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南宋時期,刺桐港的航運地位為何能超越廣州港?

2020-12-09 小記者說歷史

海港作為區域海岸線的水域堡壘,憑海而立,因海而興,擁有經濟貿易流通與構建海防軍事體系的功能。

在中國古代航海史上,廣州港、揚州港、明州港、刺桐港執全國貿易活動之牛耳。(注意:揚州港屬於運河與出海口交匯港口,擁有更為便捷的內陸物資運輸通道)

載貨船從土倫前往中國

在唐代以前,四大港口中,唯獨刺桐港開發期較晚,發展期緩慢。直到唐代中後期,廣州港依然佔據全國大宗貿易港口之首,擁有4000餘艘的年航船吞吐量,刺桐港的市場貿易份額大約為廣州港的1/2。

直到北宋後期,廣州港的貨物交易量逐年減少。外國商用船舶大多北上入刺桐港,刺桐港在原本經濟地位失衡的情況下,貿易量大幅度增長。

重返刺桐港

在《宋史》中記載:泉州海港貿易規模擴大,號稱「泉有蕃舶之饒,雜貨山積。」

從史料來看,刺桐港吸引大批外商船舶從事貿易交流,港口物資轉運量提升。公元1205年,前往刺桐港開展貿易活動的海外國家擁有30餘個。寶慶元年,刺桐港貿易互通國家增至50餘個。港口及經濟腹裡呈現「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廣州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錨地(即實際開埠時間早於刺桐港百年)。

宋元時期刺桐港地理區位條件

為何在南宋時期,廣州港的貿易地位遜色於刺桐港呢?從個人理解來說,外部(戰爭)環境與內部經濟格局使兩大海港在貿易吞吐量上產生此消彼長的趨勢!

刺桐港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

穩定的社會環境與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並不直接掛鈎。從歷史客觀角度分析,刺桐港的長期社會環境穩定,實際上是南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秩序的正常化運轉、軍事防禦體系加深、政策格局延伸的綜合結果。

公元1127年,宋政權南遷臨安,維持半壁江山的長期運轉。

臨安城市一覽

金朝趁軍威正盛,令金步、騎兩路大軍入浙江作戰,對南方的明州港進行經濟、軍事破壞,嚴重影響明州港區經濟產品的海外輸出。(明州港主要貿易路線為朝鮮、日本兩地

不過,金軍並沒有乘勢攻擊江淮一帶。其一,金軍初期戰略意圖已經實現,人困馬乏,亟待修整。其二,南宋淮西軍隊20餘萬拱衛江淮一帶,刺桐港位居淮河之南海岸,金軍無法突破南宋的軍事防禦縱深。

即使金軍從海上繞道攻取臨安,從而逼近刺桐港實現軍事封鎖,必然受到南宋水陸大軍合擊。在金廷看來,刺桐港比明州港的經濟、軍事價值更大!

南宋時期四大港口分布圖

據《宋史》記載:南宋乾道元年,朝廷招罷兩浙市舶司,因為「福建廣南皆有市舶,物貨浩瀚,置官提舉實宜,唯兩浙冗蠹可罷。」

從南宋朝廷的政策格局來看,刺桐港為保持貿易流通的高效運轉性,朝廷將兩浙市舶司裁撤。不僅減輕了朝廷的冗官財政及機構運轉壓力,而且有利於刺桐港貿易流轉不受牽制,提高港口貿易周期性!

從刺桐港的地理經濟格局來看,刺桐港位居東海與南海的貿易通道交匯地,鉗制了以經濟產品(瓷器,茶葉等)輸出為主的閩南三角地帶,形成船舶往來南洋各國的貿易樞紐。

刺桐港海外貿易復原圖

北宋中期,市舶司管理體制混亂,廣州地方官員對外貿船舶強買強賣,徵收重稅,造成廣州港船舶入港量大幅度降低,造成海港經濟不景氣。

並且,廣源州儂智高率領軍隊進攻兩廣地區,造成廣州地區社會秩序動蕩。由此,廣州港貿易量的大幅度降低實為地區社會經濟環境的惡化!

刺桐港臨近大都市臨安(消費市場巨大)

宋廷經濟及政治重心南移臨安後,無疑拓寬了刺桐港的國內消費市場。南宋初期,廣州港、刺桐港是政府海外貿易稅收的重要來源地!

刺桐港貿易盛況(插畫)

南宋中後期,朝廷從刺桐港海外貿易徵收的賦稅高達百萬緡,約佔國庫總收入的五十分之一。

刺桐港拓寬了沿海經濟貿易區域,並提升了刺桐港的航運樞紐地位。宋廷為保障長期財源支持,任命專職市舶中央官員管理刺桐港的海內外貿易,以及客商、使團事務,同時提高了刺桐港的知名度!

從經濟學分析,臨安城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大,供給鏈得不到完善,必然造成社會經濟秩序失衡,從而從內部瓦解南宋政權「偏安一隅」的統治方針。

南宋市舶使管制下的海外貿易

在《西湖老人繁盛錄》中記載:錢塘有百萬人家。宋代學者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臨安尚有數十萬戶,百十萬口。

總體來說,南宋臨安的消費人群維持在150萬左右。當然,我們並不深究臨安人口發展路徑,即臨安的消費人群多為長時間南移結果!

由於臨安周邊市鎮密集,形成龐大的蘇杭城市群。本地的糧食及生活物資實為供不應求,部分糧食即以刺桐通過海道運往臨安。

南宋臨安(龐大的消費群體)

出於政治特殊功能的需要,臨安聚集了大量官僚,海外的奢侈品(象牙、珍珠、乳香等)便成為官僚群體、王公貴族的消費對象。極大地提高了外來船舶的周轉性,延長了刺桐港的產業鏈!

從消費市場時間跨度來看,廣州、刺桐兩大港口作為運轉臨安城市群生活物資的集散中心。相同數量的航運貨物,以海路從廣州轉運臨安,時間長達6個月,而刺桐只需3個月就完成貿易交易。

廣州港、刺桐港通往臨安航船時間跨度

由於廣州港過於偏離南宋的政治中心,路途海況多惡劣天氣,運輸周期較長。刺桐港臨近臨安,又能滿足江浙一帶輸出入商品的經濟需求,刺桐港的航運經濟地位自然被政府大力扶持!

刺桐港區域貿易物資豐富(內在因素)

北宋末年,刺桐港受到大量阿拉伯商人的貿易入駐後開始崛起。吸引商人開展貿易不僅是刺桐良好的通商、通都(臨安)區位條件,還有刺桐港經濟腹地的絲綢、瓷器等大量海外稀缺手工業製品。

從刺桐港出航的古沉船瓷器

區域貿易物資的豐富,其實質是南宋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變化。即北方領土(土地賦稅)的流失,使南宋政府大力開展官民航海商業貿易,從海洋貿易的船舶港口出入量收取市舶稅,維持南宋巨大的經濟開支!

區域貿易物資的海外推進,既有效防止國內經濟產品過剩,造成財政壓力,又能進口海外經濟產品,彌補宋廷單一的農耕文化產品,提高區域及全球貿易競爭力。

南宋內河轉出海口貿易

反思

從刺桐港本身港區內核條件來講,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宋金戰爭未波及刺桐港區域經濟地帶)以及靠近諸如臨安的巨大消費市場群,港區經濟腹裡經濟產品的流通,都極大提高了刺桐港的航運地位以及朝廷貿易港口的利潤空間。

元朝時期,刺桐港貿易成交量順差於廣州港,成為古代中國第一大外貿集散港口,至今對中國航運業依然產生經濟效應!

註:【小記者說歷史】系頭條號籤約作者(歷史小記者)

相關焦點

  • 從河口港向一流海港的歷史跨越——廣州港積極推進航運樞紐高質量...
    廣州港。 與此同時,廣州港對出海航道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把原來只有-5米的航道浚深至-7米,使萬噸貨輪能直達黃埔港區,港口通航能力得到提升。 拖輪船隊、「穿梭巴士」貨櫃駁船船隊以及連接內陸腹地的港口專用鐵路,為廣州港的集疏運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如今,1.8萬標箱至2萬標箱級的超大型貨櫃船均可在南沙港區靠泊作業,南沙港區儼然具備了應對大船時代的雄厚實力,在國際航運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日益凸顯。
  • 廣州港大力提升戰略地位
    廣州港大力提升戰略地位時間:2016-09-27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林健芳   本網訊 近日,廣州市政府審議通過《廣州市綜合交通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簡稱《規劃》)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完善港口碼頭和航道設施以及集疏運體系
  • 千年廣州古港 築夢國際航運
    談起這份職業,身為廣州港引航站站長的汪偉幽默風趣。「現在,我國的大熊貓超過1800隻,而全國的引航員也僅2200多人。」幾十年來最讓他感到光榮的,是以引航員的獨特身份與視角,參與廣州千年古港的歷史,觸摸中國改革開放的脈搏。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從廣州、徐聞、合浦起航至印度的南海航線,便是我國海上重要的「絲綢之路」。
  • 從南沙港到海防僅2天,廣州港攜手亞海航運打造灣越快航
    6月26日,「華凱」輪順利掛靠廣州港南沙貨櫃三期碼頭,標誌著廣州港與亞海航運合作的灣越快航BVX航線成功開通,南沙港區至海防直航航線數量增至7條,基本實現海防天天班,進一步織密「一帶一路」東南亞航線網絡。
  • 宋朝時的福建泉州,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
    他們來到泉州刺桐港,馬可·波羅看著眼前檣桅如林、千帆競泊的盛況,不禁發出感嘆:「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大批商人云集這裡,遍地都是黃金,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像……」泉州人文歷史悠久,在上古時期屬於百越地區,在夏、商兩朝屬於天下九州之一的揚州(非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閩越國。秦朝統一中原後,泉州與整個福建一起,成為秦朝的一塊屬地。在古代,地少人多、土地貧瘠的泉州,何以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廣州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世界前五
    今年1-11月,廣州港完成貨櫃吞吐量2117.83萬標箱,貨物和貨櫃吞吐量均繼續穩居世界港口前五位,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6位。今年12月14日,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實現7000萬人次的新跨越,預計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9000萬人次,航空及相關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 廣州港進一步實現與香港港、深圳港錯位發展
    廣州港集團董事長蔡錦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港將進一步強化綜合樞紐功能,進一步實現與香港港、深圳港的錯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增加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
  • 重磅| 為了水果,廣州港也是拼了!!!
    為了給大家送上新鮮的國外水果,增加「菜籃子」果蔬品種,廣州港也是拼了,使出洪荒之力!在陸路以及水路航線上,廣州港拼盡全力保證新鮮果蔬供應運輸線的通暢。長榮海運東南亞航線CVT首航圖,感謝 廣州港集團 供圖核心戰略地位日益突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廣州港南沙港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戰略地位日益突顯。
  • 廣州港連續開闢5條國際新航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通訊員 羅瑞嫻 柯霞 鄒井棋3月7日,載箱量為1708TEU的平達輪順利掛靠廣州南沙三期貨櫃碼頭,標誌著萬海航運越南泰國新航線CV6首航南沙港區。這是自2月27日興亞韓國新航線靠泊後,廣州港連續在十天內開闢的第五條國際班輪航線。
  • 廣州港5條國際新航線接踵而至
    3月7日,載箱量為1708TEU的平達輪順利掛靠南沙三期貨櫃碼頭,標誌著萬海航運越南泰國新航線CV6首航南沙港區。這是自2月27日興亞韓國新航線靠泊後,廣州港連續在十天內開闢的第五條國際班輪航線。
  • 曾為世界第一大港,今被廣州港超越,2019年香港依然不容樂觀
    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香港是去年前七個貨櫃港口中唯一一個出現同比下跌的城市,深圳港的貨櫃吞吐量排名雖然被寧波舟山港超越,但就其量來說是增長的。香港貨櫃吞吐量的變遷香港作為世界公認的全球航運中心,名聲的成就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 廣州港南沙港區交出這份成績單
    五年來,依託南沙自貿區的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的發展一日一變、一月一新,營商環境更優、國際航運樞紐功能更強、國際航運要素更加集聚、港口基礎更加夯實。新增57條國際班輪航線,貿易通達全球2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成為輻射華南通達全球的世界級樞紐港區,得到客戶和外貿班輪公司的認可與青睞。是什麼讓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範兒十足?記者了解到主要依賴「六大蝶變」。
  • 廣州港貨櫃吞吐量將突破2300萬標箱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實習生 羅泳欣)廣州港2019年貨櫃吞吐量將突破2300萬標箱!12月26日,在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布會上,市港務局副局長袁越透露,廣州港貨櫃吞吐量將突破2300萬標箱,繼續穩居世界港口前五位。
  • 南宋御街,走尋南宋歷史
    古時的南宋御街長一萬三千五百尺,全長約4.2公裡,當時用來鋪設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萬多塊石板,但此前的考古發掘卻只發現過香糕磚。南宋時期的御街南起皇宮北邊的和寧門外,向北經朝天門略向西側,接著向北段延伸,經今天的眾安橋、觀橋、到達新莊橋。是南宋王皇城達官貴人出行的必經之路,也是皇家專用道路,宋朝時期因有10裡之說,又名「十裡天街」。
  • 論吉安府在中國歷史人文地標中的獨特地位
    可是江浙的精神文明對全國學術、思想所產生支配地位的時期,還在緊隨其後的乾嘉時期。如王鳴盛、趙翼、錢大昕、段玉裁、章學誠等考據學中堅和思想大家,以及漢學吳派、揚州學派、常州今文經學派等握有學術話語霸權的地域學派,都誕生在18世紀初至19世紀初的近百年間。若沒有此前二三百年間江浙科舉一元中心地位的鋪墊,乾嘉時期的江浙文化就不可能如此輝煌。
  • 港口航運概念午後持續走強 廣州港等多股漲停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7日訊 午後,港口航運概念持續走強,連雲港、中遠海特、中遠海控、中遠海發、廣州港等5股漲停,寧波海運漲逾9%,渤海輪渡漲逾7%,南京港、日照港、寧波港、中遠海能等漲逾5%,珠海港、天津港等漲逾
  • 全球十強航運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強!長三角時代來臨
    近日,《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上海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上海首次超越香港,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三強。上海的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不少學者表示,長三角時代即將來臨!公開資料顯示,該指數包含3個一級指標以及17個二級指標,另外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表徵國際航運中心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十強依次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
  • 去年南沙港區貨櫃吞吐量佔廣州港全港總量七成
    去年南沙港區完成貨櫃吞吐量1669.4萬標準箱,佔整個廣州港全港貨櫃總量的72%,鞏固了廣州港貨櫃吞吐量全國第四、全球第五的地位。2015-2019年,南沙港區的貨櫃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萬標準箱的速度增長。
  • 廣州港新開5條國際新航線串聯亞洲
    3月7日,載箱量為1708TEU的平達輪順利掛靠南沙三期貨櫃碼頭,標誌著萬海航運越南泰國新航線CV6首航南沙港區。這是自2月27日興亞韓國新航線靠泊後,廣州港連續在十天內開闢的第五條國際班輪航線。這五條分別是興亞韓國線SCS、KLINE「日本快線」滾裝輪中東出口航線、海陸馬士基俄羅斯東南亞線PH5、新海豐越南泰國航線SVT1、萬海航運的越泰新航線。「這段時期新開的航線主要以東南亞航線為主,不但對廣州區域經濟具有積極意義,還將輻射服務於整合粵港澳大灣區。
  • 今年廣州港淨增9條外貿航線
    12月15日,隨著「以星大連(ZIM DALIAN)」輪順利靠泊南沙港區,以星航運的澳大利亞航線C2A成功首航南沙。  C2A航線提供南沙至泰國、越南、澳大利亞的進出口直航服務,林查班進口南沙船期3天,南沙出口雪梨僅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