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道上貴妃悲壯故事,廣東南雄珠璣古巷貴妃塔

2020-12-10 魚的記憶說塔

唐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開鑿「大庾嶺新路」,改善通往嶺南高標準驛道。梅關珠璣巷古道成為古代江南通往嶺南的繁華商道,直到1936年粵漢鐵路修建通車,這裡才繁華落盡。

清道光四年(1824年)戴錫綸編纂的《直隸南雄州志》載:「珠璣巷得名,始於唐張昌。昌之先,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堂。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興珠璣絛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諱,改所居為珠璣巷。」珠璣古巷是廣東僅存的宋代古巷,北起鳳凰橋,南至駟馬橋,全長一點五公裡,路面寬四米多,用鵝卵石鋪砌而成。是中國的三大尋根地之一,廣府人的發祥地,易稱「中華文化驛站,天下廣府根源。」

胡貴妃乃南宋度宗皇帝妃子,被奸臣賈似道所害,珠璣巷發生了胡貴妃的悲壯故事。當時朝廷任賈似道為相,政治腐敗。相傳在鹹淳八年(1272)八月,度宗皇帝到景靈宮去祭拜先皇之後,恰巧下起大雨來,賈似道要皇帝等到雨停後由他用大輅車接回宮。但是,胡貴妃的哥哥胡顯祖已準備一部逍遙輦,把皇帝接走了。賈似道大怒,事後誣說胡顯祖兄妹有奪權野心。度宗皇帝聽信讒言,罷了胡顯祖的官,並逼胡貴妃出宮為尼。胡妃出逃到杭州江邊想投江自盡,被運糧上京的珠璣巷富商黃貯萬搭救, 並隨黃貯萬到珠璣巷隱居,成為了黃貯萬之妾。

由於黃貯萬的家僕告發,賈似道便啟奏朝廷,誣說珠璣巷百姓要造反。於是朝廷決定派官兵圍剿珠璣巷。這個事件史稱"胡妃之亂"。得到羅貴女婿梁喬輝遣人密報,珠璣巷的居民紛紛逃難。其中多數砍竹結排,順湞水南下,一直漂流到珠江三角洲各地。珠璣巷附近58村村民恐遭禍延,也四處逃走。胡貴妃不願連累鄉親,毅然投井自盡,以免朝廷再追究。

後人為紀念胡貴妃,在井上建塔紀念。七層石塔,意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公元1275年,南宋亡,元軍度梅嶺入嶺南,原塔為戰火所毀。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建。

塔為八角七級實心幢式石塔,又稱珠璣巷石塔,高3.36米。以17塊整塊紅沙巖石雕刻壘疊而成。其基座為八角形,直徑1.2米,高24釐米。第一層為蓮花座,八角塔身,高59釐米,身面刻有浮雕金剛、力士像和「元至正庚寅孟冬,南雄路同知孫朝列重立」等文字;第二至四層均為蓮花座,八角塔身,面刻有佛龕和佛像;第二層高38釐米;第三層高40釐米;第四層高40釐米;第五層高30釐米,為蓮花座,鼓形身,並陰刻有人頭像和蓮花圖;第六層高40釐米,為覆蓮座,八角形身,面刻浮雕佛像;第七層高35釐米,蓮花座,鼓形身。塔剎為葫蘆形,高30釐米。「文化大革命」時期,石塔曾被當地群眾拆下收藏,其中有部分塔身丟失。整座石塔共刻有36尊羅漢浮雕。廣東省現存中唯一有確鑿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1984年加建塔亭保護,1979年12月19日被公布為第二批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黃公輔作《過沙水珠璣村》:「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編戶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著名詩人韋丘詩曰:「尋根古巷數珠璣,石塔胡妃孰可稽。溯遠追源南徙恨,南疆活血澤芳菲。」元明清三代珠璣巷,幾度冷落蕭條,又幾度門庭若市。

相關焦點

  • 梅關古道、珠璣古巷——七百年前桑梓鄉 處處滄桑皆風景
    文:黃琦瑋、卜瑜「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初秋的黃昏,走在通貫南北的南雄梅關古道上,芳草萋萋,梅樹青青,讓人不由自主地輕聲哼起了這首曲子。黃昏遊人漸少的古道,碧綠苔痕中總有一塊塊灰白的石塊頑強地探出頭來,映射出金黃的光,似乎正努力不讓歲月的滄桑,淹沒繁華的「大道通衢」榮光。
  • 好消息,好消息,南雄梅關古道再獲金字招牌!
    梅關古道是2018年南粵古驛道11條重點線路之一,也是廣東省歷史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驛道之一。梅關古道不僅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一個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曾三次經過梅嶺進入江西作戰。
  • 珠璣古巷閒遊
    從梅關古道搭客運車來到珠璣古巷。它們都在一條國道線上,位於贛州的大餘和韶關的南雄之間。所以不用擔心兩地之間的交通問題,客運車招手即停,班次也挺多的。珠璣古巷從這條彩色分界線的馬路開始。‍我不是廣東人‍♂️‍♀️喜歡就關注,以後更有動力講故事。‍
  • 海內外廣府人共赴南雄珠璣古巷尋根祭祖
    海內外廣府人共赴南雄珠璣古巷尋根祭祖     中新社韶關12月5日電 (李凌 張卿雄)參加第二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的1000多名海內外嘉賓,5日相聚廣府人故裡廣東韶關南雄珠璣古巷,開展尋根之旅。    當日上午9時,隨著禮炮轟鳴、禮樂奏響,祭祀大典正式開始。
  • 梅關古道,嶺南第一關
    位於粵北的南雄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這裡是賞梅的好地方,步移景換,步步沁心。而蜚聲海內外的珠璣古巷呈現悠久博大的祠堂文化,浸潤其中,可了解廣府文化的來龍去脈。圖說:梅關古道 來源:網絡古道梅花 南枝落北枝開梅關古道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相傳由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這裡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嶺南第一關」。
  • 梅關古道展新姿 嶺上梅花惹人醉
    但在南雄梅關古道上的梅花卻凌寒綻放,朵朵花蕊在枝條上吐露芬芳,像清純可愛的少女迎接著遊客踏道探訪,為這條千年古驛道增添了無盡生機與活力,讓人恍如置身於春天山野,流連顧盼不願歸去。如今,沿著梅關古道一路前行,不僅能見證歷史的印跡,還能真切感受古驛道的昔日繁華,梅關古道正以嶄新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為突顯南雄古驛道多元文化特色,梅關古道沿線以南遷姓氏文化為引領,融合商貿郵驛文化、軍事文化、紅色文化和梅花文化進行了綜合打造。
  • 探尋廣府之源 品閱紅色南雄 | 雲遊韶關之大珠璣·紅色南雄篇今日...
    探尋廣府之源 品閱紅色南雄 | 雲遊韶關之大珠璣·紅色南雄篇今日開鑼!」——2020雲遊韶關系列活動之大珠璣·紅色南雄篇網絡直播暨我與南雄短視頻大賽在南雄市珠璣古巷啟動,向廣大市民、遊客和網友們展示珠璣文化、紅色文化,並通過網絡平臺,帶領網友們「雲遊」南雄,推介南雄農土特產品和特色美食。
  • [中國農民豐收節]村長喊你來韶關慶豐收品美食,遊珠璣巷、梅關古道......
    這裡不僅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全長8000米),關上還有聳立的關樓,為北宋時築。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為"南粵雄關",南為"嶺南第一關"。古人云:「關山難越」,韶關都以其「五嶺樞紐、三省咽喉」的獨特地理位置,擁有廣東出省入省「第一關」的重要位置。1922年和1924年,孫中山先生曾兩次親臨韶關督師北伐,大本營就設在韶關。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 雲遊韶關之大珠璣紅色南雄篇開鑼!看非遺、品美食、直播帶貨樣樣齊
    12日,「探尋廣府之源 品閱紅色南雄」——2020雲遊韶關系列活動之大珠璣紅色南雄篇網絡直播暨我與南雄短視頻大賽在南雄市珠璣古巷啟動,向廣大市民、遊客和網友們展示珠璣文化,並通過南方+等網絡平臺,帶領網友們「雲遊」南雄,推介南雄農土特產品和特色美食。
  • 南雄:「喚醒」一條 古驛道富鄉村
    此外,編制了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重點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等,為古驛道保護與活化利用提供了科學指導。  該市結合南粵古驛道保護修復和活化利用,把烏逕古道、新田古村落與珠璣古巷、梅關古道串連起來打造大珠璣旅遊圈。為了讓古驛道「老樹發新芽」,南雄市加快了對梅關古道的修復,梳理古驛道沿線歷史文化資源點。
  • 重回南雄故事現場《牡丹亭》尋夢古梅關
    根據相關學者近年來的考證,湯顯祖的一次嶺南之行直接影響了《牡丹亭》這部名作的創作過程,而柳夢梅、杜麗娘的人物形象與韶關、南雄梅關有著深厚的淵源,南雄甚至可能是這部名著的「故事現場」之一。因為此次嶺南之行,韶關與湯顯祖產生了一種文化上的共生共榮關係,對湯顯祖最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他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創作了《牡丹亭》。《牡丹亭》充滿了梅花意象。周松芳博士指出,「柳夢梅」的名字有嶺南的特徵。在《驚夢》一曲,杜麗娘上場即說:「曉來望斷梅關, 宿妝殘。」她跟柳夢梅的故事還沒有發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的古梅關。
  • 廣東梅關古道已成旅遊勝地 秦漢古道在醞釀開發
    廣東留存多條千年古道   梅關古道已成旅遊勝地   秦漢古道還在醞釀開發   更多荒廢古道芳草萋萋   昨日,本報報導了中山岐澳古道可能列入粵澳合作項目,或將被打造成特色旅遊線路。而在粵北、粵東等古代嶺南出省必經之路上,也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古道。但隨著歲月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它們現今的「命運」卻有很大不同。
  • 廣東省古驛道旅遊地質資源調查成果簡介Ⅱ:南雄梅關古道
    梅關古道處於南雄盆地及盆地邊緣山區,地勢南低,北高。古道主線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
  • 視頻|重回南雄故事現場!《牡丹亭》尋夢古梅關
    根據相關學者近年來的考證,湯顯祖的一次嶺南之行直接影響了《牡丹亭》這部名作的創作過程,而柳夢梅、杜麗娘的人物形象與韶關、南雄梅關有著深厚的淵源,南雄甚至可能是這部名著的「故事現場」之一。 因為此次嶺南之行,韶關與湯顯祖產生了一種文化上的共生共榮關係,對湯顯祖最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他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創作了《牡丹亭》。 《牡丹亭》充滿了梅花意象。周松芳博士指出,「柳夢梅」的名字有嶺南的特徵。在《驚夢》一曲,杜麗娘上場即說:「曉來望斷梅關, 宿妝殘。」她跟柳夢梅的故事還沒有發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的古梅關。湯顯祖一生好梅花,大部分詠梅詩都寫於嶺南。
  • 銀杏之鄉,姓氏文化名都,廣東南雄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二、珠璣巷珠璣巷位於南雄市珠璣鎮珠璣村,是一條具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巷。這裡與江西省大餘縣接壤,是廣東與江西交界古驛道——梅關古道的一段,名於唐敬宗年間,史稱「枕楚跨粵,南北咽喉」。從秦代開始至20世紀初粵漢鐵路開通之前的一千多年裡,珠璣巷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聯繫的最主要通道,是廣東省僅存的宋代古巷道,有「廣東第一巷」之謄。珠璣古巷也是廣府人文化的發祥地,由此南遷至珠三角、港澳以及世界各地的後裔達到5000多萬人,遍布海內外。珠璣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帶主要族姓的祖居,據不完全統計,從珠璣巷遷出的姓氏有170多個。
  • 新春暢遊古驛道之五:登梅關之嶺,走通衢大道,賞2000年古道風韻
    :梅關古道→鐘鼓巖→裡東古戲臺→珠璣古巷→大雄禪寺Day 2:三影古塔→中共廣東省委機關瑤坑舊址→水口戰役紀念公園 →坪田古銀杏群交通指引:從韶關汽車站搭乘前往南雄汽車站的班車,然後轉乘前往大餘縣的班車,跟司機說一聲在梅關古道下,下車後往北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售票處
  • 韶關南雄一古巷有183姓名錄,全長1500多米,廣東僅有的宋代古巷
    說到廣府人必將說到廣府人的故鄉——南雄·珠璣古巷,珠璣古巷,原稱敬宗巷,位於廣東省韶關南雄市縣城北部偏東的珠璣鎮境內,地處梅嶺與南雄縣城之間,始建於南宋,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驛道上的一個「商業重鎮」,廣東地區保存較好的古巷古道之一。
  • 廣東省南雄市旅遊攻略之南雄梅關古道
    小夥伴們,你們的妖兒來咯~昨天廣東的天氣真是非常好啊,我已經忘了多久沒見過這麼好的陽光了。回到話題,今天小編帶你們去雲遊韶關,重走梅關古道。不出省就想看景的廣東人你們可以準備起來了。梅關古道送子井韶關南雄,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嶺南南麓,北邊與江西省接壤,有中國「恐龍之鄉」、「銀杏之鄉」、「姓氏文化名都」等美名。
  • 2021年1月1日起,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對全國這類人免票!
    為感恩和回饋人民警察對廣大人民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率先推出對全國警察實施免門票政策!免費時間:2021年1月1日起免票對象:全國公安民警(隨行直系親屬限四名,憑戶口本及身份證登記辦理)參與方式:需到珠璣古巷客服中心或梅關古道景區售票窗口出示本人有效證件(人民警察證、身份證或與人民警察工作相關的其他資格證件)登記辦理
  • 南雄珠璣古巷迎接第五屆世廣府人懇親大會召開文明和諧景區坐談會
    南雄珠璣古巷在南宋1265元軍入侵,大批從中原人南下躲避戰亂,在土地肥沃,贛粵交界上京棧道的商業重鎮,貿易中心的珠璣古巷落腳經商等。世界廣府人遍布五大州各個國家,其中60%屬於珠璣古巷南遷後裔。珠璣古巷聞名遐邇,廣東重點旅遊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