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有座寺廟金碧輝煌,牌坊是乾隆御筆,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09-11 鵝頸向天歌

2015年2月3日晚上我們到達舟山,住宿和餐飲都非常方便,價格也很便宜。4日一早就趕到碼頭,準備乘最早的輪渡前往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海內外享有極高威望。

由於我們到的比較早,沈家門半升洞碼頭的遊客還不太多,據說前往普陀山有兩個碼頭,沈家門半升洞碼頭這個碼頭距離我們的住地比較近,交通非常方便,碼頭以快艇為主,大約10分鐘就一班發往普陀山。雖然沈家門碼頭比朱家尖小,但是人多,商販多,三輪車和的士也多。

一般來說從舟山本島坐船,大約只有10分鐘的船程,船票價格大概在30元左右,記不太清楚了。總之,就是原本設想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非常簡單的就完成了。踏上普陀山的那一剎那,渾身都有一種瞬間升華的感覺。

據史料記載,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漢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唐鹹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神像回國,途經蓮花洋遇風濤,以為觀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稱不肯去觀音。五代梁朝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觀音院。宋元豐三年(1080年)朝廷賜銀,改建為寶陀觀音寺,從此香火興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欽定為觀音道場,並根據佛經,更山名為普陀洛迦山,亦稱普陀洛迦山。明朝時,把蓮花洋南的一小島稱洛迦山,從此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兩個山名。

登島之後,有兩條旅遊專線車將大多數景點連接起來。這兩條專線車每隔10—15分鐘一班。分別為:1號線:百步沙(普濟寺)、百步閣、紫竹林、入三摩地、碼頭、海防新村、海鮮園、寶陀飯店、西天渡口。2號線:百步沙(普濟寺)、朝陽洞、大乘庵、法雨寺、飛沙岙、寶月庵、古佛洞、索道站。簡單說,在普濟寺之前是同步,普陀山「三大寺」基本都在2號線範圍內,所以我們選擇了乘坐2號線。

我們事先也做了一些功課,乘坐2號線到普陀山的最北端,就是索道站下來就是寶陀講寺。我們在旅遊路線的設計時一般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先遠後近,主要考慮體力因素;二是先重點後一般,主要考慮時間因素;三是不走回頭路,主要考慮物有所值。

寶陀講寺位於萬佛塔對面,佛頂山索道下站附近,是普陀山上近些年新修的一處寺院。由於規模與普濟寺相近,因此也被許多人稱為普陀山第四大寺。這座新修的寺院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是恢弘大氣,整個寺院依山而建,仿清朝皇家風格的建築配上大理石的臺階,壯觀又不顯做作。迎面見到的碩大牌坊正面上面寫道:鹹瞻寶相,據說這就是乾隆御筆。

寶陀講寺為1999年奠基興建,選址為原廬幹庵舊址。寺院的中軸線主體建築為牌樓、鐘鼓樓、天王殿、大圓通殿、大講堂、大寶閣樓等,多採用北方明清宮廷式建築風格;東西兩側建築為方丈院、庫房、戒壇殿等,則採用南方古建築風格。但是山門前面的巨型影壁是仿照北京北海九龍壁而建。

皇家氣派的高大牌坊,顯示了其尊貴的地位,牌坊裡面寫道:萬國潮音,這是中國佛教會長趙樸初的墨寶。牌坊後面這座高大宏偉的塔是萬佛塔。

進入山門殿,就是天王殿廣場,寶陀講寺與普陀山三大寺不同,寶陀講寺的功能以講經弘法為主,建築主體採用清北方宮殿建築格局,整體體現了佛家的莊嚴、大氣,建築風格堪稱21世紀佛教寺院的經典之作。

寶陀講寺最大的看點,一處是西北側的圓頓戒壇,是江南受戒第一大壇;另一處是仿照洛陽龍門石窟修建的寶陀石窟佛像,十分精美。走到寺中高處遠望,視野極好。寶陀講寺雖然剛建好不久,但香火旺盛。遊客、香客通常將其作為佛頂山遊程中的一站,遊完寶陀講寺 ,正好乘索道上佛頂上,遊覽禮佛慧濟寺。

普陀山寶陀講寺,依山而建,層層遞進,左右對稱,氣勢恢宏,金碧交輝,工藝精湛,是「海天佛國」的又一世紀經典。在這裡,會讓你邂逅智慧,與真我相逢,是又一處修行的勝地。離開寶陀講寺我們就乘坐纜車直達佛頂山。那裡至今還留有孫中山先生的墨寶。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河北這座寺廟,乾隆皇帝仿照西藏布達拉宮建成,佛像用黃金打造
    承德避暑山莊是河北的著名景點,而有座百年古寺廟,是河北的「小布達拉宮」,小布達拉宮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旨,仿照西藏布達拉宮所建,寺廟中供奉的佛像用黃金打造,不僅如此,就連寺廟屋頂也用了萬兩黃金覆蓋,大氣磅礴,令人生畏,河北這座小布達拉宮就是普陀宗乘之廟,依山而建,設計布局精妙,遠遠望去
  • 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一日遊
    註:相關旅遊景點信息見文末前兩天,我和幾個朋友一行人去了位於我們承德地區比較出名的兩個寺廟: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和行宮),感覺還不錯。須彌福壽意思是像吉祥的須彌山那樣多福多壽。須彌福壽之廟比一般的寺廟要大很多,但是相比於西側的普陀宗乘之廟,還是要小上很多。整個廟宇佔地面積367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門、碑亭、琉璃牌匾、大紅臺、金賀堂、萬德宗源殿、琉璃萬壽塔等主要建築,沿一條較明顯的中軸線採取左右基本對稱的排列布局。從總體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廟,但從某些建築個體和細部裝飾,又是漢族風格,形式獨特。
  • 盤點去普陀山拜佛必去的三大寺廟!你都知道麼?
    眾所周知普陀山和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今天我們就來專門來了解一下普陀山,去普陀山的人們,大多都已拜佛為主,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去普陀山拜佛必去的三個寺廟,一定要去哦!1,第一大寺—普濟寺:普濟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動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動在此舉行。普濟禪寺始建於宋朝,為普陀山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
  • 各地寺院都有供奉觀音,為何普陀山是觀音的道場?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說到宗教信仰,很多人都能說出好幾種,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當地的風俗,所信仰的宗教也各不相同。很多人會說道教才是中國人的傳統信仰,但是如今在國內似乎佛教更深入人心,不過細心的遊客一定發現了,無論是千年古剎,還是鄉間小廟,幾乎在國內的所有寺院裡,都會供奉一尊菩薩,甚至很多老百姓家中,也會請上一尊回家供奉,大家知道這是哪位菩薩嗎?
  • 這座寺廟與普陀山齊名,是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一直都是免費開放
    這座寺廟與普陀山齊名,是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一直都是免費開放隨著世界宗教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佛教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形式,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很多人相信佛教,這些信徒經常到寺廟裡去禮拜和祈禱,所以中國各地都建了許多寺廟
  • 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山上一共32座寺廟,還有3件鎮山之寶
    導語: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普陀山,山上一共有32座寺廟,有3件鎮山之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普陀山,其實普陀山在很多影視作品當中也曾出現過。普陀山的梵文意思就是在一座山,山上面有很多的小白花的意思。在寺廟的前面有一個池塘,裡面的水是山泉水堆積而來,始終有很多的蓮蓬連接在一起,一到夏天蓮花都開了以後,那種香氣是非常香的。在寺廟的旁邊,還有一座比較古老的石塔,叫做多寶塔,是整個島裡最為古老的建築物。同時也是這個山的三個寶物之一。如果是有宗教信仰,想要來聽佛課的可以在凌晨3點半到4點半進來聽佛課。
  • 「不登佛頂山,不算到普陀」,這裡有五大看點,很多人不知道
    這些看點都是普陀山的精華景色,錯過任何一個都是莫大遺憾。登上佛頂山就會看到一個高大的石刻牌坊,石坊上「佛頂山」三個字為祖籍舟山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題寫。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圓創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等,擴庵為寺。光緒三十三年請得大藏經,由文正和尚鳩工增廣,遂成巨剎,與普濟寺,法雨寺鼎立,稱為「普陀山三大寺」。
  • 盤點去普陀山拜佛必去的三大寺廟!你都知道麼?
    眾所周知普陀山和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普陀山的三個名寺,是虔誠的善男信女去普陀必當參拜的聖地。普濟寺,俗稱前寺,位於舟山市普陀區普陀山白華頂的靈鷲峰南麓,創建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後屢興屢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時下詔重建寺廟,後又賜題額「普濟群靈」。
  • 各地寺院都供奉觀音,為何普陀山才是觀音的道場?多數人都不知道
    在中國,很多人了解觀音菩薩都是從四大名著《西遊記》開始的,它是一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在國人心中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很多遊客或者信徒到寺廟後,都會為了國家安全、家人健康而去拜觀音菩薩,很多人說,雖然國內幾乎所有的寺院都會供奉觀音菩薩,但是最靈驗的要數浙江舟山普陀山了,因為那裡是菩薩的道場,那麼道場是什麼呢?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 泰國北部有座「黃金寺廟」,金碧輝煌,奢華似皇宮!
    有人說,到泰國曼谷旅行就是吃喝玩樂購,偶爾體驗一下堵車,泰國北部城市清邁自然也有很多美食,但比起美食,遊客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座城市擁有逛不完的寺廟。據不完全統計,清邁城內外大大小小的寺廟總量達到了三百多座,光是重點寺廟就有數十座。清邁很多重點寺廟分布在古城內和護城河附近,唯獨雙龍寺距離古城接近17公裡。
  • 山東有座古城,康熙贊其賽江南,乾隆御筆賜名,被譽活著的古運河
    而我一直嚮往的那個古城,就位於這條南北通道的中心位置,魯豫蘇皖四省的交界處,它就是被乾隆御筆親賜「天下第一莊」的臺兒莊。走近臺兒莊古城東門,看到高高的城門正上方有一塊牌匾,上寫:天下第一莊,雄壯的城門加上凌空的牌匾,豪邁之氣撲面而來。後來我才知道,這幾個圓潤飽滿、方正沉穩的大字乃乾隆御筆親題。
  • 佛教寺廟中最具建築藝術魅力的殿堂——萬法歸一殿
    中國的寺廟每一座都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無論你信不信佛,寺廟都是一個很值得去的地方,寺廟往往同宗教和民族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著很多極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寺廟,特別是那些有著重大歷史痕跡的皇家寺廟。
  • 不一樣的海島,不一樣的普陀山
    導語:不一樣的海島,不一樣的普陀山普陀山這個地方大概很多人都沒有去過,包括我都不知道這是在浙江的這個小島之上,不過自從我去過了之後便被那裡的海島風景給吸引住了,知道現在我還能清楚的回憶起在島上的任何一處美景,是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 它是五臺山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康熙、乾隆多次駐蹕於此
    五臺山寺廟眾多,鼎盛時期,藏傳、漢傳佛教寺院超過百座,現存寺院近50座。在五臺山眾多寺院中,位於靈鷲峰頂的菩薩頂是全山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相傳,菩薩頂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故又名真容院。菩薩頂始建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 普陀山寺廟終於開放啦!現在人少清淨,趕緊趁著6月去普陀吧!
    普陀山寺廟終於開放啦!趕緊趁著6月去普陀山吧!喜大普奔!等了近半年的普陀山寺廟,終於在6月2日開放啦!上周去普陀的時候,寺廟還沒開,很多人說,寺廟不開放,普陀山少了靈魂。的確,寺廟就像是普陀山的心臟。去了普陀沒去寺廟,總覺得缺了什麼。很多人每年都會去舟山,就是因為普陀。而來普陀最重要的,就是去寺廟。
  • 河北一寺廟走紅,被譽為「小布達拉宮」,門票80遊客卻不絕
    在河北承德就有一座寺廟,著座寺廟雖然建造在我國華北地區,但這卻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因為主體建築位於山巔,所以有被人們稱為「小布達拉宮」。這座寺廟就是位於長的避暑山莊的北部,整體佔地22萬平方米的普陀宗乘之廟。
  •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涵坊閣裝飾畫 轉載▼ 標籤:家居 文化分類:禮品 【作者簡介】 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
  • 還願普陀山,你不可不知道普濟禪寺的深意
    在東南沿海的浙江省有一座號稱「海天佛國」的小島,該島呈鞭菱形,南北長6.7公裡,東西寬4.3公裡,面積12.5平方公裡。——它的名字叫做普陀山島。今天筆者要講述的便是該島219座寺院裡最大的一座,普濟禪寺。
  • 神秘小島,矗立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廟後有棵受人敬仰的「食人樹」
    那無非就是山、河、海、園、林,一點追求新奇的精神都沒有。人啊,就應該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看看未知世界,經濟條件好的,還可去異國他鄉感受一下不同的異域風光。別告訴我你知道名字哦。那裡有座非常漂亮的島嶼-爪哇島,神秘小島,矗立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廟後有棵受人敬仰的「食人樹」,雖然面積不大,又比較狹長,但它卻是全世界出了名的美。我想,沒有哪個條件允許的資深旅者沒來過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