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的小學生又將徵服中國年畫 首屆中國兒童年畫藝術節啟動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逆天的小學生又將徵服中國年畫 首屆中國兒童年畫藝術節啟動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媒體)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賀卓輝 陳佩忠)一個小朋友手捧壽桃坐在荷葉上,旁邊是兩個喜慶的「福」字;用橡皮泥捏制的畫作兒童舞獅圖栩栩如生呈現出新年的氣息……一幅幅生動的畫作不禁讓人感慨「逆天啦小學生」,青少年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再創造者,12月8日,在北京市翠微小學,一場以中國年華為主題的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正式啟動。

  2017年12月8日,首屆「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在北京海澱區翠微小學正式啟動。

  「現場的一些展覽都是學生們平時的作品,」北京市翠微小學校長許培軍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本次賽事培養孩子對於傳統文化認知與傳承,與美對話,讓孩子對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充滿嚮往,對關愛兒童成長,激發兒童的美感創想和藝術設計,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

  年畫是中國的特有畫種,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民間藝術,已傳承千年,應予以大力的弘揚和傳承,而文化傳承則寄希望於孩子身上。

  「引領億萬青少年兒童參與到年畫的藝術傳承與創新,這關係到中國年節文化傳統的現在和未來,對探討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以及美育理念、時代創新,落實《完善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具有深遠意義。」中華兒女報刊社國內版首席記者、海外版主任餘維峰在現場表示。

  首屆「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啟動儀式現場,翠微小學的學生用篆體書寫「中國兒童年畫」。未來網記者 陳佩忠 攝

  在現場,翠微小學的孩子們用篆體書寫了「中國兒童年畫」六個大字,贏得了現場嘉賓和學生的陣陣掌聲。

  「我們的文化自信,源於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我們把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傳統手工藝、傳統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就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未來網總編輯萬興亞表示,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獨闢蹊徑,將年畫的藝術傳承與兒童教育相結合,給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了一股強有力的新鮮血液,具有極大的文化創新意義。

  「2018年將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新年體驗,這個藝術節日的主角是我們,讓我們品嘗新年的味道,增強對年畫藝術、新年的認知,提高我們的創想能力,讓我們在愉悅的春節氛圍裡創作年畫作品。」在現場,翠微小學六年級的王同學對這一活動充滿了期待。

  本屆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由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華兒女報刊社、未來網、北京市翠微小學、北京靈匯文化有限公司、青島弘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是集藝術交流、美術出版、公益論壇、美育助學、國際研學以及年節標識設計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公益平臺,以其通過靈活多變、相互協作的活動方式助力美育事業升級。

  據了解,本屆「中國(北京)兒童年畫藝術節」將向海內外各地徵集優秀作品,作品徵集將持續到本月28日,參賽作品將由相關專家團隊評審選出,評選出「優秀傳統文化薪火傳承人」。並以「年畫」、「過門箋」、「剪紙」等優秀民俗文化為媒介,緊跟新時代「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搭建起同全球100+國際城市互訪研學橋梁,提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球影響力。

  主辦方表示,12月10日本賽事將正式啟動作品徵集通道,詳情可搜索官方網站(http://www.ccnypf.org.cn),積極參與此賽事,助力年畫傳承與創新這一世紀文化工程,為中國年畫走進校園、走進家庭、走進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五十年代經典年畫(兒童篇),一幅幅熟悉的場景
    本組年畫選自著名年畫大師李慕白先生作品【作者簡介】李慕白(1913.8—1991.4)浙江海寧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年畫。1931年李慕白從師杭樨英、陳秋草學畫。1949年後曾參加上海中蘇友好大廈室內壁畫創作。
  • 四川中國年畫城——綿竹
    綿竹年畫色彩豔麗,造型生動誇張,將近年來走上將時代精神植入其中,創新作品內容的路子,把「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加入宣傳陣容,也穿做出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系列年畫,讓,綿竹年畫鮮活起來
  • 中國年畫·美好生活|「年畫的文化內涵與當代價值」論壇圓滿落幕
    論壇現場「中國年畫·美好生活」——2021年畫系列活動是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業務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手藝網、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年畫盛會。
  • 豐富年節文化,推動年畫創新——2021中國年畫傳承發展大會成功舉辦
    2021中國年畫傳承發展大會宣傳片為推動傳統年畫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營造年節氛圍,走進千家萬戶,賦予其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意義,12月16日,「中國年畫·美好生活」——2021年畫傳承發展大會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
  • 《中國年畫:懸掛的風景》
    2021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一部以中國年畫為藍本,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新書《中國年畫:懸掛的風景》已由瀋陽出版社出版並在全國發行。  年畫是一種中國寓意吉祥的形象,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本書以中國年畫為藍本,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藉此傳承並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武強年畫,是中國北方最大年畫產地之一,被稱「東方聖經的圖解」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的文化,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武強年畫,是中國北方最大年畫產地之一,被稱「東方聖經的圖解」。武強年畫始於宋元時期,到清康熙、嘉慶年間進入鼎盛階段,據文獻記載,除縣內有星羅棋布的年畫作坊外,在全國還設有180多處年畫印刷點和批發莊。年印刷量達-億開張, 暢銷國內18個省。晚清和民國時期,武強年畫一-直譽滿民間、興旺發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位官員在考察完武強年畫後,形象地稱之為「東方聖經的圖解」
  • 懷舊80年代的年畫(3)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創作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年畫作品,而今,我們編選成輯,每輯10張細細回顧,以此紀念80年代的中國!3、1980年出版的《專心學習》年畫,作者是忻禮良,帶著二道槓的小女生,手上攥著《十萬個為什麼》,一隻小白貓正看著她。4、1981年出版的《魚樂圖》年畫,作者是劉王斌,兩個可愛的龍鳳寶寶,圍在金魚缸旁,開心的看著魚兒遊來遊去。
  • 「幸福中國年——年畫、春聯作品展」開幕 看年畫賞春聯,走進南京...
    「幸福中國年——年畫、春聯作品展」開幕 看年畫賞春聯,走進南京美術館感受年味 來源:南京日報
  • 懷舊60年代的年畫(5)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創作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年畫作品,而今,我們編選成輯,每輯10張,細細回顧,以此紀念60年代的中國!2、1964年出版的《小小桌球手》年畫,作者是周雪芬,一個空地上,一群小學生正在打著桌球,大家仔細看球檯,是用木板、板凳、文具盒、書本、棍子搭建而成,見證了那個時代的物資匱乏,還有孩子們的創造力。
  • 畫年畫扎花燈 民眾感知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畫年畫扎花燈 民眾感知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 年畫裡的新年
    過年的記憶是熱鬧的爆竹聲,是孩童們身上的新衣,是收到的壓歲錢,是大紅的「福」字和春聯……除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年味標誌,年畫作為時代的「記錄者」,也是中國新年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張貼寓意吉祥的年畫,是中國家庭迎接新年的固定儀式。
  • 中國美術館藏楊柳青古版年畫精品展在新加坡開展
    新華網新加坡1月23日電(楊春)由中國美術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僑福當代美術館聯合舉辦的「楊柳春風」中國美術館藏楊柳青古版年畫精品展22日在新加坡僑福當代美術館開展。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參贊闕小華、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新加坡僑福當代美術館執行館長王蕾等出席了此次展覽。闕小華在致辭中說,楊柳青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樣式,它立體展示了中華民族對國泰民安、家業興旺的祈願,並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將這份美好的祝福帶給新加坡的觀眾。
  • 80幅中國木版年畫精彩亮相蘇州美術館
    中國江蘇網訊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精彩亮相。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20日。
  • 年畫還能這樣玩!微信推出小遊戲《年畫重回春節》
    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始於古代的「門神畫」,蘊含著「表吉祥、誌喜慶」的寓意,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中國手藝網聯合微信市場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指導下推出了微信小遊戲《年畫重回春節》,通過趣味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可以享受一場包含祥瑞吉慶色彩的文創視覺盛宴,了解全國不同地域的年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
  • 手工藝人創作銀版年畫,將綿竹年畫鏨刻上銀器
    楊勇製作的銀版年畫楊勇16歲學藝,憑藉自己的悟性和勤奮,如今小有成績。他不斷創新,不僅自主研發拋光機等設備,還將綿竹年畫與銀器加工巧妙融合,創作銀版年畫、茶壺等工藝品。楊勇坦言:「就是想讓家鄉的綿竹年畫在銀器上綻放光芒,讓更多人了解綿竹年畫,讓年畫進入更多人的生活。」
  • 楊柳青木版年畫、河北武強木版年畫齊聚天津美術館
    &nbsp&nbsp&nbsp&nbsp2019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nbsp&nbsp&nbsp&nbsp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美術形式。它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崛起於民間藝術之林,其作品有著自身的藝術組成因素,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
  • 新成李記木版年畫——九代人的年畫情結
    據老輩流傳,清朝乾隆年間(約1760年前後),我們李家莊李氏宗譜12世祖李建中、李建積兄弟倆,在常年繪製撲灰年畫的基礎上,參考天津楊柳青年畫印畫結合的特點,嘗試雕刻木版用於印製年畫,經過幾番套印,多彩多姿的年畫即成功印出,然後再局部施以彩繪。
  • 嶺南吹來和煦風 86件佛山木版年畫亮相武強年畫博物館
    2020年12月25日,由武強年畫博物館、廣東省佛山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嶺南吹來和煦風--佛山木版年畫特展」正式開幕!86件佛山市博物館館藏木版年畫亮相河北武強,再現嶺南地區獨特文化藝術風格。本次佛山木版年畫特展,近百幅精美的佛山木版年畫亮相武強年畫博物館,佛山木版年畫代表了嶺南地區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與北方麥黍文化的武強木版年畫相呼應,成就了兩千公裡之遙的中國南北兩方競相開放的兩朵絢麗的民族藝術之花,為這座民間藝術殿堂再增光彩,為大家欣賞獨特的嶺南民間藝術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武強年畫界及其他繪畫藝術愛好者研究創新提供了難得的史料和借鑑。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今天 年畫娃娃給您拜年啦!
    在眾多讀者的翹首期盼中,「成都工美杯狗年搜尋年畫娃娃」今日終於與廣大讀者見面了!20號候選年畫寶寶弋弋以16673票的得票數當選「2006成都工美杯年畫娃娃」。作為成都人自己的年畫娃娃,今日弋弋的照片將被製作成雙面彩色年曆夾報,隨本報一起走進千家萬戶。  「終於放心了,昨晚我們一家人都沒睡好,都在想我們寶寶到底當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