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團軍創新教育方式 建設「網上數字史館」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縱觀集團軍的歷史,就是一部革命先輩用鮮血、生命、智慧和汗水譜寫的壯烈英雄史詩……」2月10日,剛剛休假歸隊的陸軍第16集團軍防化營戰士劉宇打開班裡的計算機,再次登錄「網上數字史館」瀏覽起來。

  「革命傳統教育只有緊貼青年官兵特點,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潤物無聲。」該集團軍政委王群介紹說,2011年,針對集團軍部隊駐地分散、官兵對黨史軍史掌握不系統以及青年官兵喜歡上網等實際,他們將集團軍各階段的輝煌軍史作為教育基本素材,再將各項教育的理論要點、思想觀念、精神內涵穿插到軍史故事中去,編成比較規範的教材,形成內容豐富、觀點鮮明的教育資料,並依託政工網建起了「網上數字史館」。

  「點擊滑鼠,黨史軍史連連看!真是既時尚又方便!」記者登錄「網上數字史館」看到,館內採用360度全景虛擬技術,用動漫動畫和聲光圖文相結合的方式,將集團軍部隊在黨的領導下茁壯成長的輝煌歷史展現得淋漓盡致。只要輕點滑鼠,各種文字、圖片和音像就立即呈現在眼前,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時代元素的融入,有效盤活了傳統資源。「網上數字史館」建成運行後,官兵紛紛參觀瀏覽,學習感悟黨史軍史。大學生新兵王小朋一度對部隊當年千裡躍進大別山造成局部利益受損的做法有些不理解,通過多次登錄「網上數字史館」,王小朋對以犧牲局部利益換來全面勝利的歷史有了深入了解,對聽黨指揮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網上數字史館」建成後,該集團軍各部隊充分發揮「史館」資源共享、瀏覽便捷的優勢,定期組織網上「軍史故事會」「英模人物評析」「紅色穿越」等活動,進行網上討論、網上競賽,讓官兵全面學習領會90多年來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的偉大成就,並以「網上數字史館」陳列的基本資料為依據,組織專家領導圍繞我軍成長壯大曆程等內容進行串講,形成了「學習紅色歷史、發揚紅色傳統、爭當紅色傳人」的濃厚氛圍。

  「隨時隨地能學習,官兵越學越自覺。」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任國來介紹說,「網上數字史館」直觀生動,不受場地時間等因素限制,深受青年官兵的青睞。據統計,「網上數字史館」建成兩年多來,瀏覽參觀人數達33萬餘人次,官兵留言10000多條。(解放軍報 魏振文、特約記者劉德武)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某部建「網上數字史館」 戰士在班裡隨時能學習
    原題:陸軍第十六集團軍緊貼青年官兵特點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網上數字史館」扮靚教育課堂解放軍報訊 魏振文、特約記者劉德武報導:「縱觀集團軍的歷史,就是一部革命先輩用鮮血、生命、智慧和汗水譜寫的壯烈英雄史詩……」2月10日,剛剛休假歸隊的陸軍第16集團軍防化營戰士劉宇打開班裡的計算機,再次登錄「網上數字史館」瀏覽起來。
  • 瀋陽軍區某集團軍建起全軍首家「網上數字史館」
    剛建成不到1個月,「網上數字史館」就「接待」3萬多人次參觀。6月中旬,看到「網上數字史館」網頁的點擊量突破3萬人次,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政治部主任魯世勝高興地說:在全軍率先將軍史館搬到網上,使官兵足不出戶就能接受革命傳統的薰陶,深化了黨史軍史學習和主題教育活動。     「過去一年也接待不了這麼多人次參觀。」
  • 第21集團軍某團網絡史館為啥「火」
    2月下旬,記者來到陸軍第21集團軍某團,恰逢該團舉辦網上「黨史軍史團史」知識競賽。二連大學生士兵馮源一路闖關,以總分98.1分的成績獲得冠軍。「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網絡史館功不可沒。」馮源欣喜之情難以言表。戰爭年代,該團屢建戰功被譽為「金剛鑽團」,形成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金剛鑽」精神。
  • 81集團軍拱衛京畿、扼控華北 融合多支老部隊精華力量
    繼組建陸軍領導機構以後,陸軍以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全部啟用新的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1—83集團軍。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不只是數量上的減少、番號上的改變,更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邁出的關鍵一步,對於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 新時代軍史場館如何建設才能讓紅色資源真正活起來
    打造以史育人的開放課堂■康 克 李 贊 賈召平 解放軍報置身連隊走廊,觸摸連隊榮譽歷史;漫步營區,感悟旅隊厚重紅色基因;輕點滑鼠進入數字史館,縱覽集團軍部隊光輝歷史……第83集團軍走開一條簡約化、數位化、開放式的史館建設路子,打造以史育人的「開放課堂」受到官兵歡迎。
  • 81集團軍拱衛京畿、扼控華北,前身部隊包括原65集團軍
    2017年6月24日晚間,解放軍報法人微信「軍報記者」發布的一篇題為《軍改後,看這支部隊如何轉型開新局》的文章,披露了新調整組建的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部隊前身等詳細信息。文章稱,「3月底,新的集團軍黨委班子在報到第二天,就組織集體參觀前身部隊史館,感悟部隊輝煌歷程……追溯歷史,集團軍前身部隊歷經多次整編,僅新中國成立以後就多達13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軍報記者的文章同時披露,「今年1月份,習主席來到該集團軍前身部隊視察,看望慰問官兵、參觀部隊史館、與官兵親切座談,對部隊建設提出了殷切期望。
  • 「科協會史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科協準備這麼幹!
    2018年是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為系統回顧我國科技社團、科協組織的發展歷程,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中國科協會史陳列館於2018年12月29日開館,中國科協網上會史館也已同步上線。為致敬共和國脊梁,禮讚偉大的中國科學家精神,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推出「科協會史館」系列文章,全新視角為您講述百餘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以振興民族為己任的歷史擔當,以及中國科協一個甲子走過的風雨歷程!今天是第十篇,敬請關注。科技三會。
  • 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
    陸軍第16集團軍著眼訓練任務開設野外戰史課堂網上軍史館有了駐訓版晚飯後,正在野外駐訓的陸軍第16集團軍某旅上等兵劉小朋走進「戰地網吧」,登錄集團軍網上軍史館駐訓版瀏覽。記者看到,駐訓版網上軍史館硝煙味十足,其中百戰經典、戰例史話、名將風雲等與軍事訓練密切相關的欄目很受官兵們青睞,點擊量名列前茅。該集團軍在全軍較早建立了網上軍史館。網上軍史館運行兩年多來,點擊量達數十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官兵喜歡在網上學習黨史軍史。
  • 教育眾口難調?第75集團軍某旅高炮營實施教育「分餐制」
    前不久,西北某駐訓場,第75集團軍某旅高炮營義務兵課堂上,該營「鐵血炮手」楊偉傑、「全能號手」餘健等訓練典型登上講臺,講述自己在一個個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成長的故事,贏得臺下陣陣掌聲。與此同時,老兵們齊聚訓練場,通過在教育中穿插小比武、小競賽活動,不斷激發官兵相互比拼、勇爭第一的練兵熱情,現場氛圍火熱。
  • 第75集團軍某旅建強軍史場館拓展教育陣地
    新華社昆明12月6電(王東剛、陽吉成)今年以來,第75集團軍某旅結合自身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建強軍史場館,拓展教育陣地,取得明顯成效。「部隊的光榮歷史,記錄著昨天,啟迪著今天,指引著未來。」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黃松說,旅隊紅色底蘊深厚,很多連隊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湧現出一批英雄模範,他們著力打造特色軍史場館,形成體系化的軍史教育平臺,使之成為部隊榮譽窗口、官兵精神家園、紅色教育陣地。↑新入職的文職人員參觀旅史館。
  • 第75集團軍某旅建強軍史場館
    新華社昆明12月6電(王東剛、陽吉成)今年以來,第75集團軍某旅結合自身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建強軍史場館,拓展教育陣地,取得明顯成效。戰士們參觀旅史長廊。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黃松說,旅隊紅色底蘊深厚,很多連隊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湧現出一批英雄模範,他們著力打造特色軍史場館,形成體系化的軍史教育平臺,使之成為部隊榮譽窗口、官兵精神家園、紅色教育陣地。新入職的文職人員參觀旅史館。
  • 第39集團軍開展牢記軍史教育活動
    迎著先輩的目光行走在強軍路上——陸軍第39集團軍開展牢記軍史教育活動側記■胡 哲 本報特約記者 李大勇 海 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國慶節前夕,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一場牢記軍史教育活動在陸軍第39集團軍軍史館內拉開帷幕。
  • 萬名新生走進空降兵軍史館,聆聽革命先烈的故事
    楚天都市報10月23日訊(記者陳倩 通訊員蔣龍 劉治鑫 李林 相文濤)「這次參觀空降兵軍史館,不但讓我明白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堅定了我努力讀書報效祖國的決心……」10月下旬,空降兵某軍與駐地聯合開展「改革開放四十年 走進軍營看變化」國防教育活動,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 第16集團軍某旅著力縮短新兵下連適應期
    第16集團軍某旅著力縮短新兵下連適應期 「思想檔案」隨新兵一起下連 本報訊 餘永發、特約記者翁偉立報導:「新兵王宇,性格比較內向,自我要求嚴格,下連後應以表揚為主,若遇到挫折,應細心做好思想工作……」12月2日上午,與第16集團軍某旅新兵七連新兵王宇一起下連的,還有新兵連為他建立的「思想檔案」。
  • 【中國集團軍】第81集團軍:拱衛京畿的戰略鐵拳
    【中國集團軍】第81集團軍:拱衛京畿的戰略鐵拳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07日 10:30 A-A+ 》系列報導,陸軍第81集團軍是一支歷史厚重、戰功卓著、傳統優良的英雄部隊,賡續了5個紅軍營、18個紅軍連的紅色血脈,先後湧現出「紅一師」「猛虎師」「渡江先鋒營」「佛國山上大功連」等136個英雄集體。
  • 解放軍第41集團軍開展內部自糾 清退軍隊官老爺
    本報訊 易曉春、特約記者石斌欣報導:8月5日,陸軍第41集團軍所屬部隊18名隨軍未就業家屬籤約駐地6家企事業單位,成為正式員工,集團軍還與3家企事業單位達成優先招聘部隊家屬的合作協議。至此,這個集團軍黨委機關對照反對「四風」要求所查找出的59個問題,分別由26個部門和個人認領,並一一得到有效解決或被要求限期解決。
  • 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為何稱第38集團軍為「萬歲軍」
    解放軍第38集團軍有個美稱就是「萬歲軍」。這個美稱是該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成功地完成了三所裡、龍源裡穿插任務後,彭總在親自起草的嘉獎令中提出的。從那以後,「萬歲軍」的美稱傳遍我國大江南北。11月28日8時許,第113師成功抵達三所裡,之後全殲三所裡地區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及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先遣分隊,佔領了三所裡及其附近高地。美騎兵第一師見勢不妙,立即在坦克的掩護下組織攻擊,企圖打開通道。但在第113師的頑強阻擊下,美軍的10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 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開通運行
    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開通運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7 15:46 來源: 國防部網站     近日,全軍首批網上軍史館在全軍政工網正式發布,標誌著全軍部隊軍史館(榮譽室)建設進入信息化軌道,對於廣泛傳播、大力弘揚我黨我軍光輝歷史,激勵官兵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 數字時代的廣告教育與教學創新
    數字時代,廣告產業面臨深刻變革,廣告教育也亟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適應業界變化培養專業人才。數字時代的廣告產業變革對廣告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戰。一是在培養方案上,廣告專業培養方案如何適應數字時代廣告人才需求的新變化,調整培養目標和培養體系,成為廣告教育改革的重點。二是在課程體系上,是採取增量改革還是存量改革?是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數字營銷傳播類課程,還是在原有課程基礎上增加數字營銷傳播的教學內容?是各個高校廣告專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 42集團軍某師炮兵團18名轉隸幹部16人受重用
    不看「山頭」看勁頭 不重「出身」重實績第42集團軍某師炮兵團18名轉隸幹部16人受重用本報訊 胡雪峰、班景輝報導:近日,第42集團軍某師炮兵團四營教導員肖子文因素質過硬、實績突出,被提升為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