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加速 北京「虹吸效應」正在消解

2020-12-16 第一財經

100天完成各項審批手續,180天實現開工奠基,18個月建成投產……位於石家莊新樂的河北三元工業園創造了徵地最快、審批最快、建設速度最快等多項紀錄。

北京老字號三元食品在河北建設的這一現代乳品研發、加工基地,為帶動京冀兩地經濟技術合作、促進兩地經濟繁榮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元工業園的建設只是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

四年以來,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逐步由藍圖走向現實,以共建產業園區為突破口,堅持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有序轉移產業,優化空間布局,積累了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共建共管共享

為了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同時解決在京生物醫藥企業的原料藥生產和認證的現實需求,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在河北滄州投建。

北京市經信委產業結構調整處工作人員吳志全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決定在北京市周邊選址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園後,相關工作組前往天津濱海新區、薊縣上倉工業園,以及河北曹妃甸、廊坊、滄州等多個園區進行考察,對比分析各開發區的產業定位、土地儲備等情況,優選出河北滄州、廊坊以及天津薊縣三個開發區。

在完成初步調研摸底後,三個開發區向北京的企業以「同臺打擂」的形式進行現場展示。最終,滄州作為國家級石化基地的產業基礎以及園區管委會的服務理念讓企業家十分動心。

在「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下,截至2017年底,產業園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

其中,共建是指京冀雙方以「園中園」的方式,即在渤海新區的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園區,按照建設標準、準入標準、服務標準不降低的原則,引入北京高端產業園區的建設管理理念,由北京工業設計院進行園區設計,北京城建集團等企業參與施工建設,避免簡單平移式搬遷,要求入園企業要實現技術、設備和產品升級。

共管則是北京市食藥監局的一大政策創新。通過在滄州建立直屬京外分局實行異地監管,使北京的企業避免繁瑣的藥品轉移審批、註冊手續,真正實現「北京戶口」的異地監管。

此外,由籤約入駐的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北京醫藥行業協會滄州分會,幫助產業園起草了醫藥行業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入園企業遵照實施,幫助園區管委會加強綠色生產監督管理。

共享則包括尊重企業意願在當地設立分支公司,園區工業產值和稅收留在當地;以及在京企業集中精力發展研發、銷售和高端製劑環節,有序疏解不符合城市功能的一般性生產環節。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優惠的土地供給政策、完善的園區服務使在京企業原來受到限制的生產環節得到妥善安排,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上下遊生產環節配合更加順暢。

在唐山,金隅·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產業園、中林集團曹妃甸木材產業園等項目成功籤約,一批以綠色環保建材、裝備製造等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在滄州,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將新一代ix35SUV車型量產後,年產能提升至30萬輛。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河北省引進落地的最大體量的產業協同項目,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正在帶動滄州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衡水,北京威克多製衣中心建立了河北格雷服裝創意園,北京保留總部職能、研發中心和營銷中心,原有的廠房和庫房閒置出來。

北京威克多製衣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盤活閒置廠房,公司改造原廠房建設了服裝設計創客中心。「在創客中心,我們為早期創業者搭建了一個具有共享辦公、科技服務、創業基礎服務、創業培訓、金融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商業模式提升等全要素的平臺。目前入駐企業產值和營收已達到四億多人民幣,稅收5000多萬。」

產業協同發展進入快車道

目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已取得積極進展,數據顯示,北京市屬企業近3年在津冀的計劃投資已達1219億元。

此外,非首都功能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第一財經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市在全國率先發布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後,累計不予辦理登記業務1.86萬件,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1992家,疏解提升各類市場和物流中心649個。

技術合同成交額和認繳出資額也呈現井噴狀態。北京市輸出到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已達418.4億元,年均增長超過30%。2017年北京市對津冀認繳出資額達2300億元左右,三年來累計超過5600億元。

其中,產業轉移對接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而產業平臺是產業對接合作的重要載體。

北京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協同綜合處副處長吳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省市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充分發揮北京創新資源豐富、河北空間廣闊、天津製造業突出等優勢,打通創新鏈、貫通產業鏈、延伸園區鏈,「2+4+N」產業合作格局加快構建,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相繼落地,產業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

具體來說,「2」是指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創新產業集群,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4」即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

目前,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累計籤約北京項目百餘個,張承生態功能區農業、旅遊、數據中心等綠色產業正在加快落地,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多個數據中心已投入運營。

此外,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相關規劃已經編制,京冀雙方在共同推動共建共管體制創新。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自揭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累計達400餘家,創新創業生態逐步完善。

「N」即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京津合作示範區、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和滄州、正定、保定等特色園區加快建設,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逐步顯現。

以上述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例,目前已吸引百餘個項目落戶,其中簽約北京醫藥企業近80家,成為「產業承接集聚化、園區建設專業化、異地監管協同化」的範例。

此外還有中關村企業累計在津冀設立分公司3049家、子公司3100家。

相關焦點

  • 北京實施三個一百市政府重點工程:有虹吸京津冀地區優勢產業趨勢
    北京的建設項目也體現了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其中一個重要的傾向就是,北京市虹吸京津冀地區優勢產業的形態非常明顯。北京市在京津冀地區的位置在京津冀協同、京津冀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滯後,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就稱為了京津冀的一個重點的趨勢,從而也給出了京津冀地區發展的大目標。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仍是產業高地,很明顯虹吸京津冀優勢產業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情況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卻提升產業規模,它的產業非但沒有萎縮、被疏解,反而很明顯虹吸京津冀優勢產業。下面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位置。根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2022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
  • 解讀北京市產業禁限目錄:支持先進產業發展,虹吸京津冀城市群
    北京市的產業禁限目錄透露了一個信號,北京需要疏解落後產業,並希望虹吸京津冀城市群的先進產業到北京,北京未來希望成為單純的產業高地。北京市的目標的其實非常明確,一方面要禁止限制低端的、要汙染的、抵效的產業。這些產業要疏解到京津冀城市群;一方面要支持先進產業來到北京,從未來的情況來看北京的先進產業有虹吸京津冀城市群的產業頂端的趨勢。
  • 謀定思變展宏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紀實
    而且,三地水資源嚴重短缺,環境汙染問題突出,已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人與自然關係最為緊張、資源環境超載矛盾最為嚴重、生態聯防聯治要求最為迫切的區域……有人用「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來形容要素流動與資源配置之窘境,有人用京畿地區自然生態系統已處退化狀態來提醒形勢之嚴峻,也有人用「虹吸效應」來分析三地之間體制機制磨合之困難。京津冀再沿老路往前走,難免越走越窄。
  • 北京現代:京津冀產業協同標兵 「智造工廠」助推汽車新城
    2019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的召開當中,今年恰逢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5周年,隨著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城市發展規劃獲批,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2019年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加速推進的一年。而全國兩會的召開又將繼續深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
  •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讓企業集中精力加速發展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讓企業集中精力加速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接到上海復星國藥華北基地開工儀式的邀請函,北京合眾匯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大志立即決定參加。作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首個竣工企業的負責人,王大志對科技城的鄰居們有特別的親切感,他們都在這片14.5平方公裡的熱土上埋下希望的種子,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春風破土發芽。從北京出發向東70公裡,就是位於天津寶坻區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這裡一小時可到達北京、天津和大興國際機場,兩小時可達天津港和曹妃甸。
  • 多家央企深度參與 強力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
    5年前的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匯報,明確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開啟了京津冀大變革、大發展、大跨越的歷史性一步。在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方面,「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雄安實驗室、「中國電科微系統協同設計服務平臺」正在加快落戶。中國石油:上下遊企業發揮協同效應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中國石油上下遊企業發揮協同效應,共乘區域經濟的東風,為國家區域經濟做出貢獻。
  • 按下落地加速鍵,疫情後AI凸顯虹吸效應
    百度AI加速落地各行各業從現實來說,一直致力於推進AI技術在全行業落地,實現產業智能化發展的百度,當前正為各行各業按下AI落地加速鍵,「瘋狂」的進行技術輸出。4月21日,百度Apollo籤約南京市、秦淮區兩級政府,為秦淮車聯網省級先導區建設,推進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通過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等領域展深入合作,為南京智能交通新基建開路。同日,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
  •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讓企業集中精力加速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作為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首個竣工企業的負責人,王大志對科技城的鄰居們有特別的親切感,他們都在這片14.5平方公裡的熱土上埋下希望的種子,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春風破土發芽。  從北京出發向東70公裡,就是位於天津寶坻區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這裡一小時可到達北京、天津和大興國際機場,兩小時可達天津港和曹妃甸。
  • 京畿大地起宏圖——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間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題:京畿大地起宏圖——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間新華社記者春為歲首,攜希望和夢想出發。五年前的早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這是歷史性決策、戰略性謀劃。京津冀大地之上,天津也著力構建「1+16」承接格局,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積極推進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小標題)三大領域率先突破提振上億人發展信心一山三界,變於協同。京津冀交界處的山區,一座長城烽火臺遺址之上,曾經劃分並象徵三地差異的「三界碑」,如今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具象。
  • 眺望「十四五」,加速奔跑的京津冀
    臨近歲末,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次傳來好消息。作為雄安首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鐵雄安站將於年底投入運營,京雄高鐵開通也將進入倒計時。京雄高鐵將是連接北京與雄安新區第一條建設開通的外部主幹交通線路,對疏解非首都功能、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高點站位 打造京津冀協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楊淼)自《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京津冀三地優勢互補,通力協作,區域經濟穩中提質,協同發展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
  • 河北霸州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都市休閒食品產業
    摘要:河北霸州毗鄰京津地區,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規劃建設了休閒食品產業園,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都市休閒食品產業新名片。   擁有休閒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2大產業集群,益海嘉裡、北京稻香村、新興品牌達利、海底撈等優質企業紛至沓來……走進河北霸州市都市食品產業園,各食品加工企業都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短短數年間,這裡已入駐生產企業37家,總投資超120億元,休閒食品產業已成為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初稿形成 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內容提要:京津冀工信部門產業合作對接機制不斷完善,目前,三地正在開展《面向「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布局》課題研究,編制形成《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建議稿)》初稿,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汽車等三地優勢產業,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 京津冀紡織服裝產業協同創新高校聯盟揭牌
    京津冀紡織服裝產業協同創新高校聯盟揭牌 2015-09-19 17:21:00於俊亮 攝   中新網保定9月19日電 (呂子豪 於俊亮)19日,由北京服裝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河北大學等11所高校共同成立的京津冀紡織服裝產業協同創新高校聯盟在河北容城開幕的白洋澱(容城)國際服裝文化節上揭牌。
  • 省旅發倒計時|「一帶五區」旅遊發展新格局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第五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9月3日至4日在張家口舉辦。借承辦第五屆省旅發大會之機,張家口市將以「京張體育文化旅遊休閒帶」為牽引,突出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力北京冬奧會籌辦,推動「旅遊+」融合發展。自從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張家口市緊緊抓住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立足「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功能定位,著力推動交通、生態、產業一體化建設,不斷深化公共服務領域合作,協同發展步入提速期。
  • 河北正在建設新高速,被「中央」一眼看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旅遊是件快樂的事,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將在2022年迎來另一個國際賽事冬奧會,因此為了方便人們出行,加強城市與比賽場館的聯繫,北京與張家口之間也正在修建高速公路,非常必要,河北正在建設連接北京和張家口的新高速公路,以促進京津冀協調發展
  • 京津冀協同發展 水上運動借勢而上
    2019年4月30日,「2019水上運動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由北京市水上運動協會、北京弘健體育有限公司主辦,天津市水上運動協會、河北省水上運動協會及各水上運動項目協會等單位協辦。北京市水上運動協會會長李炳宏為本次論壇發表了致辭,李炳宏表示,將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開啟了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新篇章。這一戰略也為京津冀的水上運動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 【觀察】京津冀:「一核」帶動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十三五」期間,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探索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重大轉變,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推動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14年在冀投資超1500億元 首鋼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千龍網北京9月8日訊(記者傅昱佳)截至2017年6月,首鋼在河北省註冊企業50多家,資產規模1700多億元,銷售收入880億元。自2003年搬遷以來,首鋼累計在河北投資1500多億元、上繳稅金280多億元,不僅實現了自身轉型升級,也助推了河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