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華夏大地就進入了封建王朝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經歷了商鞅變法之後,就有了一統天下的打算。只不過當時的秦國沒有優秀的君王,但是秦國的君王已經為一統天下做好了準備。到了秦始皇這一代,成功一統天下。
秦始皇能夠一統天下,與手中的謀士和武將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些人的出現,才能夠讓秦始皇一統天下。一統六國之後,秦始皇建立了秦朝。這個朝代僅僅存在了15年的時間,不過它對後世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
單單從大一統的角度來說,秦朝的影響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後來的朝代幾乎都以秦朝的大一統為藍本進行統一。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是歷史上最為優秀的皇帝之一,現如今看來,秦始皇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這是對一位皇帝的最高評價。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認為自己的功績是「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由此秦始皇拿出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由此君王變成了皇帝,此後自稱也是發生了改變。之前的君王自稱寡人,秦始皇成為皇帝後,開始自稱「朕」。
由此來說,朕這個字就成為了皇帝的自稱,之後的歷朝歷代中,皇帝都是以朕自稱的。其後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這些規定都是與皇帝有關的。比如說皇帝的飲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從此之後,皇帝就成為了一個朝代的管理者。
那麼很多時候,開國皇帝建立一個王朝,此時開國皇帝的父親仍然活著。那麼就有了太上皇,歷史上解決太上皇這個問題的,就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太上皇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秦始皇建立秦朝後,他的父親秦王嬴楚還在世。
秦始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秦王嬴楚就成為了太上皇,之後的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煓。值得一提的是,劉煓是歷史上唯一未曾為帝王,而被尊為太上皇的人。縱觀整個歷史,一共出現了17位太上皇。歷史上能夠稱之為太上皇的,即使是皇帝本身,對他也是非常尊重的。
畢竟這是皇帝的父親,古代的時候,人們注重禮節,因此對待太上皇,更是禮遇有加。不過歷史上有一個人是個例外,他就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歷史上最不願意當太上皇的人也是李淵,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由此成為了唐朝第二位皇帝。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淵仍然是活著的,李世民弒兄殺弟,但是對自己的父親沒有下手。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成功後,李淵自己當起了太上皇。李淵在退位詔書中,寫出了這樣一句話:「善!此亦吾之夙志也。」此時的他將自稱改為了「吾」。
李淵的太上皇自稱「吾」,唐末時期,唐玄宗李隆基同樣經歷了太上皇,當時的李隆基仍然自稱朕,但是此時的他已經是有名無實了。宋徽宗在金朝進攻宋朝的時候,將皇位讓給了兒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此時的宋徽宗沒臉見到自己的兒子。
於是在兒子宋欽宗面前,宋徽宗自稱「老朽」。歷史上的太上皇出現了17位,這17人中,最為厲害的就是乾隆皇帝。眾所周知的是,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六十年的時間,這不算當太上皇的時間。那麼乾隆帝當太上皇時自稱什麼呢?
與李淵、宋徽宗等人相比,乾隆帝的自稱是最霸氣的,乾隆帝在晚年時期禪位給了嘉慶帝。不過這時候的嘉慶帝沒有實權,一切的決定仍然乾隆帝作主,從批覆奏摺就可以看出。乾隆帝批覆奏摺的時候,仍然自稱「朕」。由此來說,乾隆帝是歷史上最霸氣的太上皇。
猜你喜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