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蟹不賣繩 這家海鮮小店日銷4萬

2020-12-16 大豫網

用手電筒照頂蓋判斷肥瘦、看蟹鉗露肉部分判斷健康、看遊足的回彈力度判斷青蟹活力、看中足摩擦的印記判斷螃蟹交配的次數……每一隻青蟹都要經過三四道選拔才能過關。

「花了很多錢,反而買了一大堆繩子,這樣的客戶體驗是非常差的」,深知消費者痛點的李欠華夫婦,決定給青蟹「鬆綁」。

靠著真誠服務和對品質的把控,再加上以客帶客的口碑效應,蟹必剝淘寶店得到了一批忠實的老客戶。忠實度並不只是體現在復購率和客單價的數據中,更跳出了網絡,成為他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

「花哥,十點到港,今天又有三箱豆腐魚,30斤的小白鯧都快2兩一條了。」在第一時間,收到信息的李欠華把合作漁船出海捕撈的情況記錄下來,並且發到朋友圈和粉絲群。二十分鐘過去之後,他又發出一條留言:已經全部賣完了。

打開「蟹必剝」淘寶店(以下簡稱「蟹必剝「)的首頁,沒有華麗的頁面裝修,取而代之的是店主的「海鮮買手」日記。6年前,李欠華和謝碧波開了這家淘寶店,去年,這家店的銷售額約為300萬,目前旺季的日銷售額更是達到4萬。

從一個只賣三門青蟹的海鮮小店到有魚蝦海產、乾貨、特色水果等多品類的店鋪,李欠華夫婦用「只挑選最肥的青蟹」和「賣蟹不賣繩」的做法,圈住了一大批忠實的客戶群。

最肥的青蟹和最新鮮的魚蝦

每天早上五六點,李欠華和謝碧波就已經開始挨家挨戶「搜刮」蟹農們新捕的青蟹了。用手電筒照頂蓋判斷肥瘦、看蟹鉗露肉部分判斷健康、看遊足的回彈力度判斷青蟹活力、看中足摩擦的印記判斷螃蟹交配的次數……每一隻青蟹都要經過三四道選拔才能過關。

「我們只挑最肥的一批,所以價格也比市場價高一些,」謝碧波告訴《天下網商》。

不同於自有養殖基地或是固定合作魚塘的方式,謝碧波選擇了與鎮裡青蟹大戶合作。凌晨兩三點,蟹農們就會收起自己蟹塘裡的九龍網,青蟹就鑽在裡面,幾百個蟹農把肥瘦不均的青蟹都賣給大戶,謝碧波就去大戶那裡挑選過濾。

青蟹的供貨視潮水而定:潮水大的時候塘裡換進新鮮海水,青蟹活動旺盛,鑽進網籠裡的青蟹就特別多,遇上小潮水的情況則要等上四五天。由於供貨的不穩定,擔當客服的李欠華需要與消費者實時溝通,說明發貨情況,每天打幾十個電話是常事。

從2010年9月份的第一單到現在,與女主人謝碧波同名的「蟹必剝」在三門青蟹這個品類中一步一個腳印,進入TOP商家的行列。由於青蟹的銷售周期為4月到11月,加上很多老客戶希望滿足「魚蝦蟹一站式購物」的需求,李欠華和謝碧波開始考慮拓充品類。

偶然的機會,夫妻倆找到一個新的碼頭,大大小小的漁船每天不定時靠岸,新鮮的魚蝦和罕見的高價海鮮在那都能找到。「去年5月底大梅童魚滯銷,原先和漁船合作的魚販子都吃不下貨,然後我們全部都買了下來,」李欠華說,沒想到在店鋪一試銷,客戶反響特別好,「之後漁船隻要一捕上好東西,他們都在當天夜裡第一時間告訴我。」

為了讓老客戶實時看到漁船出海後的收穫,李欠華一收到船老大的消息,就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一條「漁汛早知道」,第二天一早去碼頭拿貨發貨。漁獲的成果全靠運氣,也許今天是45斤滑皮蝦和30斤小白鯧,明天就是40斤豆腐魚、8斤沙蒜、12斤小米魚。李欠華的朋友圈每天都是不同品種不同數量的魚蝦蟹,但是都是最新鮮的,老顧客們在下面評論購買或者直接轉帳,不一會兒就賣空了。

「由於海捕的關係,大風低溫都會影響收成,發貨時間發貨時間非常不穩定。」李欠華說,「除了常見的魚蝦蟹品種,還有許多不常見的高價貨,例如6斤左右的龍利魚一條就1000塊,3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一條就要6000多塊。」

品控、高性價比和無憂售後是「蟹必剝」的招牌。淘寶匯吃平臺內容運營負責人黃航(花名:黃後)對《天下網商》說:「這個店鋪的老闆是一個特別懂貨的買手,他每天一大早去碼頭,等漁船靠岸,然後親自挑選所需要的貨,經他手的魚蝦蟹,新鮮度和肥度都是一流,因此深得消費者喜愛。」

雖然「魚蝦蟹夢想3件套」都已經初步完成,不過,令李欠華煩惱的是,隨著上架的海鮮品類越來越多,不同的魚蝦由不同的漁船抓捕,又在不一樣的時間靠岸,大量時間花費在聯繫漁船、去碼頭進貨和挑選貨品等工作中。對於品質成色的執著又驅使他們事事親力親為,組建團隊也成為了弱點之一。

「每天扔掉好幾千塊錢的繩子」

把最肥美的青蟹搬回家後,李欠華夫婦並沒有直接把它們打包發走,而是要進行一道特殊的工序:給「五花大綁」的青蟹換繩子。

為什麼要換繩子?青蟹市場的行業亂象由來已久,吸水的綁蟹繩成為價格貓膩的一大禍首,此前更有「青蟹綁31米繩 繩子比青蟹還貴」的媒體報導,陸續有消費者向李欠華反映類似的擔憂。「花了很多錢反而買了一大堆繩子,這樣的客戶體驗是非常差的」,深知消費者痛點的李欠華夫婦,決定給青蟹「鬆綁」。

換繩子的環節不僅讓工作量大大增加,青蟹的損耗率也相應上升。再熟練的工人也偶爾會被青蟹的大鉗子咬傷,鬆綁的青蟹會互相打架,斷鉗子斷腳是常有的事,只能低價賣給老客戶或者自己煮了吃。

「在旺季的時候,收貨量大,每天解下來的繩子就值好幾千,家裡的幾個垃圾桶都裝不下。」謝碧波也嘗試和蟹農們溝通,綁蟹的時候是否可以按照他們的綁法標準,然而由於自己的需求量不夠多,蟹農們的大部分青蟹要賣給青蟹市場,只能作罷。「只有偶爾做聚划算之類的大促活動,需要大批量供貨的時候,會和供應商達成一致,用我們統一的綁法,當然價格也會貴好些。」謝碧波無奈地說。

除了「賣蟹不賣繩」的堅持,夫妻倆在產品的包裝上也一直嘗試迭代創新。捆綁物5%內、水分損耗5%內、死蟹瘦蟹包賠……這些承諾的背後,是過硬的包裝標準和物流服務體系的支撐,可能他們自己也沒想到,堅持了5年的準則,今年居然被青蟹協會當成網銷青蟹標準進行推廣。

「剛開始沒經驗,直接把青蟹扔進紙盒裡就發走了。結果青蟹會吐水,包裝又不透氣,顧客收到的時候是溼漉漉的包裝盒和已經死掉的青蟹,只能一個個打電話,請他們來退款。」說起剛創業時的經歷,謝碧波哭笑不得。

現在,「蟹必剝」使用加厚的泡沫箱包裝青蟹,並且泡沫箱上有透氣孔。內置的吃蟹工具不僅是小禮物,更是固定青蟹位置的小心思。「用小包裝代替大包裝、用小片泡沫擋板或蘆笛草減少青蟹爬動、冬天放木屑保溫……目前江浙北上廣能夠做到隔天收貨,並且損耗率幾乎為零。」這些,都是謝碧波在無數次嘗試之後得出的經驗。

「生鮮的保鮮和運輸是個問題,加上冰袋保鮮以後快遞續重費用很貴,利潤率很低。」李欠華說,「我們只想挺直腰板做生意,把貨源控制好才是最關鍵的。」

主婦們的「海鮮買手」

2016年3月,李欠華建立了一個名為「漁獲早知道」的微信群,群成員多為購買頻率較高的老買家,並且幾乎都是家庭主婦,到目前為止,精選入群的成員已經有150人左右。

每天漁獲結果出來以後,李欠華都第一時間發布到群裡,偶爾還會直播碼頭的趣聞趣事,新捕獲的罕見品種,給群裡的老客戶們「漲姿勢」。5月,李欠華夫婦還邀請群裡的成員們到台州三門遊玩,在自己家辦了一場主題為「吃吃吃」的買家大會,帶著二十餘位買家及家屬乘船出海捕魚、下廚烹飪、親自去碼頭挑選海鮮。

「做淘寶6年,幾乎收到過全國各地的特產,甚至還有孩子玩具和衣服,自行車等禮物,我們和買家們已經不僅僅是買賣關係,而是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在相處。」說起這些,謝碧波非常感動。

「還有每年做大活動,買家都會過來幫忙當客服。去年聚划算的時候有5個買家客服,有些都是買了好幾年東西的,對店裡產品了如指掌。店裡經常來幫忙的美工也是以前的買家。」李欠華補充道。

靠著真誠服務和對品質的把控,再加上以客帶客的口碑效應,蟹必剝淘寶店得到了一批忠實的老客戶。忠實度並不只是體現在復購率和客單價的數據中,更跳出了網絡,成為他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

關注大豫創業微信dychuangye,參加最新創業沙龍活動,了解河南最新創業政策紅利。

相關焦點

  • 突查2家酒店4家海鮮排檔 誰還在賣綁繩蝤蛑?
    在各地突查的情況下,是否還有人在賣綁繩蝤蛑?3月16日,記者對位於鹿城和瑞安的2家綜合酒店和4家海鮮排檔進行了走訪,發現綁繩蝤蛑並沒有消失,還有不少江蟹也穿上了「外衣」。新東山海鮮樓:三種螃蟹綁得各有不同3月16日晚上6:00 地點:歐洲城新東山海鮮樓正亮海鮮:蝤蛑身上綁著吸水布條
  • 憑藉著一碗麻辣小海鮮,日銷3000單,這家店的秘訣很簡單
    這家不足30平的小店裡每天下午5點左右排滿了人,店裡主打的海鮮產品,顧客可以自由選擇組合,再由廚師進行現場製作,顧客可以圍坐在操作區。那麼這樣一家小海鮮店是如何在海鮮餐飲市場脫穎而出,做到日銷3000單的?
  • 海口這家麵館太任性,不賣白天只賣宵夜,11元1碗有10種海鮮肉
    因為海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社會發展的迅速,如今來海南旅遊的人特別多,很多人來海南就是購物和看大海,吃貨們就是以吃海鮮和水果為主,那麼早餐一般都吃什麼呢?海南人的早餐看似簡單又很豐富,一碗伊面就能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海南的伊面不貴,十元錢就可以吃一碗清爽而營養豐富的海南伊面了,裡面配菜特別多,吃起來很過癮。但是位於文明路這家錦山裡燜面卻很任性,他們不賣早餐不賣午餐,也不賣晚餐,營業時間從晚上八點半到凌晨三點,卻依然生意火爆,排隊的人擠滿屋,到底有何魅力呢?
  • 哈爾濱波塞冬海鮮商場承諾「繩子蟹」一律去繩賣
    哈爾濱波塞冬海鮮商場承諾「繩子蟹」一律去繩賣     東北網哈爾濱3月23日電 連日來,哈爾濱波塞冬海鮮商場針對市民批評的「繩子蟹」問題,公開向廣大顧客承諾
  • 這兒一條視頻賣了1.5噸麵包蟹
    疫情來襲,養殖戶"望蟹興嘆""每天都在接退貨電話,這些螃蟹運不出去,在池子裡臨時養著,足足有3噸多。"張先生透露,春節前夕,公司進口了一批鮮活麵包蟹。按照往年的渠道,春節期間購銷兩旺,超市、餐廳、電商完全不愁賣。沒想到,2020年一場疫情,一下子"變了天"。
  • 一道煎蟹吃出一條街!廈門這家24年大排檔,這隻蟹一天能賣上4萬元!
    要說哪一家最正宗,珊瑚也不知道但今天帶大家來的這家可是「爆場王」!約上三五好友喝著啤酒、啃著蟹滋味不是一般的好~有趣的是,因為店裡的螃蟹用量大,最高峰一天要賣三四百隻螃蟹。這家批發商現在只做這裡的生意。批發商大叔每天清晨5時就到菜市場轉悠,專挑攤販手中最鮮活最肥美的青蟹。
  • 「蟹卡」商家套路多:先賣券後兌換、提貨難、蟹瘦繩子湊
    一位網友在知乎吐槽稱,收到快遞後,打開一看,綁蟹的繩子比筷子還粗,還浸透了水,估計繩子就有1兩重。所謂「蟹繩」潛規則,指的是連蟹繩一起稱重,甚至會出現「半斤蟹繩半斤螃蟹」的情況。「目前線上銷售依然實行(使用)帶繩重,蟹繩潛規則盛行,消費者到手的大閘蟹,缺斤少兩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日前,江蘇省淡水水產所研究員葛家春說。
  • 飛蟹「熱炒」一天一個價海鮮禮包「遇冷」不好賣
    海鮮開始漲價大飛蟹一天一個價  昨天上午,記者在解放廣場附近的市場見到,大飛蟹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普通的飛蟹每斤30元,大一點兒的已經漲到35元了。一名商販告訴記者,今年開海之後,飛蟹供應量一直很充足,價格也一直相對較低,小一點兒的每斤15元左右,大點兒的20多元錢。大概從3天前開始,飛蟹價格突然漲起來了,幾乎一天一個價。
  • 吃蟹旺季,過度捆綁現象有否反彈?記者連日再訪「青蟹繩」
    中秋臨近,秋蟹肥美。半年過去,「過度捆綁」有無反彈?為此,記者於9月13日、14日,再次對「3·15「期間曾暗訪和被市監部門突擊檢查的酒店、海鮮排檔、農貿市場進行了回訪,發現帶泥麻繩等過度捆繩行為在市面上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塑料扣(市場監管部門允許的捆綁方式)和細繩。但仍有個別商家採用粗繩捆綁。
  • 賣燒餅賺了7套房?!老闆微微一笑:不多不多-雙菱路 這家 小店 賣...
    原標題:杭州這家小店厲害了,賣燒餅賺了7套房?!老闆微微一笑:不多不多  杭州雙菱路上有一家開了9年的衢州烤餅店,平均每天能賣2000多個小烤餅,網傳老闆在杭州有7套房,這是真的嗎???
  • 燈下黑的小店開發法--北海道札幌蟹本家旁的無名海鮮小店
    耳光餛飩在上海黑暗料理界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招牌了,在它周邊不到50米的地方還有一家餛飩店,你真的天真的認為那家餛飩點老闆娘有的只是情懷?沒有點得意生活,怎麼可能活下去。這是個引子,引出的是今晚推薦的一家小店,北海道札幌JR站「蟹本家」馬路對面的海鮮小店。
  • 25平小店只賣一碗炒飯,月入16萬
    在上海,一個叫做田源的餐飲創業者卻做到了,在他的店裡只賣炒米飯和滷製品,25平小店,4張桌子,90%的貢獻率均來自外賣。平平常常一天就能做到300多單,一個月1萬餘單,自從它火爆以後,還帶火了炒米飯這一品類,去年僅上海一個地區以炒米飯為大單品的餐廳開始激增。
  • 走訪鄭州海鮮市場:每斤258元的帝王蟹,春節前一個月能賣50噸
    河南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市場時發現,海鮮年貨分為國產和進口兩種:國產海鮮中,帶魚和花甲走量最多;進口海鮮中,每斤兩三百元的俄羅斯帝王蟹「火」得不行。見聞1魚類中帶魚走量最大有商戶一天賣2000件像刀片一樣薄、發出銀白色亮光的國產帶魚,比較好吃,貝類裡面花甲最暢銷鄭州中部兩岸·海鮮港的商戶段名洋介紹,「魚類中,帶魚走量最大。」
  • 每隻賣200,日銷2萬單的「全聚德烤鴨」,為何如今賣不動了?
    曾每隻賣200,日銷2萬單的「全聚德烤鴨」,為什麼如今賣不動了? 談到北京,最出名的除了長城應該就是北京全聚德烤鴨,作為北京當地的特色美食,它成為旅人必嘗的一道食物。在幾年前,這道美食還非常火爆,平均每天有2萬人點單,如今卻開始出現銷售困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 橡皮筋當蟹賣 「潛規則」何時休?
    蔡先生說,這家超市的商品標註也很不規範,明明買的是梭子蟹,小票上卻標的是明蝦。當著記者的面,蔡先生撥通了小票上這家超市的服務臺電話。如海超市御橋路店工作人員電話錄音:「你不能把這個攤在我們消費者頭上,這個說白了我這邊做銷售的,一家願打一家願挨又不是我非要強逼這你買這個蟹對吧?」
  • 女子去海鮮市場買了不到4斤螃蟹,回家一稱綁蟹繩子就重1斤
    據越南媒體4月13報導,一名居住在河內金馬市的市民CTN(化名)在網上分享了在一家海鮮店買螃蟹的經歷。據CTN稱,3月31日,她來到一家著名的海鮮店訂購螃蟹,儘管這裡的螃蟹一直被顧客評為美味和新鮮,但這次經歷卻讓她有點困惑。當時,她選擇購買每公斤3-4隻的螃蟹為家人準備晚餐。
  • 海口海鮮大世界多家攤位沒標價 紅花蟹賣到210元/斤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鮮大世界多家攤位沒明碼標價&nbsp&nbsp&nbsp&nbsp南國都市報2月4日訊(記者林文泉文/圖)近日,記者根據市民反映,發現海口市新埠島的海鮮大世界多個攤位沒有明碼標價,紅花蟹賣到210元/
  • 這家3平米的小店,只賣2種點心,卻因這「2字」年收入超2000萬!
    這家3平米的小店,只賣2種點心,卻因這「2字」年收入超2000萬!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現在很多人發現,錢越來越難賺了,因為一些傳統行業逐漸沒落,而一些新興行業又有太多風險,人們在吐槽沒有趕上創業好時候,成本高競爭激烈等等一系列因素,卻沒想到偏偏有一些人,他們在逆風中成長,數錢數到手軟,比如這家小店只有三平米,只賣兩種點心,卻因這2字,年收入超過2000萬,網友說佩服。
  • 一隻螃蟹綁了半斤繩?深圳東門海鮮市場被爆「缺斤少兩」!
    但是最近有深圳市民報料稱,羅湖東門海鮮市場這種看似平價的市場裡面,部分商家的套路可著實不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0元買兩斤蟹 一隻螃蟹半斤繩?
  • 賣鍋貼和酸辣湯的小店,年入200萬的七個秘密
    我在北京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每周去爬香山,一起爬山的朋友領我去吃過一家鍋貼,她告訴我,這個老闆通過賣鍋貼起家,現在又開了一家門面很大的餐館。原來賣鍋貼也這麼有前途,最近碰巧又看到一個賣鍋貼年入200萬的案例,有不少值得創業者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