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上市季 扎蟹女工忙 一個月多的時候一個人能賺一萬五

2020-12-17 杭州網

都市快報 記者 夏裕 文/攝

剛剛過去的周末,甬舟高速上,全是車車車。

全國各地趕來的小夥伴們,「瘋狂」地把舟山這座城市擠得滿滿當當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梭子蟹。

舟山,每逢八月到十月,是一座被梭子蟹支配的城市,街頭巷尾,空氣中,無不瀰漫著蟹的味道。

聞香而至的背後,是一群默默扎蟹的女工。

年輕姑娘凌晨4點 就到碼頭找活幹

「嘟嘟——」隨著清亮的漁船汽笛聲,晨光中的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開始熱鬧起來,伴隨著擁擠的人流,一筐筐梭子蟹帶著海水的氣味,被小貨車從漁船運到各個門市部。

流向市場前,梭子蟹會經過扎蟹、分揀的環節。

昨天凌晨4點,扎蟹女工溫小雪和張丹丹已經在碼頭守候。

「老闆,要人嗎?」幾番詢問後,她們和一家門市部談好價格,「像我們這樣來扎蟹的女工太多了,很多晚來的人,都找不到活幹。」

「今年的梭子蟹要比去年少,有的門市部小,收購的螃蟹少,幹活的扎蟹女工要得也少,有的已經有提前說好的人。」

溫小雪和張丹丹都來自安徽阜陽,一個30歲,一個26歲,來舟山打工已經有四五年,今年是她們幹扎蟹的第二年。

「我們是朋友,扎蟹認識的,她是我的搭檔。」溫小雪指著張丹丹說,兩人一左一右,圍在一個蟹筐旁。

她們戴著塑膠手套的手,伸進蟹筐裡,在一隻只揮舞大鉗的梭子蟹中,準確按住其中一隻的肚臍,把它拎出筐外,把兩個大鉗折起來,用手上套著的橡皮筋,飛快地在大鉗上轉數圈,然後往另一個蟹筐一扔,一隻螃蟹便紮好了。

扎蟹的一系列動作,大約兩三秒時間,快得讓人看不清動作。

溫小雪說,扎蟹其實很容易的,「熟能生巧」。

「一筐蟹,如果都是大蟹,就扎得快; 螃蟹小,說明數量多,扎得就慢點。如果螃蟹身上纏的網線多,也會影響扎蟹的速度。」

一排排的扎蟹女工,兩人一組,扎一筐蟹,十元錢工錢,兩個人分,一人五元。

為什麼要兩個人扎一筐蟹?

「這是因為兩個人扎一筐蟹速度快。螃蟹從碼頭到門市部,要在最短的時間經過扎蟹、分揀,送入暫養池,速度越快,存活率越高,所以,我們來扎蟹,一般都是帶一個搭檔。」溫小雪一邊說,一邊從筐裡拎出一隻不會動彈的螃蟹,還沒開始扎,她就把螃蟹往另一個筐一扔,「死螃蟹要挑出來,統一放在死蟹的筐裡,有專門的人會把死蟹分揀。」

辭職來做扎蟹女工 一個月多的時候能賺一萬五

8月2日之前,溫小雪在沈家門一家水產公司打工,一個月三四千元。螃蟹一到碼頭,她就辭了職,來到碼頭扎蟹。

門市部老闆們採用的都是日結工資,這對女工們的吸引力很大。

「螃蟹多的話,一天能扎100筐以上,也就是500元錢,螃蟹少的話,就只能掙兩三百元。」

去年對溫小雪來說,是個豐收年,雖然,每天扎螃蟹扎到腰酸背痛,手指麻木,但是,收入也相當可觀,一天五百元收入,一個月就是一萬五千元。

「今年螃蟹數量比去年要少,很多扎蟹女工找不到活幹,一個上午就在碼頭轉,不停問門市部老闆要不要人。」

一般來說,大的門市部很容易招人,小的門市部老闆會提前跟她們說,大概會到多少筐蟹,如果女工嫌梭子蟹少,掙得少,她們會坐在小板凳上,等著幹活。

「哎!」一邊跟我說著話,溫小雪突然叫喚了一聲。

「被蟹鉗夾住了。」一旁的張丹丹迅速拿起身旁的一把老虎鉗,往夾住小雪手指的蟹鉗一剪,螃蟹就鬆開了。

女工們雖然都是扎蟹能手,但是,被蟹鉗夾住還是難免的。因為,筐裡的螃蟹太多,那麼多的蟹鉗揮舞,「鉗口奪蟹」,一不小心,難免會被鉗住。所以,老虎鉗是必備品。一旦女工被鉗,一旁的搭檔就會幫忙剪蟹。

當然,螃蟹可是很值錢的!老虎鉗剪蟹鉗,其實就剪蟹鉗頂端的一小段,剪開了,蟹鉗自然合不攏,又不傷及蟹鉗,不影響螃蟹外觀。

被夾了一次的溫小雪不大說話了,專心扎蟹。她說,說話會影響扎蟹。

一旁的張丹丹繼續跟我聊。

跟溫小雪辭職扎蟹不同的是,之前在舟山一家4S店工作的她,選擇的是請假,「我也沒說什麼理由,就跟老闆說,請一兩個月的假,老闆同意的。」

和4S店三四千塊錢的工資相比,扎蟹的報酬至少要多上一倍左右,勞動強度也要高上幾倍。

「等10月底,扎蟹結束,我會回到4S店繼續上班,小雪會另外找份工作。」張丹丹說。

舟山國際水產城 扎蟹女工一天有兩三千人

一組來自舟山國際水產城的數據顯示,碼頭總共有300家左右門店,扎蟹女工多的時候,一天達到2000-3000人。

這些女工大多來自安徽,年齡從20到50歲不等,都是老鄉帶老鄉。

她們扎蟹的效率非常高,扎一筐蟹大概10分鐘,每小時能扎4-5筐。

扎蟹其實也是有門檻的,一是要熟人,二是要搭檔。

「如果沒有老鄉帶的話,沒有老闆會請你扎蟹,他們怕你把蟹扎壞了。」41歲的李賀勤說。

她來舟山十幾年,幹過各種工作,扎蟹扎了四五年,想扎蟹想了兩年。

「我在廠裡幹活的時候,聽說扎蟹工資高,就想來扎蟹,但是,身邊沒有扎蟹的老鄉,只好自己去碼頭看看。」

她去了無數趟碼頭,問過很多門市部,一開始,沒有一個人願意請她扎蟹。

「別人一看我是一個人來,就知道我不會扎蟹,不是說人滿了,就是說怕我把蟹扎壞。」

有一次,一個男親戚到她家做客,聊天時,李賀勤跟他說起,自己想多賺點錢,想去扎蟹,男親戚一開口,把她樂壞了,「我老婆就幹扎蟹,讓她帶你去。」

從此,每年的螃蟹季,李賀勤都會去扎蟹,扎完蟹,再找地方打工。

現在,她的搭檔是她的外甥女,20歲出頭,「扎蟹很辛苦很辛苦,要凌晨三四點起床來碼頭找活,忙的時候,連午飯都吃不上。因為一直坐著,腰會很酸,手指麻木。被蟹夾上幾下,那很正常。」

她伸出手,手指好幾處傷口。「塑膠手套是安全保障,有時候夾得厲害了,手指也會出血,不礙事,回家擦點碘酒就好。」

中午11點40分,門市部的一批螃蟹扎完。女工們站起身,三三兩兩地往外走。短短的幾分鐘休息時間,有的人在泡方便麵,有的人在啃青菜包。

門市部的老闆在一邊喊:快點,快點,下一批螃蟹馬上要到了。

這時,這些女工忙不迭地又投入到扎蟹工作中去。對她們來說,吃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蟹可以扎。

相關焦點

  • 螃蟹季忙到「手抽筋」 扎蟹工月入過萬
    不過,在大家大快朵頤的背後,還有一群忙到手抽筋的扎蟹工,一起去蘇州的市場裡看看他們忙碌的一天。螃蟹市場裡,三三兩兩聊天拉家常的阿婆,每個人都提著一把小板凳,可誰都不坐下,因為隨時要起身趕路。   「扎蟹了,快點!那邊要扎蟹了。」蘇州市某農貿市場店主一聲吆喝,阿婆們提著板凳迅速聚攏到了這家,麻利地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圍攏在水桶邊,他們是這個螃蟹季裡的一群特殊的臨時工:扎蟹工,幾十秒功夫,十隻大閘蟹扎完了。
  • 捉一個月的野生螃蟹,最少賺5萬元:最大的螃蟹吃一個就能飽
    每年的10月到11月,正是螃蟹肥美的季節,正因如此,捕蟹人這個職業誕生了。每年的這個季節勞作一個多月,加倍的辛苦和危險換來的是高額的回報。11月3日凌晨4時許,整座城市還沉浸在朦朧的夜色中,53歲的漁民馬建國和妻子已經駕船出海了。
  • 月入上萬捆蟹師,我可能還不如個大媽?
    離中秋節 不到一個星期,相信很多人已經在迫不及待的數日子等放假了。說到中秋節,那麼中秋節的月餅和大閘蟹自然也不能不提。其實,月餅和大閘蟹都是在中秋節前的這段時節應景的商品,而月餅和大閘蟹的價格,自然也是不必多說。當然,對很多人來說,這個錢花得也很值,畢竟包裝精美的月餅和螃蟹,不僅用來吃,還是用來送禮的。事實上,中秋吃月餅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然而中秋吃螃蟹卻是後來慢慢發展形成的習俗。
  • 秋風響,蟹腳癢,捆螃蟹15秒一隻,農家大嫂日賺千餘元
    精彩的文藝節目吸引了這麼多農民朋友。今天天氣不錯,這裡正在進行演出,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為每年的「秋分」。還有2天就到了,今年是9月23日。這裡是江蘇泰州的海陵,前面在演出,後面正在舉辦農產品展銷,銷售的是當地農民的土特產品。這是大閘蟹,2.5兩一隻,特價15元一隻。市民們紛紛前來選購,生意特別的好!「秋風響,蟹腳癢。」
  • 大閘蟹上市!綁蟹阿姨月薪過萬忙不過來
    浙江在線杭州9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藝萌 見習記者 孟悅)「今年中秋就能吃上大閘蟹了!」今天早上8點多,杭州市民王阿姨就來到鳳起路一家大閘蟹專賣店外準備提貨。「今年中秋時間早,我就想早點過來好先提到蟹,這樣過中秋才能有蟹吃。」
  • 螃蟹殼有小孔疑注水 專家:活蟹注水等同殺蟹
    兩隻螃蟹稍微一碰就能在殼上留下一個小孔。    「螃蟹殼上有個小圓孔,是不是針眼螃蟹啊?」隨著蟹子的大量上市,「針眼螃蟹」又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屢屢有消費者稱買到針眼螃蟹。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碼頭和海鮮市場,無論漁民還是商販提及針眼螃蟹無不喊冤。
  • 又到一年螃蟹季,陽澄湖哪裡吃蟹正宗
    【導語】又到一年螃蟹季,陽澄湖哪裡吃蟹正宗。十月金秋,涼風徐徐,文人墨客總愛在這個時節喝上一口,有雅致的情趣又能溫潤身體。而這個時節,搭配美酒的必是那大閘蟹,味道鮮美、膏紅蟹肥,金燦燦的最是誘人。
  • 南京高淳"螃蟹經濟"做大:百姓富如何與生態美並行
    邵志才現在每小時可以扎300隻螃蟹。高曉平攝      秋風起,蟹腳癢。    9月23日,被固城湖和石臼湖雙湖環繞的南京市高淳區,迎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螃蟹節,今年已是第17屆。就在同一天,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隨後的9月29日,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也正式開幕。    江蘇水網密布,養殖業發達,而螃蟹養殖無疑又是全省水產養殖的拳頭產品。     靠水吃水,江蘇「螃蟹經濟」富民增收成果顯著。
  • 「紙螃蟹」背後套路:手裡沒有一隻蟹,經銷商卻賺翻了
    眼下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旺季,不少消費者會選擇提前蟹券,等大閘蟹一上市就可以提貨。但是,看似經濟實惠的蟹券,實際上存在著不少的貓膩。傍晚的陽澄湖,蟹農們正在投餵螃蟹。當地蟹農告訴央視財經記者,今年大閘蟹雖然產量增加,但產地價格和往年基本持平。對於市場上銷售火爆的蟹券所標註的低廉價格,實在讓他們不能理解。「一個螃蟹的苗就要兩元多,再加上五六元錢的飼料錢,再加上50%的回捕率,一個螃蟹的成本,再小再小的螃蟹也要接近二十元錢。」
  • 湖蟹和塘蟹有什麼區別?關於螃蟹,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作為一個資深蟹農家的孩子,我爸在南京高淳養大閘蟹已經養了11個年頭了,我自己在廣州工作,每年也就是在螃蟹季的時候在朋友圈偶爾賣幾盒螃蟹,大部分都是人情往來大家都覺得直接從蟹塘寄的螃蟹新鮮便宜質量又好所以相互推薦,漸漸的找我買螃蟹的人多了起來。
  • 江蘇人吃蟹指南:今年螃蟹情況如何?哪種最先上市?
    中宏網江蘇9月5日電(記者 強慧娟)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蘇北城市多為鹹辣,蘇南城市多有甜鮮,蘇南蘇北除了鹹甜之爭,對於螃蟹的口味口感也很是挑剔。經歷了疫情和洪水的影響,江蘇人今年還能吃上心心念念的大螃蟹嗎?
  • 風味圖書館丨對秋蟹最好的懷念,就是在冬天極盡吃蟹之事
    作為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資產階級大小姐,她看到螃蟹時候的表情就是一句歌詞:「我說我的眼裡只有你,只有你讓我無法忘記……」只要聽說有吃蟹的活動,總是能看到她的身影
  • 蟹季來了!陽澄湖大閘蟹最熱鬧,電商平臺爭奪從產地轉向蟹農
    一紅一綠,湖蟹和塘蟹防偽扣區分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透露,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總養殖面積達8.8萬多畝,總產量預計在10260噸左右,其中,圍網養殖區產量在1500噸左右,沿湖周邊高標準池塘養殖產量在8760噸。價格方面,上市之初,預計比去年略有所提高。
  • 人比螃蟹多!舟山開捕梭子蟹,最快今天可上桌,揭開梭子蟹活著上市的...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鄭劍瑾 通訊員 王哲紅 視覺中國供圖 蟄伏了近三個月,為期三個月的休漁期部分解禁,肥美的梭子蟹終於要上市了。8月1日12時起,桁杆拖蝦漁船和籠壺類(包括蟹籠)以及流刺網漁船,開赴禁漁線外的東海海域進行捕撈作業。
  • 江蘇夫婦一個養蟹、一個賣蟹,靠10年打拼,共創8000萬財富!
    在2010年,丈夫王俊發現一個商機,也是危機,那就是每到中秋銷售旺季,專賣店無優質螃蟹可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俊下決心自己養殖大閘蟹,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和妻子走上了一個養蟹,一個賣蟹,互相配合的致富之路。2019年,王俊和妻子張玉鸞靠著賣螃蟹,賣出了8000多萬元財富。他們是怎麼讓一家大閘蟹專賣店營收8000萬元的呢?
  • 大閘蟹什麼時候上市 吃大閘蟹最好的季節是哪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閘蟹什麼時候上市 吃大閘蟹最好的季節是哪個 大閘蟹很多人都愛吃,它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淤血之功效。那麼大閘蟹什麼時候上市?吃大閘蟹最好的季節是哪個?
  • 尋蟹季·內含福利丨論螃蟹的吃法,福州沒有哪一家能超過這裡!
    香格裡拉酒店集團開啟第二個「尋蟹季」,橫跨中國大陸、臺灣及新加坡36個城市42家酒店。上周,「尋蟹季」媒體發布會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小編飛去現場,為大家搶鮮體驗了一番螃蟹料理!!!現場小編見到了跨界美食家歐陽應霽,並一起交流了福州美食~(傲嬌臉),當然重點還是螃蟹!!!
  • 部分蟹農加倍放養密度 大蟹少小蟹多成定局
    據《勞動報》報導,秋風起,蟹腳癢。一年一度的大閘蟹上市季又拉開序幕。今年的大閘蟹長勢如何?本報記者深入蘇州陽澄湖、上海崇明等地大閘蟹養殖基地調查後發現,相比去年,今年雨水偏多,氣溫偏低,再加上養殖戶投放密度加大,「大塊頭」大閘蟹的產量偏低。大蟹少小蟹多成為今年大閘蟹市場的基本格局。  隨著大閘蟹開捕上市,新一季的市場大戰也隨之開打。
  • 秋天螃蟹冬天賣 「反季蟹」價格親民 銷量翻番
    螃蟹是百姓餐桌上難得的美味,臨近春節,荔枝新聞記者走訪南京市區一些水產市場發現,往年這個時候已經量少價高的「蟹將軍」,這段時間的價格卻非常親民。   荔枝新聞記者在南京幾大農貿市場的水產區看到,賣螃蟹的攤位還挺多,各家的螃蟹貨源都很充足。不少市民坦言,這段時間螃蟹的價格要比以往便宜很多。水產經營戶告訴記者,這兩天他店裡螃蟹的銷量與上個月相比幾乎翻了兩番,而帶動銷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螃蟹價格的大幅下跌。
  • 男子花4500元買只8斤重的「皇帝蟹」,煮完打開一看:扎心了!
    皇帝蟹堪稱螃蟹中的「王者」,被人們稱之為世界上最貴的螃蟹,比帝王蟹的價格還要高,而且在市面上這種螃蟹也是不多見的,如今網絡比較發達,國外有一些人會把這種螃蟹出口到中國。在我國吃到的這種螃蟹多半都是進口的稀罕貨,價格貴讓人吃不起,能經常吃它的不是土豪就是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