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讀
2020/12/17
【動力電池】
1.投資1199.99億 70GWh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子電池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2.銀河證券:2021年碳酸鋰價格有望上漲至6萬元/噸
3.BNEF:2023年鋰離子電池組均價將達100美元/千瓦時
4.天齊鋰業: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主要通過投資進行介入
5.天能電池分拆上市獲批
6.日本一公司開發出鋰電池劣化快速檢測方法
7.武漢蔚能電池完成億元及以上人民幣戰略融資
8.特斯拉獲邀在英格蘭東北部建設下一個歐洲超級工廠
【新能源汽車】
1.發改委: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上年
2.日本擬將電動汽車購置補貼提高一倍 至最高80萬日元
3.新能源發展寫入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
4.大眾擬在全球最大汽車廠生產電動汽車 叫板特斯拉
5.基於奧迪技術,賓利打造首款純電動轎車
6.阿里巴巴、寧德時代將投資上汽集團旗下享道出行最新一輪融資
7.提升效率 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目標生產時間每輛縮短至10h
8.日本長崎迎來首批純電動大巴,比亞迪大巴於豪斯登堡正式運行
9.小鵬在挪威交付首批電動汽車
10.奇瑞與華為籤訂合作協議 聯合開發智能汽車
關注動力電池網,每天了解動力電池圈大小事!
產業鏈
1.投資1199.99億 70GWh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子電池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12月15日下午14點38分,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孫氏集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劍先生與海口安博爾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房標總裁(CEO)籤訂投資1199.99億元人民幣建設70GWh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子電池項目,隆重舉行籤約儀式。
本次籤約的投資項目,計劃一期落地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上海、浙江、廣東),一期建設20GWh儲能生產線、10GWh動力電池生產線、10GWh民用電池生產線、兩條大巴生產線(總產能2萬臺,長續航800公裡)、四條快充新能源計程車生產線(總產能10萬輛,續航350公裡、5分鐘充滿,12C-15C充電)、四條家用新能源小汽車生產線(總產能10萬輛,長續航800-1000公裡)。同時建設大型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院及全功能大型新能源國家級的檢測中心。二期計劃建設30GWh產能生產基地(地址待定)。
2.銀河證券:2021年碳酸鋰價格有望上漲至6萬元/噸
財聯社12月16日訊,銀河證券研報表示,在經歷近兩年的價格下跌、行業調整後,鋰上遊礦山被迫關停、鹽湖新增產能延遲投產,行業出清開始。下遊在新能源汽車的拉動下鋰需求旺盛,未來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3%。行業供需格局邊際改善且出現了階段性供應緊張的現象,鋰價開始從底部反彈或將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預計2021年碳酸鋰價格有望上漲至6萬元/噸,國內鋰鹽企業在價格上漲與產能擴張下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3.BNEF:2023年鋰離子電池組均價將達100美元/千瓦時
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到2023年,鋰離子電池組價格有望接近100美元/千瓦時。據報導,電池組價格已經出現首次低於每千瓦時100美元,這是來自中國電動公交車的電池。雖然這是最低的報告價格,但中國電動公交車的實際加權平均價格略高,為105美元/千瓦時。
4.天齊鋰業: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主要通過投資進行介入
12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天齊鋰業(002466)提問, 你好,公司有固態電池嗎?公司回答表示,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主要通過投資進行介入,目前通過成都天齊持有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的股權,通過天齊鋰業香港持有SES Holdings Pte. Ltd 10.83%的股權(SES Holdings Pte. Ltd持有SolidEnergy System Corp. 100%的股權),以期跟蹤技術趨勢和商業化進程,成為其關鍵材料的增值供應商。
5.天能電池分拆上市獲批
12月15日,在香港上市的天能動力(00819.HK)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已批准分拆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建議A股上市的註冊。」根據招股書,天能股份擬募資35.95億元用於鉛蓄電池智能製造技改、鋰電池電芯及PACK、啟停電池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天能股份表示,募投項目均圍繞主業及核心技術展開,實施後有助於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盈利及研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此外,募集資金中有10億元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佔比約28%。
6.日本一公司開發出鋰電池劣化快速檢測方法
據日經中文網12月17日早間消息,日立高新技術(Hitachi High-Tech)開發出了能快速檢測鋰離子電池性能劣化和剩餘壽命的檢測方法。此前檢測劣化需要數小時,而新方法則能縮短至數秒至2分鐘左右。該檢測方法可用於評估純電動汽車(EV)使用過的二手電池能否再次用於叉車和家用蓄電池等。公司將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普及而開拓需求。
7.武漢蔚能電池完成億元及以上人民幣戰略融資
12月16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蔚來汽車旗下電池業務公司武漢蔚能電池完成億元及以上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國泰君安、寧德時代、天際資本、三峽資本、蔚來資本、山東 威達 ( 參數 丨 圖片 )、湖北科技投資集團、自明資本、港華綜合。據了解,武漢蔚能電池是蔚來汽車旗下的電池業務公司,致力於打造基於「車電分離」模式下的電池資產管理業務,通過電池租用服務BaaS,提供車電分離、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全面服務。用戶在購車時不需購買電池包,根據自身實際使用需求選擇租用不同容量的電池包,按月支付服務費,並且和電池購買用戶一樣,可享受換電服務和電池靈活升級服務。
8.特斯拉獲邀在英格蘭東北部建設下一個歐洲超級工廠
12月16日,據國外媒體報導,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獲邀在英格蘭東北部建設下一個歐洲超級工廠。蒂斯谷市長本·豪森(Ben Houchen)和哈特爾普爾市領導人謝恩·摩爾(Shane Moore)表示,他們有意歡迎特斯拉進入英格蘭東北部地區。
新能源汽車
1.發改委: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上年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新能源汽車上半年降幅較大,7月份開始呈現持續回升態勢,11月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5%。預計今年全年汽車產業總體可恢復到上年水平,其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好於去年,產銷達到2500萬輛左右,與上年相當,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上年。
2.日本擬將電動汽車購置補貼提高一倍 至最高80萬日元
日本政府計劃將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提高一倍,最高達到80萬日元(約人民幣50470元),爭取本財年內啟動這一舉措,以促進純電動汽車普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也將增加一倍至40萬日元。加上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意味著某些車型可獲得的補貼將接近價格的三分之一。
3.新能源發展寫入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
12月16日訊,未來五年,新能源等將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大著力點。梳理各地近日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發現,多數省份都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有省份提出「氣化減碳」計劃,從而優化能源結構。
4.大眾擬在全球最大汽車廠生產電動汽車 叫板特斯拉
據知情人士稱,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一次內部視頻會議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利用其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全球最大汽車廠生產電動汽車,與特斯拉正在柏林附近建設的「超級工廠」競爭。迪斯說,這座年產能超過80萬輛的工廠將採用最新的電動汽車技術和軟體操作進行升級。他的目標是讓這座工廠也達到馬斯克定下的將每輛車生產時間減至10小時的目標,這將是該廠生產的主要車型 高爾夫 和 途觀 目前組裝時間的不到一半。
5.基於奧迪技術,賓利打造首款純電動轎車
日前,我們從海外媒體獲悉,賓利計劃在2025年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該車將基於奧迪「Artemis」項目所研發的技術平臺打造,定位為豪華轎車(具體級別暫未公布)。根據此前報導,奧迪在今年5月份成立了「Artemis」高科技項目部門,該部門主要任務是研發一款高能效純電動汽車,並計劃最早於2024年發布。據了解,奧迪創建「Artemis」部門的初衷,是為了將配備高度自動駕駛系統和其他先進技術的電動汽車推向市場。
6.阿里巴巴、寧德時代將投資上汽集團旗下享道出行最新一輪融資
據彭博社報導,一位知情人士稱,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和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是上汽集團的汽車共享分支機構的投資者之一。知情人士說,這兩家公司參與了享道出行的新一輪融資,總額可能約3億人民幣,但由於細節未公開而拒絕具名。
7.提升效率 大眾沃爾夫斯堡工廠目標生產時間每輛縮短至10h
日前有外媒報導稱,大眾汽車執行長赫伯特·迪斯在一次內部視頻會議上提到,該公司欲將德國沃爾夫斯堡工廠升級為具備純電動車生產能力的工廠,且迪斯的目標還有將每輛車的生產時間縮短至10小時。
8.日本長崎迎來首批純電動大巴,比亞迪大巴於豪斯登堡正式運行
近日,比亞迪向日本長崎豪斯登堡主題公園陸續交付了一批純電動巴士。這是長崎的首批純電動巴士,也是繼交付東京上野動物園J6電動巴士後,比亞迪再度與日本大型公園在綠色接駁解決方案上達成高度信賴的合作夥伴關係。
9.小鵬在挪威交付首批電動汽車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在挪威交付了首批車輛,正式進入了歐洲汽車市場。自今年8月在美國上市以來,小鵬的股價迎來了暴漲。總部位於廣州的小鵬已將首批100輛G3電動SUV交付給了挪威消費者,在該國市場上,電動汽車已經搶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G3在挪威的起售價為35.8萬克朗(約4.1萬美元)。
10.奇瑞與華為籤訂合作協議 聯合開發智能汽車
12月16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蕪湖籤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雙方業務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