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焦慮是電動車永遠的痛?我們來聊聊怎麼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2020-12-07 Auto三國

提起電動車,眾人必談的一點就是「續航焦慮」。可能很少有人不用為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擔心,畢竟即便現在部分電動車的標稱續航裡程已經達到了700公裡以上,但是實際續航裡程通常來說都是要打個八折以上的。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畢竟國內消費者哪個不是「身經百戰」,打折什麼的誰還沒見過,更不用說就打個八折了。事實上,更嚴重的是電動車充電的時間都不算短,就算是再快的快充,沒個半個小時都解決不了戰鬥,車不太多的地方還好,但凡要是遇上點繁忙路段,前面再排個隊什麼的,那這個等待充電的時間就要成倍的增長了。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就成為了一個大家尤為關注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哪些因素影響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很多人在考慮電動車續航的時候往往把電動車脫離於「汽車」這個本質來看,但就如同智慧型手機和功能手機都是手機一樣,電動車和燃油車也一樣都是車,所以影響他們續航的因素本質上也是一樣的。

首先,影響一輛電動車的續航表現最直接因素很明顯就是電池大小,這一點應該說非常好理解,就如同燃油車的油箱大了,可以裝載的燃油多了,續航裡程自然就上去了一樣,一塊100kwh的電池在同等情況下很明顯是要比一塊70kwh的電池能夠提高更長的續航的。

除了電池之外,影響續航的還有一個很直接的因素就是電耗水平,這一點和燃油車的油耗表現也是類似的,一臺燃油車的油箱再大,但架不住是個「油老虎」,那這續航裡程也好不到哪兒去。但是因為油費的價格要顯著貴於電費,而加油這件事本身又比較簡單,因此在燃油車上的時候,消費者在關心油耗的時候主要關心的還是使用成本問題,續航裡程相對關心就沒那麼多,而在電動車上的時候,電費其實沒多少錢,你電耗再高使用成本也貴不到哪兒去,但是電耗卻直接影響了車輛續航表現,因此這個時候消費者就會非常關心電耗問題。

到底哪些提升續航裡程的措施是可行的

看完了上面半部分你是不是會感到奇怪,難道影響電動車的續航表現的就只有電池大小和電耗兩個因素嗎?確實沒錯,電動車就只有這兩個影響續航裡程的因素,畢竟你要知道電耗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它本身還要受很多不同的東西影響,例如電動機功率大小,車身風阻係數,駕駛者駕駛風格,能量回收系統工作效率甚至是路況都能夠影響電耗。

但是我們也知道,駕駛者的駕駛風格還有路況都是不可控因素,畢竟大家買車回來都是用來開的,誰也不想真買個「爹」回來供起來,你要是限制我每次平均時速都不能超過80,那我幹嘛不直接買個自行車呢,百公裡兩個饅頭豈不更省?

至於風阻係數,說實話,現在的電動車們基本在這方面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幾乎在每個小細節上都考慮到了風阻係數的問題,最直接的一點就是你看現在的純電動車型幾乎都採用的是隱藏式門把手,酷炫是一方面,不能跟大家明說的是降低那一點可憐的風阻係數才是設計師心中隱隱的痛。所以其實到現在為止,電動車在風阻係數方面實在是沒有什麼能夠再改進的地方了。

剩下來的其實就只剩下電動機的功率和電池容量這兩塊是可變量了,但是電動機的功率如果太低了,那整車的動力就要受影響,考慮到目前多數電動車的售價都不低,要讓消費者能夠接受比燃油車更貴的電動車,動力太低了是說不過去的,所以目前幾乎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電池容量。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各大電動車廠商最主流的做法,把70kwh的電池提升到100kwh的容量,那續航立刻就會有顯著的提升,雖然價格上是貴了不少,但是在直擊續航這個痛點的時候,消費者還是願意為更大的電池容量買單的。

而對於消費者和整個行業來說,我們現在最期盼的也是電池技術的進步,有朝一日,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更高,用同樣的體積能夠搭載容量更大的電池的話,那電動車的續航表現也就能跟著水漲船高了。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徹底解決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焦慮?
    自從純電動車橫空出世,有關的話題就一直不斷,價格高、保值率低,續航裡程低、充電速度慢,用起來不如燃油車那麼方便,於是為了鼓勵人們購買電動車,很多城市開始對傳統燃油車進行各種限制,限購、限號、限行,卻對純電動車各種開綠燈,四季不限行,但即便是這樣,純電動車目前的銷量依舊不算太高,同時
  • 當電動車續航裡程達到多少公裡時,我們才開始漸漸不再裡程焦慮?
    我驚詫的發現,當你陷落於思考單用電車續航提升來解決裡程焦慮的思維泥淖中的時候,那就真的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了。因為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焦慮來自於方方面面,續航、價格、政策、安全等等。我先賣個關子,不知道大家都留意到沒有,近年來電車的發展竟是如此的迅速。整個汽車行業都在製造電動車,不論是政策資源還是社會資源,都向著電動車領域靠攏。
  • 聊聊這四款續航裡程500km左右的純電動車
    仔細盤點了一下,這麼算下來的話,到了今年年底,綜合續航超過 500km、售價在 30 萬元以上的純電動車就有好幾款了,包括即將在下半年交付的蔚來 ES8、捷豹 I-PACE、在售的特斯拉 Model X 75D 等等。那麼它們之間又該怎麼選呢?下面我們來聊聊。
  • 電動車續航裡程是什麼意思,續航裡程介紹
    下面就讓電動邦小編為大家介紹電動車續航裡程是什麼意思。續航裡程介紹--一般續航裡程正是為了迎合市場對續駛裡程提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企業開始將研發的重心放在續駛裡程的提升上。續航裡程介紹--什麼限制了電動汽車的續航(使用)開空調續航裡程下降21%。 劇烈駕駛可導致續航裡程下降5.5%。
  • 電動車什麼牌子的好?臺鈴電動車憑續航「鶴立雞群」
    」和「小作坊」產品,中國電動車品牌可以說是成千上萬。然而要從千萬品牌中尋找一臺「既中看又中用」的電動車並非易事。對於如何定義一款電動車的好壞,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一輛可以帶你順暢通勤,遠離續航裡程焦慮,跑得更遠的電動車,對消費者來說就是理想的選擇。數據顯示,中國80%的電動車用戶面臨的最大煩惱都是——跑不遠。尤其在新國標的時代語境下,如何提高續航裡程,如何實現節能省電,已成為擺在眾多電動車企業面前的共同課題。
  • 充電難加焦慮 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原標題: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
  • 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身邊就有一位純電動車主,具體品牌就不說了,記得當時提車時間是今年春天,之後便開啟了給我們洗腦式的宣傳,純電動車就是好,每天上下班耗電費用可以媲美公交秒殺地鐵。文末附上他之前寫的文章。
  • 智己吆喝1000公裡續航 電動車其他的焦慮能否也迎刃而解
    對於新能源車而言,消費者最最關心的無疑是續航,而由於新能源車起步較晚,新能源車進步的空間也相對較大,尤其是續航層面,幾年前,我們常見的純電動車續航均為200km左右,而後迅速進入400km時代,到如今,低於500km的新車似乎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 了解NEDC 之後 我發現電動車的續航還是得實測
    從電動車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開始,續航永遠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雖然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純電動車的續航已經相比早期產品提升了好幾個臺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沒有太多駕駛純電動車經驗的人來說,續航依然是他們最關心的一個參數。
  •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原來是這麼算的,買電動車時別再被「忽悠」了!
    因為在買車的時候沒有時間測試,所以是不能夠清楚的知道電動車到底能夠跑多遠的,只是聽賣電動車的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可是在到家之後,我們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發現並沒有銷售人員宣傳的那麼誇張,而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電動車到底能夠跑多遠?
  • 電動車續航造假,是誰在欺騙你?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不少電動車的續航已經不輸燃油車,但由於補能設施數量和補能速度與燃油車仍有差距,所以提速快、行駛安靜、單踏板駕駛方便、用車成本低……這些電動車的優點,在「續航焦慮」問題面前似乎不堪一擊。通過車企的宣傳也不難看出市場的「一致性」,幾乎所有電動車的廣告和傳播中,續航一定是作為最重要的數據擺在醒目的位置。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2、48V20Ah常裝於老款電動車或電動摩託車。這種電池全新的續航裡程在40公裡左右,相對於48V12Ah的電池續航裡程有所提高,對上班路程稍遠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 無懼續航焦慮 純電動車冬季用車指南來了
    既然嚴寒低溫會對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避免純電動車在冬季續航減少的情況。● 車輛停放在室內車庫中停車時,儘量把純電動車停放在車庫中,可以減少低溫對動力電池的影響,從而能夠減少續航裡程數的流失。
  • 為什麼電動車冬季續航打半折 我們該怎麼辦?
    一到冬天,北方的電動車就變成了「電動爹」,不敢開暖風續航還減半。很多電動車主吐槽冬天開電動車簡直就是受罪,甚至很多宣稱續航600、700公裡的電動車冬天只能跑300多公裡。那麼,到底為什麼電動車一到冬天就跑不遠了?電動車主該如何做才能保證日常的出行呢?
  • 為什麼電動車冬季續航打折 我們該怎麼辦
    一到冬天,北方的電動車就變成了「電動爹」,不敢開暖風續航還減半。很多電動車主吐槽冬天開電動車簡直就是受罪,甚至很多宣稱續航600、700公裡的電動車冬天只能跑300多公裡。那麼,到底為什麼電動車一到冬天就跑不遠了?電動車主該如何做才能保證日常的出行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電動車的痛點。
  • 低電耗≠長續航 買電動車千萬別被「套路」
    續航裡程相同的兩輛電動車,往往載電量更多的那輛實際續航更紮實,而不是百公裡電耗更低的那輛。隨著車企和大眾媒體的不斷普及,消費者對電動車這個新鮮事物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我們不只關注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對背後的電池材料、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等等都在不斷的研究。
  • 車頂加幾個風扇,電動車續航就能提升?
    在美國,有個叫作RobertYost的工程師設計了一種風力發電裝置——MicroCube,並裝在了一輛福特C-MaxEnergi上,表示能夠大幅度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裡程。關於這套裝置,有媒體甚至形容它是「電動車領域的革命」,這當然就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
  • 裡程焦慮的最優解是什麼?吉利幾何A續航深度測試!
    對於電動車來說,續航一直都是剛需。在拿到車之後,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給幾何A進行了一次深度的綜合續航實測。在EV能源慢充樁將幾何A徹底充滿電,目前表顯續航是410km,接下來我們就會按照嘿電設計的包含擁堵、快速、高速的測試路段,看看幾何A從滿電到趴窩,到底能跑多少公裡。
  • 一開空調就瘋狂掉續航?電動車到底怎麼開才最省電
    除了開空調以外,一直以來續航的敵人還有高速路況,不少純電動車車主上高速之前都要提前看看自己的剩餘續航。那麼有沒有什麼技巧,能讓續航就像海綿裡的水那樣,只要擠一擠就會有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根據咱們之前的實測,電動車夏天開冷氣,的確會加速耗電,但不至於太誇張。咱們實驗了三臺車,每30km的實際裡程,開空調會比不開空調多消耗6~8km的續航,大概就是多消耗20~26%的裡程。這對於滿電短途行駛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困擾,但是對長途或電量不足時,可是要冒著推車的風險了喔。
  • 滿電續航1000km,為什麼增程式電動車火不起來?
    而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它也可以稱為增程式電動汽車。解決續航焦慮的方案增程式電動汽車與普通燃油汽車結構相類似,但是更加簡單一些。增程式電動汽車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動力電池系統、動力驅動系統、增程器和整車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