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致癌?專家:丙烯醯胺對人的致癌性不明確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3日電(李楠)近日,一個名為「澳洲 Mirror」的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星巴克致癌」的消息,該消息一經發出,在網上迅速傳播。該公共號用飽含情緒的文字,傳播了以下幾條驚悚的消息:

你喝的星巴克咖啡有強致癌物,非常可怕!

美國加州政府要求標註咖啡致癌,判了星巴克『死刑』!

星巴克隱瞞了 8 年的黑幕,終於被揭露了!它要完蛋啦!

經查證,該微信公眾號打著海外媒體旗號散播謠言,文章中羅列的食品安全信息,實為危言聳聽,惡意傳播已造成部分公眾恐慌。造謠製作者通過精心的編撰、剪輯,在網絡上散布謠言,給公眾造成了極大誤導。對此,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布闢謠信息,以正視聽。

丙烯醯胺致癌嗎?

那麼網絡謠傳的丙烯醯胺到底是從哪來的?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專家鍾凱認為,謠言當中所指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丙烯醯胺對人的致癌性不明確,且在其對動物致癌性的研究中,做實驗的量非常大,相當於人體膳食攝入量的一千至一萬倍,才在動物身上能看到致癌性。

據了解,丙烯醯胺廣泛存在人們生活中,並非人為添加,且沒有證據證明它對人類有致癌性,當然它依然存在致癌的風險或嫌疑。致癌物被分為四大類,例如吸菸、建築裝修材料使用的甲醛等,被列為一類致癌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認為丙烯醯胺對動物致癌的證據比較明確,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因此只能算是潛在致癌物。(最早是2A類,後來降級為2B類,再降級為3類,目前又升級為2A類,也就是從來都是對人類致癌證據不足)。

美國癌症協會的資料顯示,丙烯醯胺可增加小鼠或大鼠的癌症概率,但實驗的劑量大約相當於人們飲食攝入量的1000至10000倍,同時並沒有研究證據表明丙烯醯胺與人類癌症有直接關聯。

眾所周知,人們日常在星巴克點的多數飲料,都是由濃縮咖啡加糖、加奶、加水製作而成,業內將一個濃縮咖啡叫做1 shot,即30毫升。一杯超大杯(VENTI)星巴克美式咖啡約600毫升,其中包括120毫升的濃縮咖啡,咖啡密度略大於水,按照每公斤咖啡約含5微克至10微克丙烯醯胺計算,一杯超大杯星巴克美式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也只有幾微克。

所以總體上,目前科學界認為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很小,因此國際標準、歐美標準和中國標準均沒有為它制定限量指標。

與其擔心咖啡 不如少吃油炸食物

綜合各方面的研究,目前廣為接受的推薦是:健康成年人每天不超過400毫克咖啡因(大致相當於兩三杯咖啡),對健康的「好處」超過了「風險」。而美國的膳食指南裡,也把咖啡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另外,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文特別明確地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險性,只要別太燙就行。2016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組織專家進行評估,將咖啡歸為三類致癌物,只不過,這種擔憂不宜被放大。對於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裁決星巴克等咖啡零售商為其產品貼上致癌警告標籤,鍾凱認為並不合適。因為咖啡中丙烯醯胺的含量非常低,約為每公斤5微克至10微克,而人們吃的很多炒菜中,丙烯醯胺的含量約為每公斤200微克甚至更高。

鍾凱介紹,丙烯醯胺,並不稀奇,不出意外的話,人們每天都在吃。它並不是人為添加到食物中,而是在食物高溫加熱的時候自己產生的,尤其是油炸、焙烤、燒烤食物。

「在高溫下,食物中的胺基酸和糖類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豐富的香味和誘人的顏色,但同時也產生微量丙烯醯胺。」鍾凱進一步表示,最典型的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是薯條、薯片、麵包、餅乾、曲奇、巧克力、油條、油餅、麻花、煎餅果子等,其中薯條、薯片是西方人攝入丙烯醯胺的主要來源。

對於中國人而言,吃進去的丙烯醯胺有一半以上來自家庭烹飪,比如熗炒圓白菜、幹煸豆角等。不過,由於丙烯醯胺致癌證據不足,大家也不用因為丙烯醯胺而徹底放棄油炸、烘焙、燒烤食物。

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 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曾表示,打擊食品安全謠言,要讓科學知識跑在謠言前面,同時也要加大對食品謠言製造者、傳播者的懲處力度。

截至目前,發布「咖啡致癌」文章的微信公眾號已經被封號。

針對該謠言的散播,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宋曉江表示:「食品謠言是沒有證據支撐、沒有事實基礎的一種虛假言論。在食品謠言中,不僅造謠者要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傳謠者達到一定條件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將分別根據不同情形,依法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宋曉江表示,根據兩高《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據了解,食品網絡謠言肆意傳播,也嚴重危害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治理食品謠言還需要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形成全鏈條立體式的治理模式。

相關焦點

  • 丙烯醯胺是什麼?「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星巴克回應:咖啡是健康飲品  據美聯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今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3月28日,加州洛杉磯法官裁定星巴克等90家售賣咖啡的企業,須在當地售賣的咖啡產品上貼標籤警告致癌風險。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2014年7月發布的一份通報,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專家認為,丙烯醯胺對人和動物都具有神經毒性;對動物還具有生殖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  實際上,美國癌症學會指出,只要一個食物裡有澱粉,有胺基酸,經過了高溫烹飪,就會產生微量丙烯醯胺,在油炸和烘烤的食品裡尤其容易產生。
  • 星巴克咖啡被要求貼致癌警告標籤 專家:不必驚慌
    美國一法院裁決星巴克咖啡須貼致癌警告標籤 專家:不必驚慌    央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兩天,朋友圈裡有關「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火了。文章中說,因為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的一紙裁定,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公司最近正遭遇「史無前例」的公關危機。
  • 美國一法院裁決星巴克咖啡須貼致癌警告標籤 專家:不必驚慌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本次裁決的文件顯示,起訴這些咖啡公司的是一家不太知名的非營利組織,這家組織自2010年就開始起訴咖啡零售商,聲稱在咖啡烘焙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丙烯醯胺具有致癌性,咖啡零售商必須按照1986年安全飲用水和有毒物質強制法案在產品包裝上貼出警告,而被告的咖啡零售商除星巴克,還包括綠山咖啡、斯味可、卡夫食品公司。目前這些公司均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 星巴克咖啡致癌?全球媒體刷屏!星巴克中國的最新回應來了!
    更要知道的是,醫學界尚未在人體上發現丙烯醯胺有確切致癌證據,且全球目前僅加州有此相關訴訟。星巴克中國的最新回應記者31日晚聯繫上了星巴克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得到的最新回應是——星巴克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並致力於讓顧客感受優質的星巴克體驗。
  • 星巴克咖啡會致癌?
    作者:顧泳  星巴克咖啡會致癌?昨天,一則「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的帖子在網絡中傳播甚廣。帖子援引華爾街日報內容,根據法庭命令,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產品顯著位置標註丙烯醯胺致癌物質標識。  喝了咖啡真的會致癌嗎?
  • 星巴克咖啡致癌?不要方!這份科普帶給你~
    起訴的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協會起訴要求,這些企業在咖啡生產過程中消除丙烯醯胺的存在,或者明確標出咖啡中含有致癌物。這場起訴一直持續了8年,直到2018年3月28日,加州法庭最終宣布,星巴克等企業敗訴。面對這樣的裁決,一眾咖啡企業必然是不服的。
  • 星巴克咖啡被要求貼致癌風險警示標籤?多方回應
    風波:「星巴克致癌」刷屏 股票瘋狂跳水  今天,記者的朋友圈被一則「星巴克最大醜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的消息刷屏了。  消息援引華爾街日報內容稱,根據法庭命令,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產品顯著位置標註丙烯醯胺致癌物質標識。
  • 星巴克咖啡到底致癌不?
    導讀近日,「咖啡致癌」一說引起了巨大關注。那到底什麼致癌?真相來了...最新進展:發布「不實消息」的文章和平臺已被處理!據央視新聞,近日,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
  • 星巴克致癌?一天喝掉4億杯咖啡的美國人沒動靜 卻刷爆你的朋友圈
    過去幾天,你一定在朋友圈裡、或者網站上看到過類似這樣的標題:  星巴克驚曝致癌醜聞……  咖啡可能致癌!  星巴克最大「醜聞」,咖啡可能致癌  這些新聞突然傳遍網絡,是因為3月29日美國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的一紙判決:星巴克有義務提醒消費者咖啡可能致癌。  新聞不假,但「致癌」、「醜聞」等字眼過於誇張。
  • 星巴克咖啡烘焙過程產生致癌物?最新回應來了
    整個咖啡行業目前正在考慮各項應對,包括繼續提出上訴及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在咖啡產品上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將會是一個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美國政府發布的營養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組織(WHO)也明確指出咖啡不會致癌。無數學術研究都已經證明了飲用咖啡對健康的益處,並且咖啡飲用者通常更長壽。
  • 星巴克咖啡裡含致癌物?專家:劑量不大,一天一兩杯可照喝
    這兩天,一則有關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貼上「可能致癌標籤」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3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向星巴克中國求證,對方表示,加州法院的裁決並不針對星巴克一家,而是針對整個咖啡行業。
  • 喝咖啡致癌?星巴克哭了,薯片笑了
    喝咖啡致癌?  星巴克哭了,薯片笑了  星巴克咖啡含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在FDA列出的丙烯醯胺含量食物表裡,有一個長長的名單,其中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值在150多微克/千克,而薯片則高達1286微克/千克!目前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風險。
  • 「致癌」的到底是星巴克還是咖啡?該致癌物更愛澱粉和高溫
    從昨天起,星巴克霸屏了。緣於外媒報導,在3月28日的一項裁決中,因星巴克產品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醯胺,被美國法院要求在產品上加貼「致癌」警告標籤。其實,此次裁決並不僅僅針對星巴克一家企業。其實,咖啡豆本身並不含丙烯醯胺,而且也不是星巴克添加的,而是在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只是由於星巴克本身一直自帶話題,才引起大多數媒體和公眾都對其保有很高的關注度。尤其是面對「致癌」這樣聳人聽聞的標籤,想不無動於衷都難。丙烯醯胺酷愛澱粉和高溫什麼?你還沒搞清楚丙烯醯胺到底是何方妖孽?
  • 星巴克咖啡竟含致癌物?是真的 而且……
    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原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網友紛紛熱議:@一路有你167993318:星巴克的公關能力就是強大!@王小二回家去:周圍幾乎都是不喝咖啡得癌死的,怎麼解釋?來世一回喜歡什麼盡情吧!@阿呆小萌萌:我要中杯!我不管你們怎麼叫,我就要中杯@白席丶:嚇得我趕緊喝了杯星巴克壓壓驚@鬼舞拾柒V:愛吃天婦羅的日本人有什麼說法嗎?
  • 轉眼成"毒物" 咖啡還能喝嗎? 記者走訪寧波星巴克門店
    這篇10萬+的爆款文章透露,3月28日,美國洛杉磯法院裁定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其下產品的顯著位置標註「致癌警告」。  那麼,這則源於微信公眾號的消息可靠嗎?對星巴克及咖啡市場帶來了哪些影響?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又是什麼鬼?昨天,記者走訪城區三大商圈星巴克店面,採訪星巴克華東區公共事務部工作人員、食品科學專家進行了調查求證。
  • 10款現磨拿鐵咖啡對比:星巴克、瑞幸表現一般,致癌說靠譜嗎?
    去年,「咖啡致癌」被傳得沸沸揚揚,源於咖啡中檢出了丙烯醯胺。食品中的丙烯醯胺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在油炸、烘培和烤制等高溫加工過程生成的一種副產物,它不限於需要烘焙的咖啡中,還常見於薯片、薯條、油條、餅乾等。
  • 草莓最髒、咖啡致癌?4月份謠言盤點
    謠言一  星巴克咖啡致癌  最近,無論你喝不喝咖啡,可能都聽過所謂「星巴克咖啡致癌」這件事。原因是美國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的判決結果顯示: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並要求所有咖啡產品加貼「致癌」警告標籤。
  • 星巴克致癌標籤事件回顧 咖啡「致癌」怎麼回事?星巴克回應
    今(31)日,一則有關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貼上可能「致癌標籤」的消息刷屏。對此,星巴克中國有何回應?重慶方面的門店是否受到影響?市食藥監局以及食品安全方面專家是什麼態度?消費者有什麼感受?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咖啡致癌風波始末 咖啡致癌還是防癌
    最近,網上關於咖啡是否致癌的風波一直在持續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討論當中,可是這場風波究竟是怎麼引起的?還要追溯到2010年,8年前美國的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就對星巴克和綠山咖啡提出了訴訟,理由是這些食品上沒有標註裡面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丙烯醯胺。這種物質是在烹製咖啡豆的時候產生的,被確認是一種致癌物質。
  • 比起星巴克咖啡致癌,更可怕的是國外中文造謠媒體
    這兩天,突然被「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了。有個叫做「澳洲 Mirror」的公眾號,用飽含情緒的文字,說了幾個驚悚的消息:你喝的星巴克咖啡有強致癌物,非常可怕!美國加州政府要求標註咖啡致癌,判了星巴克「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