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懂,最有溫州味的地方在這裡

2021-01-07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6月11日訊(記者 張湉)說起溫州,你可能第一聯想到時尚與活力,但你是否知道,溫州還是一座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的歷史文化名城?

  溫州古城隸屬鹿城區,目前仍較好保留著四處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五馬—墨池、慶年坊、城西和朔門。

  今天小編當一回導遊,帶你四處轉轉,一同感受溫州城的千年記憶。

  轉之前,先來猛補一下背景知識:

  溫州古城位於甌江南岸,北倚甌江,南臨小南門河,東到環城東路,西至九山外河的區域,以及江心嶼歷史地段,總面積為4.3平方公裡。

  城內以「東廟、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為行政格局,如今北埠格局尚存,南市依舊繁華,東廟重修開放,西居高樓林立。

 

推薦路線一

 

中山公園—華蓋山—墨池公園—東甌王廟—解放街—五馬街—松臺山—妙果寺—九山湖

解說詞

五馬—墨池是古城規模最大、風貌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範圍包括五馬街街區、解放街和墨池坊街區三部分。 墨池街區體現「東廟」教育、宗教的功能。而五馬街區歷來都是古城的商業中心,是古城「南市」功能最典型代表。

 

  中山公園建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以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古城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公園,也是唯一一處修復對外開放的古典園林,同時承載著溫州市民快樂童年的集體回憶。公園內歷史遺蹟眾多,有中山紀念堂、池上樓、登雲橋、積穀山摩崖題刻等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華蓋山為古城內最高的山體,曾是永嘉學派起源地之一東山書院所在地。滿山樹木蔥蘢,古蹟繁多。而華蓋山城牆遺址就是千年古城最好的歷史印證。

  墨池街區體現「東廟」教育、宗教的功能。東甌王廟是溫州人文始祖騶搖的祭祀場所,墨池相傳為王羲之任職永嘉時臨池洗硯之地,而墨池公園被譽為古城內最具墨香的公園。

  解放街,原為北南大街,貫穿全城,曾為經商必經之路。沿街建築大多為民國時期建造,中西合璧,店店相連,戶戶緊挨,還有著溫州長人餛飩、扁頭燈盞糕、許大同毛筆等百年老店,是古城內最美街巷之一。

  譙樓,俗稱鼓樓,一座承載2000餘年歷史的古城,在溫州城市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古樸壯麗,雄姿不減當年。2011年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晏公殿巷東起解放街,西至府前街,舊稱榮親坊,屬北宋溫州古城三十六坊之一。它是古城內最著名的家紡一條街,街上有寶大商行、中國銀行溫州支行舊址、晏公殿25號民居等文保單位與歷史建築。

  五馬街是溫州最為著名的一條步行街,如果有朋自遠方來,這裡是必須要來的地方。

  舊時,五馬街便商賈雲集,綢布莊、百貨店、銅錫器皿行、中西藥店、錢莊等鱗次櫛比。現今,五馬街依舊是溫州市著名的商業街和傳統商業中心,兩旁建築基本保持原有西洋風格,有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第一百貨商店等中華老字號,還有溫州歷史最悠久的電影院大眾電影院以及溫州酒家等老店。

  由五馬街、解放街、第一橋、紗帽河、廣場路、鼓樓街等眾多商業街巷構成的五馬片區,一直以來都是溫州市民的最愛。在這個片區中,商業如血管一樣遍布每一條街巷,而且每條街巷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特色,因此這裡成了溫州美女出沒的集中營。

  離開繁華的五馬街區,前往永嘉大師圓寂之地——宿覺名山松臺山。

  松臺山位於古城西南部,是郭公—九山—松台歷史風貌帶的重要構成。在鬥城格局中,松臺山同郭公、海壇、積穀等三山構成了「鬥城」的鬥魁。松臺山有兩口井很有名:八角井和仙人井,均為市級文保單位。現在的松臺山也成為了老百姓日常健身休憩的城市公園。

  松臺山下的妙果寺,系東甌著名古剎,為一代宗師宿覺大師所建。一度成為東南沿海朝聖之名剎。

  炎炎夏日,決不能錯過這條被網友稱為溫州最美的路——九山路。林蔭作伴,綠水相隨。別看現在的九山湖美不勝收,它曾是我們古城的護城河。它由內外河湖所組成,東為內湖,西為外河,而九山路,就是內外河湖中間的長堤。

  對了,逛的時候,推薦再來個美味的九山冰淇淋。

 

推薦線路二

 

慶年坊—城西街—倉橋街

別看路線短,「看點」密度高。慶年坊和城西街區是古城「西居」的集中體現。毗鄰松臺山、落霞潭(西城壕),風光秀美,史上溫州名門世家聚居於此,區內街巷格局基本完整,有夏鼐故居、鄭振鐸紀念館(金宅)、飛鵬巷陳宅、南廬、城西基督教堂等風貌依舊的建築。

  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是近代古城工業聚集地、近代學校開辦地、富商集居之地。現街區功能以居住為主,街巷格局保留完整,近現代遺存保存較好,如甌海公學、富華染織股份有限公司、甌繡廠,南廬、葉宅、沈家、陳家、黃家、池家等富商住宅,還有百年古樹「加拿利海棗」等。

  城西街因地處子城西面而得名,和倉橋街是城西街區內最主要的兩條商業街,保留大量的商住混合式傳統建築,底層連排的商鋪界面十分完整,經營內容以女裝批發為主。

  城西基督教堂,省級文保單位,光緒四年(1878)由英國傳教士李華慶創建,大堂具有歐洲哥德式、羅馬式風格,脊頂設十字架,人字花簷,大門圓拱,窗頂罩尖拱券。宏偉寬敞,莊嚴肅穆。

  穿街而過的飛鵬巷陳宅,是省級文保單位,建於民國,中西合璧風格,2013年作為馬孟容馬公愚藝術館對外開放。建國後這裡曾作為領導幹部的宿舍,溫州多位市長書記(如鄭嘉順、董朝才、盧聲亮、錢興中等人)曾在此居住生活。

  夏鼐故居位於鹿城區倉橋街。夏鼐先生,是我國傑出考古學家,現代中國考古學奠基人,溫州人民的驕傲。他出生於此,上學讀書至結婚,都在這裡度過。

 

推薦路線三

 

江心嶼—朔門街—四營堂巷

朔門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古城北面,是古城水運碼頭、貨物集散地和北埠商業街道,也是唯一保留「北埠」特色的街區,承載了溫州城市與水的歷史演化印記。江心嶼是中國四大名嶼之一(另三嶼為鼓浪嶼、東門嶼、蘭嶼)。「一寺雙塔」的勝跡和數以千計的吟詠詩文,體現了古城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成為了溫州的文化地標。

 

  一個江心嶼,就夠你呆上一天了。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著千年文化積澱。

  江心雙塔是至今世界範圍內唯一能完整保留、歷史最悠久的古航標典範。在世界航標遺產評選中,江心雙塔以全票通過,位列世界燈塔百強之首。

  嶼中的宋文信國公祠、英國駐溫州領事館舊址、浩然樓、謝公亭、澄鮮閣、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均系省、市級文保單位。

  朔門街可算是溫州商業文化的源頭,明清時期,它便是青田、麗水、縉雲等甌江中上遊經濟區的一個物資中轉站。隨著時代變遷,溫州城市擴大,經濟重心逐漸轉移,朔門街一度失去了往日的繁華。2006年,朔門街古街修整,舊貌換新顏,又再次熱鬧了起來。

  走完朔門歷史街區可以沿著解北走進四營堂巷,這裡有著朱自清的舊居。這也是國內關於朱自清人物專題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陳列之一。

  朱自清與溫州頗有淵源。1923年,朱自清受邀來到溫州,在浙江省第十中學和省立第十師範學校任教,並寫成《月朦朧鳥朦朧》、《綠》等散文四篇,集為《溫州的蹤跡》,其中描寫梅雨潭的名篇《綠》六十餘年來一直作為範文收入中學教科書。

  在朱自清舊居的西邊,我們可以看到一幢外表非常洋氣的建築——南戲博物館。溫州南戲是中國戲曲之祖。該館除了系統展示南戲的發展歷史外,還引進「駐場演出」。在來自晚清的建築內聽戲曲,別有一番滋味。

  其實這幢建築,歷史上是一處錢莊,名益康錢莊。錢莊為傳統的合院式民居建築,外立面裝飾為西方的巴洛克風格。整體由門廳、正樓和廂房組成。

相關焦點

  • 老溫州的年味都在這裡啦!
    最是臘月年味濃早早叫嚷著沒了年味的乾飯人總是在聞到家鄉菜的那一刻找回了久違的年味年味化作一道深藏在自己記憶寶庫中的年菜飽含了我們對未來的期待今天由美食君帶你們去溫州各地探尋濃濃的年味兒~溫州人有句俗話:「無黃魚不成宴,無好黃魚壓不住好年」。在溫州,黃魚的做法多種多樣,或清蒸、或紅燒、或蔥油……最最特色的還要屬這道炸熘黃魚。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沒翻譯根本聽不懂,是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每種語言都有不一樣的含義和說法,有些地方的語言特別有趣,也很好辨別出,而有些地區的語言卻非常的難懂,聽當地人說話基本上一個字都聽不懂,就像外星語言。我國一共有56個名族,語言就有100多種,除了最普通和最廣泛的漢語,還有各個地區的方言,就像四川有四川話,北京有北京話,但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是變了一個調調,仔細聽還是能聽出其中的意思,可有些地方的語言簡直就像外星語,一點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不知道有你的家鄉嗎?
  • 來溫州一定要去的地方
    江心嶼江心嶼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的甌江中,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江中島嶼,也是溫州城區最值得一逛的地方。島上不僅有始建於南宋的東西塔等古蹟,也有當年英租界的英國駐溫州領事館舊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從南宋到開埠各個不同時期的溫州歷史。
  •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世外桃源:溫州楠溪江,這裡的美景數不勝數!
    如果桃花源裡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那麼一定是溫州楠溪江的樣子。溫州楠溪江被譽為「永遠的山水詩,最美的桃花源」。大自然能想到的美景就在這裡。如果你想找個地方欣賞自然風光,那麼溫州楠溪江絕對是首選。溫州楠溪江著名景點數不勝數。
  • 自駕溫州 你一定要去的地方
    序自駕溫州,以下幾個地方你一定要去:雁蕩山,有世外桃源之稱,不少大片都在那裡拍攝,如《神鵰俠侶》《我不是李小龍》和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琅琊榜》,其實真實的雁蕩山美過電影。楠溪江,就是一卷活的絕美山水畫,那種原始、純淨,只有童話裡有。
  • 河南最有年味的地方在這裡!
    春節裡,從工作的繁瑣中抽身出來,在一座座城市中體味最地道的中原年味兒。1.鶴壁逛華北第一古廟會逛廟會是過年期間永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而在鶴壁,逛的廟會著實不少。鶴壁濬縣的正月古廟會是華北第一的古廟會。地方小吃,香氣撲鼻。鋪牛肉、黃米糕、胡辣湯、穌火燒、石子饃、酸辣香麻丸子湯,不一而足,風味各異,煞是誘人。2.開封年味 說不完道不盡「臘八祭灶,年節來到。小妮戴花,小兒放炮。老婆兒穿花襖,老頭兒哈哈笑。」這首童謠是開封年味的真實寫照,在開封過年的熱鬧勁可是一點也不遜於古代。
  • 地方美味┃溫州有碗大餛飩……
    皮薄、肉香、料足,起鍋後湯清味鮮,形似花朵,美味爽口!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然而,湖南的每個地方說的湘語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你學會了長沙話,但去到永州,就會發現,還是聽不懂永州的大部分方言。這種現象並非是個例,在南方大部分的省都有這樣的情況。如果中國各地都說方言,那外國人來了可就真的是頭疼,到一省換一個翻譯都行不通。曾經有網友總結了中國三大最難懂的方言,這三種方言,第一種大部分人都聽不懂。首先第一個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的溫州話。
  • 你一定想不到,世界各地恁多「溫州街」
    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的溫州人,風風火火的在世界各地闖蕩,許多極具溫州特色的「溫州街」因此應運而生。溫州街位於巴黎第三區,是由幾小段狹窄的街巷組成、由卯石鋪砌成的典型法國小街。在這條溫州街上,遍布具有浙江特色的土特產商場和溫州風味的小吃店、中餐館、超市,更多的則是搞批發零售的皮包、手袋、皮帶、錢包的皮革廠商。恰巧在巴黎的你,可一定要去看看!美國洛杉磯:羅什街變身「溫州街」
  • 溫州這家店人氣不減!大餛飩、大鍋貼這裡全都有!
    老闆稱這裡有溫州最地道的名小吃,鍋貼、餛飩都非常有名,說到這裡不由得口水滴下來啦~溫州的小吃店最出名的總是鍋貼,有朋友肯定疑惑,為什麼??小編和老闆異口同聲,因為溫州的鍋貼好!吃!溫州鍋貼主要以荸薺、新鮮豬肉、韭菜為餡,經煎烙而底面呈深黃色,其味鮮美溢口,色、香、味、相俱全。
  • 去溫州遊玩不得不去的3個地方,這裡才是溫州真正的模樣!
    「東甌名城」溫州,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沿海九個港口之一。公元323年,著名學者郭璞選址始建溫州城。相傳建城時,有一隻白鹿銜花跨城而過,所到之處一片鳥語花香、祥雲騰飛,故名「鹿城」。
  • 記憶中的溫州味 從有儀式感的年夜飯開始
    鄭慧偉攝  溫州網訊 高腳碗、龍鳳盤、十大盤齊上陣,這個場景是不是很有溫州的年味?溫州人對待年味,不只憑感覺傳承,還靠舌頭,所以,這頓年夜飯自然成了傳遞辭舊迎新最重要的「儀式感」。  春節倒計時十天,為了探尋舌尖上的溫州年味,我們找到68歲的溫州民間美食家潘統一老師。
  • 今年,全張家港最有年味的地方是這裡!
    金黃色的蛋餃像元寶,寓意「招財進寶」之意,同時也有希望新年有好運道的意思。大年期間,江南人都特別偏愛,覺得最好吃的餃子也比不過。 八寶飯一上桌,四平八穩、八寶匯聚、「渾圓一體」,別有一番隆重,最是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滋味。
  • 梅河口最有「家味」的地方,是這裡...
    ,癱在自己的沙發上享受片刻的寧靜而對於一座像家一樣的城市她最舒適的地方,就是——城市客廳 白 晝 ,就是你懂我的古靈精怪,我懂你的喜怒哀樂,昂起頭,便能看見我們的未來都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停不下的讚美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的讚美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回憶 入 夜
  • 記憶中的溫州味,從一頓有儀式感的年夜飯開始
    作為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我們一起來細數下溫州的年俗,記憶中濃濃的溫州味道。撣新在溫州,臘月或者臘月過後,如果當你走到街上,會看見家家戶戶都是在撣新,一家老小,拿著掃帚、抹布,屋裡屋外的打掃,趁著這個機會把家裡堆積的灰塵也好、垃圾也好統統都撣出去,撣新過後,整個家都嶄新嶄新的迎新年,而且撣新要在農曆24祭灶神之前。
  • 這些才是溫州最正宗的「年味」
    說起年味兒,映入我腦海裡屬於溫州的年味,是掛滿醬油肉、醬油雞、鴨舌的陽臺;是長輩們去各個市場搜刮的一箱箱戰利品;是零點蹲守海鮮市場,渴求最新鮮海鮮的一個個瘋狂的身影……那溫州人每年必買的年貨到底有什麼呢?
  • 中國最難懂三種方言: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學不會,是你家鄉嗎?
    當然,這個「鬼話」不是真正的「鬼話」,而是「溫州話」,被稱為「中國最難的方言」,到底有多難呢?今天小編教大家韓國排名前三的「恐龍級」方言溫州的話是,「吳語」的一個次方言,屬於南部的吳語,吳語相同,北部的吳語,這也完全不一樣,所謂「三裡和調,十裡聲音」,其他地方的人根本聽不懂,但當年抗戰的時代,韓國軍隊親自來到了2個溫州人,負責信息傳達,日本軍隊的情報當局一字不漏記錄無論如何翻譯溫州話溫州話仿佛是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很多人不知道,實際上「鬼都聽解」的溫州話才是中國漢語的
  • 溫州最有名的「大街」原來在這裡!
    對於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一條路,莫過於「解放路」。  能夠有資格被叫做解放路的,往往曾經是當時、當地最繁華熱鬧的一條街。  溫州城的解放路也是如此,明清時期它叫「大街」,後來分別叫「南大街」和「北大街」。
  • 來溫州,一定要吃的14種美食!
    溫州是一個美食薈萃的地方。這裡擁有許多匯聚了幾十年匠心的甌味美食,吃過往往就再也難以忘懷。
  • 從竇婦橋邊到市府路 這裡曾是溫州學者最戀念的地方
    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詩歌文庫音頻錄製團隊成員;「夏青杯」朗誦大賽溫州賽區評委會主任;「曹燦杯」朗誦展示活動溫州賽區評委會主任;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州廣電鹿鳴少兒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