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下,全球約有近千個大大小小的航司從事著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民航運輸,其中相對規模較大的近百個航司們創立了自己的常旅客計劃,比如我們熟知的國航 [CA] 的鳳凰知音,東航 [MU] 的東方萬裡行,南航 [CZ] 的明珠俱樂部,海航 [HU] 的金鵬俱樂部,美國航空 [AA] 的 AAdvantage,達美航空 [DL] 的 Skymiles,美聯航 [UA] 的 Mileageplus 等等。加入常旅客計劃後,顧客可通過飛行,購物,餐飲,信用卡轉點的方式來獲得航空裡程並用於未來兌換免票或者其它商品或服務(但一般都是航空裡程換免費機票最划算)。常旅客飛行達到一定標準後還能獲取一定的會員等級,享受優先登機,額外行李,免費升艙等福利。
世間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常旅客計劃。不同航司的裡程計劃有著不同的亮點,即便沒有亮點的計劃也是各有各的槽點。從裡程兌換角度考慮,我們熟知的阿拉斯加航空 [AS] 憑藉慷慨的停留政策和低廉的洲際兩艙兌換標準而成為北美的小夥伴兌換長途裡程票的最佳選項,廣泛的裡程來源+低廉的短途兌換標準+便捷的裡程票搜票系統使得大英航空 [BA] 贏得了短途利器的美譽(雖然它家最近又貶值了一波),一年365天促銷賣分+絕不收取任何航司燃油的哥倫比亞航空 [AV] 也一直有一大波緊緊跟隨的鐵粉。
當下中英文博客到處可見各大主流裡程計劃的兌換亮點總結,卻鮮有人分區來對比多家裡程計劃。但可能,住在北京 [PEK] 的你魂牽夢繞的只是暫居泰國曼谷 [BKK] 的另一半,於是你頻繁穿梭於 PEK-BKK 之間,此時無論洲際一霸阿拉斯加航空 [AS] 還是短途利器 [BA] 都對你而言都幾無用武之地。可能,即將從西雅圖 [SEA] 回上海 [PVG] 的你在此之前多次浪跡天涯的過程中已經揮霍光了手頭的阿拉斯加航空 [AS],美國航空 [AA],美聯航 [UA] 和國泰航空 [CX] 的裡程,如何從手中所剩的那堆矮子常旅客帳戶裡拔出一個將軍來儘可能划算地換取一張商務艙,才是真正需要你思考地問題。鑑於此,牧羊場覺得有必要分區域對比各個主流航司裡程計劃的兌換標準,以便您在下次兌換某特定兩點間的機票時能做出更睿智的抉擇。
分區裡程兌換的開篇從中國內地講起。
中國內地的23省5自治區4直轄市是我們當中很多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大部分日子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中國內地的兌換也因此與非常多的人息息相關。為求方便,也為求更實用的常會員福利,常駐內地的人往往將裡程直接累積到本土航司,而鮮有其它外航裡程。而往歐美澳跑得比較頻繁的人可以大規模或許信用卡或者酒店積分,並以此轉入某航司裡程,一般轉點到內地幾大航都不划算,故一般持有大量外航裡程,而幾無內地航司裡程。鑑於此二類讀者的同時存在,我們決定將內地兌換分為內地航司和外航兩篇。之後涉及到其它區域的對比分析不再如此細分。
內地航司概述目前中國內地主要包含四大集團:
除此之外,還有規模較小的派別和一些民營航司,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如四川航空 [3U] 和吉祥航空 [HO],前者最近在大力發展洲際航線,後者加入星盟優連夥伴後有了為我們裡程兌換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就內地規模最大的四個裡程計劃而言,兌換這類航司皆鮮有亮點可言,故我們不在此文贅述。
裡程兌換對比分析兌換概述四大裡程計劃均按照航段距離收取對應裡程。航程越長,兌換所需裡程也往往需要更多。不同裡程計劃劃分的距離區間不盡相同,同一距離對於的裡程兌換標準也不一,於是存在某個航線是兌換國航系最划算,另一條航線卻是用南航裡程兌換更划算的情形。
國內裡程單位均為我們日常熟用的千米 (km),而不是慣用語常旅客界的英裡 (mi)。裡程累積和裡程兌換涉及的距離都是按照 IATA 給出的 Ticketed Point Mileage (TPM) 來確定的。任何兩點間的距離應依據南航官網的裡程計算器提供的 標準裡程 [TPM] 來確定,而不應以 gcmap 給出的大圓距離為標準;同一都市區的不同機場到其它機場採取統一 TPM (如上海兩場 [PVG&SHA] 到廣州 [CAN] 有輕微的距離差別,但兩條航線的 TPM 一模一樣)。
除了南航外,其它航司兌換往返裡程票往往比兌換兩個單程來得划算。我們的對比分析也因此將單程和往返分開介紹。
註:國內航司也逐漸學美國航司引入了浮動兌換標準,如對某些現金票價很低的航線推出低於標準的促銷兌換,在某些熱門航班上也會出現高於標準的兌換。本文提及的兌換僅涉及其基於裡程兌換表的標準兌換,國內航司的浮動兌換我們仍需花更多時日去鑽研,去掌握規律。
往返兌換對於經濟艙的兌換,無論是 800 km 以內的超短途,還是2000~3000 km 的中長途, 明珠俱樂部都佔據明顯優勢。東航系除了在 600 km 以內的超短途尚能和南航系匹敵外,其餘大部分區間都是四大裡面最不划算的,東方萬裡行也因此被部分人謔稱為中國的裡程冥幣。海航系在1000~1600km 範圍內有明顯優勢。國航系的優勢在 3000km 以上的長途。
內地四大裡程計劃往返經濟艙兌換標準商務艙的裡程兌換則呈現一副截然不同的情景。除了在 600~800 km 和 1800~2000 km 這兩個非常狹窄的區間外,東方萬裡行始終是最划算的兌換選項(裡程冥幣該被正名了)。明珠俱樂部反倒成了最不划算的選項,在許多人日常能用到的 1000~2000 km 區間淪為兌換標準最高的常客計劃。國航系和海航系依然在兩者之間徘徊;
內地四大裡程計劃往返商務艙兌換標準
單程兌換兌換單程時,東航系,國航系和海航系的兌換標準都高於兌換往返的一半。此時,對於經濟艙的兌換,南航系的兌換優勢區間進一步擴大,除了800~1000 km 的短途略高於海航系,3000+km 的超長途被國航系碾壓外,其餘所有區間都是四大裡程計劃裡面的最佳選項。
內地四大裡程計劃單程經濟艙兌換標準
而對於單程商務艙的兌換,東航系依然在大部分距離區間具有相對優勢。最不划算區間由南航系和國航系交替佔據。
內地四大裡程計劃單程商務艙兌換標準
熱門直達航線兌換對比四大航在國內航點星羅棋布,航線複雜如織網。我們不能遍歷所有航線,只能從中挑選幾條有代表性的航線對四大裡程計劃進行對比分析。我們選取了北京 [PEK],上海 [SHA],廣州 [CAN],成都 [CTU],烏魯木齊 [URC],涵蓋了京津冀,滬寧杭,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經濟圈,東西南北中五大樞紐,這些航點間也是最容易出現平躺商務艙的。我們額外選取了大連 [DLC],以便對比能覆蓋 600km 以內的超短途航線。下表是城市對之間的 TPM 數據 (單位為公裡 [km])。
根據如上表的 TPM 去匹配前文提及的兌換表,可將六地間的航線分為如下若干距離區間。
北上廣成疆+大連航段分區
經濟艙兌換對比如下表所示。
商務艙的裡程兌換則呈現出另一番天地。
轉機航班四大常客計劃的裡程兌換路線規則非常統一,即要求兌換直達航班。如果行程中包含轉機的話,則按轉機點拆分為兩段,分別收取裡程。
如廣州白雲 [CAN] 至烏魯木齊 [URC] 的 TPM 為 3324km,兌換單程直達經濟艙需要 25K 南航裡程。CAN 至武漢 [WUH] 的 TPM 為 823km,WUH-URC 則為 2818km。兌換 CAN 經 WUH 轉機至 URC 的單程經濟艙需要 12K+15K = 27K 裡程。
現實情形是,並不是每條航線都有四大航執飛,很多情形下某條航線只有一到兩家航司執飛。俺們包頭 [BAV] 那嘎達去北京 [PEK] 和武漢 [WUH] 就只有國航系,去上海 [PVG] 只有東航系執飛的經停邯鄲 [HDG] 的航線,無論前文把海航系和南航系的經濟艙裡程兌換說得多麼優秀,可在這些航線上他們也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當同一條航線存在多家航司同時運營時,航司間的裡程兌換對比才有意義。
包頭 [BAV] 始發的四大派別直達航線。紅色:東航系;藍色:國航系,粉色:南航系;橙色:海航系
經停航線注意區分直達和非經停直達。非經停直達即為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點對點直達,從始發地至目的地之間飛機不落地。普通直達則表示懸掛某個特定航班號的所有航段,如西寧 [XNN] 直達 CAN 的 CZ3264 經停張家界 [DYG],CZ6396 經停貴陽 [KWE]。無論中間經停何地,由此產生的繞路有幾何,這類經停航線均按始發地和目的地計算 TPM。( CAN-XNN 的 TPM 為 1847km,CAN-DYG + DYG- XNN = 717+1153= 1870km. 故兌換 CZ3264 航班單程經濟艙需要 15K 裡程,而不是需要 8K+12K = 20K 裡程)
國內存在眾多類似於 CZ3264 的經停航線,對於那些愛在不同機場打卡的飛行發燒友,這類航線非常有助於踩點一大波沒時間單獨換票飛一趟的航點。(如瀋陽 [SHE] 至西雙版納 [JHG] 的直達航線中,可選的經停點有蘭州 [LHW] 或攀枝花 [PZI]。PZI 機場是削平山頭後修建的機場,周遭全是綿延的高山和深切的河谷。在此機場起飛降落別有一番滋味)
攀枝花機場 [PZI] (source: 搜狐網)
當下國內四大裡程系統:南航明珠俱樂部,東航東方萬裡行,國航鳳凰知音,海航金鵬俱樂部。經濟艙裡程兌換,除了東航外其他三家經濟艙兌換各有所長,商務艙兌換則是東航一騎絕塵。當然,並不是每一條航線都有四大派別航司執飛,只有同一航線存在多家承運人的時候才有必要貨比三家。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