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2016年的樟溪村;下圖為如今路暢景美的樟溪村。孫金玉 攝
酷熱漸漸退去,正是外出郊遊、感受農家風光的好時候。走進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樟溪村,平坦的瀝青路穿村而過,白牆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路邊有食用菌基地、光伏發電基地,遠處山上是成片的臍橙種植基地。青山綠水環抱之下,景色秀美、產業興旺的樟溪村生機勃勃。
「從前,去縣城要一個多小時,全是石頭路。現在好了,20分鐘就能到,整個村莊大變樣。」村民唐德昌說,若不是親眼目睹樟溪村的變化,很難相信如今的美麗鄉村就是過去的「髒溪」。昔日「進來就想跑,跑了不想回」的樟溪村如今有了好光景。
公路由窄變寬由通到暢
樟溪村是鎮崗鄉最偏遠的村莊,位於三百山腳下,交通閉塞、產業單一,是省級深度貧困村。「過去村莊蕭條破敗,全村沒有一條硬化路,沒有自來水,沒有路燈,到處髒兮兮,鄉親們爭相逃離。」唐德昌說,樟溪村被人稱為「髒溪」,2016年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達12.14%,90%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為改變樟溪村的面貌,2016年以來,安遠縣交通運輸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在樟溪村深入實施農村路網暢通工程。2017年,樟溪村通村公路完成拓寬硬化升級,拉開了村莊舊貌換新顏的序幕。
2018年,在陸續完成村級基礎設施改造後,樟溪村主幹道鎮樟公路路面拓寬工程開建,5米寬的公路全部鋪上瀝青路面,兩側種植樟樹,公路沿線設有120盞太陽能路燈,公路養護隊伍同步建立。
通達的路網,敲開了樟溪村群眾的致富門。2018年年底,鳳山至三百山過橋壟旅遊公路開通,讓樟溪村白竹園組村民唐金琪嘗到了甜頭。「旅遊公路開通後,吸引了不少遊客到三百山泡溫泉,順路到我的果園採摘臍橙。」唐金琪說,採摘價比批發價高出一倍。旅遊公路開通後,樟溪村依託獨特的地理位置,引進「浪馳越野車」特色旅遊項目,讓遊客感受樟溪的「速度與激情」。
目前,安遠縣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1837公裡,其中縣道109公裡、鄉道670公裡、通組路1058公裡,建成扶貧路935公裡、產業路195公裡、旅遊路85.9公裡。全縣18個鄉(鎮)100%通三級及以上公路,152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100%通水泥路,農村公路完成了由窄變寬、由通到暢的飛躍。
遊吃住行各具特色
路在變,樟溪人的思想意識、生產生活方式也在變。
村民劉永豐看到樟溪的巨大變化後,萌生了開飯店的想法,主動到村委會尋求幫助指導。「樟溪變化這麼大,完全想不到明天會是什麼樣,我怕自己跟不上村裡的發展,想儘快走在前面。」劉永豐說。
「現在我負責的黑木耳基地貨物運輸特別便利,工人上下班也更方便了,基地效益越來越好,村裡更多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發展產業。」樟溪村食用菌產業基地負責人劉羅金介紹,如今村裡建成了30個的食用菌產業大棚,引進了50畝的杜鵑花種植基地、200千瓦的光伏發電基地、250畝油菜扶貧基地和3000畝產業臍橙復產示範基地。
如今的樟溪在遊、吃、住、行各方面都有著不俗的吸引力。村民發展農家樂項目,建設臍橙採摘園、田園花海、山村萌寵園,喚醒田園記憶;原生態的紅薯、臍橙、百香果,桃膏、三鮮粉等特色小吃,假燕、扣肉、客家釀豆腐等客家名菜,讓遊客盡享舌尖美味;修葺一新的客家圍屋變成民宿,遊客夜宿樟溪、林海聽濤;通村路、通組路、通戶路都已完成硬化,公路兩側的綠化融路於景,暢行其中猶如畫中。
「公路通了,人心暖了,產業多了,收入漲了,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樟溪村村委會主任張來保介紹,2019年,樟溪徹底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2%,村民人均年收入7800元,被評為全縣脫貧攻堅示範村。
日漸振興的樟溪,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新農村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