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個區域騎樓將獲重點保護(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廣州2個區域騎樓將獲重點保護(圖)

民間金融街所在街區的騎樓頗有特點。資料圖片

  位於廣州老城區的廣州民間金融街和廣州東園地塊,有不少頗具代表性的騎樓。最近,廣州市規劃局就這兩個地塊規劃調整涉及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進行公示。公示內容提出,這兩個區域的臨街騎樓都將獲得重點保護,有關單位還將設置集中的舊建築保護區。

  推薦歷史建築儘可能原址保護

  據了解,根據廣州市對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相關要求,一些大的項目控規調整前,都要對區域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摸查。最近開始公示的廣州民間金融街和廣州東園地塊都委託了專業單位對調整地塊內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且未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優秀建構築物進行調查。

  廣州民間金融街控制性詳細規劃--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公示顯示,初步評估提出推薦歷史建築線索共7處,分別為一德路288號騎樓、大新路73號騎樓、大新路75號騎樓、大新路107-111(單)號騎樓、左新巷3號民居、靖海路34號騎樓、一德路175-181(單)號騎樓。規劃將對一德路和大新路臨街騎樓均予以保護,並在萬菱廣場二期地塊和解放南工人醫院東北面地塊內,設置集中的舊建築保護區。

  廣州東園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公示則顯示,初步評估提出推薦歷史建築線索1處,為永曜北街58號民居,以及9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東園廣場位於廣州歷史舊城東邊緣,充分考慮了文物遺產線索摸查成果和歷史名城保護的要求,對文物線索進行了原地保護,保留東沙裡地塊西、北、東側沿街騎樓,並設置集中的舊建築保護區。

  本次公示提出,推薦歷史建築線索應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廣州市歷史建築和歷史風貌區保護辦法》進行保護和利用。對推薦的歷史建築線索應採取保護與更新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優先保留推薦歷史建築線索本地及周邊歷史環境,並逐步對其進行修繕,根據所在區位進行保護性利用,推薦歷史建築線索應該儘可能實施原址保護。

  東園廣場將改造為近現代史文化廣場

  除了騎樓保護,據記者了解,廣州民間金融街規劃還將採用漸進式更新改造和局部新建相結合措施逐步引入民間金融、商務辦公和文化旅遊功能。而東園廣場將整合東園門樓、全國總工會舊址、省港大罷工舊址和東園門樓等文物,打造廣州近現代史跡集中展示地,建設體現廣州作為孫中山國民革命的策源地和國共合作重要歷史片段的城市級廣場。

  廣州民間金融街規劃的調整範圍較大,即以金融街一期長堤大馬路段為核心,向東延伸至解放路,規劃範圍約44公頃。調整後的廣州民間金融街毗鄰珠江北岸,西面有沙面、十三行、文化公園等著名歷史景點以及上下九、狀元坊等傳統商業街,東面與海珠廣場、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起義路垂直相連。廣州民間金融街規劃調整範圍東面選取三個重點地塊進行拆遷改造,為民間金融街的長遠發展提供停車配套。這三個重點地塊是:三中南面地塊、金融街綠軸西側地塊、萬菱二期地塊。

  東園近現代史文化廣場項目規劃總平面圖顯示,改造範圍西至湛塘路、東園路,南至東堤二馬路,東至東濠湧邊,北至全國總工會舊址北側規劃路,總面積約15公頃。規劃中的東園近現代史文化廣場包括中國近現代史革命活動主題展館、省港罷工紀念館、東園門樓、團一大雕塑和廣場部分;其中主廣場硬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展館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記者/劉懷宇)

相關焦點

  • 2019廣州海珠橋兩側將增種鳳凰木大腹木棉(圖)
    近日,起義路海珠廣場道路品質化提升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範圍包括起義路(歷史街區)、僑光東路、僑光西路、一德路、泰康路和海珠廣場等,涉及道路工程、市政配套、海珠廣場綠化改造等五個方面內容。  據悉,項目計劃恢復長度約350米的騎樓界面,還將增加建立歷史信息模型庫,結合運用AR、VR技術來「講古」。項目總投資為2993.68萬元,計劃今年12月完工。
  • 連片騎樓群藏身廣州東沙角 多建於民國時期(圖)
    大多建於民國時期 風格統一全市並不多見  為發掘廣州更多有價值的老建築,促進廣州建築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化,本報發出徵集令,邀您一起「挖掘」線索,將有價值的建築文化遺產寫入保護名錄。這些建築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或與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有關,能反映城鄉發展和人文歷史。
  • 廣州將重點建設近60個項目 番禺落地9個拉動區域樓市
    原標題:廣州將重點建設近60個項目 番禺落地9個拉動區域樓市  [摘要]記者梳理發現,其中番禺區落地項目最多,有9個。花都區和南沙區緊隨其後,商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天河區則沒有規劃項目。
  • 中山影視城的廣州街全是騎樓,那麼騎樓真能代表廣州建築文化嗎?
    中山影視城取名中山,一是因為他位於中山,二是以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為主線,濃縮他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地而建造的建築群,所以得名中山影視城,裡面分為中國景區、日本景區、英國景區、美國景區和展覽館區五個部分
  • 廣州騎樓活化:網紅民宿店、文創店、茶飲店扎堆
    既保護了百年老樓,也提升了老城的生活品質;既帶動著傳統業態轉型升級,也重塑著騎樓街的靈魂。騎樓街是廣州城市名片但被批發市場物流倉庫佔據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庫門,廣州騎樓街。廣州是中國騎樓建築發祥地,規模與建設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騎樓街代表了廣州的榮光,也日漸成為廣州的傷慟:發端於1912年,經1918年拆城牆擴馬路的風潮,因為適應南方潮溼多雨、炎熱高溫的氣候,又有利於商業活動,騎樓一直是廣州街景的主格調、最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文化名片,它是千年商都的形象代表,見證著近代化的歷程。
  • 廣州海珠將打造更多「太古倉式」的文商旅融合特色消費區域
    受訪者供圖太古倉是一個複雜的存在。或許可以說,一千個廣州人眼中有一千個太古倉。它是有著百餘年歷史的舊碼頭、舊倉庫,其歷史可追溯到1904年。它曾是國家一類口岸,是廣州工業發展的見證者。它也是廣州「元老級」網紅打卡地,2010年完成改造後「火」了十年。太古倉,是濃縮了廣州諸多城市性格、記錄了城市發展歷程的所在。
  • 批量推廣永慶坊經驗,廣州名城保護要有新路徑
    近日,廣州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二期向公眾開放,1.2公裡恩寧路騎樓街展露新容,永慶坊成為了廣州文化新地標。永慶坊項目的不斷推進,使得恩寧路成為廣州市26片歷史文化街區中的第一個進入更新實施的街區。如何使永慶坊從個案變成經驗進行推廣,讓廣州這座千年老城真正煥發新活力?
  • 莞城「騎樓街」將留住「舊時光」
    近日,該《規劃》正式進行批後公示,中興路—大西路歷史文化街區將在保護的基礎上,積極進行街區活力振興、文化旅遊產業及創新類產業的挖掘和發展。這片承載東莞記憶的老街,再次引起各界對莞城活化歷史街區、復興老城經濟的關注和期待。
  • 廣東廣州商業騎樓旅遊景點和廣東廣州西關大屋旅遊景點遊記
    廣東廣州商業騎樓旅遊景點實拍圖一作為典型的走廊建築,騎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它是雅典衛城的主要建築,騎樓的現代感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它最初是由英國殖民者建造的廣東廣州商業騎樓旅遊景點實拍圖二廣州騎樓自二十世紀初就出現了,它是廣州商業樓建築的代表,形式多樣,保存完整,廣州拱廊騎樓的特點是將走廊擴展為沿街的走廊,樓道上部是一棟建築,下面一邊是臨街的
  • 廣州最具特色建築:騎樓的百年風採!
    這些被柱子架在半空的「長腳」房子,便是廣州最有特色的近代建築之一——騎樓。騎樓街可以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如今,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風雨,這些騎樓仍然鮮活地存在於廣州人的現實生活中,在荔灣、越秀等老城區,騎樓仍處處可見。遊走在那些騎樓街巷時,你便沉溺進了廣州古老而深邃的似水流年裡。
  • 廣州白雲機場對重點區域來粵旅客實施三色分流
    圖為旅客通道引導指示牌。通訊員供圖3月11日,廣州白雲機場「外防輸入」第二版重點國家及地區航班保障方案正式啟用。該方案通過分區管控、分級管理、分類處置,前置信息共享、劃定專屬區域、設立專門通道,通過對旅客實施「紅黃綠」三色分流,築牢「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專屬區域保障重點航班近期,白雲機場每日平均進出港航班已經恢復至500—600班。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篇:廣州沙面建築群
    廣州沙面島,位於廣州市內珠江段的一座人工島嶼,面積約0.3平方公裡。近代以來,這裡曾經是英、法兩國的租界區,島上建有眾多西洋風格建築,目前有50餘處文物保護建築。1996年,沙面建築整體被認定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海口市騎樓辦副主任趙愛華:透過老街感受海口文化
    海口旅遊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口市騎樓辦常務副主任趙愛華每天穿梭於騎樓老街,她是海口騎樓老街改造的策劃者和見證人。  記者28日獲悉,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啟動示範區,入選文化部文化產業司2014年度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名單,有望獲得文化部會同財政部的重點扶植。
  • 廣州名城保護再結碩果,恩寧路、沙面項目喜提兩個一等獎
    、沙面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提升工程項目,均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設計類獎項一等獎。11月21日「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正式公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的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及實施方案項目和沙面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提升工程項目在1218項作品中脫穎而出,均獲得該獎項(規劃設計獎)一等獎,全國僅20個項目獲得該殊榮。
  • 海口研究騎樓老街2號地塊改造方案 將打造成騎樓老街改造示範點
    本報海口3月29日訊 (記者計思佳)騎樓老街「活化」改造是海口城市更新的重要項目之一。今天下午,海口召開市委專題會議,研究騎樓老街2號地塊改造方案。會議表示,要把騎樓老街2號地塊打造成騎樓老街改造示範點,成為「最海口」的靚麗名片。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崔愷匯報了改造方案。
  • 新增2個重點區域,18個重點區域最新規劃解讀
    繼2018年鹽田河臨港產業帶被納入深圳重點區域後,今年深圳再次迎來2個重點區域。 9月8日,深圳市重點區域開發建設總指揮部第十三次會議暨重大項目調度會議舉行,會議確定了將光明科學城核心區和龍華九龍山智能科技城納入深圳市重點區域。 此前深圳重點區域數量有17個,這次新增2個。
  • 廣州聖心大教堂航拍圖走紅 屋頂是個十字架(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圖/羊城晚報記者 周 巍  石室的屋頂原來是個巨型十字架(見下圖)!近日,網友陳先生的一張航拍廣州聖心大教堂(簡稱「石室」)照片被迅速熱轉起來。奠基於1863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室再度讓新老廣州人驚豔。昨天,羊城晚報記者走進位于越秀區一德中路舊部前的石室,巍峨的大教堂威嚴靜寂,雖是市中心的免費AAAAA級風景區,遊客卻並不算多。
  • 修復後的永春岵山鎮和塘古街,騎樓街的保護與再利用
    山清水秀的岵山我們在永春租車到茂霞村,這個村於2014年,被福建省評定為「10個重點扶持的歷史名村聽起來腦殼有點疼,似乎為古蹟建築保護套上金鐘罩,管他三七二十一,找些工匠,按照原來的樣子修修,便不會出錯。然而,古蹟建築保護的方法多樣,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分別對待,這種「應萬變」的作法讓人憂心。如今騎樓街保護的焦點都在建築本體的修舊如舊。現場看到,由於多年來道路整修越墊越高,雨水倒灌,很多人家不得不在門口築起水泥門檻。
  • 佛山:大旗頭古村獲重點保護
    ●該村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為清代名將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已有百餘年歷史  ●省府批覆相關規劃,大旗頭村被劃為重點保護歷史地段,將嚴格保護歷史風貌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楊波  已有百餘年歷史的佛山市三水區大旗頭古村素享「廣東第一村」稱號,為清代名將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其修繕與保護歷年來備受關注。
  • 四邑會館的「前世今生」——三亞崖城騎樓老街的保護更新研究(二)
    四邑會館面臨的狀況,正是千千萬萬個傳統建築面臨的尷尬境地,如何改造四邑會館,既能夠在研究四邑文化和歷史建築的同時,也會涉及到文化傳承問題,怎樣使四邑會館的空間得到有效的再利用,是貫穿整個設計的節點。崖城東關老街始建於明代,在歷史上,崖城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和商埠港口,駐有水師。隨著海南各地會館及騎樓街的建設,在民國時期,崖城的東關街也建立起了騎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