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交通】樟溪流動好光景

2020-12-24 中國交通新聞網

上圖為2016年的樟溪村;下圖為如今路暢景美的樟溪村。孫金玉 攝

酷熱漸漸退去,正是外出郊遊、感受農家風光的好時候。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樟溪村,平坦的瀝青路穿村而過,白牆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路邊有食用菌基地、光伏發電基地,遠處山上是成片的臍橙種植基地。青山綠水環抱之下,景色秀美、產業興旺的樟溪村生機勃勃。

「從前,去縣城要一個多小時,全是石頭路。現在好了,20分鐘就能到,整個村莊大變樣。」村民唐德昌說,若不是親眼目睹樟溪村的變化,很難相信如今的美麗鄉村就是過去的「髒溪」。昔日「進來就想跑,跑了不想回」的樟溪村如今有了好光景。

公路由窄變寬由通到暢

樟溪村是鎮崗鄉最偏遠的村莊,位於三百山腳下,交通閉塞、產業單一,是省級深度貧困村。「過去村莊蕭條破敗,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沒有自來水,沒有路燈,到處髒兮兮,鄉親們爭相逃離。」唐德昌說,樟溪村被人稱為「髒溪」,2016年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達12.14%,90%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為改變樟溪村的面貌,2016年以來,安遠縣交通運輸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在樟溪村深入實施農村路網暢通工程。2017年,樟溪村通村公路完成拓寬硬化升級,拉開了村莊舊貌換新顏的序幕。

2018年,在陸續完成村級基礎設施改造後,樟溪村主幹道鎮樟公路路面拓寬工程開建,5米寬的公路全部鋪上瀝青路面,兩側種植樟樹,公路沿線設有120盞太陽能路燈,公路養護隊伍同步建立。

通達的路網,敲開了樟溪村群眾的致富門。2018年年底,鳳山至三百山過橋壟旅遊公路開通,讓樟溪村白竹園組村民唐金琪嘗到了甜頭。「旅遊公路開通後,吸引了不少遊客到三百山泡溫泉,順路到我的果園採摘臍橙。」唐金琪說,採摘價比批發價高出一倍。旅遊公路開通後,樟溪村依託獨特的地理位置,引進「浪馳越野車」特色旅遊項目,讓遊客感受樟溪的「速度與激情」。

目前,安遠縣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1837公裡,其中縣道109公裡、鄉道670公裡、通組路1058公裡,建成扶貧路935公裡、產業路195公裡、旅遊路85.9公裡。全縣18個鄉(鎮)100%通三級及以上公路,152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100%通水泥路,農村公路完成了由窄變寬、由通到暢的飛躍。

遊吃住行各具特色

路在變,樟溪人的思想意識、生產生活方式也在變。

村民劉永豐看到樟溪的巨大變化後,萌生了開飯店的想法,主動到村委會尋求幫助指導。「樟溪變化這麼大,完全想不到明天會是什麼樣,我怕自己跟不上村裡的發展,想儘快走在前面。」劉永豐說。

「現在我負責的黑木耳基地貨物運輸特別便利,工人上下班也更方便了,基地效益越來越好,村裡更多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發展產業。」樟溪村食用菌產業基地負責人劉羅金介紹,如今村裡建成了30個的食用菌產業大棚,引進了50畝的杜鵑花種植基地、200千瓦的光伏發電基地、250畝油菜扶貧基地和3000畝產業臍橙復產示範基地。

如今的樟溪在遊、吃、住、行各方面都有著不俗的吸引力。村民發展農家樂項目,建設臍橙採摘園、田園花海、山村萌寵園,喚醒田園記憶;原生態的紅薯、臍橙、百香果,桃膏、三鮮粉等特色小吃,假燕、扣肉、客家釀豆腐等客家名菜,讓遊客盡享舌尖美味;修葺一新的客家圍屋變成民宿,遊客夜宿樟溪、林海聽濤;通村路、通組路、通戶路都已完成硬化,公路兩側的綠化融路於景,暢行其中猶如畫中。

「公路通了,人心暖了,產業多了,收入漲了,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樟溪村村委會主任張來保介紹,2019年,樟溪徹底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2%,村民人均年收入7800元,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示範村。

日漸振興的樟溪,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新農村闊步前進。

相關焦點

  • 樟溪水流,九峰林綠
    緣溪而行,踏上石頭路,擁著滿懷的綠,往村裡走去。溪水的落差處,用枕木搭出路,走在上面的人,便也成了風景。兩側對聯書「樟溪流水堂前過,九峰綠林境邊來」,正是村中之景色。溪對岸是還在整修的土地,我們想去一探究竟,不免要越溪而過。我放著老爸鋪好的石頭路不走,偏要自己踏出一條道來。
  • 河長制助力鄉村振興 構建生態宜居新松溪
    生態松溪林屯河段 範德平/攝東南網訊 「一溪綠水繞松城,鋪就鄉村振興路」。每當行走在水美松溪溼地公園河畔,煙波河水、微風拂面、白鷺覓食,好不愜意,這裡是人們清晨鍛鍊或是黃昏休憩的好去處,也是每月「水美松溪」護河宣傳的網紅打卡點。河湖之殤阻生態宜居進程誰曾會想到這樣載著鄉愁、鍛鍊休憩的好去處,以前卻是另外一番光景。
  • 嵩口鎮舉辦「涼夜趕圩——大樟溪畔鄉野市集」活動
    鄉野市集、分享會、復古搖擺舞……8日晚,嵩口鎮大樟溪畔舉行了一場涼夜趕圩活動。來往的遊人、各色的攤點、豐富的活動和經過數月改造正式開業的古民居黎照居構成了這個夏夜最美的回憶。省住建廳副廳長蔣金明,縣政府黨組成員、青雲山管委會主任、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李志專參加活動。在嵩口鎮大樟溪河畔,與拔魁厝、耀秋厝緊密相連的黎照居經過數月的改造正式開業。
  • 清涼度夏,戲水地系列之一:樟溪之水,大自然造就的天然泳池
    夏日戲水避暑地之一:樟溪戲水。樟溪,位於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從寧波出發,走荷梁線到章水鎮,沿溪公路邊上,就是樟溪。沿溪公路,所指的溪,就是樟溪。樟溪之水,發源於莽莽四明山。樟溪上遊由大小二皎相匯而成,大皎發源於四明山唐田一帶;小皎發源於四明山腹地的東崗山、斤嶺一帶。從四明山區涓涓而來的大小二皎,相匯於章水鎮密巖村,兩皎相匯成皎口,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皎口水庫因此而名。皎口水庫下遊,就是樟溪,從水庫流出的水,清涼而清澈。
  • 關注|武隆區火爐鎮:「吶溪原鄉」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巖峰村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並且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如何貫徹落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巖峰村黨支部積極探索村民致富之路。巖峰村黨支部多次召開「諸葛亮」會議,最終把致富突破口的目光投向了保峰村和巖峰村之間的吶溪溝。
  • 台州鄉村振興發展論壇走進「山水畫廊」寧溪
    寧溪鎮黨委書記胡鷗與全市各地趕來的專家、企業家等嘉賓上臺互動,聚焦寧溪的產業、文化、旅遊等領域,共商寧溪鄉村振興之道。寧溪位於黃巖區西部,因黃巖溪上遊急流至此方寧而得名寧溪。是黃巖西部重鎮,為永嘉、樂清、仙居、臨海和黃巖5縣邊境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尤以鎮中的酒、樂、燈、景聞名。
  • 巍山發出「鄉村振興」好聲音
    鄉賢會捐資上千萬元 築夢小鎮項目出爐  今年春節,巍山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連發出了「鄉村振興」好聲音:正月初二,古淵頭村新春鄉賢座談會上,一小時捐資1020萬元,助力「教育小村」發展;同一天,象崗村寺後坪圍繞需投資數十億元的「巍山屏」項目,進行實地走訪和座談,鄉賢們摩拳擦掌……  規劃項目 對接公司  「浙江東陽巍山築夢小鎮」
  • 建潮饒平(樟溪)工業物業項目順利封頂
    昨天,在中山—潮州產業轉移園饒平(樟溪)低碳工業分園內,建潮饒平(樟溪)工業物業項目建設現場響起陣陣鞭炮聲,慶祝項目順利封頂。上午10時,在建潮饒平(樟溪)工業物業項目A幢天面,市委常委、副市長、中山對口幫扶潮州指揮部總指揮林少明和中山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等多名中潮兩市領導一起為大樓澆築最後一罐混凝土。林少明表示,建潮饒平(樟溪)工業物業項目作為中潮兩市產業共建項目,懷著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初心,凝聚著兩市人民的美好願景。
  • 鹿城 七都「田城融合」都市鄉村振興示範帶
    鹿城 七都「田城融合」都市鄉村振興示範帶 2018/09/07 07:3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3559
  • 麗水鄉村紀行|下樟,文化古村,雲塢桃源
    「麗水鄉村紀行」系列原創作品:行走在麗水的美麗鄉村,體會鄉村變遷,領略麗水鄉村自然之美、生態之美、質樸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了解麗水,欣賞並珍惜它!美麗麗水2019年行政村調整後,下樟、巖後2個村合併,稱白雲巖村,村委會駐原下樟村。該村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省級農家樂特色村、省級旅遊特色村、麗水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好山好水好光景——賀州市加快建設幸福鄉村觀察
    村民趙萬成倚靠在溪水邊的欄杆上唱起了瑤歌,歌聲悠揚綿長。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土瑤分布於大桂山東段餘脈即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金竹、新民、獅東和鵝塘鎮明梅、大明、槽碓6個行政村的24條山衝之中,是賀州市貧困程度最深、最難啃的「硬骨頭」。
  • 沒錢、沒交通,看日本伊根這個漁村是怎麼實現鄉村振興的?
    伊根町的舟屋有「日本威尼斯」之稱,是一個美麗的小漁村,曾被評為日本18個最美鄉村之一。但是,這樣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不但沒有極力連通大城市,反而因為交通不便才活了下來?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伊根,看她如何破解發展困境、絕地逢生!
  • 立足新起點推進基層治理改革,觀湖街道樟溪社區揭牌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徐晶 12月23日,龍華區觀湖街道樟溪社區舉行揭牌儀式,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籌備,樟溪社區工作站正式成立。
  • 上海市政協委員楊平:加強交通便捷,助力鄉村振興
    自從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來,我們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步伐越來越快。這幾年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推動下,我市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在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 中國探索鄉村振興實踐路徑 需釐清鄉村振興起點
    保護型城鄉關係,既釋放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力,又堅持農村作為農民退路的功能,城市與鄉村構成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動一靜」兩極,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基礎。正如《大國之基》所指出的,「正是有了農村這個所有中國農民都有的退路,中國才形成了一個與全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同的全國勞動力市場,也才創造了在快速發展中仍能保持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的奇蹟。」
  • 第一線 | 閩清縣上蓮鄉打造特色小鎮 助力鄉村振興
    閩清縣上蓮鄉大力傳承弘揚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體戰略部署,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  上蓮鄉位於閩清邊遠地區,雖然經濟發展較落後,但山林資源豐富,環境優勢得天獨厚。國營閩清縣佳頭農場早年作為知青點,許多知青曾在此奮鬥,蘊含豐富的知青文化。
  • 意溪桂坑:一寨一庵一山莊,美麗鄉村風景好
    意溪桂坑:一寨一庵一山莊 美麗鄉村風景好 原創 民生直播室 潮州電視臺 潮州電視臺微信號 czdstwx 功能介紹 潮州電視臺節目信息發布、觀眾互動平臺。近年來,桂坑村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顏值,讓鄉村變景點,田園變公園,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 【湖南】雙牌:「交通+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據介紹,近年來,湖南省雙牌縣積極探索「交通+旅遊」新模式,通過雙紅公路、陽明山旅遊公路、花千谷旅遊公路、打理公路、國際慢城公路等項目建設,推動以陽明山、桐子坳、瀧泊國際慢城花千谷為代表的旅遊景點快速升溫,走出了一條交通建設帶動旅遊發展的鄉鎮振興新路子。
  • 武陵源區領導深入野溪鋪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調研
    紅網時刻張家界2月24日訊(武陵源分站記者 李平 通訊員 褚開平)2月23日下午,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陵源區委書記朱用文深入中湖鄉野溪鋪村,就鄉村振興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高志軍,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張德獻,後盾單位區旅外局主要負責人及駐村第一書記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