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4個「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

2020-12-24 銀川晚報·輕鬆閱讀

人工智慧綜合教室(12月17日攝)。本報記者梁小雨攝

本報訊(記者 梁小雨)12月17日下午,興慶區回民第三小學的孩子們,在學校的「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上了一堂生動的機器人課程。在這裡,沒有成排成行的課桌,沒有一摞摞的書本,入目所及的是組裝模型、編程電腦、傳感晶片、雷射雕塑機,孩子們在老師的輔導下,學習組裝機器人,學習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學習圖形化編程。

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意識和創新能力,2019年至2020年,銀川市科技局在中小學實施了「智能+」校園科創天地示範項目,投入400萬元,分別在銀川市第四中學、興慶區回民第三小學、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寶湖校區、銀川閱海小學,各打造1個「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項目綜合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深入推進科學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據興慶區回民第三小學輔導員李博琛介紹,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會生動講解科學、物理、人工智慧、機器人、電子積木、圖形化編程、VR虛擬實境教學、編程無人機等知識,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實際操作中培養科技思維和創新精神。據悉,目前該校的「智能+」校園科創示範基地共建成機器人教室2個、VR編程教室2個、人工智慧綜合教室1個,教學內容覆蓋一至六年級學生,以人工智慧、機器人、電子積木、圖形化編程為主要科普教學內容。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智慧課堂」「智慧校園」正逐漸走進中小學校。興慶區回民第三小學副校長馬武軍說,科學技術已經深入改變了教育的傳統模式,「以前唯考試論,而現在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才能更好更快地適應創新型城市發展的需要。」

據銀川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示範基地充分利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網際網路+等技術與教育融合,在網絡數據、雲技術的支撐下,創新教學模式,將VR虛擬實境技術融入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日常教學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VR虛擬觀察技術直觀感受不同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在立體幾何學習中增強三維空間想像能力;在物理、化學教學中不受學校實驗器材的限制,藉助雲端資源虛擬操作海量實驗器械,進行各類實驗。

相關焦點

  • 昌都市首個校園誠信文化教育示範基地落成
    打造校園誠信環境昌都市首個校園誠信文化教育示範基地落成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李家玲 通訊員央宗卓瑪
  • 松江打造「G60科創走廊」
    人民網上海5月24日電 (孫小靜、張晉洲、秦天)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兩側布局「一廊九區」,打造一條40公裡長的滬西南科創示範走廊,上海松江區今天宣布,將出臺60條產業政策,設立每年20億元專項資金,全力推進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實現「松江製造」向「松江創造」的轉型。
  • 最高50萬讓你「試錯」 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集結全球硬核...
    12月12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位於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向全球發出項目徵集令,科創基地將提供全方位的項目孵化支持,優秀項目可獲得50萬元探索試錯資金。助力科技創業者創辦「明星公司」今年6月,明月湖科創生態體系項目籤約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包含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明月湖智能產業中央研究院、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將形成從新工科教育、科創人才培育到項目孵化、產業鏈協同、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良性「科創+產業」體系。
  • 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
    11月11日,記者來到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的旱作先鋒稼祺藜麥研究院,山西農谷稼祺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祥雲一邊帶著記者觀摩一邊介紹,通過多年的積累,旱作先鋒稼祺藜麥研究院已經積累了3200餘種藜麥種質資源,建成了我國最大的藜麥基因庫。
  • 福田區下沙小學 智慧成就夢想打造科創教育範本
    並先後獲得「深圳市最具未來特色學校」、「廣東省信息化建設中心校」、「深圳市人工智慧教育基地學校」和「福田區STEM教育基地校」「深圳市人工智慧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撰文:史青玉改善硬體設施,提升學校科創建設下沙小學南依深圳灣,毗鄰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 慈文傳媒牽手清控科創智運 打造國際示範基地和文創產業園區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文/張凌雲12月20日,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乙方」、「慈文傳媒」)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9年12月19日與清控科創智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控科創智運
  • 上海松江:築巢引鳳打造科創中心重要基地
    科創中心如何建設?盛亞飛描繪的藍圖,是大量科研人員積聚在若干領域,研發出屬於傳統產業的核心技術,以及新興產業的創新技術。而在全市謀篇布局的棋盤中,松江落子於「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尤其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  的確,松江擁有「打造科創基地」的獨特優勢,一是門戶樞紐的區位優勢,二是基礎紮實的產業優勢。
  • 崑山花橋:打造人才科創「新高地」
    2018年11月8日,花橋國際創新港開港,中韓(崑山)智能創新中心、花橋跨國聯合創新空間、中科花橋科創育成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花橋創新中心等5個創新平臺入駐。無人機精密任務控制技術項目等20個人才科創項目籤約,矽谷花橋國際創新基金等5個科技金融項目籤約,中俄特種電機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崑山復旦科技園重大科創平臺籤約落戶,為花橋國際創新港起錨遠航「推波助瀾」。
  • 「炎黃科創帶·芯基地」 河南網絡安全科普基地揭牌啟用
    在河南省網絡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啟用環節,相關領導與嘉賓參觀了基地。基地按照「序廳、網絡空間與安全、生活工作與網絡安全、關鍵基礎設施與網絡安全、典型網絡安全產品與應用、全息劇場、網絡安全產業和一網通辦與網絡安全」7個基礎板塊+1個網絡安全靶場的「7+1」模式建設。
  • 都江堰:打造國家級旅遊裝備示範基地
    11月17日,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遊樂機械工程分會成立暨青城山旅遊裝備產業發展大會」上,都江堰市與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就「青城山旅遊裝備產業功能區」旅遊裝備產業發展合作籤約,雙方在遊樂設施、客運索道和旅遊觀光車等旅遊裝備合作上達成共識,將共同打造國家級示範基地。
  • 我市著力打造 全省優質小麥生產基地
    選育符合末端食品需求並適合我市種植的優質專用小麥品種。對育種企業選育的新品種通過國家級、省級品種審定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去年以來,新通過國家、省級審定小麥新品種3個。充分發揮臨潁、郾城、召陵3個全省綠色高效優質專用小麥示範基地的引導作用,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2019年,以新麥26、豐德存麥5號等為主的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10萬畝,佔麥播總面積的47.4%。
  • 上海徐匯區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全力打造科技服務業集聚區 [
    海峽之聲上海9月21日訊(記者 王倩)上海市政府新聞辦21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徐匯區區長方世忠介紹了徐匯建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相關情況。方世忠表示,徐匯區將全力打造科技服務業集聚區。要通過打造上海最強的科技服務業集聚區,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活力。  據了解,徐匯有密集的科技資源。集聚了120多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10餘所高等院校,數十家國家級、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外資研發中心,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達到7.9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8.3件、居上海第一。同時,徐匯還有強勁的產業基礎。
  • 東莞厚街:打造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科創基地
    該計劃提出了到2022年,力爭初步建成具有東莞市厚街特色的協同創新機制,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40%;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0件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達3件以上;省、市創新平臺建設累計達10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及眾創空間達3家以上的總體要求。
  • 深蘭亞太科創中心奠基儀式啟動 全面打造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基地
    2019年5月18日上午8:08分,深蘭亞太科創中心奠基儀式在常州科教城隆重舉行。深蘭亞太科創中心的設計理念為「多維空間·數字智能」,通過對人工智慧數據、算法、算力和集成電路的關係體現,展現深蘭科技進取之心、科技力量和對未來人類發展的深度思考。
  • 湖州數字經濟「飛地」示範基地建設領跑全省
    記者從湖州市經信局獲悉,省經信廳日前公布第一批省級數字經濟「飛地」示範基地名單,該市共有7個「飛地」入選,數量約佔全省1/4,位列全省第一位。近年來湖州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通過科技、人才、創新「陣地」前移,加大與上海、杭州等地的產業合作,在數字經濟「飛地」基地建設上成效顯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聚焦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的補鏈、強鏈、延鏈,湖州市重點在上海等地設立一批「飛地」,強化「飛地」對精準招商系統賦能作用。
  • 昔日城中鄉村 今朝科創「搖籃」!岱家山4年孵化45家高新企業
    江岸區政務服務分中心開進岱家山科創城,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服務。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和產品裝配服務。(圖片均為岱家山科創城提供)10月30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漢口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上榜,成為武漢市唯一一家入選的基地。岱家山,偏居武漢中心城區東北角,曾經是菜地、魚塘,既無產業基礎,也無科教資源。然而,短短6年間,這個城中村「蝶變」成為科創「搖籃」。
  • 無錫以科創再次定義太湖 太湖灣科創帶發展規劃解讀
    如此站位,很容易理解,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區域創新合作日益緊密,成為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力量,而無錫作為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同時也是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傳感網示範區等國家戰略支點城市,規劃建設太湖灣科創帶,將有利於統籌發揮我市太湖灣沿線各板塊的區位優勢、特色優勢和競爭優勢,協同參與、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彰顯我市特色鮮明、匯聚高能級創新要素的新地標,這是無錫在
  • 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首站「大湖名城 科創基地」合肥
    近日「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全媒體新聞行動的無錫採訪調研團首站來到合肥。在10月12日無錫-合肥 「智匯長三角 科創太湖灣」座談會上,來自兩地的發改、科技等部門以及板塊相關負責人就科技創新、長三角的科創帶規劃建設展開交流。
  • 許昌市政府發文:支持打造「一區三園」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推進重點:智能配用電裝備重點推進森源電氣三期、許繼智能電網產業園和特高壓直流試驗中心、許昌智能地鐵直流牽引供電系統、紀年高新技術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設備主要利用臺灣電子工業發達優勢,結合森源集團等企業在示範區推進的5G試驗網及智能網聯汽車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平臺,吸引一批臺資企業來我市投資生產與智聯網聯汽車設備相關的電子產品。
  • 22個「一區一廊」重大科創項目今天集中開竣工
    項目規模:「京東智聯雲數字經濟浙江區域總部」合作項目實施「4個1」計劃(1個省級數字經濟產業總部、1個省級數字經濟研究院、1個省級大數據中心、1個「智能+」產業創新中心)。一期建設京東智聯雲浙江區域總部辦公空間、京東智聯雲直播基地、京東智聯雲眾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