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產業」崛起 日本式養老在中國尋找商機

2021-01-20 荔枝網新聞

  文章來源:日經中文網

  亞洲的護理和老年人醫療等「銀髮產業」正在崛起。中國的護理服務和護理用品需求已從沿海大城市向內陸城市、從富裕階層向中產階層擴大。除了日本最大養老服務企業日醫學館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外,其他企業跨行進入這一領域的現象也在增加。老齡人口的增加已成為亞洲面臨的共通課題,而「課題先進國」的日本至今已經蓄積了各種經驗。日本企業正在摸索利用這些經驗。

  22萬億的市場

  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財政來說,老齡化將構成沉重負擔。另一方面,被稱為「銀髮經濟」的新市場也將出現擴大。國務院下屬的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稱,中國的養老產業規模到2030年有望達到22萬億元。有預測稱,日本的養老護理相關市場到2025年將擴大至18.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4萬億元),與之相比中國的市場顯然更大。

  有分析認為,在外出務工人員眾多的內陸地區,住宅型養老院的需求將增加。另一方面,在大城市很多人與父母住得很近,日託護理需求或將增加。面對老齡化社會,多樣化的應對變得越來越重要。

  普及護理服務的關鍵在於引進中國版的護理保險制度。北京和上海等部分地方政府已開始試點。在北京海澱區,根據生活能力將被保險人劃分為「輕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3個等級。如果是重度失能,政府每月補貼1900元。居民按年齡每月繳納70~90元左右保費即可。如果能在2020年前在全國引進上述制度,養老市場可能出現爆炸式增長。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的「紅水河護養院」,老人們閒暇時會參加繪畫活動等。這裡是來賓市唯一的老年人護理設施,開業2年已經有151人入住,接近滿員。

  在來賓市的市政建設計劃中,建設養老設施也是其中一環。為吸引日本企業進駐,來賓市6月下旬邀請了日本大型護理企業Longlife控股和八樂夢床業控股等來訪。

  留守老人

  來賓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立表示,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留下來照顧老人的子女越來越少,留守老人的護理成為急需解決的課題。廣西的勞動人口都流向廣東等,留守的年輕人較少,預計今後這裡將成為老年人護理問題比較棘手的地區之一。因此,廣西想要學習能促進老年人獨立的日式護理,比如將床改成讓老年人容易起來的高度,以及仔細調整每天的生活等。

  6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有約40家日本企業參展。尤其吸引參觀者的是展示床和輪椅等的區域。在引進護理保險制度已經15年有餘的日本,輪椅、拐杖和護理床等相關用品多達4萬種。參加展會的中國企業負責人表示:日本人的身體特徵和中國人接近,日本產品的質量和易用性都非常好。

  截至2015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2億,今後將以每年1千萬人的速度增加。有預測稱,到206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將超過4億。原因就是持續長達30多年的獨生子女生育政策。

  中國的人口結構是「4-2-1」型,雙方4個老人,夫妻2人,1個孩子,屬於倒金字塔型。有調查顯示,尤其是在上海,這種結構佔到全部家庭的80%。此外,在地方以農民工為代表,離開戶籍所在地生活的人口達到2.5億。不僅在城市地區,「沒人來養老」的狀況還擴大至內陸地區。

  日本企業在行動

  在中國日益增長的養老相關市場,日本企業也在行動。日本提供上門為老年人洗浴服務的Earth Support與中國當地企業攜手,在上海市徐匯區開設了日託服務設施。這裡為了讓老年人維持體力引進了鍛鍊設備,該公司副總經理大谷燻表示,「提供與日本相同的服務」。此外,Earth Support還代理運營其他公營設施,最早2017年秋季將啟動翻新工作。

  日醫學館相繼收購了中國當地的養老設施運營商,自2016年4月開始提供護理服務。截至2016年12月,日醫學館已在24個城市建立了業務基地。此外,還計劃2017年內在北京和上海分別建立1處以老年痴呆症患者為對象的養老設施。將以這些設施為核心,在周邊設置日託服務和上門護理的事務所。日醫學館會長兼社長寺田明彥表示,「將高效推進把服務和客戶對接起來」。

  醫療、護理床生廠商France Bed控股於6月開始使用其他材料和零部件、生產面向中國的型號。價格比以往產品低2成左右,還向中國當地企業提供租賃業務所需的經驗。如果是租賃,每月600~900元人民幣即可利用護理床。France Bed中國當地法人的總經理田原啟佐表示,「希望在護理用品的消毒和維護、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協助」。

  不過,雖然中國業務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要實現盈利可能仍需時間。日醫學館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因設施和培訓等先行投資增加,在華虧損14億日元。有分析認為,扭虧為盈需要數年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小高航 上海、寺井浩介 東京

相關焦點

  • 養老產業強勢崛起,3億老年人的「銀髮經濟」規模大到超乎你想像
    銀髮經濟 眾所周知,未來幾年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有望達到3億人,已經逐漸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如何養老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逐漸需要深層探究的問題。在養老方面,很多城市已經開始了行動,積極打造相關的養老產業發展,細化養老產業鏈構造。不僅如此,國內很多巨頭已經在養老產業上開始了具體化的布局。希望在未來的養老產業中獲得一席之地。 那麼,中國的「銀髮經濟」規模有多大呢?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銀髮經濟產業規模超過的3.7萬億元,並且仍在快速的增長。
  • 【銀髮旅遊與休閒養老】
    ■特邀嘉賓:左:於長江(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老齡旅遊產業促進委員會主任)
  • 銀髮浪潮驅動養老產業升級,國際機構如何更好落地中國?
    近日,由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PF Canada)發布的《中國老年護理報告》(簡稱《報告》)中指出,中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給養老產業帶來巨大市場空間。加拿大亞太基金會是一家獨立非政府研究機構,致力於研究加拿大與亞洲地區關係,促進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對話、交流,也對加拿大企業在亞太展提供指導建議。
  • 中國2億老年人的「銀髮商機」,你抓住了嗎?
    可以說中國的銀髮經濟正在迸發的前夜。當很多企業都把眼光盯向年輕人、土豪、白富美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老年人口蘊藏的機會?當你看到電視上腦白金的廣告的時候,你是否關注過這個產品雖然廣告不好看,但是每年卻有十幾個億的銷售?你有沒有過體會,想給父母買件衣服卻發現根本不知道買什麼品牌?
  • 英媒:中國「銀髮市場」未來商機無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29日報導,中國傳統儒家學說中,贍養老人是子女的責任。但現如今,計劃生育改變人口結構,成年人主要精力投入於工作,造成老年人缺少照顧。這一似為堪憂的社會問題,事實上蘊含很多商機。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
  • 臺灣十個最值得借鑑的養老產業項目
    >——臺灣「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之冠,多層級連續性養老機構的典範雙連新莊社會福利中心——雙連最新小規模多機能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中化居家養老——臺灣銀髮居家照顧產業的第一品牌,獲臺灣地區老齡生活優質便利服務獎恆安養護集團——臺灣養老服務第一品牌,連鎖機構最多、服務人群最多
  • 銀髮經濟市場報告:2019產業規模將達4.3萬億,成消費升級的新藍海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臨近,激活並重塑老年消費正成為商業新思潮,為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機會正在顯現,人們稱之為「銀髮經濟」。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了《2019中國銀髮經濟消費市場研究報告》,圍繞中國銀髮經濟市場背景、行業規模及發展趨勢、銀髮族群線上消費行為、主要使用產品分類、新商機機遇等進行分析總結。
  • 「候鳥式」旅遊養老產業亟待突破瓶頸
    現在旅遊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高端旅遊產品也正在不斷豐富,但面對銀髮旅遊市場的廣闊前景,仍有瓶頸亟待突破。雖然現在旅遊市場的旅遊養老項目很多,但真正產業化旅遊養老的項目並不是特別多。一方面,目前老年旅遊的替代產品非常豐富,性價比也相對較高。
  • 孝文化與養老產業裡有哪些商機?
    中國文化研究到最後都是孝文化,隨著老齡化的到老,四代同堂和五代同堂的現象會越來越多。養老產業一定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孝就是反哺,其實就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沒有老人就沒有自己,沒有先人就沒有這個世界的傳承。
  • 雙連安養、長庚文化村…臺灣最全面的養老產業體系都在這兒了!
    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之冠,多層級連續性養老機構的典範雙連新莊社會福利中心——雙連最新小規模多機能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中化居家養老——臺灣銀髮居家照顧產業的第一品牌,獲臺灣地區老齡生活優質便利服務獎恆安養護集團——臺灣養老服務第一品牌,連鎖機構最多、服務人群最多、規模最大
  • 「銀髮經濟」不再局限醫療養老 萬億市場掘進忙
    近年來,各種為養老而生的商業模式日益湧現,形成了如今風頭正旺的「銀髮經濟」。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與老年相關的企業共有15萬家,2019年註冊量達到2.74萬家,比十年前數據上升了561%。老年經濟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領域,醫療、飲食、家政、旅遊、住房、報刊電視等都是老年消費涉足的領域,發展老年經濟將會帶動大量相關產業的發展。數據顯示,「銀髮經濟」企業中25%屬於批發和零售業、24%屬於衛生和社會工作,近幾年來老年公寓、長者療養院的建設,使得分布於房地產業的相關企業數量排行第五。
  • 【遊學】探尋臺灣養老產業成功模式遊學
    我們將於2016年5月組織赴臺學習,考察臺灣養老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機構,邀請最資深的一線專家擔任老師。
  • 「養老模範生」日本危機隱現,中國又該怎麼辦
    日本是全球最早進入老齡化,也是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9年,該國65歲以上人口達3588萬,佔比28.4%。據預測,到2036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因此,經濟發達的日本成為了養老制度最完善、養老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多次被媒體評選為「最適合養老的國家」,甚至被譽為「養老天堂」。
  • 【臺灣6月11-17日】探尋臺灣養老產業成功模式遊學
    李宗勇中化銀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灣銀髮產業協會理事長、居家式照顧、小區式照顧,服務項目由小區服務、老人住宅、老人安養、老人養護到長期照護等多重模式,創立獨具特色的「老人多層級照顧服務網」,為老人福利服務提供多元多層級服務網絡,是臺灣長期照顧機構評鑑標準及長照保險主要推動者。
  • 中國能向日本養老產業學到什麼?
    上海交通大學關於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老年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章曉懿則表示,近半個世紀以來,日本在應對老齡化方面較為從容和紮實,自上世紀60年代至今,日本政府先後出臺了10多部養老護理法律,比如《長壽社會對策大綱》、《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護理保險法》等,從制度上保障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 K歌、旅遊、上大學……「銀髮一族」消費升級 這些產業樂了
    不僅如此,中新經緯注意到,隨著數量龐大的60後集中進入退休、70後步入50歲,銀髮人群整體文化水平提升,老年網民的滲透率也在持續提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近年來,銀髮人群使用移動購物的時長增加,安裝2個以上購物APP的比例超過40%。
  • 跑贏20年時間差:中國能向日本養老產業學到什麼?
    中國能向日本養老產業學到什麼?當老齡化已成為全球範圍內一個緊迫的話題時,作為全球首個邁入老齡化的國家,日本在養老產業領域的經驗為全球各國所關注。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峰會上,中日雙方達成十點共識。
  • 陳立平教授:十年後,銀髮市場將推動中國社區商業大爆發
    未來十年,就是中國零售業可能最後的一個成長機會,跨過70後15年以後,中國零售業也許會進入到一個增長緩慢的甚至負增長時期。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社會對中國老齡化有著強烈的焦慮情緒,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後、70後進入老齡化以後,中國的老齡化也會形成巨大的銀髮市場,在這點上來說,日本走過同樣的道路。
  • 2017探尋臺灣養老產業成功模式遊學(3月5日-11日)
    【遊學時間】 2017年3月5-11日【報名諮詢】 微信:32796788852017年3月5日-11日探尋臺灣養老產業成功模式遊學第2季再出發... 這裡有我們的過去這裡也預示著我們的未來臺灣養老產業遊學再出發,期待您的加入,共饗臺灣頂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