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彼得(左)把自己父親希拉蕊登珠峰時使用過的巖石錐交給
西藏珠峰登山博物館館長尼瑪次仁 新華社記者索朗羅布攝
在位於西藏拉薩登山學校院內的珠峰登山博物館內,世界登頂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蕊的兒子彼得·希拉蕊指著館內陳列的父親畫像說:「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物,你必須對它保持敬畏之心,這是父親告訴我的最重要的一句話。」
54歲的彼得·希拉蕊是在29日出席「捐贈登頂珠峰第一人遺物」活動,並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番話的。當天,他向珠峰登山博物館捐贈了3件物品,其中一件為父親的遺物——登山時使用過的巖石錐。
彼得·希拉蕊說,對父親來說,珠峰有著重要的意義。他說:「他常常告訴我,珠峰是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地方,很多人沒有按時回來,即使你有很高的登山技巧,也必須對山保持敬畏之心,你必須感激自己能夠成功,能夠活下來。」
1953年5月29日,紐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蕊和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首次從南坡登頂珠峰。37年後,追隨父親足跡的彼得·希拉蕊於1990年5月成功登頂珠峰。在2003年紀念人類登頂珠峰50周年活動時,他和美國全國地理學會的同伴再次登上世界最高峰。
珠峰登山博物館內正在播放一部埃德蒙·希拉蕊生前的紀錄片,聽到父親的聲音,彼得·希拉蕊說他非常懷念已去世的父親,2008年1月紐西蘭政府為埃德蒙·希拉蕊舉行了國葬。博物館裡,還有一張標示著「希拉蕊臺階」的照片,他解釋說,當年父親在攀登主峰時,在海拔8830多米、離峰頂只有一步之遙時,遇到了這處後來被命名為「希拉蕊臺階」的一段光滑、陡險而且很狹窄的巖壁,兩側都是萬丈深淵,父親告訴他那是頂峰附近最艱難的一段。
埃德蒙·希拉蕊與當年一同登頂珠峰的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成就了終生的友誼,而這種友誼也延續到了他們的孩子身上。彼得·希拉蕊和丹增·諾爾蓋的兒子羅布保持了多年的友誼,兩人都追隨父輩的足跡分別登頂珠峰,其中羅布在1996年登上珠峰。
儘管這一結果並不是父輩們想要的。丹增·諾爾蓋在世時曾禁止兒子登珠峰,他說:「我已經給你登過了,你為什麼還要登?」他甚至把羅布送到美國一個最平坦的地方生活以阻止他去登山。埃德蒙·希拉蕊也對彼得·希拉蕊說過同樣的話:「你不需要追隨我的足跡,你可以當工程師、老師,或者選擇其他的職業。」
「但很顯然我們都沒有聽從父輩的安排。」彼得·希拉蕊說,「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在飯桌上講攀登珠峰的故事,那對一個小男孩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那就是我想過的生活。」
彼得·希拉蕊有4個小孩。19歲的大女兒在歐洲及尼泊爾攀登過多次「難度不太大」的山。還有兩個孩子雖然沒有登山,但都喜歡滑雪等刺激的運動項目。8歲的小女兒非常強壯,似乎是個潛在的登山家。
埃德蒙·希拉蕊生前一直致力於幫助尼泊爾地區的窮人,他在珠峰腳下建立了42所醫院及學校,給夏爾巴及居住在那裡的人服務,同時與尼泊爾境內的基金會合作,在教育、衛生、環境等方面幫助當地人。彼得·希拉蕊也希望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曾多次攀登珠峰的彼得·希拉蕊非常關注登山者對環境的破壞問題。他說:「登山對環境肯定會產生影響,但已有越來越多的登山者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儘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其實,與山腳下的遊客相比,登山者對環境的破壞要更小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了解,並愛護山,這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比如西藏珠峰登山博物館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珠峰,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彼得·希拉蕊曾6次來過西藏。他說:「我在世界各地進行過多次探險,西藏是最棒的地方,這裡的人民和風景都令人驚奇。同時,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登山事業,培訓專業的登山人員並為他們提供設備,這非常好。」 彼得·希拉蕊與20多個朋友計劃在西藏停留2周半的時間,他們將參觀西藏的著名景點,並前往珠峰大本營,攀登一座不高的山峰,欣賞美麗壯觀的高原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