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緬甸琥珀中發現苔類植物新類群

2020-12-12 瀟湘晨報

揚子晚報網6月4日訊(記者 於丹丹)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在對緬甸克欽邦白堊紀中期琥珀苔植物進行深入研究,發現苔類植物新類群。該項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於國際地學刊物《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

緬甸克欽邦白堊紀琥珀中的深裂耳葉苔。

綠色箭頭指示腹葉;藍色箭頭指示附體;青色箭頭指示假根。

近年來,白堊紀琥珀中的古生物研究取得積極進展,但是對其中的苔類植物的了解和報導較少。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棟研究員、李亞博士,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Harald Schneider研究員以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吳鵬程研究員合作,對緬甸克欽邦白堊紀中期琥珀苔植物進行深入研究並取得了系列成果。

該研究團隊報導了一塊保存較為完整且具解剖構造的耳葉苔科耳葉苔屬營養枝琥珀化石,並建立了深裂耳葉苔新種。

為深裂耳葉苔重建圖。楊定華 繪

據了解,被命名為深裂耳葉苔的新類群主要特徵為營養枝側葉背瓣長卵形或橢圓形,葉尖具細尖,附體大且明顯,腹葉兩深裂。耳葉苔屬現生種的營養枝均不具深裂的腹葉,僅少數現生種的繁殖枝具有深裂的雌苞腹葉。

光萼苔目大多數種類為附生植物,包括光萼苔科、耳葉苔科、毛耳苔科等7個科。分子系統發育研究表明苔類植物光萼苔目在白堊紀陸地革命時期多樣化速率明顯提高,但化石證據非常少。

光萼苔目是新生代琥珀化石中最常見的苔類植物,但相比而言在白堊紀琥珀中的記錄很少,通常由小碎片組成,而不是完整的植物。

迄今為止,緬甸白堊紀琥珀中僅報導有多囊苔科、扁萼苔科和耳葉苔科4屬6種等少數種類。

當前深裂耳葉苔的發現,代表緬甸白堊紀琥珀生物群耳葉苔科的化石種的新進展,為進一步研究光萼苔目耳葉苔科在白堊紀中期的輻射和多樣性演化積累了化石證據。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緬甸琥珀中發現昆蟲育幼行為的直接證據
    該行為廣泛存在於動物中,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以及昆蟲等。由於動物的行為證據很難保存為化石,對古代育幼行為的了解非常有限。  昆蟲是生物界最豐富的類群,育幼行為在昆蟲中廣泛存在,其起源也可能非常古老。但昆蟲行為學的化石證據本身就非常稀少,而尋找育幼行為的直接證據則如同大海撈針。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生代傳粉昆蟲麗蛉生態位分化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生代傳粉昆蟲麗蛉生態位分化 2018-09-18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其口器與其取食植物的花管在長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形態適應,即昆蟲口器長度與其傳粉的植物花管長度類似,因此麗蛉口器長度為重建傳粉生態位提供了關鍵證據。本次發現的麗蛉來自於白堊紀中期的緬甸琥珀和中國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及侏羅紀的燕遼生物群。
  • 《科學》封面專訪邢立達:在琥珀中發現一個動物園
    然而這次發現的琥珀裡包裹的可不只昆蟲和其他陸生無脊椎動物,而是貨真價實的脊椎動物!這真的令人大為驚奇。」僅2018年,科學家就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321種保存完好的古生物新物種,這一年的發現就已經佔到目前總發現數(1195種)的四分之一。有人說,在緬甸琥珀中發現的古生物多樣性,沒準會超過以前化石發現中的恐龍數量的總和。「你可能覺得難以置信,不過事實的確如此。」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讓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研究成果於9月16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部分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
  • 南京專家發現傳粉吸血昆蟲演化新證據
    日前,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通過對約1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昆蟲化石的研究,揭示了這類生物長口器的起源,對我們了解歷史時期昆蟲植物的協同演化也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於3月4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蠍蛉,它們具有特化的、明顯伸長的口器,被認為是被子植物大輻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傳粉者。」
  • 緬甸琥珀揭示甲蟲高度特化的捕食行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團隊通過對緬甸琥珀中大量的隱翅蟲化石進行系統研究,發現了兩種突眼隱翅蟲化石。
  • 【不再打眼】細說緬甸琥珀--你了解多少??
    緬甸琥珀的硬度緬甸琥珀是充滿了神奇的色彩,緬甸琥珀是一種古老美麗的化石,形成於白堊紀,目睹了爬行之王恐龍走向衰弱的時間之間。緬甸血珀 :緬甸血珀色澤濃暗,正常光線照射下並不是很透明,但是在強光照射下,則可顯現美麗的深紅色,也就是國內琥珀市場中極為珍貴的天然色。除了緬甸琥珀,其他國家的琥珀均未出現過如此濃烈嬌豔多變的紅色琥珀。緬甸琥珀中還有一種 「瑿珀」 ,本草網目稱瑿珀為眾珀之長。
  • 南京古生物所揭秘一億年前昆蟲真實色彩的秘密
    然而,可能是由於結構色很容易在長期的化石埋藏作用中丟失,地質歷史中原始的結構色的證據較為罕見。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研究員泮燕紅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屬色彩的昆蟲進行系統研究,發現純淨而強烈的顏色可直接在多種昆蟲身體表面保存下來。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一位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的琥珀當中找到了證據。緬甸一直盛產琥珀,古生物學家在琥珀當中發現了一種非常奇異的鳥類,它的體型非常小,被稱為眼齒鳥,它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所在琥珀當中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鳥,它究竟有多小呢?大概只有14毫米左右,比普通人的指甲蓋兒還要小一些。
  • 中國科學家發現億年前琥珀花蚤,小小琥珀如何帶我們穿越時空?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億年前琥珀花蚤,這一發現把被子植物蟲媒傳粉機制證據往前推進了5000萬年。琥珀像一個時空膠囊,封閉了遠古的一個小小的三維場景。一枚小小的琥珀,是如何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呢?
  • ...遠古生物|恐龍|史前生物|雛鳥|侏羅紀公園1|侏羅紀公園|標本|琥珀
    2016年,人們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震驚了全世界,人們對於恐龍長達百餘年的想像似乎就在那刻變成了現實。2、最古老的琥珀!琥珀恐龍雖然讓人震驚,但它並非最古老的的琥珀,2009年,研究人員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煤礦中發現了一塊3.2億年前的琥珀!
  • 緬甸琥珀的基礎知識,緬甸琥珀迷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喲~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琥珀認知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投身琥珀收藏,而琥珀的價格也是一路上揚,其市場前景十分被看好。而說到琥珀收藏,就不得不提到近兩年在我們國內市場頻繁現身的緬甸琥珀,緬甸琥珀被認為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古老的琥珀,緬甸琥珀大都生成於一億年以前,距今最短的生成年限也要超過八千萬年,而最長的生成年限長達一億三千萬年。
  • 中國科學家發現白堊紀「神秘花」 重新解讀達爾文「討厭之謎」
    南古所 供圖 攝中新網南京11月13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3日發布消息:該所王鑫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9900萬年前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靜子花(Lijinganthus revoluta)化石,為人們了解達爾文的「討厭之謎」提供了一個新的見解。
  • 第93集 我國研究者在琥珀中的新發現
    在2016年的6月29日,一項由中國和加拿大兩國領銜的跨國合作研究誕生,他們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時代的古鳥類,距今大約9900萬年。中國北京地質大學的邢立達博士表示,我從來沒有奢望過我們能在琥珀裡發現白堊紀的鳥類——獸腳類恐龍的後裔,但是它們就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你面前,我才意識到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看到真實的古鳥類。
  • 科研人員發現一億年前帶觸角的蝸牛琥珀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馬巖)中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的古生物研究人員12日在北京共同宣布,他們發現了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觸角等軟組織的白堊紀蝸牛琥珀,距今大約一億年。此研究成果已由專業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在線發表。
  • 緬甸琥珀是最硬的琥珀嗎?緬甸琥珀有什麼特點?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緬甸琥珀的相關知識。緬甸琥珀形成年代久遠,石化時間長,硬度比其他琥珀都要高,有著「硬琥珀」之稱,還有著不同於其他琥珀的一些特點。緬甸琥珀主要產自緬甸北部的克欽邦胡康河谷,上千年前就被發現並開採,緬甸琥珀製作成珠寶飾品以及各種雕件。
  • 緬甸琥珀價格緣何一路走高
    琥珀,可謂是近年來寶石市場中最受寵愛的有機寶石,也是時尚界永不過時的經典。琥珀的來源比較廣,產地也很多。有的是從礦山開採出來,有的是從海裡打撈起來的。不同的產地,給我們帶來的是關於產品品質差異的討論。
  • 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我們印象中的恐龍,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
    顯然,小部分人對於恐龍的印象還刻板地停留在《侏羅紀公園》等電影中,這也正常,畢竟這些科幻電影上映的時候(1993年),古生物學家還沒發現恐龍羽毛的化石呢。但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恐龍很有可能是一種身上披滿羽毛,外形和禽類相似的動物,而最有力證據莫過於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琥珀中找到的恐龍羽毛了。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昇級 2021年元旦起免費對外開放
    龍虎網訊(通訊員 盛捷)大型斑彩菊石等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現身展廳,自2021年元旦起,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輔以各門類動物化石、微體古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專題展區,向公眾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演化故事。此外,博物館還新增了不少展區,比如對古生物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應用等進行了專題介紹。
  • 最新《緬甸琥珀》地方標準怎樣給緬甸琥珀分類
    緬 甸 琥 珀英文名稱為burmite,主產於緬甸北部,由白堊紀水杉科植物樹脂經地下沉積、聚合等一系列地質活動,經石化後形成的一種天然樹脂類化石,屬礦生;化學成分為C10H16O(樹脂酸)的非晶質體,含少量的琥珀脂醇、琥珀油等物質,可含硫化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