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
1月15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公告稱,正式開展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
按照計劃,第四批集採共有45個品種、80個品規被納入。其中注射劑品種8個,滴眼劑3個,其餘均為口服製劑。這相比於之前收集相關工作時的90個品規數量略有減少。(詳情請見文末《第四批國家集中採購品種目錄》)
健識局注意到,國家醫保局給多款藥品開出的最高有效申報價都創下新低。如糖尿病藥物、0.5mg規格的瑞格列奈,「天花板價」只有0.5057元,而常用的布洛芬常釋劑型,0.1g規格的最高申報價更是低到0.2元。
另外,氨溴索注射劑、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劑、布洛芬注射液、多索茶鹼注射劑、帕瑞昔布注射劑、泮託拉唑注射劑、硼替佐米注射劑、注射用比伐蘆定等銷量大的重磅品種都在本輪集採之列。
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泮託拉唑注射劑」,其原研藥企武田在2019年公立醫院的終端銷售額超過50億元。
德國費森尤斯卡比自主研發的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是臨床常用的麻醉劑之一,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該藥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19.5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第四批藥品採購中,多款注射劑產品的終端銷售超10億元。回顧前三批藥品集採,平均降幅已達到50%以上。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本輪集採啟動,曾給各家跨國藥企帶來豐厚利潤的大品種將遭遇降價「風暴」。
集採通知明確:本輪集採於2021年2月23日8點開始接受申報材料,當天上午10點公開各企業的申報信息。當天下午2點確定各家企業的供應地區和供貨量。
健識局注意到,本輪各品種各地採購周期按以下規則確定:
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1家或2家的,本輪採購周期原則上為1年;
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3家的,本輪採購周期原則上為2年;
全國實際中選企業數為4家及以上的,本輪採購周期原則上為3年。
這意味著,今後市場競爭越激烈的品種,藥品集採的採購周期越長。如果不能中選,那麼企業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市場,集採變得讓企業無法忽視。
不過,這次國家醫保局也網開一面,對氨溴索注射劑等8個入圍的注射液品種規定的採購周期確定為「原則上1年」。
目前,第四批藥品集採仍處於申報階段,入圍企業的名單尚未確定。健識局將持續關注外資原研品種參與意願、企業降價幅度等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