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 宜服消暑祛熱湯(圖)

2020-12-18 網易新聞

  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之後意味著天氣將越來越炎熱。電風扇變成電吹風,睡涼蓆好像睡電熱毯,呆在空調屋就再也不想出門……

  為了解暑,不少人開始大量食用冰棍、冷飲、涼菜等食物,反而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那麼夏至後,該吃些什麼養生呢?生活起居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夏天養陽每天保持7小時睡眠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老中醫廖輝認為,夏天,大自然陰陽氣化是陽長陰消之時,也就是說,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更應該利用夏天來養陽以平衡臟腑的陰陽。

  在暑熱季節,人的陽氣都跑到外面去了,體內的陽氣不足,所以用人參補氣;汗出的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汗出了以後體內的津傷陰,所以用麥冬養陰。

  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

  溫水洗澡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飲食清淡山楂湯可以消食健胃

  夏季應該飲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綠葉菜和瓜類等水量多的蔬菜水果。飲食不要過鹹、過甜,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發生內熱而誘發其他疾病。

  廖輝介紹說,有胸悶納差、身軟乏力等人群,應食少、清淡、少油膩之品,使脾健胃和。多服養心清熱之品,如綠豆、竹葉、菊花、薄荷等。人參、黃芪泡水飲可以補心氣。

  夏至消暑湯

  1、山楂湯: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2、荷葉茯苓粥: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粳米或小米,白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的功效。

  3、薏仁綠豆粥:薏仁健脾化溼,綠豆清熱解毒。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綠豆最好也浸泡12小時,然後等份煮粥即可。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

相關焦點

  • 夏至節氣吃什麼養胃 夏至飲食養生要點
    夏至養生可是很重要的,因為夏至到了很快就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可是相當熱的階段。想要在炎熱的天氣中,健康度過不生病的話,需要想法子注意飲食。因為人們需要從飲食攝入營養,滋養身體。因此,快來看看夏至養生要知道的飲食要點,一點都不能落下。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今日夏至,炎熱酷暑的養生攻略拿走不謝!
    當您看到夏至這個節氣時,是不是覺得很奇怪?怎麼天氣都這麼熱了,才算是夏天到了啊?事實上,夏至節氣的道來,才真正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夏天。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也是一個不錯的季節,萬物生長繁茂,百花依舊開,幾度夕陽紅,慣看海灘微風,一切盡在不言中。那麼,夏至節氣,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 天下素食:夏至養生——注意三忌三宜
    導語: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至」不做「到」解,而作「極」解。指當天的夏季日影最長,並開始炎熱。養生專家與您話養生,看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三忌三宜。中醫認為夏至節氣進入陽氣最旺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夏至對應乾卦,六爻皆陽,天地間的陽氣達到極致,進入盛夏,在此以後,陽將漸消而陰逐漸增長。夏至日當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
  • 夏至養生,重在補陽
    丨節氣特點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人類測到的兩個節氣,遠在以土圭測日的時代,便測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長與一天日影最短。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古人將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思是此時鹿角脫落,知了鳴叫,半夏感陰而生。
  • 夏至|調順陰陽
    4、清代:放假1天在清代之前的「夏至」當天,全國還要放假1天,全國各地老百姓以自己的方式慶祝「夏至」的到來。俗話說:冬至養生,夏至治病。一個安內,一個攘外。一起來了解下夏至養生要注意的地方吧!1、避暑高溫環境下,人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還會意識混濁、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狀。避暑應當注意採取的主要措施:中午前後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曬。避免劇烈運動和強體力消耗。藉助自然風、風扇、空調等降溫。
  • 夏至,煲一鍋冬瓜骨頭湯,消暑又補水,大人小孩都喜歡
    夏至,煲一鍋冬瓜骨頭湯,消暑又補水,大人小孩都喜歡。古人所云:「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是一個有趣的天文現象。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 夏至已至,這些消暑方法你備好了嗎?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至——是盛夏的起點,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6月21日18時7分將迎來「夏至」節氣「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
  • 夏至節氣將至 養生常識早知道
    中國天氣網訊 夏至節氣即將到來,天氣越來越炎熱,在這段時間,我們該如何養生?一、飲食方面1、清淡飲食多吃「苦」。夏至時節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需要清淡一些,不宜食用太多熱性食物、厚味肥膩之物,也不要貪食冰凍冷飲。夏至飲食調養方面應調理胃氣,可以多喝點綠豆湯,食用新鮮蔬果,冬瓜、空心菜、莧菜、西瓜等都是適合吃的應季的蔬果。同時還要注意避暑祛溼,可食用薏米、茨實、扁豆等健脾祛溼的食品。
  • 夏至節氣要怎樣來養生,飲食有哪些宜忌,你知道嗎
    這裡是我是圖王健康快樂生活每一天的分享。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給朋友們!每年的陽曆6月21日至22日為夏至日,這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天氣正式開始,慢慢天氣會越來越熱。夏至的飲食要怎麼食用更養生?夏至飲食一般以溫為宜,是暖物是為了助陽氣,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還應多食一些清涼消暑的食物,這樣既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可以補養身體。
  • 夏至過後迎來最熱40天!最忌做的6件事,否則留下一身病!
    因此,夏至養生,最好每天用溫水洗澡,這樣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利於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④5. 常吃隔夜菜經常會有人問,夏天涼菜可以過夜嗎?
  • 夏至過後迎來最熱40天!最忌做這6件事,否則留下一身病
    因此,夏至養生,最好每天用溫水洗澡,這樣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利於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05常吃隔夜菜經常會有人問,夏天涼菜可以過夜嗎?
  •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節氣養生水果食物有哪些
    6月21日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氣——夏至了。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夏至一過,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變短。故又有「夏至一陰生」之說。夏至吃麵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實中國各地在這一天的食用風俗並不相同,不僅南北差異大,即使是相鄰的城市,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風俗,一起來看看。
  • 2019夏至日的問候祝福語簡短 夏至美好寓意祝福寄語
    8.夏至既至暑氣盛,養生重在多養心,平心靜氣宜心臟,暑勝切莫動肝火,新鮮水果會排毒,多吃綠豆可降火,西瓜排水又解渴,脾胃虛弱不貪多,平心靜氣暑自降,高枕無憂到天亮。  9.夏至將至,朋友關懷無微不至。鈴聲一響祝福至,簡訊一條心意至。壽喜跟著福祿至,財運伴著幸運至,吉祥攜著如意至,健康隨著快樂至!夏至快樂!
  • 「節氣養生」夏至後,防暑熱
    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夏至」節氣日光長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名夏至夏至已至>夏至後,防暑熱夏至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日照充足、氣溫較高,白天溫度多在30度以上。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俗話說「不過夏至不熱」,夏至過後,才真正迎來三伏天的高溫酷暑。梅雨季節防溼邪盛夏時節,正值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除了高溫悶熱以外,全國各地雷雨天氣也逐漸增多。萬物繁茂生長,需雨水滋潤,夏日的午後和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
  • 明日夏至,陽氣漸弱,陰氣滋長,一個方法清理心中陰火邪風!
    《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四爻動,卦變巽。上巽伏震,震為鹿為解。艮為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鹿角解(音駭)。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
  • 夏至已至,時光如詩!一起來清江畫廊消暑吧!
    日長之至,夏至已至夏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交節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可以怎樣消暑0101補水分
  • 夏至已至 觀荷聽蟬
    蟬柳圖 易白石《夏至過東市二絕》宋·洪諮夔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昇平。禿穿犢鼻迎風去,橫坐牛腰趁草行。一、飲食宜多吃「苦」夏至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三、夏至前後半月最宜節氣針灸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的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涼食物導致胃痛、腹痛、腹瀉的患者,
  • 夏至朋友圈說說微信發什麼 2019夏至節氣心情語錄經典句子
    3、夏至要降火,苦瓜別丟脫;夏至要養心,蓮子當衛兵;夏至要解毒,草莓來幫助;夏至要清腸,豌豆嘗一嘗;夏至要通氣,萵苣不可替;夏至要補血,章魚不能缺。願你吃得快樂,健康不止一「夏」!  4、他們站在喧鬧裡面把黃昏吹成了安靜,把人群吹成了飛鳥,把時光吹成了過往,把過往吹成了回憶。
  • "熱在三伏"養生也在三伏:多酸多甘消暑去火[圖]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悶溼的季節,身體容易感到不適,不過「熱在三伏,養生也在三伏」,如果能藉此季節排毒,可謂是最佳時機。除了適度流汗,藉助刮痧、拔罐等傳統方法來排解三伏暑溼之毒,在飲食調養上,還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則,以舒適度夏。另外,不宜過分強調「夏練三伏」,酷暑鍛鍊還應講究適可而止、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