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反核四運動萬餘人靜坐凱達格蘭大道 鬱慕明:其它發電方式汙染...

2020-12-12 觀察者網

臺灣島內反核四運動愈演愈烈。據《海峽導報》今日(4月27日)報導,4月26日是蘇聯車諾比核洩露事故28周年,昨日上午7000多人在臺北參加「核輻大逃殺」路跑,下午反核團體號召民眾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靜坐,到晚間9點,臺「警政署」估算參與靜坐人數在1.3萬人左右。前一段時間反服貿運動的學生領袖林飛帆與陳為廷的到場,更是點燃了現場氣氛。昨晚7時,「全臺廢核行動平臺」在凱道晚會突然宣布27日將進行佔領忠孝西路的不合作運動,整個活動至少持續到28日上午。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此前表示,核四全民公投沒有時間表。據臺灣《中國時報》今日(4月27日)報導,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表示,相信停掉核電後,社會會發現其它發電方式(如火力發電)對環境汙染更大。現在馬當局講什麼,反核人士都不會相信,不如讓所有的核電廠停止運轉半年,看看行不行。他還認為,核四如此專業,不宜交付公投。

4月26日,臺灣反核人士舉行反核四長跑及靜坐活動

鬱慕明:火力發電等方式汙染更大 核電不宜交付公投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鬱慕明受訪時表示,相信停掉核電後,社會也會發現,事實上其它如火力發電等,對環境汙染更大。「如果半年後發現社會需要核電,就再蓋核五。像核四這樣停停建建,『完蛋了』,就像一個大樓,每次重修管線、零件可能都要重新配修,要怎麼使用?」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

鬱慕明指出,核四爭議已延續三十幾年,但核電的問題不能全推給馬當局,「民主政治也是責任政治」,就算馬要負責,也要追根究底。拍板的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執政過的民進黨,都有責任。他還認為,核四如此專業,不宜交付公投

鬱慕明受訪表示,其實現在臺灣的困境,不是服貿,也不是核四,這些都只是被人利用、被政治操作的議題,追根究底,「國家」認同才是臺灣的真正根本問題

鬱慕明說,95年前的五四運動是為了對抗「外患」,是一場反對列強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愛國運動;當年的五四,時代青年呼喚「德先生」和「賽先生」,期盼籍此將國家救起來。

鬱慕明準備發起的「新五四運動」,他說,這是為了解決「內亂」,(現在)臺灣不斷地內耗,群眾又公然挑戰民主法治,抹黑「總統」在獨裁,「這根本是笑話,馬英九就是沒獨裁才搞成這樣子」;所謂的學運,只不過是「人云亦云、標新立異」

臺灣現有三座核電廠,自上世紀80年代臺灣電力公司決定在新北市貢寮區興建第四座核電廠(簡稱「核四」)以來,關於「核四」的爭議持續了30年。1985年5月,因當地民眾強烈反對,時任臺灣領導人蔣經國指示暫停興建。1999年,核四正式動工興建。2000年政黨輪替後,「行政院」宣布核四停建,隨即遭立法院彈劾,於2001年後復建,計劃完成日期延至2006年。2006年,因確定無法如期完成,又再次延至2009年,後又延至2011年。2011年發生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政府決定對核四進行檢視,原預計商轉日期延至2015年。2013年2月25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是否續建將由公民投票決定。

今年4月22日,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開始無限期禁食(即絕食)訴求當局停建「核四」,臺灣各地反核活動烽火再起,並愈演愈烈。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4月23日前往探視林義雄,由於林義雄不接受探視,馬英九留下一張卡片,承諾「核四」經專家嚴格安檢完成後,由「公投」來決定它的未來。

「核輻大逃殺」路跑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及多名「綠委」參加

4月26日是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絕食的第五天。兩場大規模反核活動在臺北上演,上午的「核輻大逃殺」路跑活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以及多名「綠委」也來參加。

26日下午,由各反核團體組成的「全臺廢核行動平臺」,昨天下午4點組織民眾集結凱道,展開無限期靜坐。他們明確提出2項訴求:第一,停建核四廠,核一、二、三廠儘快除役;第二,下修「公投法」門檻,並威脅說如果臺當局不回應訴求,不排除會有更激烈的抗爭。

傍晚,臺北下起了雨,現場搭起幾個巨型帳篷,參與的民眾身上纏著黃絲帶,帶著反核標語在帳篷下靜坐,也有人穿著雨衣站在外面。舞臺上寫著「還權於民,停建核四」的標語,有人輪流上去開講。

4月26日下午,反核四民眾冒雨靜坐凱達格蘭大道

全臺廢核行動平臺原本於27日下午2點發起「停建核四、還權於民」大遊行,從凱道集結經過公園路、襄陽路、館前路、忠孝西路再轉青島西路、公園路、中山南路回到凱道。不過,警方提前將公園路封鎖起來。昨晚7時,「全臺廢核行動平臺」宣布,將進行佔領忠孝西路的不合作運動,稱「總統府」以為把自己用拒馬包圍起來就安全了,但27日他們遊行走到忠孝東路時會發起核災演行,核災警報響起時,大家一起坐下、躺下,佔領忠孝西路。同時,他們也呼籲全臺各地也在他們所在地發起不合作運動,癱瘓交通。

反核團體嘲笑馬英九說,每次宣布要包圍「總統府」、國民黨部時,警察都先幫忙他們把「總統府」、國民黨部包圍起來;不知道佔領馬路時,警察會怎麼做。

反服貿學生領袖到場 林飛帆:主張推翻政府方式還需思考

下午4點出頭,學運領袖林飛帆到場靜坐,在媒體追逐下,眼鏡還一度被擠掉。他表示,人民已關注核四議題近30年,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林義雄以禁食進行反核抗爭長達5天,希望馬政府能對這些聲音有善意的回應,作出具體承諾。

4月26日,林飛帆(左)聲援反核四。右紅衣者為陳為廷

晚間11點左右,林飛帆與陳為廷在自由廣場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活動演講。

林飛帆說,現在整個社會充滿躁動不安,他的內心是很矛盾、陷入兩難的。他強調自己是主張推翻政府的,至於要用和平還是武裝革命的方式,需要進一步深入思考

反核團體昨起發起一連兩天的靜坐及遊行,民進黨內黨公職全力聲援,從前天就開始到凱道靜坐,26日上午又舉行反核路跑,直到傍晚仍有許多人守在靜坐現場,接連超過30小時露宿豔陽及風雨之後,許多人的臉上已掩不住疲態。

大嘉義廢核行動聯盟昨天也特地從嘉義搭車北上,先去聲援禁食的林義雄,再從義光教會徒步至凱道,靜坐民眾報以熱烈掌聲支持。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鹽寮反核自救會、多位學者也輪番上臺,發表反核理念;長期關注聲援社運活動的歌手林生祥、陳明章登臺演唱。

「馬英九稱想封存核四 全民最想封存馬英九」

在集會現場,當有人在臺上說,「馬英九說要封存核四,事實上,全臺民眾最想封存的應該是馬英九。」此話一出,立刻引發現場民眾鼓掌叫好,掀起活動高潮。

4月27日,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發起投票,截至27日15時,45.3%的人支持關閉所有臺灣核電廠

晚會上包括洪仲丘舅舅,以及前陣子參與包圍中正一分局的臺大學生洪崇晏均到場,兩人呼籲政府要有宣示廢核的決心。

現場也發生幾段小插曲,北海道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上臺發言時,一度爆粗口「幹聲」連連;此外,也有一名中年男子,體力不支昏厥送醫。

晚會近9點多結束,靜坐群眾們持續在凱道上守夜,進行反核議題討論,現場還放起了社運紀錄片。

相關焦點

  • 臺北車站靜坐民眾移回凱達格蘭大道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張勇)臺灣「倒扁」活動目前正在島內各地蔓延。近兩天在臺灣南部高雄和臺南舉行的「倒扁靜坐」活動遭到了所謂「挺扁」民眾的暴力襲擾。  臺南市19日舉行首場「倒扁靜坐」活動,結果200名「倒扁」民眾被上千名「挺扁」民眾包圍並遭到暴力襲擊。
  • 臺灣百萬人民反貪試靜坐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
    9月1日傍晚,「百萬人民倒扁總部」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反貪腐試靜坐活動。圖為發起人、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出現在試靜坐現場。   中新社臺北九月一日電(記者 董會峰 肖龍聯)九月一日,「百萬人民倒扁總部」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試靜坐活動
  • 路過忠孝東路1小時 反核群眾轉往凱道「來日再戰」
    路過忠孝東路1小時 反核群眾轉往凱道「來日再戰」(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反核群眾29日包圍「立法院」周圍,要求「立委」做出「停建核四」決議,下午開始國民黨「立委」座車就難以出入,傍晚6點左右,突然有人高喊「路過忠孝東路!」
  • 臺灣聯合報:倒扁運動將在凱達格蘭大道提前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百萬人民倒扁」,可能在凱達格蘭大道提前登場。  社論說,凱達格蘭大道,陳水扁曾在此舉行就職典禮,如今卻成了人民轟他下臺的平臺。載舟是凱達格蘭大道,覆舟也是凱達格蘭大道。凱達格蘭大道的沿革,印證了臺灣政治的變遷;而陳水扁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更是親手為歷史作了註腳。
  • 臺灣陷入擁核反核兩難困境
    9日的反核大遊行再次把「核四公投」的敏感議題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香港《大公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島內贊成核能發電者大多站在經濟角度,認為「廢核」是臺灣社會發展不可承受之痛。然而,儘管反核的經濟代價巨大,仍然比不上人們對核災的恐懼。   評論摘編如下:   核電安全問題最近在臺灣社會鬧得沸沸揚揚。
  • 民進黨「反核」究竟在反什麼
    2014年,民進黨曾發動聲勢浩大的「反核大遊行」,使得本已完工的臺灣第四核電廠(「核四」)被迫封存,重創國民黨,民進黨從中也嘗到了甜頭。  2015年3月14日,臺灣「反核大遊行」再次上演。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也現身,加碼提出「2025非核家園」的新口號。細觀民進黨反核的「前世今生」,一路走來,看似始終「反」字當頭。
  • 臺灣倒扁靜坐將設2300個位置 民眾持VIP卡參加
    活動規劃靜坐現場分動靜兩區  範可欽表示,9月1日總部進駐凱達格蘭大道後,1日至7日之間就會有民眾可以期待的活動,7天內絕不寂寞,8日將民眾帶往臺北紀念堂,9月9日正式開始靜坐之後,現場將分成「靜區」與「動區」。  靜區設在凱道北側,動區則延伸到景福門、中山南路、仁愛路與信義路,以容納假日期間數十萬人潮。
  • 新黨辦"臺灣再光復大會" 鬱慕明:公審蔡英文下架民進黨
    新黨辦"臺灣再光復大會" 鬱慕明:公審蔡英文下架民進黨 2019年10月21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新黨主席鬱慕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將在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當天舉辦「臺灣再光復大會」,新黨主席鬱慕明指出,舉辦此活動一方面是為了慶祝光復節,另一方面也要讓淪陷在「親美媚日」教科書裡的臺灣「再度光復」,支持韓國瑜當選,下架民進黨。
  • 臺「倒扁靜坐」改稱「反貪腐靜坐」 9月9日展開
    臺「倒扁靜坐」改稱「反貪腐靜坐」 9月9日展開  中國臺灣網8月29日消息 綜合臺媒報導,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28日下午在凱達格蘭大道召開記者會,宣布9月9日開始靜坐。  據報導,在記者會上,施明德強調「百萬人倒扁靜坐活動」是一場臺灣人民反對貪腐政權的行動,而陳水扁和民進黨卻將靜坐行動刻意導向為一場「流血革命」,運用「倒扁」與「挺扁」的對立,有升高衝突的意圖。因此,「倒扁總部」經過討論,為使整個行動的理念號召能更清楚地傳達給2300萬臺灣人民,「百萬人倒扁靜坐行動」改稱為「百萬人反貪腐靜坐行動」。
  • 臺灣《聯合報》:凱達格蘭大道已成臺灣的政治寒暑表
    由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民倒扁」活動,計劃於九月份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集會示威。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凱達格蘭大道,陳水扁曾在此舉行就職典禮,如今卻成了人民轟他下臺的平臺。載舟是凱達格蘭大道,覆舟也是凱達格蘭大道。凱達格蘭大道的沿革,印證了臺灣政治的變遷。而陳水扁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更是親手為歷史作了註腳。
  • 「倒扁紅衫軍」再上臺北街頭 重返凱達格蘭大道
    新華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陳鍵興 裴闖)臺北消息:2006年9月9日,「反貪倒扁」運動正式展開,時隔一周年,「倒扁紅衫軍」9日晚重返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燭光晚會。
  • [海峽縱橫]「凱達格蘭」大道的見證
    他上臺後,這條大道和廣場,從此便閱盡世道冷暖,嘗盡人生滋味,也歷史地見證了臺灣社會在民進黨執政後不斷地向下沉淪的痛苦現實。  「凱達格蘭」大道是走秀舞臺  從直升機上俯瞰,「凱達格蘭」大道與「凱達格蘭」廣場呈T字形。在這個T形舞臺上,多少政治人物在這裡走秀,上演了一幕幕耐人尋味的活劇。
  • 國民黨搶到凱達格蘭大道路權 靈感來自民進黨
    國民黨搶到凱達格蘭大道路權 靈感來自民進黨 2008年02月20日 13: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反服貿抗議者到凱達格蘭大道遊行示威 超過11萬人集結
    今天,臺灣反服貿抗議示威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在佔領「立法院」的學生的組織與號召下,預計今日臺北會有超過10萬人到「總統府」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示威。臺北政府已安排6000名軍警在附近維持治安,並安排了噴水車,憲兵也進入「總統府」待命。學生領袖號召大家要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議。在昨天馬英九的記者會上,他再次強調服貿不能輕易退出,如果退回服貿,國際上會認為臺灣很不可靠。
  • 臺灣「黑衫軍」凱道反服貿 21萬人「總統府」前遊行(圖集)
    今日(3月30日)下午,臺北發生了反「服貿」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從清晨開始,臺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周圍就逐漸開始聚集民眾,學生領袖在「立法院」內號召民眾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遊行抗議。下午3時許,學生領袖陳為廷從「立法院」出發,搭車向凱達格蘭大道前進。下午4時許,民進黨「大佬」呂秀蓮也出現在現場。
  • 由臺北「凱達格蘭大道」更名談起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正門對面就是「凱達格蘭大道」。但這個路名是1996年由陳水扁改的,之前叫「介壽路」。今天就來談談這條道路變更背後深藏的意涵。
  • 紅衫軍29日重回凱達格蘭大道
    據臺灣《中國時報》23日消息,紅黨(由紅衫軍成立)秘書長姚立明22日表示,紅黨將號召上萬名紅衫軍,在29日重回凱達格蘭大道,並邀請反貪腐倒扁運動總指揮施明德與臺灣聯電集團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對談,探討馬、謝兩人不敢講的話。另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008『立委』選舉政黨辯論會」22日進行第一場,由紅黨、綠黨、客家黨、無黨團結聯盟推派代表參加。
  • 臺灣親綠社團鼓動9日上凱達格蘭大道「倒馬」
    臺灣親綠社團鼓動9日上凱達格蘭大道「倒馬」 2008年08月04日 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臺灣
  • 臺灣農團將再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大埔事件」
    臺灣農團將再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大埔事件」 2013年08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326遊行臺北市府有疑慮 擬不開放凱達格蘭大道
    據臺媒報導,臺北市府3·26擬不開凱達格蘭大道讓「民主和平護臺灣大聯盟」使用。市府人員24日赴「總統府」,表達對陳水扁安全的顧慮。  據悉,「民主和平護臺灣大聯盟」發起單位之一「臺北縣青年社會服務促進會」日前分別向「總統府」、臺北市府申請三月二十六日「總統府」前南北廣場、「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的使用權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