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過手機支付的香港市民不到三成!

2020-12-19 電商報

7月6日消息,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近日調查,曾使用過手機支付的香港市民不到三成,使用者年齡集中在25-34歲。

香港市民過去一年的支付渠道以現金和八達通為主,分別為99%和97%,網絡支付只有13%,手機支付只佔20%。

香港的各種消費場景,付費方式選擇十分之多,支付並不是港人的痛點。市面上已經有多個以港幣結算的手機支付軟體,如微信香港錢包、支付寶HK、「拍住賞」手機錢包等,但尚未風靡。有人對手機支付的安全性有顧慮,擔心個人信息洩露;有人說帶錢包習慣了,覺得用現金並不費事;也有人表示自己年紀大了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

因為信用卡高度普及,手機支付在港推廣慢半拍,與在歐美、日本的原因類似。據統計,香港人均擁有信用卡2.5張,每年發出1.5億張紙質支票。而且幾乎全能的八達通卡發行總量3000萬張,滲透到市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港人改變的動力不大。

而且根據香港法例,警察可向任何居民查看身份證,而且出行也離不開八達通,這令市民不能捨棄實體錢包,還是習慣帶上信用卡。目前僅憑一部手機,還無法具備這幾樣物品的全部功能。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金融創新與政策利好的雙重驅動背景下,金融科技逐漸成為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行動支付或將成為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助推劑之一。粵港澳互聯互通有利於灣區範圍內個人用戶和各種商戶、金融服務實現互聯互通,也有利於大灣區人們跨區域在生活上享受更多便利。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信息科技部總經理黃家偉表示,目前香港市民整體對手機支付接受程度還不高,但有很大改善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一年有近4000萬內地遊客到香港消費、示範,兼有業者賣力推廣,大部分港人會採用手機支付。香港在外界商網遍布,生意人必然要提供合作夥伴熟悉運用的支付工具。所以,讓港人廣泛接受手機支付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作者:電商報 路過蜻蜓

相關焦點

  • 布局行動支付 香港接連出招柴逸扉
    結果還顯示,約三成受訪市民曾使用過手機支付,其中25歲至34歲人士對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最高;超過九成受訪零售商戶有提供非現金支付渠道,最常見的渠道為信用卡籤帳(81%),其次為手機支付(43%)。該結果反映了行動支付已在香港日漸成型,普及度不斷提升。香港行動支付推廣的難點何在?其一便是信息安全問題。行動支付需要綁定銀行卡和獲取用戶資料,讓謹慎的香港人望而卻步。
  •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很少人使用手機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很少人使用手機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香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很多人眼裡都是發達的代名詞。在早些時候,在其他地方還都是低矮的小樓的時候,香港已經蓋起了摩天大廈,已經安起了電梯。但是近年來,我國的其他地方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繁華了,也越來越多人去香港旅遊了。但是有些人去香港旅遊的時候,有疑問了,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很少有人使用手機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我國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我們人民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便利,很多人出行都不帶錢,只帶一個手機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其實就這三個原因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其實就這三個原因相信每個人都會在生活接觸到手機支付,自從出現的那一天,手機支付就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因為非常地方便,一個手機就能夠完成所有的操作。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手機支付不僅在各個大城市很流行,而且還徵服了我國無數個小城市,就連很偏僻的鄉村,都會有手機支付。但手機支付在我國的香港地區卻很少有人用。我們不得不問一下,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呢?其實就這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香港人的習慣問題。
  • 行動支付「跑馬圈地」 「智慧香港」蓄勢待發
    2017年,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取得的進展可圈可點:多家運營商在行動支付市場開始大踏步擴張、共享經濟漸成熱門話題、智慧城市藍圖出爐……一個肉眼看得見的改變是:二維碼開始頻繁出現於香港市民的生活場景之中。
  • 為什麼香港這麼發達,卻很少人用手機支付?可能因為這三點
    為什麼香港這麼發達,卻很少人用手機支付?可能因為這三點香港曾是「亞洲四小龍」,經濟發達程度是出了名的,經濟發達意味著消費的人群比較龐大,而且消費能力比較強。可就是這樣一個發達的地方,如今也並不流行手機支付,在大陸都已經普及手機支付的今天,香港為何沒能接受這樣的支付方式呢?香港手機支付不流行,有地區發展的因素和社會因素在內,主要分為三大原因。香港雖然經濟發達,但是支付的普及不僅僅和經濟有關係,在香港,沒有類似支付寶這種專業的支付軟體,也沒有微信這種帶有支付性質的社交軟體,首先在支付條件上就已經受限了。
  • 在繁榮的香港,為什麼很少有人使用行動支付?原來有三個原因
    除了在網絡上購物以外,我們還喜歡使用行動支付。以前我們購物的話,一般是錢貨兩清,或者是使用銀行卡。而現在我們卻使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不需要帶上現金才能出門。在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之中,每天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交易,各個國家的人都會去購物。但是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在香港很少有人使用行動支付,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有這三個原因。
  • 為何繁華榮盛的香港,居民寧願使用現金,也不願去使用行動支付?
    如今行動支付不斷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可能年紀稍微大點的人應該都有過在小賣鋪裡等待找零錢的體驗,而商家如果沒有零錢的話,會選擇用一些便宜的物品來代替。如今我們幾乎走到哪裡都可以使用手機支付。
  • 行動支付,香港急起直追
    但與內地城市覆蓋達九成以上的行動支付相比,時至今日,香港行動支付比例仍不到兩成,活躍用戶更少,行動支付的使用場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費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什麼對於金融科技創新的接納速度如此之慢?成熟支付社會養成的習慣是最大阻礙。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發達的香港,卻很少有人用手機支付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發達的香港,卻很少有人用手機支付相比之前的生活,現在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可謂是得到了質的飛躍,其實這一點從日常人們生活的花銷就可以看得出來
  • 為何香港那麼繁華,卻很少有人用手機支付?3點原因引人深思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讓中國的老百姓生活更有意思了,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說起這個可是我們國人很引以為豪的東西,尤其是掃碼支付,差不多取代了傳統的現金交易。但是中國還是有一些地方沒有大量使用手機支付購物的,就像香港。
  • 香港如此發達,為何很少人使用手機支付?難道香港人更精明?
    香港如此發達,為何很少人使用手機支付?難道香港人更精明?作為中國曾經的驕傲,香港的發展也是世界超前的,香港也是曾經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所以香港在今天看來,依然是一個相對比較發達的地區。但是在香港,使用支付寶的人卻很少。
  • 「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港,為何寧願使用現金,也不用手機支付?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年紀稍大的人應該體驗一下過去在小商店裡找零錢的經歷,商家沒有零錢,只能用糖果之類抵零。現在,我們幾乎所到之處,都可以用手機支付。英國廣播公司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只能用手機在北京生活,能否生活一個月,答案才是可行的。
  • 香港是「購物天堂」,為何寧願使用現金交易,也不用手機支付呢?
    文:凱子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去的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用手機支付。英國廣播公司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只用手機在北京生活,看能否生活一個月。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從酒店到超市到公共汽車和商店,人們可以用手機支付費用。小編已經忘了自己身上多久沒帶過現金了,都快忘記現金長什麼樣子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還有這樣一個城市,很少有人用支付寶或微信來支付,那就是香港。香港人似乎更喜歡現金和信用卡支付。
  • 行動支付悄然改變香港市民生活
    信息時報訊(記者 潘敬文) 對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核心區的香港來說,這兩年間來自內地的科技金融的力量,正在深刻改變著這座以傳統金融為核心的城市的內核。行動支付,開始越來越多融入到香港市民的日常,也成為內地客赴港旅遊的新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融互通,因為數字經濟被大大拉近了。
  • 香港人為什麼出門購物帶錢刷卡,也不用手機支付?說出來不敢相信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上升,消費水平上升,節假日了裡有不少人會選擇到外地旅行,去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除了旅遊外,很多遊客也十分的喜歡購物,很多內地的遊客都會到香港這座購物天堂購物,但很多遊客從香港回來都反映:香港人出門消費都是用現金和刷卡,很少使用手機支付,這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 香港手機支付比內地起步晚 現正加速融入社會
    香港灣仔的菜市場只收現金,攤主閒下來整理花花綠綠的港幣。  「一機在手,走遍城鄉。」習慣於手機支付的內地居民,來到香港可能會瞬間陷入尷尬:此間手機支付尚未普及,如果不帶現金或信用卡,可能吃不上飯,購不成物,打不了車。香港支付工具相對落後,遭到一些內地客吐槽。
  • 香港的經濟那麼發達,當地人為何寧願用現金,也不用手機支付呢?
    不過很多去過香港旅遊的小夥伴是否發現,香港雖然經濟發達,可是當地人卻寧願用現金,也不用手機支付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要知道現如今國內最流行的就是手機支付了,可以說是手機在手,走遍中國大陸都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在香港是推廣過使用手機支付的,而且推廣還是不錯的,只不過市場反應不太好。
  • 香港行動支付推廣難點:信息安全+「八達通」
    結果還顯示,約三成受訪市民曾使用過手機支付,其中25歲至34歲人士對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最高;超過九成受訪零售商戶有提供非現金支付渠道,最常見的渠道為信用卡籤帳(81%),其次為手機支付(43%)。該結果反映了行動支付已在香港日漸成型,普及度不斷提升。香港行動支付推廣的難點何在?其一便是信息安全問題。
  • 香港金管局:正在與央行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
    過去幾年,金融科技發展蓬勃,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莫大的便利。網上購物、電子支付和轉帳、網上銀行服務等,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間,科技的新突破,亦為破解一些於國際金融市場中存在已久的難題帶來了契機。
  •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其實就這三個原因
    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其實就這三個原因相信每個人都會在生活接觸到手機支付,自從出現的那一天,手機支付就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因為非常地方便,一個手機就能夠完成所有的操作。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手機支付不僅在各個大城市很流行,而且還徵服了我國無數個小城市,就連很偏僻的鄉村,都會有手機支付。但手機支付在我國的香港地區卻很少有人用。我們不得不問一下,香港那麼發達,為什麼手機支付無法流行呢?其實就這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香港人的習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