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好產品」助推新型氣象為農服務

2020-12-09 氣象小秘書

【興農網】「好氣候成就好產品,好產品轉化好效益」,11月24日在雲南紅河舉行的2020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暨第二屆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氣候好產品」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中國氣候好產品」是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聯合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在2019年推出的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品牌。該品牌目前已經成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標誌子品牌。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候生態評價中心主任範曉青在大會上做了「好氣候成就好產品,好產品轉化好效益」的主旨報告,指出,氣候條件是影響農產品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光照、溫度、降水、溼度等要素尤為關鍵。挖掘生態農業氣候資源、挖掘綠色生態農產品的氣候資源,科學釐定農產品氣候品質,推動開展新型為農氣象服務,極大推動了生態效益向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轉化。

「中國氣候好產品」的評估數據在傳統氣象站數據基礎上,擴充了衛星遙感數據應用、高解析度實況分析產品應用,做到了行業融合、點面結合、時空精細。在這樣的數據支撐下,遵循氣象行標技術規範,緊扣農產品地域氣候特點和農產品理化特徵進行構建,每個地區的農產品,都是獨一無二、量身定製的品質評價指標;隨後把農田觀測點數據的評價結論與衛星遙感監測面上數據的評價結論進行綜合分析;最後通過權威媒體推介「中國氣候好產品」特色農產品,並展示相關品質溯源信息。

2019年6月,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孫健在人民大會堂為首個「中國氣候好產品」巫山脆李授牌,同步在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推出了巫山脆李好產品專題節目,當年脆李價格翻番,「中國氣候好產品」成為巫山脆李的金字招牌。目前,面向精準扶貧、援藏、鄉村振興氣象服務需求,多個「中國氣候好產品」品牌建設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中。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始終遵循「品牌授予不是服務終點,而是服務的起點」這一宗旨,提出了新型氣象為農服務的技術解決方案。基於通過「中國氣候好產品」評估對特定農產品受氣象要素影響規律的深度認識,結合氣象服務基礎能力提高和信息技術手段發展,未來將融合更多的行業和部門共同開展智慧種植、災害防禦、品質調控、布局規劃等精細化氣象服務。通過深入「中國氣候好產品」品牌建設及精細化服務,共同推動農業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興農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透視「網際網路+」時代的安徽氣象為農服務
    除了通常意義的氣象防災減災,他直言需要「科技含量高的氣象服務產品做支撐」。  安裝小氣候觀測設備、專家到田間走訪指導、及時發出農事建議,這些是氣象高科技的體現嗎?答案似乎是,也似乎不全是。因為當下新型經營主體的經營種類、管理方式千差萬別,他們中的大多數有著科學的理念、專業的團隊、先進的技術,曾系統地考察過土壤、水源、氣候等因素,追求更高的品質和產出。
  • 各地積極做好氣象為農服務
    陳秀生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秀生報導 11月10日,山東省廣饒縣氣象局組織農業氣象科技人員深入蒜田,為農戶提供氣象服務,並結合富硒大蒜氣候生長規律,積極為大蒜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收穫等三個階段的專業氣象服務,為特色農作物的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趨利避害並舉以高質量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劉雅鳴解讀《中國氣象...
    近日,《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明確了各級氣象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行動綱領。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熱潮中,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面臨哪些新要求,可發揮哪些獨特作用,有何具體措施?記者專訪了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
  • 共譜川渝氣象「協奏曲」 賦能生態綠色「經濟圈」 川渝生態氣候...
    本次大會以「打造生態宜居高地,助力川渝經濟騰飛」為主題,由「氧在川渝」「食在川渝」「遊在川渝」「品牌發布」四個板塊構成,充分展示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魅力,大力構築川渝氣象協作共興新格局,全方位深化「氣象+」多產業融合發展。
  • 氣候好產品 增收好實在
    廣西氣象部門積極開展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定工作「氣象部門這兩年開展的氣候品質評定服務,提高了紅心香柚品牌知名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讓合作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日前,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宏林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給廣西氣象科學研究所送來了一封手寫感謝信。感謝信中表示,得益於氣象服務在紅心香柚品質提升、促進優產方面的顯著作用,在2019年第五屆紅心香柚節上,合作社的紅心香柚產品銷量比2018年增長20%左右。
  • 各地積極開展冬季為農服務
    陝西西安灞橋:開展氣象為農服務調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曉煒 翟苡辰報導 1月4日,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氣象局業務人員深入白鹿原,走進農業園區開展氣象為農服務現場調查。查看櫻桃果林長勢,並向果農了解氣候對櫻桃栽培的影響。據了解,業務人員在田園果蔬農業園區、金禾源農業園區就果農關心的農作物氣象預報,氣象信息獲取途徑和氣象災害的防禦措施開展調查,深入了解為農服務需求,積極探索服務的思路和改進方向。  吉林琿春:為蔬菜大棚生產提供直通式服務
  • 甘肅省氣象局: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氣象力量」
    而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具體主要體現在對地表徑流的影響、對水文循環的影響和對水資源質量的影響。甘肅省深居內陸,乾旱半乾旱區佔全省面積的76%,是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乾旱少雨的氣候特徵嚴重製約著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甘肅省氣象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氣象科技優勢,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氣象力量」。
  • 灤平:邀請農大專家深入梨園指導氣象為農服務
    灤平縣氣象局服務人員與中國農業大學李天忠教授指導梨樹種植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朱環娟 李樹叢報導 近日,受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氣象局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李天忠教授和氣象服務人員一同來到灤平縣西溝鄉「灤熙」有機梨種植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 省氣象服務中心榮獲氣候資源評估機構AAA最高信用等級
    黃英偉 ZAKER 哈爾濱記者 陳悅日前,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對氣候資源評估機構進行 2020 年第二期的信用評價,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榮獲氣候資源評估機構最高等級 AAA 級證書資質。全國僅有 7 家氣候資源評估機構獲 AAA 最高信用等級。
  • 鳴響播種「協奏曲」——氣象服務春耕春播掠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若馨  一年春作首,百業農為先。春耕春播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大頭,佔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的近50%。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區域跨度大,天氣氣候各不相同,各地春耕春播氣象保障服務差異性明顯,服務工作宏大而複雜。因此,做好該階段的氣象保障服務,對穩定糧食產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 川渝氣象部門攜手挖掘氣候好資源 助力雙城經濟圈
    川渝兩地地理同域、山水相連,聚合了豐富而獨特的生態氣候資源。近年來,兩地氣象部門大力促進優質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的道路上,用精細氣象服務留下了生動印記。目前,川渝兩地共有16個縣和風景區成功申創「中國天然氧吧」,並立足各鄉鎮氣候背景,開展「四川生態氣候標誌」和「重慶市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兩大省級推薦認定活動,幫助川渝大山深處的好地方匯聚人氣,把優質空氣變成了促進發展的「財氣」。
  • 氣象「直通車」駛進廣闊農村——四川為農氣象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紀實
    得益於氣象「直通車」服務,付加林今年的葡萄種植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不僅僅是雙流縣,在四川省的廣大農村,這種直接進村入戶的「直通車」式氣象服務,已在氣象防災減災和為農服務中發揮起重要作用。  「『三農』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廣大農民的需求,著力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氣象為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2010年12月,四川省政府召開氣象防災減災專題會議,省委常委、副省長鍾勉特別對氣象為農服務作出具體部署。
  • 【決戰脫貧攻堅】好氣候孕育好產品:隆子黑青稞-中國氣象局政府...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韓傳濤 米瑪 羅傑  「去年,在氣象部門為我們黑青稞爭取到了『中國氣候好產品』品牌認證後,好多企業都找上門來,爭相提出購買意向  「中國氣候好產品」的認證拉動了黑青稞的需求,黑青稞糌粑、炒黑青稞、黑青稞酒及黑青稞爆米花等系列產品也一路走俏。黑青稞變身「金顆粒」,種植戶的收入也跟著漲了起來。  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許多黑青稞企業紛紛擴大生產規模。
  • 主動作為 精準融入生產一線——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綜述
    ;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天氣較好,熱量充足,早稻播種育秧進展順利……各農區氣象條件利於春季農業生產。中國氣象局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深入貫徹落實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重要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穩部署、早啟動、抓實效,推出一系列「組合拳」。從南至北,在春耕春播漸次展開的過程中,氣象部門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春播氣象保障服務,新思路新舉措為大地帶來新期冀。
  • 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
    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徐豔報導 近日,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氣象局組織氣象為農服務人員赴南莊鎮萬畝葡萄園開展直通式的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為葡萄種植戶提供現場服務,了解他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眼下正值大棚葡萄收穫期,露天葡萄的套袋期,農氣服務人員帶來了葡萄收穫期、套袋期的農業氣象服務材料。
  • ——貴州氣象大數據助推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
    其中,也一直有貴州氣象人的智慧與堅守,更有氣象大數據的助力與支撐。貴州省氣象局立足部門技術優勢,充分利用、深入挖掘氣候資源,建立產前、產中、產後全流程氣象為農服務體系,通過氣象大數據助推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全省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做好氣象保障。
  • 灤平:邀請農大專家深入梨園指導氣象為農服務
    灤平縣氣象局服務人員與中國農業大學李天忠教授指導梨樹種植。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朱環娟 李樹叢報導 近日,受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氣象局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李天忠教授和氣象服務人員一同來到灤平縣西溝鄉「灤熙」有機梨種植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 各地積極開展秋季為農服務
    為最大限度降低葡萄裂果造成的損失,近日,縣氣象局工作人員深入果農園區,為成熟季的葡萄管理支招:一是保持葡萄園地土壤水分穩定均衡,旱時及時灌水,雨後及時排水;二是合理疏果,避免果穗長得過於緊密而相互擠壓;三是保護葉片,增加葉片的蒸騰作用;四是果實進入成熟期後,不要大量施用氮肥;五是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安排好果園管理工作。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12月8日在成都召開的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傳出消息:截至2020年,川渝兩地共有16個縣和風景區成功申創「中國天然氧吧」、4個農產品獲評「中國氣候好產品」。  為幫助各級政府落實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聯合地方政府推出了「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好產品」「中國氣候康養地」「避寒避暑旅遊目的地」等創建活動,促進全域旅遊,助推地方經濟綠色發展。
  •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為幫助各級政府落實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聯合地方政府推出了「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好產品」「中國氣候康養地」「避寒避暑旅遊目的地」等創建活動,促進全域旅遊,助推地方經濟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