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10:52 |瑞安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夏盈瑜
12月15日,備受市民關注的飛雲江五橋工程迎來通車。飛雲江五橋工程不僅是浙江省重點工程,還是溫州首座採用中承式鋼桁架系杆拱橋型的大橋。
美麗的五橋,多項技術溫州首創
12月14日,記者驅車行駛至瑞楓公路江北水廠附近,從這兒駛上飛雲江五橋。橋面雙向四車道加兩側機非混合車道,配上淡藍的欄杆,視野寬闊,憑江遠眺,行駛舒適度很高。下車站在橋上,仿佛融於一塊美麗的藍色玉石之中,若在晚上,五橋燈光倒映江面,會更加漂亮迷人。
飛雲江是流經瑞安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目前,飛雲江上主要有4座橋,一橋為飛雲江大橋,二橋為甬臺溫高速公路飛雲江橋,三橋為瑞安大橋,四橋為溫福鐵路飛雲江特大橋。飛雲江五橋是浙江省重點市政建設項目工程,位於飛雲江高速橋和鐵路橋之間,接線工程的起點為瑞安火車站前的江南大道,向北延伸交新老56省道,跨飛雲江後,北岸在瑞安市區西首江北水廠處接瑞楓公路,並與規劃中的濱江大道北延伸段連接。
瑞安市交通工程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飛雲江五橋全長1020米,橋面寬32.5米,引橋寬25.5至29米,通航標準300噸級海輪。近期採用雙向四車道加兩側機非混合車道,遠期採用雙向四車道加兩側公交專用道,設計車速每小時50公裡。該項目於2011年11月正式開工,2016年11月竣工,累計完成工程投資額6.59億元。
飛雲江五橋北岸採用定向匝道,設互通式立交。記者看到,引橋上方的「市區」「陶山湖嶺」等標識十分明顯,遊客可輕鬆駕駛到相應方向。
「主橋採用鋼桁架系杆拱結構,在溫州地區橋梁建設中屬首例。」在五橋上,工程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設計新穎,富有特色。「橋面採用全鋼結構,即使若干年後這個橋不再使用,材料也能全部回收,十分環保。」不僅如此,橋面鋪裝引入新技術,採用先進工藝,在鋼結構橋面板上直接鋪裝瀝青混凝土,降低了橋面厚度和承重。
遠遠望去,飛雲江主橋上方如波浪形狀,意為海鷗飛翔,藍綠色搭配令人賞心悅目。據介紹,主橋色彩由中國美術學院專家設計,採用色彩漸變設計方案,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這讓五橋不僅是市政交通工程,又是城市景觀工程。
這座橋上,檢修車、阻尼器、鋸齒形伸縮縫等多項設備具有減震、伸縮等功能,為橋梁提供了安全保障。「檢修車隨時能檢修橋梁,非常便利。」該負責人說,大橋建成後,強化了大橋安全隱患的排查,相關部門將定期對橋梁進行檢查,全面掌握、評定橋梁的技術狀況,為橋梁的管理及維護提供科學依據,並為後續橋梁的檢測、維修積累原始資料。
凸顯瑞安經濟發展的 「大橋效應」
飛雲江五橋北岸接瑞楓公路,就在錦湖街道進星村「家門口」。「村口就有一條大橋,我們出行方便多了。」進星村村委會副主任謝建華說,五橋通車後,從村裡出發到瑞安火車站,只用5分鐘。而以前,需先到市區再到飛雲,即使不路阻,最快也要半小時。「目前,單單我們村就有上百家工廠, 5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五橋通車,飛雲、仙降、錦湖等地將迅速開展產業對接、區域競合,融合人流、物流、信息流……」
葉先生是高樓鎮一名工作人員,每天早上,他要從市區出發,繞老商城門口,過飛雲江大橋,一路暢通抵達高樓也需1小時,一旦路阻時間則無法估計。葉先生計算,今後,從市區可直接開上飛雲江五橋,不再經過老商城、飛雲江大橋、火車站、仙降路口等多個阻點,估計只用40來分鐘。據統計,許多瑞安人根在高樓、湖嶺、陶山等地,逢年過節56省道、瑞楓線「回鄉經濟」浩浩蕩蕩,正如葉先生說的,「帶來的便利不只是路程的簡短,更多的是道路通暢的愉快。」
瑞楓公路和56省道是瑞安市通往中西部鎮街的兩條主要道路,然而,一直以來,這兩條主幹道與104國道,火車站沒有一條連接的通道。五橋通車後,將接通飛雲江兩岸的56省道和瑞楓公路,並與東面的飛雲江大橋、瑞安大橋遙相呼應,形成一個環飛雲江「發展帶」,帶動江南、江北聯動發展,並將安陽中心城區、江南新區、濱海新區、經濟開發區、現代物流園區等五大區塊集聚融合為一個面積約370平方公裡的城市核心區。
瑞安市民營經濟發達,形成了汽摩配、機械電子、塑料製品、鞋類、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六大支柱產業,大批名優產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種產品在全國市場佔有50%以上份額,是國家級的汽摩配生產基地。「工程竣工,將助推瑞安市『產業集聚、產城融合』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對完善瑞安市『十二五』交通路網、加快城市跨江發展,推進江南新區腹地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飛雲江五橋通車後,在建的還有104國道西過境飛雲江六橋、溫州繞城高速西線飛雲江七橋。今後,這些大橋建成,將凸顯瑞安經濟發展的「大橋效應」。
14817703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