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重訪洛杉磯,這次遊程中有一個節目,是逛美國「跳蚤市場」。
地陪劉導說,洛杉磯確有美國最大的跳蚤市場,但要收9美元門票。同行的人有點不樂意了,怎麼逛跳蚤市場還要買門票?我也很驚詫,在歐洲與大洋洲我也逛過近10個跳蚤市場,沒有一個收費的。我自忖,收費也是想去的,但反對者居多數。有人問:「有不收門票的跳蚤市場嗎?」劉導說有一個,於是一大早便開車趕去了。開了40分鐘,趕到那裡一看,眾人大吃一驚,原來是個小商品集市,類似上海的輕紡市場。我問劉導:「行程中的『跳蚤市場』是周末才開設的,這個市場每天營業嗎?」
掏漿糊的劉導不禁啞然,手一攤說:「你們不是不肯出入場費嗎?」在眾人的要求下,又開了40分鐘,才到了一家melrose跳蚤市場。這個跳蚤市場設在一所中學之內,也要收門票3美元(捐獻給困難學生)。眾人買了門票,魚貫而入。
這個跳蚤市場有上百個攤位。有賣鋼筆畫、油畫的,有賣五顏六色假髮的,有賣水晶寶石的,有賣服飾皮件的,還有賣各種圖案的手機殼。但更多的攤主在賣舊貨,家中的瓷器、木雕、珠寶、玻璃器皿、鐘錶、家具、玩具、首飾、花瓶……五花八門,色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
我一邊逛一邊在攤位上尋覓自己喜歡的小玩意。我在一隻精緻的陶瓷狗面前停下了,那隻狗的底座上有一行英文字:我愛拳擊。這隻狗喜歡拳擊?我請教了上海頑皮家族寵物公司的景總,她是養狗的行家,她告訴我,這是一條拳師犬,非常兇猛,德國四大護衛犬之一。好傢夥!我決定買下來,這隻日本生產的瓷器狗經討價還價,從20美元降至15美元,OK。我又花了5美元買了一隻黑色的石雕河馬,那神態也栩栩如生。
我在一個寶石攤位前停下了,一眼看中了一隻綠瑩石的貓頭鷹,攤主開價是25美元,成交價22美元,我還價15美元,她搖了搖頭。我告訴她:「I came here from far away.」(我從很遠的地方來)。攤主最後以18美元賣給我。逛「跳蚤市場」的一大樂趣,不僅是尋覓自己喜歡的愛物,與攤主討價還價也讓旅行者嘗到了其中的快樂。
我買了幾件小玩物,又在一個攤位前被吸引住了,一個大腹便便、戴著墨鏡的光頭胖子,人像的底座上也有一行英文:我就用這樣的方式愛你。造型與神態都很滑稽,我只用5美元買下了它,價格太便宜了!
在一個美麗少女的攤位前,我看到了許多鋼筆畫,畫的都是自行車、摩託車與各色汽車,她說,她是一個大學生,畫交通工具,是她的業餘愛好,我採訪結束後與她合了影。我還採訪了一位說中文的馬來西亞女子,她叫劉月蓮,原住在檳城,移居洛杉磯已20多年了,她以賣衣服與各種室內裝飾品為生,在她攤位上,什麼小玩意都有,她原來有家店,現在每個周末來此設攤。
在跳蚤市場中,還有黑人兄弟在賣南美洲的木雕,我在牙買加曾見過這種粗獷的藝術風格。還有的攤主在攤位前跳舞,以奔放的舞姿吸引了眾多買客。我在一個攤位上,發現橘黃色的蜜蠟手串很漂亮,我知道現在假造的蜜蠟很多,一問價,也不算貴,便問賣主,這是蜜蠟嗎?她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很欣賞她的誠實。
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依依不捨惜別跳蚤市場。我很後悔沒去那個美國最大的「玫瑰碗跳蚤市場」,據說,這個市場設在一個橄欖球場內,是我今天去的那個市場的10倍之大,有2000多個攤位。那裡的商品才真正是琳琅滿目。據一位去過的旅友告訴我,花9美元是很值得的,玩一天也意猶未盡,建議今後去洛杉磯玩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