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家樓下變酒店客房,業主們和酒店住客共用一部電梯
4層住宅全被改造成酒店房間,酒店客人進出酒店跟業主共用一部電梯。近日,住在洪山區歡樂大道歡樂星城小區的業主王先生稱,這兩部電梯本來是給業主使用的,現在酒店住客進進出出,他覺得不太安全。
投訴:住宅變成酒店客房
歡樂星城小區位於歡樂大道,是2014年交房的還建小區。其中,王先生所住的2棟位於馬路邊上,1到3層是商業用房,4到27層為住宅。
王先生稱,小區交房後不久,2棟1單元的4到7層就開始裝修。裝修完以後,住在該單元的業主發現,這4層的住宅統一被改裝成了酒店客房。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2棟樓樓底開了一家酒店,酒店除了使用1到3樓的商業用房,還將4到7層的住宅改成了客房。按原來的設計,商業用房和樓上的住宅是隔離開來的。酒店就在一樓大堂與單元樓的門廳之間的牆上開了一扇門,客人辦理入住手續後,就可以從該門進入2棟1單元的門廳,再乘坐電梯去客房。
單元樓的兩部電梯變成了酒店和業主共用,王先生對此感到不滿。他稱,單元樓有門禁系統,外面的人要進來,必須先走小區大門,再從單元門進來,現在直接走酒店大堂就可以了。小區內別的住宅樓相對比較封閉,而2棟1單元的酒店客房每天人來人往。全是一些陌生面孔,這讓他覺得不太安全。
探訪:電梯安裝分層刷卡器
11月4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歡樂星城小區大門口,其右側的商業門面外牆上,「歡樂尚成酒店」的招牌很顯眼。進入酒店大堂,前臺掛著的指示牌顯示,該酒店1樓為大堂,2樓則是汗蒸館、酒樓和足浴館等,3到7樓則為客房。也就是說,除了3樓的客房屬於商業用房,其它客房都在住宅樓內。
記者從大堂後門進入2棟1單元的門廳,隨後乘電梯上樓,發現電梯內安裝了一個黑色的感應裝置,記者按4到7層的任何一個按鈕,都沒有任何反應,只能抵達8層以上的樓層。王先生稱,這是酒店安裝的分層刷卡器,住客刷卡後可以乘電梯達到其客房所在樓層,而其它業主則無法在這幾層停留。
記者到第8層後出了電梯,再走樓梯進入酒店區域,發現每一層有19間客房,走道鋪了地毯,電梯間還懸掛了指示牌,看起來跟普通酒店沒有兩樣,而按照原來的設計,每一層應該有4套住房。
跟酒店共用電梯,其他業主怎麼看?記者折回樓上,詢問了多家業主的看法。有業主表示,酒店有時需要佔用電梯運送物品到客房,導致樓上業主等電梯的時間較長;還有業主稱,她選房時,就留意到4到7層在裝修,但沒想到是改成酒店,早知道她就不選擇這個單元的房子了。因為跟酒店共用電梯,她覺得陌生人很容易就能進到住宅樓裡面來,覺得不太安全。不過,也有業主表示,這對她的生活沒有多少影響。
回應:酒店稱對業主影響不大
在酒店大堂內,記者看到,酒店在顯眼位置懸掛了「營業執照」、「特種行業許可證」、「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等證件。酒店的相關負責人李經理稱,酒店都是辦理了必備證件,合法經營的。
李經理說,1到3層的商業用房是酒店老闆租的,而4到7層是產權歸老闆所有的還建房。因此,老闆有權將房子改造成酒店客房。至於樓上業主反映的等電梯時間較長的問題,李經理稱他們一般要求員工走樓梯,儘量少用電梯。另外,酒店只有在七八月份旺季時客人比較多,平時入住率並不高,實際上對業主使用電梯沒有多大影響。
至於業主提到的安全問題,李經理則回應,入住酒店的客人都有實名登記,而且電梯裡面和酒店樓道都有監控錄像,她認為挺安全的。
李經理稱,酒店一直要求員工多加注意,不要影響到樓上業主的日常生活。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則稱,這些房子都是酒店老闆的,他改成住房,物業也無法阻止。據他們觀察,酒店對業主並沒有造成多大影響,有少部分業主以此為藉口拒交物業費。
對此,律師認為,將住宅改成經營性用房,應該經過有利害關係的全體業主同意,並形成證明材料,才能辦理相關證照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