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廣式雲吞麵,都有一根竹竿鎮店

2020-12-20 企鵝吃喝指南

「你餓不餓?我煮碗面比你食啊。」

港劇裡煮的大概是公仔麵,但要說起廣東的麵食,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雲吞麵啦!

說也奇怪,盛產稻米的廣東明明不是麵食之地,但偏偏雲吞麵是個例外。

若說麵食都有股豪邁之氣,雲吞麵卻如小家碧玉,溫柔秀氣。四顆飽滿的雲吞放落碗底,輕輕抖落金黃的銀絲竹升面,再淋上一勺鮮香逼人的大地魚湯,撒一把韭黃絲。

對於從小吃雲吞麵到大的廣州人而言,這一味大概就是家鄉的味道了。

1 | 雲吞麵點單手冊

在廣州,點一碗雲吞麵,地道說法是 「老闆,給我一碗細蓉!」

據說雲吞麵舊時也被稱為「芙蓉面」,有人說是因為雲吞在水中淥煮時,像一朵盛開的芙蓉花。 「細蓉」、「中蓉」和「大蓉」則代表雲吞麵的份量,但 懂行的老廣最愛點「細蓉」,因為小碗才能保證麵條的爽勁。

小小一碗雲吞麵,舊時是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小吃,哪怕如今成為尋常市井美食,仍舊不失精巧的要求。

鹼水竹升面

面是雲吞麵的靈魂,鹼水竹升面則是廣式雲吞麵的獨到之處。所謂「竹升面」,其實是用竹竿壓制, 廣東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稱「升」。又以鴨蛋和面,不加一滴水,麵條爽口之餘充滿蛋香。

做竹升面,看起來過癮,做起來過勞。師傅把麵團放在案板上,騎坐在竹竿另一頭,用腳一蹬一蹬,碾壓麵團,一邊壓打一邊移動, 讓麵團受力均勻充滿彈性。

持續一兩個小時後,再用面車把麵團壓成紙一般薄,又切至比牙籤還細,才叫達標。

接下來需 「走鹼」 ,把麵條放在陰涼處,蓋上溼毛巾保溼,同時確保溫度不超26℃,靜待鹼水味道散盡。

大地魚蝦湯底

一碗雲吞麵上桌,得先嘗口湯,這是廣式雲吞麵的精華所在,由豬骨、大地魚、蝦子老火熬製。

大地魚肉色金黃兼厚身,煲湯前先以炭火烤香,逼出油分,原條下鍋,才能確保香氣不散失。豬骨要用新鮮脊骨,肉味夠且不膩口。

熬湯時,先下蝦殼和大地魚,再下豬骨。湯底在大火煲開後轉中火,逼出香氣再轉成小火,保持在「蝦眼水」(即將沸騰)的狀態,期間不斷 撇去浮沫,湯底才會清澈香濃,一口回魂。

金魚尾雲吞

廣式雲吞拖著的小 尾巴,薄中透光,像金魚般遊曳,未嘗已討喜。

傳統口味是三七分肥瘦肉,鮮蝦餡則是 八二分蝦仁瘦肉 。同時皆要加入 新鮮磨好的雞蛋、黃姜、大地魚粉和芝麻粉, 清而不寡,鮮甜盈口。

廣式雲吞麵標配

一碗廣式雲吞麵上桌 , 面在上,雲吞在底,可防止面泡水而不爽。

揭開碗底。喲,還有寸半韭黃墊底!老廣認為除了添加豬油外,這也能充分逼出香氣,增添滋味。

除此外, 鹹酸蘿蔔、大紅浙醋和白胡椒粉也是標配。 鹹酸蘿蔔和大紅浙醋可以中和麵條鹼性,吃起來更爽口。去腥的胡椒粉, 和大地魚湯底更是絕配!

2 | 深藏小巷的地道雲吞麵

蔡瀾曾惋惜過:「廣州已經找不到好食的雲吞麵。」其實未必。 好吃地道的雲吞麵,不在旅遊攻略上,而藏在小街小巷裡,活在本地老街坊的口口相傳之中。

下面這幾家小店,蔡瀾先生也許都吃漏了嘴。

燊意美食

騎樓群老街——同福路可謂傳統廣式美食的藏龍臥虎之地。 小店看似不起眼,說不定你爸媽從小就來這排過隊。

「燊意美食」就是一家街坊口碑老店。它早期起家於中山五路雨帽街麻石路面上,憑藉一碗「爽口彈牙、皮薄餡靚」的傳統雲吞麵賺得不少口碑。

一到飯點,座無虛席,幾乎人人都在埋頭食麵,「咻咻咻」的聲浪太撩人。 「靚女,快來碗細蓉啊!」

此面一上,搭臺靚姨先饞得「哇哇」兩聲:「好似好靚啵!」

調羹墊底,竹升面浮在湯麵之上;皮裡透粉的小巧雲吞拖著金魚尾,若隱若現。湯色金黃醇厚,入口 大地魚、蝦頭的鮮就跳了出來!

再嘗這雲吞。「咻」一聲,薄透雲吞搖曳著輕盈金魚尾,一下溜入口中。瘦比肥多的肉餡絲毫不膩, 內含幾粒爆香過的白芝麻,更加香口。 不過有些小夥伴也許會覺得蓋去了肉鮮味,看個人喜好啦。

自造竹升面

如果說上面的「燊意美食」,你可能會路過而不知。那這家同福路的「自造竹升面」,可謂是「路過而不見」了,藏在巷子中菜市場內裡過道,沿巷攤位一遮擋,實在難覓。

小小店面翻新過,但仍保持著雲吞最低10元的價格!(擦眼淚)

價格不漲,而水準依然不墜,真屬難上加難。 碩大的竹竿仍在原位堅守,面仍保持傳統做法壓制而成, 面特別細身,又富有筋骨。

湯底金黃澈亮,雲吞更是驚豔,肉餡在齒中綻開,釋放出麻油香甜,彈口不膩。一口一個,真會停不下來。

當年由小妹做到至今的收銀阿姨,親切有耐心。能長時間留住老客、員工,真是不止一碗麵那麼簡單啦!

生力強面家

一家十多年的老字號,店小且陋。不懂路,就去問過路阿伯:「請問『生力強面家』點行吖?」阿伯挑著牙籤指前方:「前邊直行轉彎後聞到好香牛腩味果間(那家)就系啦!」

來生力強食麵,不提前了解雲吞麵的門道,會被不苟言笑的收銀阿姨嚇到:「全蛋面定半蛋面啊?」

全蛋即全鴨蛋製成的面,口感最是爽脆;半蛋即加雞蛋,口感稍糯,但嚼勁不足。 「全蛋面加多D豬油!」 你大聲下單。隔壁煮麵大姐看你通過了考驗,點了點頭,開始即場淥面。

麵條之下,小而緊緻的雲吞拖著金魚尾露出半個頭。先嘗口湯,鮮味勝於鹼水味,但總體滋味仍較為平和。

雲吞個小,一口即吞。「哧溜」入口後,滲了豬油的餡料嚼出葷香,舌頭甦醒過來。再吸口面,一彈一縮,爽口!

吳財記面家

青磚牆,高屋脊,趟櫳門,懷舊天井、紅木桌椅,一瓶樽裝汽水,一碗鮮肉雲吞麵。 等位的人能從小巷頭排到小巷尾,實在是「面香不怕巷子深」。

吳財記的面仍堅持手工打竹升細面,金黃透亮,爽滑有筋道。湯底似乎相對以往略淡了幾分,但仍能從舌尖勾起舊時回憶,倍覺親切。

雲吞如同湯底一般質樸,只有傳統的三七分肥瘦豬肉,皮薄餡嫩,肥瘦得宜,「咻」一聲即能滑入口中,十分過癮。

除了細蓉雲吞外, 炸雲吞也是這裡的招牌特色 。外皮炸得金黃酥脆,蘸上特製酸甜醬,簡直讓人食慾大開。無怪乎成家後的老廣們,至今仍要帶上子女們前來排隊食麵,為他們開展「受吃一生」的廣式雲吞麵啟蒙課堂。

傳統雲吞麵

店名和出品一樣簡單而直接,沒有一點功力都不敢稱自己為「傳統雲吞麵」。小店簡陋,內裡6張桌子還不夠,門外還要加多好幾張。飯點一到,就會被附近街坊團團包圍。

「鮮蝦蟹籽雲吞麵!」 街坊們高呼。廚房窗內,淥面小哥忙到停不下手。

「平靚正」是老廣對美食永恆不變的追求。咬開這口鮮蝦蟹籽雲吞,飽滿緊緻的雲吞內竟藏起兩隻蝦仁。鮮明肉粒,看得出是手工剁成。

麵條硬身,沒點齒力都感覺駕馭不住,湯也鮮甜,配上鹹酸,開胃暢懷。

廣式雲吞麵的滋味,承載的記憶太多,其實無謂分出個高低勝負。大榕樹下一碗麵,幾縷拂面涼風,此起彼伏的喧譁熱鬧,這才是老廣們割捨不了的生活正味。

把推薦店家的信息圖片保存到手機裡,下回去廣州,就可以照著去尋這些老街坊最愛的雲吞麵了!

文 | 蓮醬

圖 | 蓮醬、Min

設計 | Yue

商場不約而同放著聖誕金曲,

辦公室也悄悄掛上了聖誕花環……

你的禮物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來吳財記品嘗地道廣式雲吞麵
    歷經三代傳承 從上世紀50年代起經營至今  吳財記全稱為「吳財記雲吞麵世家」,位於荔灣區大同路和隆裡20號(西城都薈旁),是一家從上世紀50年代起便經營至今的老麵店。當人們走進和隆裡這古老的巷子內,很難與對面現代繁榮的西城都薈商業中心聯繫起來,而吳財記恰恰就「藏」在這不起眼的巷弄中。
  • 尋味廣州,品一碗廣式雲吞麵
    從治癒的糖水店到精緻的早茶,從飄香四溢的牛腩面到營養的煲湯,滿足食客們的各類需求。  雲吞源於北方的「餛飩」,初期被歸類為餅的一種。  傳入南方時因「餛飩」與「雲吞」的粵語發音相近,又取其「一口一顆」的意思,於是南方人逐漸把「餛飩」稱為「雲吞」。  再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南方的「雲吞」亦有了自己獨立的風格,跟目前北方的餛飩有一定區別。
  • 雲吞麵炒河粉 傳統廣式小吃好好味!
    (原標題:雲吞麵炒河粉 傳統廣式小吃好好味!)麥奀雲吞麵世家:羊城開出首家店源自廣州、在香港人氣爆棚的麥奀雲吞麵世家有著近百年歷史,日前重回廣州,在越秀區開出其內地首家店。麥奀源自戰前廣州雲吞麵店池記創辦人麥煥池之子麥奀,麥奀原名麥鏡雄,因削瘦身材故名麥奀,麥奀店內的每款產品均散發出地道的西關風味。世家雲吞麵據說「世家雲吞麵」的名字是麥奀所定的,為紀念其世代做雲吞麵。
  • 廣式雲吞麵,廣東人難以割捨的味道,其製作頗有講究
    雲吞麵,據說,雲吞麵正式傳入廣州,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相傳,一位湖南人到廣州做生意,他在廣州雙門底(北京路)開設了一間名為「三楚麵館」的店,專以經營麵食為主,其中一種面,就叫雲吞麵。但是,當時的雲吞麵和現在的相差甚遠。那時的雲吞麵做得很粗糙,基本上就是一碗麵皮肉餡白水湯。
  • 廣式雲吞麵,入口有彈性,吃完之後回味無窮!
    廣式雲吞麵是廣東一種地道的小吃,也是中國十大名面之一,屬於廣州的特色麵條,廣州人特別愛吃雲吞麵,一碗上乘的雲吞麵,講究湯底,面,雲吞三者融合,麵條一定是用銀絲面,雲吞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而且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而湯底一定是要用大地魚和豬骨熬製而成的濃湯,所以小小的一碗雲吞麵,承載著豐富的元素
  • 在家也能做的廣式雲吞麵!特製湯底才是靈魂
    區別於北方的麵食,廣州地區的雲吞麵不僅融合了雲吞和麵條兩種元素,更重要的是湯底十分考究。一份合格的湯底直接決定了雲團面的口感。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做一回地道的廣式雲吞麵來大飽口福。一碗美味的雲團面,湯底十分重要。
  • 雲吞麵,廣東的地道小吃
    雲吞麵是廣東地道小吃的一種。雖然麵食在廣東並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現,但廣州人對雲吞麵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雲吞麵之於廣州人,是個早就超越了飲食層面的話題。 廣州雲吞麵歷史悠久。據說,雲吞於唐宋時期由湖南傳入廣東。清朝同治年間,一湖南人在廣州開設「三楚麵館」出售麵食,當中便有雲吞麵。
  • 新店丨兩年開了五家店,還人人跑來吃!柳州罕有的廣式雲吞麵在這裡!NO.46
    雲吞麵是廣州特色美食之一,去廣州不吃一碗雲吞麵那才叫遺憾。▲全場爆滿!添德記兩年開了5家分店東郡旗艦店剛開業一天就人氣火到爆!柳州也有許多雲吞店,但和廣式的口味還是有一定區別。聽老闆介紹,他之前在廣州生活了十年,發現柳州還沒有開過如此正宗的廣式粥麵店,就想把廣州最正的味道,帶到柳州來。於是,這家粥麵館就應運而生了。
  • 廣式雲吞麵,湯鮮味美,餛飩店主揭秘:湯底和餡料的做法
    也是到了廣東打工,不但讓我看到了外面不一樣的世界,也讓我吃到了另外一種美食:廣式雲吞麵。廣式雲吞麵看到名字就知道有雲吞和面,雲吞就是餛飩的廣東叫法,也是由餛飩皮包裹著餡料,只是餛飩皮和餡料稍有不同罷了。自從在廣東吃過幾次雲吞麵,就讓我愛上了它,特別是顆粒飽滿,鮮香迷人的雲吞,真是太好吃了。
  • 芳村這家低調街坊麵館,獨創的豬潤撈麵和地道雲吞麵徵服挑剔老廣
    這次要帶大家去的是一家街坊麵館,雖然開店不久但是出品非常地道美味,尤其是幾道特色口味讓毛哥印象頗深,讓我們趕緊一起來芳村浣花路這家「好面膳」吃吃看!香煎豬肝蔥姜撈麵先來嘗嘗店裡主打的特色,這道撈麵聽名字就十分誘人,一端上來賣相也非常好,豬肝,麵條和蔥薑汁分開盛放,非常誘人!
  • 廣州最正宗的8家雲吞麵,其中4家上了米其林榜單,趕緊去看看吧
    雲吞麵之於廣州人就如同牛肉麵之於蘭州人熱乾麵之於武漢人炸醬麵之於北京人一樣是個早就超越了飲食層面的話題~雖然麵食不是廣州人的主食但廣州人卻對雲吞麵有一份情結一勺鮮湯,半寸韭黃,四粒雲吞九錢面線,一碗地道的廣式雲吞麵
  • 讓明星都欲罷不能的港式雲吞麵,其中有什麼奧妙,來看看吧
    每次去到香港的時候,都一定要去到香港街頭一些不起眼的小店鋪裡,點上一碗雲吞麵,好好地品嘗一番,仿佛來到香港沒吃到雲吞麵,就跟沒有來過似的。接下來的內容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香港人是如何製作雲吞麵的,讓大家對香港的飲食文化有著更多地了解!香港的雲吞麵其實最早是從廣東廣州那邊流傳過去的,在古時候的人們製作雲吞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講究了。
  • 寶業路這家三十多年的老牌麵館,吃到了廣州難尋的地道竹升面美味
    所以今天毛哥就帶大家來一家非常典型的廣州麵館,這家麵館在海珠寶業路一帶開了三十多年了,出品非常地道,一直很穩定,當下很難得的正宗廣州竹升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海珠沙園民生路12號這家「永記小食店」嘗嘗。雲吞麵首先讓我們來試一試這最經典的一款,嘗嘗店裡雲吞麵的出品。
  • 中堂老字號開過來的「小情侶」雲吞麵,傳統廣式味...
    面都是由翠香老字號配送過來,在望牛墩有自己的制面工場。正宗的廣式雲吞麵,用的是竹升面,靠一根竹竿壓面。每天在店現包雲吞。薄中透光的廣式雲吞皮,捏成金魚般模樣,拖著小尾巴。小而緊實的雲吞拖著金魚尾露出半個頭。先嘗口湯,鮮味勝於鹼水味,但總體味道較為平和。
  • 中山六路這家街坊麵館,雲吞麵牛腩面都太美味!一看原來大有來頭
    粉絲朋友們周末好~~又到了毛哥帶大家尋找地道老廣美食的時候啦!最近不少廣州的粉絲朋友說毛哥偏心,上海的麵館都寫到五十多期了,廣州的麵館專題好像連十篇都還沒有。哈哈哈完全沒有啦,畢竟廣州的飲食文化相對豐富嘛。
  • 不,他們只是死磕了一碗雲吞麵
    不同於大多數地方的麵條都是面和菜的組合,廣東人用兩種麵食——雲吞和面,製作出雲吞麵獨創一格的風味。雲吞麵的故事,是從廣州開始的粵菜通陳夢因在《粵菜溯源錄》裡介紹,近代最早在廣州開雲吞麵店的是一個湖南人,清朝同治年間他在雙門底(即現在北京路附近)開了一家「三楚麵館」。
  • 廣式特色美食:我最愛脆皮烤鴨和雲吞麵
    雲吞麵: 雲吞麵在南方也叫餛飩麵、雲吞的入口爽滑,面的勁感嚼勁,關鍵在於裡面的餡,用新鮮的蝦球,也是一口咬下「剝剝翠」混搭在一起,簡直是美味滋味芥末大鳳爪: 一聽到芥末,我就想起來宋小寶的辣根,味蕾一下子打開,雞爪富含的膠原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 廣州市資訊|廣州人吃到這碗面,就算是回家了,正宗廣式雲吞麵的做法
    廣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廣州人吃到這碗面,就算是回家了,正宗廣式雲吞麵的做法陳洪說,專注美食領域創作。歡迎收看本期的大廚陳洪說美食,今天陳洪要給大家介紹一道「廣式雲吞麵」。說起廣州不得不提到廣州人的吃,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沒有廣州人沒吃過的。從這句話大家就可以看出廣州人對於美食的追求那可以用鍥而不捨來詮釋。不過廣州人即使能吃得慣山珍海味家常便飯還是要吃的,那麼有沒有一道家常飯能勾起廣州人共同的回憶呢?當然是有的,那就是一碗簡簡單單的「雲吞麵」。
  • 海珠橋下這家三十多年的街坊麵館,吃到據說是廣州最老的雲吞麵?
    在廣州的街頭巷尾,要說一人食的話,來一碗雲吞麵是最愜意的,鮮美的大地魚湯,加上勁道的竹升面配上鮮香的雲吞,真的是實惠又美味的享受。在廣州的老城區,經典的雲吞麵館可以說臥虎藏龍,不經意路過的一家可能都有著幾十年的歷史。
  • 廣東人對一碗雲吞麵的講究,你想像不到
    雲吞麵最早在清末民初,廣州西關一帶出現。相傳,有一位湖南人士在廣州雙門底(即現在北京路附近)開設了一家「三楚麵館」,專營麵食,其中就有雲吞麵。 為什麼廣東人都叫雲吞麵做「細蓉」? 在廣州,點一碗雲吞麵,地道說法是「老闆,給我一碗細蓉!」 國學大師王亭之曾撰文,指細蓉是西關大少的發明。因為當時西關大少是廣東富裕人家,不多體力勞動,每次吃雲吞麵,都嫌分量太多,要面鋪便將面的分量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