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錢建春開著漁船前往圍網養殖水域捕蟹。 /晨報記者 胡迎
晨報記者 胡 迎 謝克偉
隨著陽澄湖大閘蟹開捕日期愈發接近,蟹農們也開始忙碌起來。據蟹農介紹,今年的大閘蟹較去年長勢更好,但周邊湖域養殖戶的競爭也很激烈,再加上屢禁不止的「冒牌蟹」,今年蟹價到底能不能上漲,他們心裡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從泥瓦工到「養蟹狀元」
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誰來養殖的呢?據記者了解,陽澄湖大閘蟹都是由當地的蟹農進行養殖,只有他們才具備在陽澄湖水域養殖大閘蟹的資格。
錢建春是土生土長的陽澄湖邊唯亭鎮人,因為養的蟹量多質優,當地人都稱他是「養蟹狀元」。「附近的人都知道我是養蟹能手,協會也好幾次授予我『養殖能手獎』的稱號。」在錢建春家裡,他指著以往所獲得的各類養殖獎項自豪地說。今年雖然整個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減少了一半,但錢建春依然是唯亭鎮的養殖大戶,有著60畝的圍網水域。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剛初中畢業的錢建春在當地打了幾年散工,「主要是泥工瓦工,當時手藝不錯,做得也還行。後來看周邊有些人開始圍網養殖大閘蟹,我也就想試一試。」錢建春說,當時他年輕氣盛,1996年第一年養殖就圍了110多畝水域,除了自己的積蓄5萬元,還向當時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貸了7萬元。讓錢建春意外的是,第一年不但把貸款還了,還掙了2萬元。
陽澄湖蟹農受到衝擊
「上世紀90年代真的是養蟹的好時段,不但有鎮裡的技術指導教你怎麼養蟹,當時的行情也特別好,每年能賺1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錢建春說:「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明顯就感覺到了很大的衝擊。」
據錢建春回憶,「那個時候大閘蟹行情就特別火,只要雌蟹到了2兩、雄蟹到了3兩,出水價就直接按統帳120元-150元/斤算,現在出水價就算是180元-200元/斤,那都是要按雌蟹3兩、雄蟹4兩的標準來算,而且按照當時的物價水準,每斤100多元的出水價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另一方面,這些年物料、人工費都在漲,「20年前我一年養蟹的淨利潤是10萬元,10年後收成好了,淨利潤還是10萬元,但是物價不可同日而語,在我們蟹農來看,現在大閘蟹售價真的不算貴了。」
據錢建春介紹,當地蟹農面對的衝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一些不法商販除了以次充好,還做冒牌的陽澄湖大閘蟹,這對整個陽澄湖大閘蟹的口碑有很大的衝擊。以前有報導說,10月份消費旺季時,陽澄湖周邊每日往外發1000噸大閘蟹,「其實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多的時候也就2000多噸,今年估計總量不會超過1500噸,你想想假貨的衝擊有多大。」
另外一方面就是來自其他湖域養殖蟹農的衝擊。錢建春說:「例如附近太湖、洪澤湖蟹農養殖的大閘蟹,都屬於長江水域,個頭和肉質也都不錯。更為關鍵的是他們的出售價格便宜,比如陽澄湖大閘蟹賣180元/斤的出水價,他們就可以賣160元/斤。我們賣到160元/斤的話,他們還可以更低,所以我個人估計今年的價格也漲不上去。」
「另外就是最近幾年,三公消費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今的消費主體是普通百姓,就算是半斤一隻的好蟹也不敢賣得太貴,價格太高老百姓買不起,砸在自己手裡也不合算。」錢建春說道。
曾被商販騙了30萬元
凌晨4點,記者跟著錢建春的漁船來到了他位於陽澄湖中湖的一塊圍網區域。「有個親戚的孫子要擺滿月酒,向我預訂了100隻。」只見錢建春熟練地從湖裡拉出一個地籠,就將三四十隻螃蟹倒入了蟹桶中。「這也要看運氣好壞,有時候,一個地籠裡面就八九隻大閘蟹,有時候一籠就有50多隻。你別看我現在還很篤定,等到9月底10月初時,我連下船的機會都沒有。不但自己要從早忙到晚,還要按照300元/天的人工僱傭幾個熟練的幫工,這樣才能滿足基本的捕撈工作。大家都覺得我們蟹農,靠著陽澄湖的水不愁吃飯,其實錢並不好賺。」
錢建春說,之前捕撈上來的大閘蟹主要託周邊城市的水產商販進行銷售,「每年這個時節都會有人來收,一回生二回熟,大家也都當做老客戶慢慢信任起來了。」可沒想到就是這「熟人」間的信任,讓錢建春吃了一次大苦頭。「一個銅川路水產市場的老闆問我要30萬元的大閘蟹,因為之前有過生意來往,所以我二話不說就把這30萬元大閘蟹捕給了他。結果貨送出去了,可是30萬元蟹款卻沒能進入我的腰包。人都找不到了,怎麼追。後面像這樣陸陸續續還吃過一些虧,都是1萬、2萬的。」
嘗試和品牌蟹商合作
為什麼現在市民買蟹更多都是通過蟹商的渠道呢?據錢建春介紹,在這些「黑心」水產老闆那吃虧以後,很多像他這樣的蟹農開始嘗試和一些大的蟹商合作,最近幾年,他養殖的大閘蟹基本都賣給了蘇州工業園區的蟹壹品水產有限公司。「畢竟他們這樣的大品牌名聲在外,不敢亂來,而且蟹農如果圍網或者購買蟹苗手頭沒錢,也能向公司預支。按照公司的採購要求和價格,雙方籤好合同,公司要多少,蟹農就養多少蟹,不用再過多擔心行情和銷售了。」
「你有著這麼大的養殖水域,為什麼不召集鎮裡的蟹農一起轉型做蟹商呢?」記者問道。
「年紀大了,衝勁也磨得差不多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蟹商都能賺錢,血本無歸的我也見過很多。」錢建春告訴記者,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己已經沒有當初貸款圍網時的膽量了。「我感覺錢是賺不完了,別墅裡面也是一張床,別墅外面也是一張床,對我們這樣的農民區別不大。另外,我一直生長在湖邊,安安心心喂喂蟹的生活也習慣了。」
「蟹壹品」品牌負責人顧士通認為,確實蟹農們的年紀都偏大,風險意識會強一點,「畢竟我們沒有開始賣螃蟹時就要投入上千萬的資金。」另外,對於銷售的模式和策略,這些老一輩的蟹農們也很難與時俱進了,「現在基本都是通過網絡平臺和預售券的形式進行銷售,和上世紀90年代的銷售模式已經截然不同了。」
挑蟹苗、投餵最關鍵
既然不操心銷售,錢建春就一門心思撲在研究大閘蟹養殖技術上了,一談起如何養好大閘蟹,他更是頭頭是道。
「挑選好的蟹苗是關鍵。」據錢春建介紹,蟹苗多是生長在海水和淡水的交界處,他一般會挑選啟東、崇明靠近長江口或是陽澄湖周邊的優質蟹苗,「我挑選蟹苗時,主要看蟹腿的量多量少,選多了就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另外就是2月-10月期間,在大閘蟹成長時期的投喂,錢建春也有自己的「秘籍」,「主要就是勤記錄,摸索經驗。」錢建春向記者展示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記錄的臺帳,其中投餵食料的數量、周期都有著清晰的記錄。「比如現在多種水草就很重要,一來可以淨化水質,二來可以作為食物,第三在大閘蟹退殼時,水草可以成為天然的屏障,避免被同類攻擊。還有就是投螺也有講究,要把握它清明後繁殖的時期,多吸收雜質,還能搭配給螃蟹餵食。
但是錢建春也強調,在陽澄湖種水草也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技巧,因為陽澄湖的湖底泥土較硬,所以需要連泥帶草用竹籤插入才能長得好。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