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餓不餓?我煮碗面比你食啊。」
港劇裡煮的大概是公仔麵,但要說起廣東的麵食,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雲吞麵啦!
說也奇怪,盛產稻米的廣東明明不是麵食之地,但偏偏雲吞麵是個例外。
若說麵食都有股豪邁之氣,雲吞麵卻如小家碧玉,溫柔秀氣。四顆飽滿的雲吞放落碗底,輕輕抖落金黃的銀絲竹升面,再淋上一勺鮮香逼人的大地魚湯,撒一把韭黃絲。
對於從小吃雲吞麵到大的廣州人而言,這一味大概就是家鄉的味道了。
1 | 雲吞麵點單手冊
在廣州,點一碗雲吞麵,地道說法是 「老闆,給我一碗細蓉!」
據說雲吞麵舊時也被稱為「芙蓉面」,有人說是因為雲吞在水中淥煮時,像一朵盛開的芙蓉花。 「細蓉」、「中蓉」和「大蓉」則代表雲吞麵的份量,但 懂行的老廣最愛點「細蓉」,因為小碗才能保證麵條的爽勁。
小小一碗雲吞麵,舊時是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小吃,哪怕如今成為尋常市井美食,仍舊不失精巧的要求。
鹼水竹升面
面是雲吞麵的靈魂,鹼水竹升面則是廣式雲吞麵的獨到之處。所謂「竹升面」,其實是用竹竿壓制, 廣東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稱「升」。又以鴨蛋和面,不加一滴水,麵條爽口之餘充滿蛋香。
做竹升面,看起來過癮,做起來過勞。師傅把麵團放在案板上,騎坐在竹竿另一頭,用腳一蹬一蹬,碾壓麵團,一邊壓打一邊移動, 讓麵團受力均勻充滿彈性。
持續一兩個小時後,再用面車把麵團壓成紙一般薄,又切至比牙籤還細,才叫達標。
接下來需 「走鹼」 ,把麵條放在陰涼處,蓋上溼毛巾保溼,同時確保溫度不超26℃,靜待鹼水味道散盡。
大地魚蝦湯底
一碗雲吞麵上桌,得先嘗口湯,這是廣式雲吞麵的精華所在,由豬骨、大地魚、蝦子老火熬製。
大地魚肉色金黃兼厚身,煲湯前先以炭火烤香,逼出油分,原條下鍋,才能確保香氣不散失。豬骨要用新鮮脊骨,肉味夠且不膩口。
熬湯時,先下蝦殼和大地魚,再下豬骨。湯底在大火煲開後轉中火,逼出香氣再轉成小火,保持在「蝦眼水」(即將沸騰)的狀態,期間不斷 撇去浮沫,湯底才會清澈香濃,一口回魂。
金魚尾雲吞
廣式雲吞拖著的小 尾巴,薄中透光,像金魚般遊曳,未嘗已討喜。
傳統口味是三七分肥瘦肉,鮮蝦餡則是 八二分蝦仁瘦肉 。同時皆要加入 新鮮磨好的雞蛋、黃姜、大地魚粉和芝麻粉, 清而不寡,鮮甜盈口。
廣式雲吞麵標配
一碗廣式雲吞麵上桌 , 面在上,雲吞在底,可防止面泡水而不爽。
揭開碗底。喲,還有寸半韭黃墊底!老廣認為除了添加豬油外,這也能充分逼出香氣,增添滋味。
除此外, 鹹酸蘿蔔、大紅浙醋和白胡椒粉也是標配。 鹹酸蘿蔔和大紅浙醋可以中和麵條鹼性,吃起來更爽口。去腥的胡椒粉, 和大地魚湯底更是絕配!
2 | 深藏小巷的地道雲吞麵
蔡瀾曾惋惜過:「廣州已經找不到好食的雲吞麵。」其實未必。 好吃地道的雲吞麵,不在旅遊攻略上,而藏在小街小巷裡,活在本地老街坊的口口相傳之中。
下面這幾家小店,蔡瀾先生也許都吃漏了嘴。
燊意美食
騎樓群老街——同福路可謂傳統廣式美食的藏龍臥虎之地。 小店看似不起眼,說不定你爸媽從小就來這排過隊。
「燊意美食」就是一家街坊口碑老店。它早期起家於中山五路雨帽街麻石路面上,憑藉一碗「爽口彈牙、皮薄餡靚」的傳統雲吞麵賺得不少口碑。
一到飯點,座無虛席,幾乎人人都在埋頭食麵,「咻咻咻」的聲浪太撩人。 「靚女,快來碗細蓉啊!」
此面一上,搭臺靚姨先饞得「哇哇」兩聲:「好似好靚啵!」
調羹墊底,竹升面浮在湯麵之上;皮裡透粉的小巧雲吞拖著金魚尾,若隱若現。湯色金黃醇厚,入口 大地魚、蝦頭的鮮就跳了出來!
再嘗這雲吞。「咻」一聲,薄透雲吞搖曳著輕盈金魚尾,一下溜入口中。瘦比肥多的肉餡絲毫不膩, 內含幾粒爆香過的白芝麻,更加香口。 不過有些小夥伴也許會覺得蓋去了肉鮮味,看個人喜好啦。
自造竹升面
如果說上面的「燊意美食」,你可能會路過而不知。那這家同福路的「自造竹升面」,可謂是「路過而不見」了,藏在巷子中菜市場內裡過道,沿巷攤位一遮擋,實在難覓。
小小店面翻新過,但仍保持著雲吞最低10元的價格!(擦眼淚)
價格不漲,而水準依然不墜,真屬難上加難。 碩大的竹竿仍在原位堅守,面仍保持傳統做法壓制而成, 面特別細身,又富有筋骨。
湯底金黃澈亮,雲吞更是驚豔,肉餡在齒中綻開,釋放出麻油香甜,彈口不膩。一口一個,真會停不下來。
當年由小妹做到至今的收銀阿姨,親切有耐心。能長時間留住老客、員工,真是不止一碗麵那麼簡單啦!
生力強面家
一家十多年的老字號,店小且陋。不懂路,就去問過路阿伯:「請問『生力強面家』點行吖?」阿伯挑著牙籤指前方:「前邊直行轉彎後聞到好香牛腩味果間(那家)就系啦!」
來生力強食麵,不提前了解雲吞麵的門道,會被不苟言笑的收銀阿姨嚇到:「全蛋面定半蛋面啊?」
全蛋即全鴨蛋製成的面,口感最是爽脆;半蛋即加雞蛋,口感稍糯,但嚼勁不足。 「全蛋面加多D豬油!」 你大聲下單。隔壁煮麵大姐看你通過了考驗,點了點頭,開始即場淥面。
麵條之下,小而緊緻的雲吞拖著金魚尾露出半個頭。先嘗口湯,鮮味勝於鹼水味,但總體滋味仍較為平和。
雲吞個小,一口即吞。「哧溜」入口後,滲了豬油的餡料嚼出葷香,舌頭甦醒過來。再吸口面,一彈一縮,爽口!
吳財記面家
青磚牆,高屋脊,趟櫳門,懷舊天井、紅木桌椅,一瓶樽裝汽水,一碗鮮肉雲吞麵。 等位的人能從小巷頭排到小巷尾,實在是「面香不怕巷子深」。
吳財記的面仍堅持手工打竹升細面,金黃透亮,爽滑有筋道。湯底似乎相對以往略淡了幾分,但仍能從舌尖勾起舊時回憶,倍覺親切。
雲吞如同湯底一般質樸,只有傳統的三七分肥瘦豬肉,皮薄餡嫩,肥瘦得宜,「咻」一聲即能滑入口中,十分過癮。
除了細蓉雲吞外, 炸雲吞也是這裡的招牌特色 。外皮炸得金黃酥脆,蘸上特製酸甜醬,簡直讓人食慾大開。無怪乎成家後的老廣們,至今仍要帶上子女們前來排隊食麵,為他們開展「受吃一生」的廣式雲吞麵啟蒙課堂。
傳統雲吞麵
店名和出品一樣簡單而直接,沒有一點功力都不敢稱自己為「傳統雲吞麵」。小店簡陋,內裡6張桌子還不夠,門外還要加多好幾張。飯點一到,就會被附近街坊團團包圍。
「鮮蝦蟹籽雲吞麵!」 街坊們高呼。廚房窗內,淥面小哥忙到停不下手。
「平靚正」是老廣對美食永恆不變的追求。咬開這口鮮蝦蟹籽雲吞,飽滿緊緻的雲吞內竟藏起兩隻蝦仁。鮮明肉粒,看得出是手工剁成。
麵條硬身,沒點齒力都感覺駕馭不住,湯也鮮甜,配上鹹酸,開胃暢懷。
廣式雲吞麵的滋味,承載的記憶太多,其實無謂分出個高低勝負。大榕樹下一碗麵,幾縷拂面涼風,此起彼伏的喧譁熱鬧,這才是老廣們割捨不了的生活正味。
把推薦店家的信息圖片保存到手機裡,下回去廣州,就可以照著去尋這些老街坊最愛的雲吞麵了!
文 | 蓮醬
圖 | 蓮醬、Min
設計 | Yue
商場不約而同放著聖誕金曲,
辦公室也悄悄掛上了聖誕花環……
你的禮物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