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文傳媒牽手清控科創智運 打造國際示範基地和文創產業園區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文/張凌雲

12月20日,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乙方」、「慈文傳媒」)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9年12月19日與清控科創智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控科創智運」或「甲方」)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本協議」)。在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新趨勢下,雙方將有效整合優質資源,合力打造一個以「文化+科技」為內核的產業創新園,構建影視、 遊戲、動漫、文旅、科技、教育及相關衍生行業為重點的文創產業體系,將文化產業 鏈與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示範應用、創業孵化緊密協同,以科技創新驅動、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最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文化與科技融合國際示範基地和文創產業園區,成為當地文化和科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甲乙雙方擬成立合資公司發起共建「清慈文化科技創新園(暫定名)」,集前沿 科技、創意研發、影視拍攝、特效製作、文旅娛樂、人才培養、創投孵化、版權交易、會展營銷等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文化科技創新園,以產業聚集效應和科技創新應用為 引擎,實現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影視傳媒產業等新經濟、新業態的融合發展。

甲乙雙方將以合資公司作為運營主體,篩選符合條件的城市及區位落地文化科 技創新園。著眼長遠發展,堅持前瞻性原則,以國家與城市規劃為導向,合理選址、 科學規劃、政策配套、優化產業。甲乙雙方圍繞「科技+文化」主題,依託各自的產業資源及行業經驗,引進科 技及文創產業鏈的優秀人才及企業入駐創新園。甲方發揮其科技研發及服務的優勢,負責引入科技創新人才及企業,包括但不限於 5G、人工智慧、VR/AR 、4K/8K、大數 據、區塊鏈等前沿應用科技;乙方發揮其 IP 研發及內容運營的優勢,負責引進文化產業鏈上下遊的優秀項目及人才團隊,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創意、拍攝、後期特效以及動漫、遊戲、衍生周邊等,通過資源協同實現產業聯動。甲乙雙方將基於新技術的創新研發成果及應用場景,加快文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推廣,重點挖掘研發有影響力的IP,結合 AI/VR/AR 等新技術,著力開發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的內容體驗項目,打造建設國際水準的數字科技拍攝基地,以及線上線下一體的實景娛樂旅遊基地,探索新型的文旅模式,激活新的內容消費需求。 甲乙雙方圍繞「科技+文創」搭建一個人才孵化器的創新學院,整合國內外的 優質資源,在科技、影視製作、編劇、導演、藝人等領域合作培養一批專業人才,併合力構建完整的人才成長上升通道,為市場輸送優秀人才,助力文創行業持續的創新與創造。

甲乙雙方同意,發揮各方優勢有效集聚優質資源、優勢資本和優秀運營管理團 隊共同積極推進合作。針對一攬子擬合作的內容和項目,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包括 充分運用基金在內的各類融資方式和金融工具,滿足項目資金需求,快速助推合作內 容的投資開發及有效落地。

公司本次與清控科創智運的戰略合作,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有利於公司在提升核心業務的同時,戰略布局產業鏈新興業務,持續塑造和提升公司品牌價值,加快轉型升級成為「泛娛樂產業優質運營商」;有利於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及在文化傳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以良好的業績回饋廣大投資者。

相關焦點

  • 慈文傳媒攜手清控科創智運 打造文創產業創新園
    北京商報訊(記者盧揚實習記者伍碧怡)12月20日,慈文傳媒宣布與清華控股成員企業科創智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以「文化+科技」為核心的世界級融合產業基地,構建覆蓋文化創意全產業鏈的多維度、高品位生態圈層。
  • 慈文傳媒與清控科創共建文化科技園 構建影視、遊戲、動漫等文創...
    挖貝網 12月20日消息,慈文傳媒(002343)宣布與清控科創智運科技有限公司擬共建清慈文化科技創新園。據介紹,12月19日,雙方已經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顯示,雙方將整合優質資源,擬成立合資公司發起共建「清慈文化科技創新園(暫定名)」,科技園將構建集影視、遊戲、動漫、文旅、科技、教育及相關衍生行業的文創產業體系。據了解,本次合作始於12月19日期限五年,合作期滿後,雙方可根據具體情況續籤協議或延長合作期限。
  • 慈文傳媒董事長吳衛東:做好文化產業 還要擁抱科技
    在近日慈文傳媒舉行的媒體懇談會上,針對慈文傳媒與新「東家」華章投資的協同問題,江西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及副總經理、華章投資集團總經理、慈文傳媒董事長吳衛東進行了回應,「非常慶幸大家磨合得不錯。創始人團隊跟併購團隊能夠處得這麼融洽,是不多的。」
  • 晉江文創產業園區平臺建設打造「三園一基地」格局
    以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生物科技等產業為重點。旨在打造海峽西岸「智嶺·慧谷」,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4.  中國包裝印刷產業晉江基地:項目面積6000畝,先後引進大自然、群英、振隆等25家包裝印刷企業,投資總額22億元。
  • 閔行將打造四大文創產業集聚基地
    但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閔行,仍有大量閒置廠房正亟待轉型。 經過大量走訪調研後,閔行區委、區政府於2018年出臺了《閔行區加快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和《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文創產業進行統一規劃。根據規劃,未來,閔行將全力打造虹橋國際貿易、七寶文化藝術、紫竹網絡信息、浦江傳媒演藝四大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基地,形成錯位發展的空間布局。
  • 上海智慧灣:聚焦「智造」,擦亮「科創+文創」招牌
    3D列印、智能微製造、VR/AR和人工智慧機器人……近幾年,人工智慧迅速發展,滲透到了各行各業,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位於寶山區薀川路6號的智慧灣科創園自創辦以來,一直關注人工智慧產業,堅持科創與文創融合發展,打造科創與文創融合的個性化定製園區。
  • 華商傳媒文化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和企業認定名單出爐,西安市曲江新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寶雞市石鼓.文化城產業示範園區、西安華商傳媒文化產業園、西安印刷包裝產業基地被認定為陝西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019年7月,省委宣傳部與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開展了首批陝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工程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和企業認定工作,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現場考察、聯席會議研究等程序,最終由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審定,決定認定華商傳媒文化產業園等4家園區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而更有行業示範意義的是,在黃浦區文創辦和相關部門的引導下,8號橋聯合以局門路為軸線的0.5平方公裡區域中的越界智造局一期二期、宏慧·盟智園等八家園區,成立上海江南智造創意產業促進中心。這一組織打破了同行競爭壁壘,讓園區運營方聯合入駐企業,坐在一張圓桌上,共同謀劃打造「江南智造」創意產業集群區的美好願景。
  • 慈文傳媒2019年扭虧為盈,但疫情影響、遊戲疲軟導致一季度虧損1538萬
    慈文傳媒算是最早吃到網劇紅利的頭部影視公司。在影視行業繁榮的年景,從2015年到2017年,慈文傳媒曾接連出品《花千骨》《楚喬傳》兩部大IP古裝作品,這兩部劇不僅捧紅了趙麗穎,也讓慈文傳媒被外界譽為「爆款生產機」。特別是2015年播出的《花千骨》,不僅打破湖南衛視鑽石獨播劇場多年來的收視率,其版權收入加上手遊《花千骨》的盈利在當年更是佔據了慈文傳媒近半營收。
  • 攜手打造文化科技創新園 | 科創智運與慈文傳媒赴滁州市考察
    科創智運、慈文傳媒、滁州市政府正是以積極打造「文化科技創新園旅遊特色目的地」為目的,旨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科創產業,走出一條文化為魂、旅遊為體、科技為用的融合發展之路,從而推動滁州市旅遊產業服務發展以及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更多旅遊愛好者創造高品質體驗。
  • 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獲評朝陽區十大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公布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並舉行授牌儀式。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獲評朝陽區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 助推G60科創走廊,清控人居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
    清控人居集團近日在上海松江區舉辦「G60科創走廊文創產業要素對接啟動會」,該活動也標誌著上海松江清控人居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而上海松江清控人居文化創意產業園正是松江區與清華大學在原有多年科創合作基礎上,引進清控人居集團,從科創領域延伸至文創領域,共同探索G60文創升級的可能性,謀求長三角文創生態圈的建設。
  • 「不為拍戲而拍戲」的慈文傳媒如何挺過業績寒冬
    慈文傳媒還是沒能逃脫業績虧損的處境。10月28日晚間,慈文傳媒正式交出最新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前三季度的雙雙下滑,還是當下千萬元淨虧損的事實,均證明著慈文傳媒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
  • 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入選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12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榜上有名!
  • 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計劃...
    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3個,市級文化產業園區14個,分別佔全市同類園區(基地)總數的22%、33%、23%,形成了「一區多園」的空間集聚格局;深圳文博會龍崗分會場數量連續10年居全市第一,而2019年全區共有13個文博會分會場中,位於龍崗數字創意產業走廊上的就有8個,佔全區分會場總數的62%。產業支撐力強。
  • 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名單公布
    省文化廳共命名3批共14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5批共149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我省的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集聚文化企業近4000家,帶動就業近15萬人,主營業務收入近千億元。
  • 環大榮獲「陝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工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
    現場還舉行了陝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陝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授牌和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籤約儀式。西安市環大學創新產業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獲「陝西省文化產業『十百千』工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
  • 杭州52家單位入選「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街區」
    為大力推動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街區建設,全力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近日,我市認定了新一批「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及「杭州市文化創意街區」。認定杭州之江文化創意園等40家園區為 「杭州市文化產業園區」,認定鳳凰山南影視文化街區等12家街區為「杭州市文化創意街區」。
  • 電競、演藝、時尚、手工藝……上海認定137家市級文創園區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創辦常務副主任王亞元透露,通過修訂《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管理辦法》,實施動態管理,建立優勝劣汰機制,2018年度上海認定137家園區(含20家示範園區)為市級文創園區,其中淘汰老園區32家、新增41家。與此同時,首批評選出10家市級文創示範樓宇、20家示範空間,有效期均為兩年。
  • 上海文創典型案例:上海科房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
    上海「文創50條」剛剛發布,上海科房就有了新的孵化計劃———結合各園區特點,在相應的重點領域助推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努力打造融合科創與文創的園區平臺,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新的發展作出貢獻。  老車站變身「網紅」創客聚集地  一臺1988年生產的老式蒸汽機車及列車車廂被運回江灣鎮站原址,按照當年車站原貌重新仿造了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