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夫婦一個養蟹、一個賣蟹,靠10年打拼,共創8000萬財富!

2020-12-20 農業向陽

在江蘇省揚州市,有一對模範夫妻,丈夫叫王俊,妻子叫張玉鸞。他們展示了什麼叫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這對夫妻最初是在市區開一家大閘蟹專賣店,生意紅火。在2010年,丈夫王俊發現一個商機,也是危機,那就是每到中秋銷售旺季,專賣店無優質螃蟹可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俊下決心自己養殖大閘蟹,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和妻子走上了一個養蟹,一個賣蟹,互相配合的致富之路。2019年,王俊和妻子張玉鸞靠著賣螃蟹,賣出了8000多萬元財富。

他們是怎麼讓一家大閘蟹專賣店營收8000萬元的呢?

出師不利

王俊夫妻倆經營大閘蟹專賣店,經常為收不到好螃蟹犯愁。因為螃蟹不是自己養殖的,所以經常出現市場的供應沒辦法滿足的情況,有時看著錢都賺不著,很著急。在幾番困擾後,2010年,王俊決定養螃蟹解決專賣店貨源供應的問題。他拿出八百萬元積蓄,在高郵市租下了六百多畝的池塘,大張旗鼓的幹了起來。

然而事情並不像童話故事那麼簡單,第一年,王俊因為不懂技術、沒有養殖經驗導致養的螃蟹產量極低,每畝才六十多斤,虧損近六百萬元。

放長線 釣大魚

在向別人請教後,王俊知道螃蟹產量低的原因就出在蟹苗選擇上。2011年,再戰的王俊不像別人馬上去購買優質的蟹苗,而是劍走偏鋒,自己挑選母蟹育苗。這意味著王俊2011年別想從螃蟹身上賺到錢,怎麼也會比別人慢上一步,但好處是這能保證他之後蟹苗的質量。到2013年,他終於成功培育出了第一批蟹苗。同年十月,王俊的螃蟹上市了,畝產量有了120多斤。這一年,王俊的大閘蟹專賣店賣上了自家養的螃蟹,銷售額達到了八百多萬元。

成功之後,王俊更有信心開展他的養蟹工作了

養殖剛剛走上正軌,王俊又決定做一件當地還沒人做成的事。

公母螃蟹分開養殖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

正常情況下,每年臨近中秋節的時候,送螃蟹成了很多人的首選。可中秋節那會兒,公螃蟹其實還不到吃的最佳時機。大閘蟹每年到中秋的時候,只有母螃蟹有一部分成熟了,公螃蟹卻沒成熟,推遲十天到半個月左右最好。市面上很多賣螃蟹的商戶急於滿足市場需要,公蟹母蟹一起上市,很多客戶都吃不到口感最好的螃蟹。而公母螃蟹分開養就能先集中讓母蟹先上市,然後過段時間上市公蟹。

有這個行業痛點,為什麼以前沒有人這樣做呢?

原來有個難題,分公母蟹苗太費時費力,划不來。蟹苗只有硬幣那麼大,兩個小時能放養蟹苗的工作,如果公母蟹分開要多花1個星期。

但王俊卻覺得,為了給市場提供更好的螃蟹,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4年,王俊就開了一個四十多畝的塘口,把公母螃蟹分開養殖。雖然中途遇到了一些困難,但10月份,母螃蟹每畝的產量達到130多斤,能提前上市了,然後公螃蟹繼續在增長,成熟之後再上市。由於王俊有節奏、分批量上市公母螃蟹,保證妻子專賣店上市的螃蟹都是成熟的,口感鮮美,他們的螃蟹店生意更好了。

有人會說,這樣也不能讓他們銷售額達到8000萬元吧?

是的,在王俊養殖螃蟹後,他們分工更明確了,一個負責養殖,一個負責銷售。這幾年妻子張玉鸞也沒有閒著,她感受到了網絡銷售的力量。開始拓展線上渠道,成為養殖界的網紅,某社交平臺上積累了幾萬粉絲,建立了18個購物群,僅僅手機上的客戶就有五萬多。2019年在網上就賣出了1800多萬元的大閘蟹。

2020年他們做得更規範,使用自動流水線操作,確保打包安全,規範,賣出的螃蟹足斤足兩。靠著口碑,網上客戶越來越多。2020年是王俊養殖螃蟹的第10年,他的養殖基地已從最初的六百畝擴大到了如今的三千畝,銷售額也突破八千萬元。

從王俊的創業故事我們知道了,要以市場需求來指導生產,為客戶創造價值,才能為自己創造財富。

大家好,我是向陽!農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農業路上,我們一起努力,向著太陽,迎著光!

相關焦點

  • 江蘇「蟹二代」:「打斷腿,也要回家賣螃蟹!」
    在固城湖養蟹,通過電商平臺用拼單方式賣蟹,作為「蟹二代」的陳芸,正用一種父輩們想都沒有想過的方式承繼著父輩們事業,也成就著屬於自己的夢想。  新的蟹季到來,作為螃蟹主產區的江蘇,關於螃蟹的故事正在不斷充實更多的章節和內容。
  • 他養蟹4000多畝,一年淨賺3500萬,比市場價多賣30-40元/斤!如今牽頭...
    他養蟹4000多畝,一年淨賺3500萬,比市場價多賣30-40元/斤!1992年,因他父親投資煤炭生意失敗,欠下200萬元債務,邵建華放棄學業毅然選擇打工養家。 1993年,他從浙江回蘇南從事運輸行業。「當時比較失落,這200萬元債務幾乎靠全家省吃儉用、辛苦勞作還清的。」他從父親身上懂得了誠信的可貴,即使賠本也要堅持著這種品質。
  • 養蟹狀元:靠水吃飯錢並不好賺 不是所有蟹商都能賺錢
    陽澄湖蟹農受到衝擊  「上世紀90年代真的是養蟹的好時段,不但有鎮裡的技術指導教你怎麼養蟹,當時的行情也特別好,每年能賺1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錢建春說:「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明顯就感覺到了很大的衝擊。」
  • 上海蟹老闆在陽澄湖的7年 生意好時曾賣"洗澡蟹"
    東方網9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陽澄湖,養蟹重要還是賣蟹重要?當記者問起這個問題時,53歲的上海人老羅(化名)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後者,「現在到處都是大閘蟹,別人憑什麼專門來巴城找你買?如果沒有朋友,年底蟹死在湖裡也沒人要。」說起自己擁有的人脈和渠道,老羅笑而不語,臉上浮過一股神秘而微妙的優越感。
  • 「蟹二代」拼出農產品新通路
    陳芸的目標是成為一名新蟹農,不僅要把大閘蟹養得好,還要賣得好。她計劃到拼多多上賣大閘蟹,一個星期前,她的拼多多店鋪剛剛審核通過。近幾年,在江蘇南京、常州和泰州等大閘蟹原產地,已經湧現出一個蟹二代群體,他們通過拼多多,把家鄉的大閘蟹銷往全國,開闢出大閘蟹銷售的新通路。 夕陽西下,蟹農正在查看自家蟹塘螃蟹的成熟程度。
  • 大閘蟹豐收年 低價低需求苦了「賣蟹人」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深秋蟹肥,當下正是一年之中吃蟹的最好時節。作為我國主要的淡水蟹養殖地區,坐擁八大湖區的江蘇省無疑是吃蟹人的「天堂」。在經歷國慶期間河蟹的高價之後,河蟹市場迎來價格的降低。記者走訪北京京深海鮮市場發現,「消費少、產量大」幾乎成為困擾經營方的問題,相比去年,公蟹母蟹雙雙掉價成了常態。豐收年的大閘蟹,卻讓「賣蟹人」發了愁。
  • 賣蟹不賣繩 這家海鮮小店日銷4萬
    「花了很多錢,反而買了一大堆繩子,這樣的客戶體驗是非常差的」,深知消費者痛點的李欠華夫婦,決定給青蟹「鬆綁」。靠著真誠服務和對品質的把控,再加上以客帶客的口碑效應,蟹必剝淘寶店得到了一批忠實的老客戶。忠實度並不只是體現在復購率和客單價的數據中,更跳出了網絡,成為他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花哥,十點到港,今天又有三箱豆腐魚,30斤的小白鯧都快2兩一條了。」
  • 崇明寶島蟹莊 蟹住的是「森林度假區」
    清水蟹養在蟹塘裡,這是「常規操作」,可你見過把清水蟹養在「森林度假區」裡嗎?  崇明新晉的博士農場——寶島蟹莊,從去年開始打造一片約140畝的「蟹森林」——8000棵池杉、落羽杉種植在水中和三個人工小島上,為養殖的崇明清水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蟹莊還在水面上鋪設了木棧道,掩映在樹林中,營造出了「蟹在水中遊,人在水上走」的獨特景觀。
  • 一斤重大閘蟹15萬 「天價蟹」背後疑點重重(圖)
    張建波 攝  「一斤重大閘蟹15萬」是場鬧劇?      記者調查發現「天價蟹」背後疑點重重,而南京羊皮巷8兩多重的野生江蟹才賣一兩千  10月金秋,蟹肥桂香。每年這個時候,蟹市總少不了「蟹王蟹後」的噱頭,各種與「巨蟹出世」有關的新聞也會此起彼伏。
  • 飛蟹「熱炒」一天一個價海鮮禮包「遇冷」不好賣
    海鮮開始漲價大飛蟹一天一個價  昨天上午,記者在解放廣場附近的市場見到,大飛蟹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普通的飛蟹每斤30元,大一點兒的已經漲到35元了。一名商販告訴記者,今年開海之後,飛蟹供應量一直很充足,價格也一直相對較低,小一點兒的每斤15元左右,大點兒的20多元錢。大概從3天前開始,飛蟹價格突然漲起來了,幾乎一天一個價。
  • 陽澄湖大閘蟹暴利調查:養一畝蟹子淨賺一萬元
    一位業內人士說&nbsp,陽澄湖大閘蟹在青島旺銷大概是從2005年開始,當時一隻蟹子也就二三十元,主打的禮券是兩三百元甚至還有一百多元的,但如今,中等規格的蟹子一隻也要四五十元,主打禮券更是漲到了五六百元,漲幅達到了一倍。  產地  養一畝蟹子淨賺一萬元  一個30多人的養殖公司,陽澄湖大閘蟹的銷售收入竟高達3000多萬元。
  • 猝不及防的「蟹」逅!江蘇螃蟹落戶新疆天山腳下
    「我在新疆察縣也是,第一個養螃蟹的人。」管小平說。察布查爾縣,伊犁河上遊的魚米之鄉。當地水源豐沛、光熱充足,種植有14萬畝水稻田。但由於缺乏產業支撐,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坎鄉曾是極度貧困鄉村。2015年,原本打算發展水產養殖產業的管小平,在一次江蘇鹽城援疆工作組組織的考察中,與螃蟹相遇了。「螃蟹這個東西,我覺得這個很好啊,為什麼沒人養了呢?伊犁養螃蟹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水資源豐富得很,我就是『賭』了一把。」但是這麼小的螃蟹誰吃呢?養了真的能賺錢嗎?
  • 江蘇大閘蟹「落戶」新疆,源自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
    而在此前,當地人長期以來靠種水稻和放牧為生,從小到大壓根沒見過螃蟹,更沒想過有一天會接觸螃蟹養殖。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當地水源豐沛、光熱充足,種植有14萬畝水稻田。但當地缺乏產業支撐,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坎鄉,曾是極度貧困鄉村。2015年,原本打算發展水產養殖產業的管小平,在一次江蘇鹽城援疆工作組組織的考察中,與螃蟹相遇了。管小平說:「螃蟹這個東西,我覺得這個很好啊,很好吃啊,為什麼沒人養了呢?伊犁養螃蟹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水資源豐富得很,我就是賭了一把。」
  • 江蘇大閘蟹「落戶」新疆,源自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
    "秋風起,蟹腳癢",這樣的場景通常出現在江南水鄉,但現在不一樣了,江蘇的大閘蟹,如今跨越四千公裡,安家落戶在新疆天山腳下。而在此前,當地人長期以來靠種水稻和放牧為生,從小到大壓根沒見過螃蟹,更沒想過有一天會接觸螃蟹養殖。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綁蟹工平均年收入5萬!大閘蟹成了「富民蟹」
    水面下,一隻只即將成熟的大閘蟹正慵懶地吐著氣泡,再過10多天它們就將「上岸」,「爬進」冰袋後搭乘飛機,快遞到全國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2009年,我成立了大閘蟹電商銷售公司,當時市面上做電商賣蟹的不多,生意挺火的,年收入近300萬元。」顧敏傑的成功深深刺激了消涇村的村民,原來螃蟹還能這麼賣!
  • 部分蟹農加倍放養密度 大蟹少小蟹多成定局
    他們將河裡的水草撈起來,放到養殖大閘蟹的水域中,就為大閘蟹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養殖大閘蟹20多年來,陸健、孫玉英夫婦對此駕輕就熟。陸健說,大閘蟹自會生長,不必太過操心。不過進入9月之後,明顯地要比過去更花心思。大閘蟹成熟在即,一方面要加大飼料的餵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防護。「這個月開始忙起來了。」他說。
  • 江蘇大閘蟹「落戶」新疆,源自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
    "秋風起,蟹腳癢",這樣的場景通常出現在江南水鄉,但現在不一樣了,江蘇的大閘蟹,如今跨越四千公裡,安家落戶在新疆天山腳下。而在此前,當地人長期以來靠種水稻和放牧為生,從小到大壓根沒見過螃蟹,更沒想過有一天會接觸螃蟹養殖。這場猝不及防的"蟹逅",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大連市場東溝飛蟹一天一個價 莊河皮口飛蟹很受傷
    大連市場東溝飛蟹一天一個價 莊河皮口飛蟹很受傷2012-05-09 15: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nbsp&nbsp&nbsp「昨天25元錢一斤的東溝公蟹是沒有經過挑揀的,缺點是有個別死的、掉腿的,賣的時候就要把不好的挑出來。而今天45元錢一斤的公蟹是挑揀好的。&nbsp」郝先生告訴記者,昨天市場上同樣有產自莊河、皮口的飛蟹,挑揀出來的公蟹價格在每斤60元至75元,母蟹價格每斤95元。
  • 陽澄湖大閘蟹熱銷背後:未捕先賣「防偽蟹」,假蟹扣定製2毛一個
    在今年的熱銷背後,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原本在開捕當日才發放的防偽蟹扣,出現在多家線上商戶21日之前銷售的「陽澄湖大閘蟹」身上,其中不乏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及會員單位旗下品牌,未捕先賣「防偽蟹」。此外,假冒的蟹扣在網上以2毛一個價錢出售,並可定製。
  • 「蟹鬥」看點:洞庭湖蟹VS陽澄湖大閘蟹
    ;nbsp&nbsp&nbsp湖南省特種水產養殖營銷企業——八百裡水產公司,今年在洞庭湖外湖圍欄8000畝養蟹,喜獲成功。年初投放扣蟹200萬隻,7月底檢測個體重已達110克至130克。待9月捕撈,個體重量預計可達180克左右。7月下旬,國家和省內有關水產專家現場考察後認為,從洞庭湖外湖所養的河蟹個體來看,比蘇浙等地的池塘精養蟹至少高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