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有公司出版了套《青春版·紅樓夢》,引起網友在豆瓣上又一輪「一星運動」。說實話從《牡丹亭》到《江姐》,名作的「青春版」都有股子鶴髮童顏巨乳的古怪氣質,它的形式本就是反正統的,出奇的同時還要出色很吃班子功夫。
所以讓先別吼「什麼鬼」,且問名著分層普及是不是好事?傳統文化市場化運作是不是好事?是就對了!尤其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還是3年前因為宣傳「史上最佳版」《小王子》,引發首場「一星圖書」運動的果麥啊!
讓我們好好看看這本書的資料:
不由分說,首先是這甜中帶苦痰中帶血的書封就把我擊中了,這難道不是我剛買的手機套嗎?
文案說:
開篇這幾個痛心疾首狀的粗體字,渾然一顆陣痛中的處子之心,真是我見猶憐,不忍吐槽,姑且嗯著吧。
讓我們看看這是部怎樣的「新」《紅樓夢》。
這話套路眼熟,有點像2013年果麥力推譯者李繼宏的時候對外宣稱「這版《小王子》糾正56個譯本的200處錯誤」「這版《老人與海》糾正了1000處錯」,原以為現在已經不流行「修正主義」了,沒想到果麥的手段還是那麼老套。
再看定價:
一套《紅樓夢》6本賣129,看著不貴,但作為公版書實則是天價了,參考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經典版才60元。該書的合作方新世相微信公共號解釋為:「比一般貴是因為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文庫本』開本。」不懂,開本只關乎裁切、製作工藝,成本增幅不大,難道印本「100塊」大小的書就能賣100了?
當然「年老版」《紅樓夢》畢竟沒有「青春版」那麼多人頭費,隨便在微博裡搜搜就能看到幾個名人推薦:
還有訂製音樂:
不由感嘆這不是本讀者的《紅樓夢》,這是部觀眾的《紅樓夢》,這不是文化出版的書,這是娛樂產業的ip,這貨是來為李少紅的《紅樓夢》墊背的。
事實上,幾乎任何引起眾怒的宣傳都是場成功的營銷,比如3年前因為《小王子》等書的宣傳文案觸犯了國內其他譯者。當時,從法語譯文界開始,國內發起了首場針對圖書的一星運動,但出版單位遠比憤怒的人們明白,爭議即是熱度。時至今日,果麥版的《小王子》已成為京東上銷量最高的《小王子》譯本。
而放眼當下的《青春版·紅樓夢》,雖面臨一種豆瓣用戶的圍剿,但消費市場不是豆瓣網不受文青管轄,甚至不受心智的控制,銷售才是分數。
經營者顯然清楚會被得罪的用戶就該被浪費,他們只取悅能被取悅的,比如這本《青春版·紅樓夢》的官方用途:
心疼文案君的內秀,替他說出口「拿這本書裝×就對了!」
本來什麼書該上市,都拿著上級發的書號,都是「可能」符合市場流通規則的,不可枉以公器懟它,但看了讀者評論提到《三國演義》《水滸傳》我就慌了:
拜託老闆,《青春版·三國》《青春版·水滸》什麼的簡直不忍直視辣眼睛好麼!
固然,任何改良都是對經典的挑戰,只要得當就能殺出重圍成為新的經典,畢竟大眾不全然是精英階層無須為舊思想代言。怕就怕小丑跳梁譁眾取寵,趁民智未開行巫蠱之事。
最後給大家說一個壓箱底的笑話,3年前果麥老總路金波力推李繼宏版的《小王子》時所謂「糾正其他56個譯本的200處錯誤」據說最初只是口炮,沒想到鬧出個「一星運動」,沒辦法只好火速召集手下的幾個編輯沒日沒夜地翻資料查字典,拼湊出那「200處錯」——不好笑麼?
真正的笑點在於這樣的事跟連續劇一樣出了2016版,「路氏」營銷大法確實不會輕易狗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