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對曾國藩的幫助多大?安慶和天京都是他拿下的,被稱曾九帥

2020-12-13 歷史鑑賞者

曾國荃的最高官位做到了兩江總督,正一品級別。最高爵位也達到了一等威毅伯。66歲曾國荃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諡號文襄。

可以說,曾國荃後期真的是位極人臣了。不光是封疆大吏,而且爵位也僅次於他的老哥曾國藩,這個人手段比較狠,為乃兄留下了曾剃頭的「美名」。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四弟,也是對他幫助最大的弟弟。

曾國藩在對付太平軍的時候,其實前期一直在吃癟。因為兵敗,甚至連續5次自殺,靖港兵敗以後,投水自殺了兩次。回到長沙妙高峰後,寫下遺囑打算自殺。

在湖口之戰戰敗後,曾國藩跳水自殺,在逃到羅澤南陸軍營後,曾國藩寫下遺囑,又打算自殺。前後5次打算自殺,基本都是被手下人給救了。

由此可見,曾國藩對付太平軍的過程,其實非常艱辛,完全不是一帆風順的樣子。曾國荃前來相助以後,曾國藩的局面逐漸打開了。

在湖口之戰戰敗以後,曾國藩被太平軍圍困在南昌,差點就要掛了。這個時候曾國荃招募了3000鄉勇,前往江西救援自己的哥哥。

太平軍死守吉安,曾國荃一邊將吉安重重圍住,一邊攻打前來支援的太平軍。這一招算是百試百靈,後來攻打安慶、天京的時候,曾國荃都是採用了這種辦法。

曾國藩在後面運籌帷幄,弟弟曾國荃則一直衝鋒在前,幫助曾國藩啃下了好幾個硬骨頭。尤其是在攻打安慶城的時候,曾國荃可謂是一戰成名天下知。

一、攻佔安慶城:

安慶是太平軍重要的軍事基地,這裡地處長江中遊,西邊連著武昌、漢口,東邊連著太平天國的天京,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且太平軍攻佔此地已經長達9年之久,可謂是根深蒂固。曾國荃帶著8000人,將安慶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以功累擢知府,撤軍還長沙。九年,復赴江西,率朱品隆等軍五千人援剿景德鎮。時諸軍與賊相持數月,莫肯先進。國荃至,乃合力敗援賊於浮梁南。三戰皆捷,火鎮市,追殲賊及半,克浮梁,擢道員。江西肅清。---《清史稿》

安慶城內的糧草不足後,多次突圍,都被曾國荃給擊退了。太平天國那邊也沒閒著,派遣陳玉成帶領部隊來援,結果依舊被曾國荃擊退。

可以說曾國荃將安慶圍得跟鐵桶一般,陳玉成無奈之下只好帶領幾千人前往桐城開會,商量著如何對付曾國荃。

可曾國荃這邊卻抓住了陳玉成不在的空檔,集中兵力猛攻集賢關外太平軍的營寨。雙方廝殺了20天之久,陳玉成的精銳部隊基本全軍覆沒。這一戰,是湘軍所經歷的所有戰鬥中,最艱辛的一戰。曾國荃本人都表示,打完這一仗,自己要回家種地去了。沒有援兵的安慶城,又被曾國荃切斷了糧草來源,最終成為了一座沒有希望的城池。曾國荃炸開了安慶北門的城牆後,湘軍終於衝入了安慶城,將整個安慶的太平軍一個不留,全部誅殺,因此曾國荃得了一個「剃頭匠」的稱號。曾國荃本人也在這裡掠奪了大量財寶,全都運回了自己的老家。可以說這一戰過後,曾國荃是名聲也響亮了,腰包也鼓起來了,就是手裡的血漬擦不乾淨了。

二、攻取天京:

拿下了安慶城後,曾國藩十分高興,便打算直奔天京而來。因為曾國荃在安慶的表現非常出色,所以曾國藩決定,將這次攻打天京的任務也交給曾國荃。

曾國荃這個時候志得意滿,根本就不考慮危險程度,孤軍深入,一路打到了雨花臺。因為他擔心攻取天京的功勞被其他人給搶了,就連曾國藩讓他撤軍的話他都不聽。甚至連李鴻章前來救援的事情,都遭到了曾國荃的拒絕。

曾國荃依舊採取圍城打援的辦法,將天京城重重圍住,擊敗了太平軍20萬援軍。在曾國荃的堅持之下,1864年7月19日下午,曾國荃終於攻克了天京城。

打下天京以後,曾國荃開始縱容手下人在天京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整個天京城的財富,都被曾國荃的部隊洗劫一空。

國荃令閉城救火,搜殺餘賊。獲秀全兄洪仁達及李秀成,伏誅。凡偽王主將大小酋目三千餘,皆死亂兵,斃賊十餘萬,拔難民數十萬。捷聞,詔嘉國荃堅忍成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錫名威毅,賜雙眼花翎。---《清史稿》

大量財寶被曾國荃裝滿了籮筐運回了湖南老家,慈禧太后詢問太平天國國庫的時候,曾國荃表示,這裡面是空的。氣得慈禧太后手直抖,但是沒辦法,人家是大功臣。

就算是功臣,曾國荃還是沒能躲過言官們的攻擊,一來曾國荃縱容手下人燒殺搶掠,二來曾國荃將天京城的財富洗劫一空,三來由於曾國荃的疏忽,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逃出生天。因此曾國荃只好回家。

三、封疆生涯:

曾國荃回家可不是養老的,而是避難。等到風頭過去以後,曾國荃再次出山,剛出來就被任命為湖北巡撫,此後又轉任陝西巡撫、山西巡撫。

別看他打仗的時候殺人不眨眼,在治理地方的時候,他還是比較愛惜百姓的。為了幫陝西百姓們度過旱災,曾國荃各方籌措糧食,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了。

國荃治兩江凡六年,總攬宏綱,不苛細故,軍民相安。十六年,卒於官,贈太傅,賜金治喪,命江寧將軍致祭,特諡忠襄,入祀昭忠祠、賢良祠,建專祠。孫廣漢襲伯爵,官至左副都御史。---《清史稿》

正是因為曾國荃在山西,所以清廷的很多優惠政策才會落實到山西地區。因此山西的百姓官紳們,對曾國荃十分有好感。可見這個時候的曾國荃已經從哥哥曾國藩那裡學來了韜光養晦之術,知道什麼叫做收斂,也知道換取點好名聲了。

離開山西以後,曾國荃被任命為陝甘總督,兵部尚書銜。隔了一年以後,曾國荃又被調往兩廣出任兩廣總督。

1884年,曾國荃再次調任為兩江總督,兼任通商事務大臣,禮部尚書銜。很顯然這個時候的曾國荃已經沒有了湘軍兵權,但是依舊是封疆大吏。最終他在南京這個他傷害過的城市,了卻了餘生,享年66歲。

總結:曾國荃是個褒貶不一的人。

從安慶、天京等地的百姓角度來考慮,從投降的太平軍的角度來考慮,曾國荃無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頭,因為他帶走了太多鮮活的生命。

可是從國家角度出發,曾國荃在戰場上的表現,成功挽救了分裂狀態下的大清王朝,的確是功勞不小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焦點

  • 世人只知曾國藩,卻不知他的弟弟曾國荃,比曾國藩更加厲害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說到他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曾國藩家書》,這是一部教人如何出身立命的寶典,其實曾國藩共有四個弟弟,還有四個妹妹,他的九弟曾國荃雖然比他小13歲,可曾國荃也是晚清時代的高手,在很多方面還超越了哥哥曾國藩。
  • 曾國荃為什麼不如曾國藩、李鴻章厲害?
    其實曾國荃這個人,跟曾國藩的其他兄弟相比,才幹能力都已經是非常突出了,但是和上面幾位一比,他的平庸之處馬上就一覽無餘了。這一點從幾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皇上要求正在安慶圍攻太平天國的曾國藩,火速派兵去保護自己。可當時的安慶之戰,關係到鎮壓太平天國的大局,這個時候離開安慶,不是明擺著功虧一簣嘛。
  • 曾國藩派曾國荃前往上海被他拒絕,沒想到因此成就了晚清重臣李鴻章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晚清重臣曾國藩是書生帶兵,比較講究「公正嚴明」,對於部將們大體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然而,當他面前站著曾國荃和其他將領時,一定是偏向曾國荃。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那麼,曾國藩不起兵稱帝,真的是因為忠於儒家思想嗎?筆者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還是實力不允許。在此,我們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一事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彭玉麟在鹹豐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兩次向曾國藩提出建議,希望他大義滅親,「誅殺」九帥曾國荃,但曾國藩拒絕,還書信回復彭玉麟,說他為何非要置九帥於死地不可呢!
  • 九帥曾國荃:「揮金如土,殺人如麻」,亂世中毀譽傍身的湘軍悍將
    曾國荃與他那大名鼎鼎的兄長,年齡整整相差了十三歲,因此在道光十八年,曾國藩高中進士的時候,曾國荃還不過是湖南鄉下的一名懵懂少年。曾國藩不明就裡,百般詢問原因,唯恐哪裡疏忽怠慢了「九弟」,只是曾國荃始終沉默以對,但要返鄉的態度卻異常堅決。
  • 湘軍第一悍將:曾國荃,「曾剃頭」寵愛有加,結局卻有一絲落寞
    曾國荃(1824-1890),字沅浦,號叔純,又名子植,湖南雙峰縣荷葉鎮人,是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比曾國潘小十三歲,在他十六歲的時候,跟隨自己的父親入京,此後在曾國潘下學習,曾國潘對這位最小的弟弟也是格外寵愛,有意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 彭玉麟號稱晚清包青天,是曾國藩提拔上來的,為何非要除掉曾國荃
    彭玉麟誰都不怕得罪,被他彈劾下臺的官員,多達200多號人,其中高官厚祿之人也比比皆是,可以說晚清時期,誰都不願跟彭玉麟叫板。這麼一來你覺得他還會因為曾國藩是他的領路人,所以他就放過曾國荃嗎?當然不會,他至少三次建議曾國藩宰了曾國荃。
  • 太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荃、鮑超等湘軍猛將,結局如何?
    可惜,曾國藩在論功時,將功勞給了蕭孚泗,著實坑了他一把。議定攻取金陵功勞時,第一個殺入城內的朱洪章理應排第一。結果呢?曾國藩偏袒兩湖籍將領:李臣典第一,理由是他死了;蕭孚泗第二,理由是他官職高;朱洪章則排第三。此外,比朱洪章功勞小的兩湖籍將領:文官混到總督、巡撫,武官混到提督,一抓一大把;朱洪章則只能得到總兵職,終老一生。為此,他很不滿,辭職回家。
  • 曾國荃囂張得罪高官遭圍攻,曾國藩怎麼救?他的做法令慈禧嘆服!
    老友奉勸曾國藩,以勤儉挽回名聲,以退讓保全晚節。 曾國藩深以為然。於己,儘快裁撤湘軍刻不容緩;於九弟,勸其急流勇退亦刻不容緩。 就這樣,曾國荃被勸回荷葉塘老家養病去了。
  • 盤點曾國藩四位兄弟的下場,曾國華戰死,曾國荃結局最好
    不過,他在讀書上雖然缺乏天分,卻好在勤快實在,心思細緻。他上要照顧祖父、父母,下要照看好幾個弟弟。每天都是七點起床,九點才休息,經常忙得腳打後腦勺。經過他的努力,曾家家勢蒸蒸日上。曾國潢生財有術。曾國藩做了翰林後,家中由於人情往來,開銷驟然增加,一度欠下數百兩銀子。而曾國藩初入仕途,自顧尚且不暇,又如何支援家裡。
  • 縱兵血洗南京城的曾國荃,山西的百姓為何會為他建立生祠紀念?
    在晚清時期,有四大名臣,他們的兄弟們也都在朝中做了不小的官職,其中,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可以說是這些人當中最為成功的一個,身為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在曾國藩所建立的湘軍當中擔任了主要的將領,為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起義運動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 都說曾國荃貪婪,太平天國的金庫都是被他搬空了嗎
    此時,湘軍多年的夙願和幾年的圍城終於得到回報,在曾國藩和曾國荃等人的默許下,湘軍在南京燒殺劫掠,縱兵為患。他們急於搶錢搶物,對百姓也不放過,反而讓許多太平軍逃走了。後來,彭玉麟在寫給曾國藩的書信中,便以此為理由請曾國藩大義滅親,誅殺曾國荃。左宗棠更是藉機向朝廷告狀,鬧成了曾氏兄弟與他的長期不和。
  • 劉崐與曾國荃的師生不了情
    文丨龔軍輝 曾國荃:1824一1890年,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曾國藩九弟,曾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等,授太子太保銜,卒諡忠襄。這其中,他最得意的門生非曾國荃莫屬。 從已有材料可推知,在道光年間劉崐授職於翰林院庶吉士至編修期間,因為與曾國藩共事,少負奇氣而為曾國藩所重受學京師的曾國荃,應是與劉崐有過交道的。因而在他寫的《劉韞齋七十壽序》中說:「官翰林時,屢與文衡,尤以學問才識上契於文宗。」而兩人奠定師生關係,則在鹹豐二年(1852)。
  • 曾國荃建議曾國藩擁兵自立,如果曾國藩採納,他能成功嗎?
    假如曾國藩聽取弟弟曾國荃的建議,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的話,那麼,先別說他們能不能推翻大清王朝,大興洋務運動,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能不能落得個全屍都是個問題!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創立湘軍,攻取天京,剿滅太平天國,也正是因為取得了這個巨大的成就,曾國藩日後在官場平步青雲,成為晚清時期的中興名臣。此外,再加上曾國藩個人在為人處世、道德治學方面的修為極高,被後世之人所推崇,就連毛主席和蔣介石對他的都有很高的評價。
  • 曾國荃:晚清最牛釘子戶大戰雨花臺
    曾國荃敢孤軍深入,釘在南京城下,當然有他的道理:通過和太平軍多次交手,彼此知根知底,太平軍已被曾國荃打怕了,曾老九的湘軍,配備了先進的洋槍洋炮,1861年安慶之戰,雙方一交手,高下立判。曾國荃和數倍於自己的太平軍絞殺,發現簡直是降維打擊!
  • 湘軍悍將曾國荃,滅太平天國首功,勝利後辭職回家
    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中央派出有能力的漢人官員,很多漢人官員藉此崛起,其中最著名的便有左宗棠和曾氏兄弟(曾國藩、曾國荃)等人,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便是——曾國荃。曾國荃(1824年—1890年),字沅甫,曾國藩的九弟,晚清著名將領,也是著名的湘軍主將之一,曾因挖壕圍城大敗敵軍,而有「曾鐵桶」之稱,一生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等,位高權重。
  • 曾國荃巨額財富從何而來,真的和貪汙太平天國金庫有關嗎
    曾國荃(1824-1890)是曾國藩的弟弟,字元福。湘軍因在宗族中排名第九,故被稱為「九元帥」。鹹豐六年(1856年),石達開攻打江西。江西的戰爭形勢非常危急。曾國荃參軍,徵召三千湘勇協助兄長到江西攻打吉安。
  • 曾國藩有個弟弟,不僅兇狠殘暴,而且貪婪成性,晚年卻虔誠信佛
    曾國藩有五個兄弟,其中除了二弟曾國潢守家外,曾國藩的另外三個弟弟都加入了湘軍。但是在曾國藩的三個弟弟中,曾國華戰死,曾國葆因病早逝,唯有曾國荃堅持到最後;但這堅持到最後的曾國荃,卻不是一個普通角色,論兇狠程度,在清末時期,幾乎無人出其右。曾國荃比曾國藩小13歲,但曾國荃生性十分高傲,史書記載他「少年奇氣,倜儻不群。」
  • 曾國荃攻陷太平天國,打開洪秀全的國庫後,為何大喊:我命休矣!
    就這樣,在曾國藩的組織下,威名赫赫的湘軍正式建立。此時曾國荃已經被錄取為優貢生,但是他見到戰亂四起,生靈塗炭,於是投筆從戎,加入到了湘軍行列,剿滅太平天國。少年奇才,屢戰天國曾國荃自幼天資聰慧,曾國藩曾經稱讚曾國荃:辰君平、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曾國潢生庚辰歲,曾國華生壬午歲,曾國荃字沅甫。
  • 曾國荃志得意滿開始膨脹後,曾國藩如何教他做減法?最終字字驗證
    在兄弟二人拿下天京後,名望和位置都達到了巔峰時刻,他給弟弟寫了一首非常富有智慧的詩作:「左列鍾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總之就是要淡泊名利,越是成功越要看得風輕雲淡,因為在曾國藩看來一切名利都是浮雲,最終飄散的無影無蹤。 其實對於這種思想,曾國藩是一以貫之的。從性情來講,曾國藩從來都是比較謹慎,且終生以儒學規範作為人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