是「寄給春天的請柬」。
  • 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Kindle開封年畫禮盒限量來襲,2020讀懂禮心意
    在迎接2020農曆新年的今天,用心準備的年貨總是比買年貨回家過年的人先一步到家。春節期間選購雞鴨魚肉必不可少,可是如果你在走親訪友拜大年的時候,還是一如既往地準備送菸酒、送水果,那可能有些落伍了。一份貼心的新年禮,不僅僅是對新年珍而重之的儀式感,更寄託著自己對親朋好友的殷殷祝福。
  • 貼年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農曆新年貼年畫,是中國人特有的傳統習俗,起源於唐代,宋代成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依然流傳於民間。清代乾隆年間是木版年畫商品化高度發展的繁榮昌盛時期。年畫的題材空前擴大,祈福迎祥、消災除禍的神像畫功能。年畫的形式分為大門畫、屋門畫、炕頭畫等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