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記者 夏裕 文/攝
剛剛過去的周末,甬舟高速上,全是車車車。
全國各地趕來的小夥伴們,「瘋狂」地把舟山這座城市擠得滿滿當當的。
這一切,都是因為梭子蟹。
舟山,每逢八月到十月,是一座被梭子蟹支配的城市,街頭巷尾,空氣中,無不瀰漫著蟹的味道。
聞香而至的背後,是一群默默扎蟹的女工。
年輕姑娘凌晨4點 就到碼頭找活幹
「嘟嘟——」隨著清亮的漁船汽笛聲,晨光中的舟山國際水產城碼頭開始熱鬧起來,伴隨著擁擠的人流,一筐筐梭子蟹帶著海水的氣味,被小貨車從漁船運到各個門市部。
流向市場前,梭子蟹會經過扎蟹、分揀的環節。
昨天凌晨4點,扎蟹女工溫小雪和張丹丹已經在碼頭守候。
「老闆,要人嗎?」幾番詢問後,她們和一家門市部談好價格,「像我們這樣來扎蟹的女工太多了,很多晚來的人,都找不到活幹。」
「今年的梭子蟹要比去年少,有的門市部小,收購的螃蟹少,幹活的扎蟹女工要得也少,有的已經有提前說好的人。」
溫小雪和張丹丹都來自安徽阜陽,一個30歲,一個26歲,來舟山打工已經有四五年,今年是她們幹扎蟹的第二年。
「我們是朋友,扎蟹認識的,她是我的搭檔。」溫小雪指著張丹丹說,兩人一左一右,圍在一個蟹筐旁。
她們戴著塑膠手套的手,伸進蟹筐裡,在一隻只揮舞大鉗的梭子蟹中,準確按住其中一隻的肚臍,把它拎出筐外,把兩個大鉗折起來,用手上套著的橡皮筋,飛快地在大鉗上轉數圈,然後往另一個蟹筐一扔,一隻螃蟹便紮好了。
扎蟹的一系列動作,大約兩三秒時間,快得讓人看不清動作。
溫小雪說,扎蟹其實很容易的,「熟能生巧」。
「一筐蟹,如果都是大蟹,就扎得快; 螃蟹小,說明數量多,扎得就慢點。如果螃蟹身上纏的網線多,也會影響扎蟹的速度。」
一排排的扎蟹女工,兩人一組,扎一筐蟹,十元錢工錢,兩個人分,一人五元。
為什麼要兩個人扎一筐蟹?
「這是因為兩個人扎一筐蟹速度快。螃蟹從碼頭到門市部,要在最短的時間經過扎蟹、分揀,送入暫養池,速度越快,存活率越高,所以,我們來扎蟹,一般都是帶一個搭檔。」溫小雪一邊說,一邊從筐裡拎出一隻不會動彈的螃蟹,還沒開始扎,她就把螃蟹往另一個筐一扔,「死螃蟹要挑出來,統一放在死蟹的筐裡,有專門的人會把死蟹分揀。」
辭職來做扎蟹女工 一個月多的時候能賺一萬五
8月2日之前,溫小雪在沈家門一家水產公司打工,一個月三四千元。螃蟹一到碼頭,她就辭了職,來到碼頭扎蟹。
門市部老闆們採用的都是日結工資,這對女工們的吸引力很大。
「螃蟹多的話,一天能扎100筐以上,也就是500元錢,螃蟹少的話,就只能掙兩三百元。」
去年對溫小雪來說,是個豐收年,雖然,每天扎螃蟹扎到腰酸背痛,手指麻木,但是,收入也相當可觀,一天五百元收入,一個月就是一萬五千元。
「今年螃蟹數量比去年要少,很多扎蟹女工找不到活幹,一個上午就在碼頭轉,不停問門市部老闆要不要人。」
一般來說,大的門市部很容易招人,小的門市部老闆會提前跟她們說,大概會到多少筐蟹,如果女工嫌梭子蟹少,掙得少,她們會坐在小板凳上,等著幹活。
「哎!」一邊跟我說著話,溫小雪突然叫喚了一聲。
「被蟹鉗夾住了。」一旁的張丹丹迅速拿起身旁的一把老虎鉗,往夾住小雪手指的蟹鉗一剪,螃蟹就鬆開了。
女工們雖然都是扎蟹能手,但是,被蟹鉗夾住還是難免的。因為,筐裡的螃蟹太多,那麼多的蟹鉗揮舞,「鉗口奪蟹」,一不小心,難免會被鉗住。所以,老虎鉗是必備品。一旦女工被鉗,一旁的搭檔就會幫忙剪蟹。
當然,螃蟹可是很值錢的!老虎鉗剪蟹鉗,其實就剪蟹鉗頂端的一小段,剪開了,蟹鉗自然合不攏,又不傷及蟹鉗,不影響螃蟹外觀。
被夾了一次的溫小雪不大說話了,專心扎蟹。她說,說話會影響扎蟹。
一旁的張丹丹繼續跟我聊。
跟溫小雪辭職扎蟹不同的是,之前在舟山一家4S店工作的她,選擇的是請假,「我也沒說什麼理由,就跟老闆說,請一兩個月的假,老闆同意的。」
和4S店三四千塊錢的工資相比,扎蟹的報酬至少要多上一倍左右,勞動強度也要高上幾倍。
「等10月底,扎蟹結束,我會回到4S店繼續上班,小雪會另外找份工作。」張丹丹說。
舟山國際水產城 扎蟹女工一天有兩三千人
一組來自舟山國際水產城的數據顯示,碼頭總共有300家左右門店,扎蟹女工多的時候,一天達到2000-3000人。
這些女工大多來自安徽,年齡從20到50歲不等,都是老鄉帶老鄉。
她們扎蟹的效率非常高,扎一筐蟹大概10分鐘,每小時能扎4-5筐。
扎蟹其實也是有門檻的,一是要熟人,二是要搭檔。
「如果沒有老鄉帶的話,沒有老闆會請你扎蟹,他們怕你把蟹扎壞了。」41歲的李賀勤說。
她來舟山十幾年,幹過各種工作,扎蟹扎了四五年,想扎蟹想了兩年。
「我在廠裡幹活的時候,聽說扎蟹工資高,就想來扎蟹,但是,身邊沒有扎蟹的老鄉,只好自己去碼頭看看。」
她去了無數趟碼頭,問過很多門市部,一開始,沒有一個人願意請她扎蟹。
「別人一看我是一個人來,就知道我不會扎蟹,不是說人滿了,就是說怕我把蟹扎壞。」
有一次,一個男親戚到她家做客,聊天時,李賀勤跟他說起,自己想多賺點錢,想去扎蟹,男親戚一開口,把她樂壞了,「我老婆就幹扎蟹,讓她帶你去。」
從此,每年的螃蟹季,李賀勤都會去扎蟹,扎完蟹,再找地方打工。
現在,她的搭檔是她的外甥女,20歲出頭,「扎蟹很辛苦很辛苦,要凌晨三四點起床來碼頭找活,忙的時候,連午飯都吃不上。因為一直坐著,腰會很酸,手指麻木。被蟹夾上幾下,那很正常。」
她伸出手,手指好幾處傷口。「塑膠手套是安全保障,有時候夾得厲害了,手指也會出血,不礙事,回家擦點碘酒就好。」
中午11點40分,門市部的一批螃蟹扎完。女工們站起身,三三兩兩地往外走。短短的幾分鐘休息時間,有的人在泡方便麵,有的人在啃青菜包。
門市部的老闆在一邊喊:快點,快點,下一批螃蟹馬上要到了。
這時,這些女工忙不迭地又投入到扎蟹工作中去。對她們來說,吃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蟹可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