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口|流失的學生像魚一樣遊了回來,這所鄉村小學靠的是啥?

2020-12-25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一所鄉村小學的重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本地生源從嚴重流失到紛紛回流、教學環境從令人無奈到令人羨慕……短短兩年間,鶴壁市濬縣屯子鎮石橋小學緣何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12月21日,記者從鶴壁市區驅車近20公裡,來到了建在前石橋村、後石橋村交界處的石橋小學。

  白牆灰簷的教學樓、標準化的塑膠操場、配套完善的科學實驗室、乾淨溫馨的學生宿舍……走進石橋小學,硬體設施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就在兩年前,石橋小學的學生們還在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的磚瓦房裡上課,生源不斷流失,在校學生總數一度跌至50人。

  轉機出現在2017年12月,由河南、上海兩地共青團聯合開展,上海江灣書院主辦的首屆「點燃希望傳遞愛心」大型公益義賣活動,拉開了豫滬兩地共青團聯合助力青少年成長的序幕。2018年,河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經過篩選,將石橋小學列為上海援建目標學校,這所鄉村小學迎來了發展良機。

  2019年7月,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標準規劃設計的石橋小學重建工程正式啟動。歷時一年多建設,石橋小學破舊的磚瓦房變成了兩層教學樓。

  「過去只要一下雨,學校的磚瓦房就漏雨,因為條件實在太差,每學期都有學生轉走。」今年52歲的王愛芬已在石橋小學工作了近15年,「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煥然一新的學校吸引了100多名學生轉校而來!」她感慨道。

  石橋小學能吸引本地生源不斷回流,還依賴於豐富的教育資源——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提供語數外特色網課、免費培訓鄉村教師;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針對農村教育短板,建設優質課程資源庫、開展師生互訪項目;著名旅法鋼琴家顧劼亭的藝術工作室突出美育教學功能,依託藝術教育,建設美麗鄉村小學;依託江灣書院「國學育人」的優勢資源,國學教育也被引入石橋小學作為特色課程。

  從捐錢捐物重建學校讓孩子們「能上學」,到培訓教師讓孩子們「上好學」,再到通過素質教育讓孩子們「學得好」,石橋小學凝聚了河南、上海兩地共青團的傾情付出,是希望工程轉型期探索實踐的公益助學新模式。

  「豫滬兩地共青團將不斷精耕細作,組織學生開展主題遊學、成長結伴活動等,讓越來越多的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共青團河南省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我家門口|流失的學生紛紛回流,這所鄉村小學靠的是啥?
    一所鄉村小學的重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 本地生源從嚴重流失到紛紛回流、教學環境從令人無奈到令人羨慕……短短兩年間,鶴壁市濬縣屯子鎮石橋小學緣何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 進不了學校,門口拍張照也好!淳安這所鄉村小學變網紅後,孩子們咋樣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也是在那個時候頭一回知道有這樣美麗的鄉村小學。但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真正火起來,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因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但姜校長萬萬沒想到,電影上映後,學校會因此成為網紅,每天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有外地家長跟她了解轉學事宜,甚至還有人打聽學校周邊的房價,似乎要把這裡當學區房了……紅遍全國後,這所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有變化嗎?
  • 杭州一所小學爆改成中國最美鄉村小學 宛如夢幻城堡
    富文鄉中心小學這學期一年級新生共14人,跟其他本地孩子不同,「小歡喜」來自千裡之外的深圳,從小在城裡長大,家庭條件不錯,為什麼會不遠千裡跑到大杭州這個偏遠的鄉村小學來上學? 富文鄉中心小學坐落在淳安縣富文鄉富文村的青山翠谷中,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小學」,學校目前有6個班級,近110名學生和20多名老師。 淳安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最美,富文中心小學還是杭州市農村小規模學校整體提升綜合改革首家試點學校,它背後是一場實現鄉村教育換道超車之路的教育改革。」
  • 金山區第一所鄉村小學遊泳池向學生開放
    2012年8月12日,新落成的亭林小學遊泳池裡一片歡聲笑語,嶄新的遊泳池迎來了第一批來學遊泳的孩子們。這是金山區第一所鄉村小學遊泳池,也是建區以來目前唯一的一個學校擁有的遊泳池。  亭林小學遊泳池今年暑期首次開放主要是服務亭林地區的學生,校方專門外聘了教練和救生員,免費教授學員遊泳。
  • 17年前,她是湖北第一所希望小學的學生,如今是這所小學的校長!
    就是這樣一位青年代表17年前方榮是一所希望小學的學生坐在教室角落用鉛筆寫下對世界的憧憬如今她成為這所希望小學的校長17年前,我是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希望小學的一名學生;現在,我是這所希望小學的校長。我當時來的時候,帶五年級的數學、英語、美術,還有班主任工作,以及全校三到六年級的英語課。最多的時候,我備了八九門課。到現在為止,小學所有的課程我都帶過。
  • 上海金山區第一所鄉村小學遊泳池向學生開放
    2012年8月12日,新落成的亭林小學遊泳池裡一片歡聲笑語,嶄新的遊泳池迎來了第一批來學遊泳的孩子們。這是金山區第一所鄉村小學遊泳池,也是建區以來目前唯一的一個學校擁有的遊泳池。  亭林小學遊泳池今年暑期首次開放主要是服務亭林地區的學生,校方專門外聘了教練和救生員,免費教授學員遊泳。
  • 上海鄉村遊體驗亂象叢生 廁所沒男女標誌-鄉村,上海,農莊,景點,副...
    圖片說明:遊客在農家體驗拔蘿蔔(資料圖)  去廁所找不到男女標誌,點八爪魚端上桌來居然是墨魚仔,售票口設在倉庫內……在昨日上海消保委舉行的鄉村遊調查和體察通報會上,志願者親身體驗令原本輕鬆的鄉村遊主題變得沉重
  • 今天,把頭條留給:瀘州的這所鄉村小學~
    我們真誠的邀請您一起關愛瀘州山區兒童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山區的孩子們帶去溫暖請不要吝嗇我們的那麼一點愛心因為他們的確太需要了4月20日,瀘州那點事團隊成員,從市區駕車一個多小時後,來到了江陽區石寨鎮的鳳山小學,這是一座坐落在偏遠村落的鄉村小學。
  • 鄉村學校平均每天消失21所,學生都去哪裡了?
    前幾天去了鄉下的學校,我問了校長,我們學校現在有多少學生?據校長說,全校共有50多名學生,這是我們家鄉比較好的學校,很多學校兩年前關門了,有很多學校,現在只有幾個、十幾個學生。這幾年,鄉下的學校學生流失嚴重,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 帶你走進《我和我的家鄉》中,這所中國最美鄉村小學
    當初,由於師資缺乏,資源不足,生源流失,許多農村小學不得不被拆除,併入中心小學,這也正是《最後一課》裡範老師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的故事背景。在富文鄉中心小學夢幻般的校園背後,呈現出的是一場鄉村教育的顛覆性變革。
  • 河南小學門口文具店給學生賣電子菸,已有學生上癮,一個班十幾個
    近日據媒體報導,河南衛輝的一所小學門口的文具店竟然出售電子菸,導致一個班居然有十多名學生購買,甚至已經有一個孩子染上了菸癮!11月25日,一名家長在校門口接孩子回家,但是他卻看到一名學生手裡拿著一個奇怪的東西。
  • 無錫這所小學「套路」深,學生「慧學」又「慧玩」!
    無錫市連元街小學腦洞大開,推出「慧學周」,兼顧學與玩,「學」學出高級趣味來,「玩」玩出內容品質來。小編只能感慨,無錫的這所學校真會玩!「慧學周」是啥?又是一個知識點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知行合一,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753所希望小學遍布黑龍江各地 30餘萬鄉村學生走進新課堂
    1993年5月黑龍江省第一所希望小學在蘭西縣榆林鎮林森村拔地而起,截至2018年底,黑龍江省青基會累計接受社會各界援建希望小學項目款近1億元,753所嶄新的希望小學遍布黑龍江省各地,30餘萬名鄉村學生走進了安全、寬敞、明亮的校園。集聚愛心 建設「希望」 「喜歡現在的學校嗎?」「喜歡!」
  • 長得不像魚的魚,這種像煙管一樣的魚,沒想到是日料中的頂級食材
    天上飛的吃鳥,水裡遊的都吃魚,關於吃魚這件事,想必大多數人都喜歡,但是你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長得不像魚的魚嗎?有哪些不像魚的魚?這種日料中像煙管一樣的魚,沿海人都少見!
  • 這所小學聽上去很特別
    學一首歌,從旋律到技巧,再到舞臺上「釋放的動作」,都要靠著老師來教。海嘎小學的校長鄭龍紮根鄉村教育20多年了。他畢業於六盤水市鐘山區職業技術學校數學專業,一直做全科教師,除了教數學之外,「哪科缺老師就頂哪裡」。
  • 《我和我的家鄉》中的這所學校,竟然是中國最美鄉村小學!
    故事講述了一位旅居國外的鄉村教師範老師,晚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卻一直心系當年支教時的孩子們。於是兒子帶著範老師重返當年扶貧支教的農村,早已成年的學生們全力以赴還原了當年的那間破舊漏雨的教室,並上演了當年的最後一堂課。
  • 成都泡桐樹小學:成人成才,像泡桐樹一樣茁壯成長
    成都泡桐樹小學:成人成才,像泡桐樹一樣茁壯成長 2014-08-06 13:39:15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申海娟  責任編輯: 馬蘭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遊來遊去 這條魚油裡照樣活
    開飯店的鄭先生證實:「有條泥鰍掉進我家油桶4天了,現在還在那遊呢!」     奇蹟 泥鰍在油裡照樣活     10月23日9時30分,記者趕到瀋陽市大東區錦園路,鄭先生從飯店的庫房裡拎出一個容量50升的油桶。「生命力也太強了,簡直就是奇蹟!」鄭老闆一邊晃著桶,一邊感慨著。
  • 離石區信義鎮借「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遊
    現在不一樣了,旅遊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家也不少,不僅人氣旺,而且財氣也來了。」8月22日,初秋時節,晌午時分,離石區信義鎮王村57歲的村民李鳳萍一邊在院子裡採摘新鮮蔬菜,一邊與記者嘮著這幾年村裡的變化。  說話間,李鳳萍將剛剛採摘好的新鮮蔬菜放入筐裡,準備送到村裡的農家樂飯店。「我們這兒的農家樂用的都是村民們自家種的蔬菜,健康環保,城裡人可喜歡吃了。
  • 鄉村小學換新顏
    「桑桑、紙月、禿鶴們已經老去,可青青校園裡,仿佛還迴蕩著當年少年們的歡笑……」這裡是鹽城市鹽都區周夥小學的舊址,小說《草房子》裡油麻地小學的原型。  1958年,老校長曹桂生創辦了這所鄉村小學。設施簡陋,教室是祠堂改的,課桌是泥巴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