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區下沙小學 智慧成就夢想打造科創教育範本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在美麗如畫的深圳灣紅樹林畔,有一所面朝大海,四季花開的學校——深圳市福田區下沙小學。作為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公辦學校,下沙小學創立於1938年,在福田區「傳統城中村,品牌新學校」的行動中,率先發力,迅速成為了福田教育領域的後起之秀。

近年來,在深圳市、福田區各級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下沙小學以學生發展為本,以「養成教育」為特色,以「培養充滿活力的新時代少年」為育人目標,全力打造「生命教育」品牌,以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為載體,多渠道、多形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科技製作平臺,走出了一條特色創新發展之路。並先後獲得「深圳市最具未來特色學校」、「廣東省信息化建設中心校」、「深圳市人工智慧教育基地學校」和「福田區STEM教育基地校」「深圳市人工智慧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撰文:史青玉

改善硬體設施,提升學校科創建設

下沙小學南依深圳灣,毗鄰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目前,全校有3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人數1500多人,80%是外來務工人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加之家庭教育的多樣化,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

隨著福田區城中村學校品牌建設工程的實施,下沙小學緊抓機遇,大力提升學校文化品質,從滿足中心城區教育教學高標準的目標出發,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更新教育教學設備,提升學校科創教育建設,讓校園真正成為師生幸福成長的精神家園。

2017年前,學校申請專項資金購買新的實驗器材,添置了冰箱、電子顯微鏡、標本和實驗工具箱;實驗室課桌椅從傳統的實驗桌椅換成六角桌,更適合小組合作探究;教室兩側添置了實驗櫃,方便教師存放實驗用具,後側添置了展示櫃,展示學生作品。為了讓課堂更加「智慧」,學校與科大訊飛合作,增加了希沃智慧平臺,讓教師手持平板就可以給學生上課,使科學課堂更加智能高效。

同時,學校也注重做好科教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建成紅樹林創客空間,分為六大功能區,分別是:活動區、討論區、材料區、創造區、展示區、閱讀區。為了方便學生進行創客,結合空間分布,將其進行兩兩合併,分為活動討論區、展示閱讀區、材料創造區。

機器人闖迷宮、紙陀螺、自行車發電賽車、紙船承重、大腳車遙控足球、積木電子造物、氣動紙火箭發射、氣弓箭、液氮食物、直升機演示體驗……一件件極具創意的科技體驗項目,在學子們心中播下科創的種子,可以在這裡感受科技魅力。

每年春季,下沙小學和鄰近的上沙小學、新沙小學(下稱「三沙」)3所學校互派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交流活動,每年秋季學期,下沙小學又和福田區教科院附小、深圳市實驗小學聯合舉辦「教育聯盟 課堂表達」的主題教學交流活動。

今年9月30—31日,教育聯盟課堂表(第2季)的主題是「科創未來 AI賦能」。3所學校的老師展示了各自在stem教育、VR+科學、人工智慧等AI賦能教育方面的課堂探索,市區教科院的教研員同步跟進指導,深圳大學曹曉明教授親臨作「人工智慧新時代的教育發展與教學創新」的講座。本次主題活動引發了大家對AI賦能課堂教學的深度思考,激發了老師們利用新技術創新課堂教學的熱情。

力推科創教育,打造人工智慧示範校

在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福田人工智慧示範區的「雙區驅動」下,下沙小學對自身打造「深圳市人工智慧示範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這場人工智慧的技術浪潮中爭當改革先鋒?如何把握歷史機遇,爭創AI賦能教育的先行示範,讓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系統性融合?該校從自身出發,細分科創教育的三大方面,即紅樹林STEM課程體系、科技校本課程及興趣隊、科技活動及競賽,做出了自己的註解。

面對未來已來,如何真正實現教與學的智能化?據了解,學校緊緊抓住毗鄰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及生態公園的地理優勢,圍繞「發現自然,探索未來」的課程理念,以紅樹林為具象,開發了紅樹林STEM課程。

具體來說,紅樹林STEM課程體系和構建包括創新思維課程、編程教育、智能電子課程、演講分享課程、3D建模課程、數位化工具課程和基於紅樹林生態環境的項目式學習課程。學校通過帶領學生發現問題,利用科學知識、信息技術等手段,採取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等方式,認真觀察紅樹林的植物、動物和環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包括製作產品、給政府提建議等,引領學生爭當紅樹林小衛士。

「學校在每周三下午開展STEM課程學習,下一步將從完善課程體系、加大師資培訓、組建學生社團等三個方面深入發展紅樹林STEM課程。」校長杜叢英說,未來學校將立足區位特點,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紅樹林STEM課程,充分體現立足新時代、著眼未來的教育情懷和追求。

在科技校本課程方面,學校開設了虛擬機器人、創客發明、智能工程師、科技小製作和建築模型等科技校本課程。各課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在興趣隊方面,學校開設有DI、編程、無人機和小實驗家等興趣隊,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創建科技教育特色的歷程中,為進一步推動學校科技教育深入開展,激發學生創造發明的熱情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學校積極開展科技活動及競賽,每年舉辦一屆的創客節活動,不定期的舉辦科普走廊和講座等活動,參加區、市的科技節競賽活動。

在3D列印、智能工程師、科技創新大賽、DI和創客大賽等項目中,學校師生多次獲得佳績。在全國第三屆STEM成果展中,學生的作品獲「全國二等獎」,學校的紅樹林創客空間案例獲評「廣東省優秀STEM教育空間建設案例」。這些榮譽和創作凝聚著學生們的智慧和才能,也充分展示了他們挑戰自我的勇氣和銳意創新的精神。

培養優質科技教師團隊彰顯科創累累碩果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的改變,學校的崛起,首先需要一支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教師隊伍。下沙小學的科技教師隊伍建設走過了一條多措並舉之路。

據了解,2015—2019年間,學校引進4名優秀院校畢業生,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3名,均為國家985/211工程院校優秀畢業生。針對PBL學習特點,學校還計劃引進全國名牌的工科研究生補充進科技教育隊伍,滿足工程教育的新訴求。同時,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為每位科學教師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包括參加深圳市科學教研交流會、福田區科學教研會、校際聯盟教研會等省內外的教研活動。

其次,學校多次舉辦校際聯盟教研會,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等活動,邀請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的學科專家和市區科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科學特級教師等蒞臨指導。促成學校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科技教育已成為該校的一塊「三稜鏡」,它不斷地折射出全校師生在科學探索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努力,獲得的人生歷練和取得的累累碩果。

2019年5月,下沙小學被確定為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基地學校,科研興校在這裡已經成為各學科老師不斷成長的重要渠道。僅科技教育一項,學校就申請立項了廣東省級重點課題《下沙小學steam教育研究》,深圳市、福田區和校級課題多項。科學組的老師每人至少主持課題一項,參與各級別課題多項。不僅如此,老師們還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下沙小學學生的小課題研究中獲深圳市一等獎一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5個。

「科技創新活動在校園蓬勃興起,既是使命,又是責任。」校長杜叢英說,「這些成果更加堅定了下沙人進行科技教育的決心和信心。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讓學生樹立科技引領未來的信念,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爭取在科技教育方面有更大的突破,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先行示範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站區教育高級研修班赴深圳市下沙小學參觀學習
    為更好把握核心素養下的學校改革與學校發展趨勢,更新教育理念,協同推進教學實施、評價方式、考試命題等各環節的改革,中站區教育局組織各校教育管理者參加全國教育名家論壇舉辦的「核心素養下的學校改革與學校發展深圳考察高級研修班」。
  • 美育教育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18支團隊亮相福田區校園管樂節
    11月28日,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交響管樂團的一曲雄壯的《仙后座》,正式拉開了福田區首屆校園管樂節團體才藝展示大賽的序幕,來自深圳市的18支校園管樂隊和重奏團在福田區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禮堂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展演活動,展演結束後舉行了校園管樂藝術節頒獎音樂會。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
    原標題: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顧秉鈞先生在《三智九慧五個基礎能力》一書中闡述道:人的思維功能是先天的,智慧思維方法不能天生。每個人出生後只要大腦健康,就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進行相應的教知育智。
  • 甌海茶山:打造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的一顆明珠
    繼續深化華中科技大學溫州先進位造技術研究院項目建設,街道已於今年完成項目地塊約1.1萬平方米的拆遷工作,為華中院整體交付和全面建設保駕護航。打造茶山夢想小鎮,以夢為馬促產城融合發展。蔡向波說,招引高層次人才是助力未來發展,夯實基礎教育則能普惠民生。
  • 深圳最好的10所小學,福田區佔了50%,南山區表示不服
    深圳最好的10所小學,福田區佔了50%,南山區表示不服!深圳又名鵬城,是中國最「年輕有為」的城市,發展迅速,成為中國第一個全部城鎮化的城市,吸引了大批的有夢想的人到這裡拼搏。因此,人口數量持續增長,教育資源相對緊缺,也給深圳市教育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好小學更是趨之若鶩。
  • 福田居民:2020年福田區20項民生實事出爐!
    1月17日上午,福田區第七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田會堂舉行。會上,235名人大代表從30個候選項目中票決出2020年福田區20項民生實事項目。
  • 下沙第二小學:北沙「嘟嚕嚕」農耕園特色品牌
    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學(雅號:北沙書院),1952龍年公立,系杭州東部墾區新城第一方教育院落,是錢塘江入海口北岸沙灘人文首啼之地。甲子又六櫛風沐雨,一直憧憬「江南教育文化公園,兒童開心品質樂園、藥物博覽科普趣園、詩意錢塘書香慧園、中華文明夢存福園」之願景構築落地。
  • 2020世界智慧城市大獎各獎項揭曉 深圳市福田區獲包容與共享城市獎...
    據悉,創建深圳人工智慧應用創新服務中心是福田區打造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福田區率先出臺了《福田區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2019-2020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初步構建了「1+1+10」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體系,形成了一個「技術支撐體系」與一個「政策支持體系」,在金融、醫療、教育、養老、交通、水務、城管、應急、政務、治安等10個領域探索人工智慧示範應用。
  • 我市打造4個「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
    本報記者梁小雨攝 本報訊(記者 梁小雨)12月17日下午,興慶區回民第三小學的孩子們,在學校的「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上了一堂生動的機器人課程。在這裡,沒有成排成行的課桌,沒有一摞摞的書本,入目所及的是組裝模型、編程電腦、傳感晶片、雷射雕塑機,孩子們在老師的輔導下,學習組裝機器人,學習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學習圖形化編程。
  • 18支校園管樂隊亮相福田區校園管樂節
    11月28日,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交響管樂團的一曲雄壯的《仙后座》,正式拉開了福田區首屆校園管樂節團體才藝展示大賽的序幕,來自深圳市的18支校園管樂隊和重奏團在福田區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禮堂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展演活動,展演結束後舉行了校園管樂藝術節頒獎音樂會。
  • 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學陶秀蟬校長的「教育好故事」
    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學陶秀蟬校長做客「教育會客廳」陽光訊(記者 張晶/文 梁萌/圖)8月13日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學陶秀蟬校長做客「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曲江三小的教育故事。用大愛和智慧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陶秀蟬校長告訴記者,曲江三小一直圍繞「辦一所充滿大愛和智慧的理想小學」的辦學目標,提出了「少兒為中心,愛智以啟夢」的辦學理念,引導三小教職工心系兒童的現在和未來,用大愛和智慧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孩子的發展奠基。
  • 教育會客廳 | 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學陶秀蟬校長:辦有質量的教育 關鍵...
    教育會客廳陽光訊(記者 張晶/文 梁萌/圖)8月13日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學陶秀蟬校長做客「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曲江三小的教育故事。曲江第三小學是西安市曲江新區管委會2017年投資興建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小學。學校位於春臨五路與公田三路交叉口西南角,佔地約22畝,目前有一至四年級34個教學班,在校生1678人。
  • 深圳福田區:高質量教研助在線教育出彩
    這是深圳市福田區福苑小學在線數學課的有趣場景之一。數學教師帶學生做好洗潔精,裝進廢舊瓶子。美術教師就在下節課,領著孩子設計包裝好廢舊瓶子,盛放消毒液等清潔用品。近日,深圳福田區充分發揮區教科院的智庫作用,依託教研為線上教育探路領航,推動線上教學改革,寓教於樂,減負增效。調查數據顯示,該區學生對教學效果的總滿意度為100%。
  • 丁蕙小學與香港潮陽百欣小學共同探討智慧教育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鄺穎圖 通訊員 谷芳平)在一個科技滿天飛的時代,智慧課堂就是校園裡不過時的「爆款」。智慧課堂的核心在於用最新的信息技術變革和改進課堂教學,打造智能、高效的課堂。
  • 福田區教育集團匯總及部分學校點評
    福田區一直都是深圳的核心,經濟產業等就不說了,來看看福田區的教育集團。目前有三大教育集團,覆蓋從小學到高中的基礎教育。荔園集團專注小學教育,福田實驗集團專注小初教育,紅嶺教育集團則是小學至高中都涉及。荔園教育集團荔園教育集團成立於2019年。迄今39年歷史的荔園小學是荔園集團的前身。是福田優質小學的標杆學校。目前荔園系小學一共有8個校區和1個教學點。
  •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探索5G時代智慧動員新模式
    本報訊 焦陽報導:11月9日,深圳市福田區人武部幹事廖祁紅再一次來到區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和信息中心,和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福田區民兵政治教育網絡平臺信息傳輸測試和拓展功能論證研發工作。  「深圳是全國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智慧城市,目前已孵化出智慧政務、智慧園區、智慧醫療等眾多智慧民生業務。
  • 讓科學與人文素養共成長 成都市雙林小學「科創+」課程探索受關注
    12月17日,由四川省教科院主辦、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和成都市雙林小學承辦的2020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立項課題主研人員培訓會暨雙林小學省級重點課題開題現場會在成都舉行。  現場會上,雙林小學課題組展示了學校立項的2020年度省教育科研項目重點課題《培養小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科創+」課程構建研究》開題過程。
  • 築夢童年 夢想花開——迎賓路第二小學首屆夢想節開幕啦!
    對於夢想的定義,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答案。我們追逐著大大小小的目標,實踐著大大小小的夢想,我們為之奮鬥的小夢想,匯聚在一起才能成就偉大的中國夢。夢想節來啦迎賓路第二小學以「志行」作為核心文化,引領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並以實際行動去踐行、去實現。在美麗夢幻的12月,為了給孩子們打造一場難忘的「尋夢之旅」,迎賓路第二小學首屆夢想節正式拉開帷幕。
  • 福田區成立香港青年雙創社區
    據悉,今年5月福田區委大灣區辦聯合團區委印發了《福田區打造港澳青年最佳創業區「7+」工作方案(2020-2022年)》,通過「空間+」「政策+」「資金+」「社區+」「項目+」「平臺+」「服務+」7大舉措,打造服務於港澳青年內地創新創業的城區樣本。
  • 夢想小鎮開建「法國村」 打造國際化科創平臺
    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6月30日電(記者 呂昂)為進一步加強中法兩國交流與合作、探索深化國際人才合作模式,2020夢想小鎮法國日系列活動暨法國村開工典禮30日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行。夢想小鎮法國村項目由中法雙方共同設計,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下屬國有公司建設,並由中法科創平臺負責運營管理,預計兩年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