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身體鍛鍊「欠了帳」,當下中小學體育課該怎麼上?

2020-12-15 上遊新聞

人和街小學的學生正在上體育課。(人和街小學供圖)

重慶日報消息,「如今,上好體育課真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前不久,一位小學校長在朋友圈道出的一句「苦水」,引發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共鳴。

體育活動是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保證。自今年4月底重慶實施分批有序開學以來,我市中小學校的體育課怎麼上?遇到哪些麻煩?中小學校有哪些好的做法?專家有什麼好的建議?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現象

除了體重增加,學生的運動能力也有所下降

「剛開學的時候,有幾個孩子胖得我都認不出來了。」6月11日,江北區某小學校長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們的寒假延長了,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得多,在家體育鍛鍊相對較少,返校複課後,不少同學都長胖了,有的瓜子臉變成了圓臉,有的甚至還長出了小肚子。

該校操場上,一位正在上體育課的小朋友較為顯眼。不到1.4米的個頭,體重大約有100斤。「開學後已經減了好幾斤了。」這位小朋友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疫情在家待了3個多月,胖了5公斤多。

我市不僅是一兩所中小學出現這樣的情況。育才中學體藝衛中心副主任文雙全坦言:「開學複課後,老師們發現不少學生都有變化,胖個三五斤算正常,有的學生甚至胖了一二十斤!」

老師擔心的不僅僅是學生長胖了,還有運動能力下降。

渝中區人和街小學課程中心主任陳明慶說,除了體重增加,開學複課後學生的運動能力也有所下降,「上學期大部分學生跳繩一分鐘能跳180-190個,有的可以達到200個,開學複課後普遍下滑到150—160個左右。」

「學生軀幹核心力量有所提高,估計與在家鍛鍊以腰腹練習居多有關係。但一些學生的耐力素質下降了。」文雙全說,上體育課,老師略微要求一定強度的耐久跑,一些學生就會出現呼吸不暢、擺腿困難的情況,少數學生還有頭暈、心悸、出虛汗的情況。

矛盾

居家學習身體鍛鍊「欠了帳」,開學複課後又不能聚集

「很多學生疫情期間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心理調適能力都相對較弱。」輔仁中學體育老師施筱倩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疫情期間學生在家缺乏體育鍛鍊。

施筱倩解釋,雖然在家期間有體育網課,但都是在室內進行的簡易運動,相比在校期間還是有差距。之前在學校上課時,每天除了有體育老師監督外,學生之間還有各種互動。但居家期間,即使學生們有鍛鍊的意識,也難免會有一些學生偷懶,達不到每天一個小時的運動量。此外,少數家長也缺乏這方面的意識,認為學生只要學習上去就行了,忽略了孩子是否認真進行體育運動。

一方面,不少學生居家期間體育運動量不夠;另一方面,在開學複課後,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上好體育課也面臨一些困難。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老師對上體育課心存顧慮。一位體育老師坦承,開學複課後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人群不能聚集,對抗性的集體球類項目暫時取消了,學生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同時,由於劇烈的運動會讓孩子出汗,一冷一熱較易引發孩子感冒發燒,有的體育老師只能考慮適當地降低運動量。

「幾個月的居家學習讓學生們的身體條件發生了變化,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心理健康水平等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也拉大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稱,如何針對這些新問題開展教學,既滿足防疫要求,又保證體育課的質量,成為開學複課後體育教學面臨的挑戰。

創意

「擂臺賽」讓體育運動更有趣

究竟該如何上好體育課?我市各中小學做了積極嘗試。

陳明慶稱,渝中區人和街小學設立了「體育雲擂臺」,通過「體育吉尼斯擂臺賽」和「運動技能等級達標賽」等學生運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例如,「體育吉尼斯擂臺賽」設置了身體活動、球類、武術、體操等類別,每周一賽,學生們相互挑戰,參與熱情高漲。該校五年級1班的一位學生說:「我和幾個同學參加了『金雞獨立』的擂臺賽,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都增強了,體育運動真有趣。」

「上好體育課就要遵循體育運動的規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做到科學教學、因材施教。」文雙全稱,開學複課後,育才中學根據防疫要求對體育課做了一些調整:從課程內容上,暫停了集中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鍛鍊,根據年級情況每周增加了1-2節體育與健康課。從時間安排上,分散了體育與健康課的安排,避免了學生聚集的情況。調整了課堂教學,增加了八段錦、核心力量、有氧慢跑等內容的比例,並給學生布置了體育家庭作業,形式以柔韌練習為主。

「輔仁中學除正常的課間操外,把體育課上的跑步等內容替換為身體素質練習,比如平板支撐、交替提膝擊掌、開合跳等練習,這樣即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練習空間,又能保證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鍛鍊和提高。」施筱倩說。

建議

杜絕「三無七不」體育課,循序漸進提高學習強度和難度

針對如何上好體育課,中小學一線教師和體育學科的教育專家給出了建議。

文雙全表示,學校開足體育課,必須杜絕「三無七不」(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不出汗、不髒衣、不喘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傷、不長跑),提高大課間及課外體育鍛鍊的健身性和趣味性,多開設學生喜愛的體育社團,多開展參與面廣的體育比賽。

「開學複課後要控制運動強度,做好銜接,循序漸進提高學習強度和難度。」重慶市教科院體育教研員屈明建議,複課初期可以中等或中上等運動強度,安排非身體接觸性的體能練習和以發展心肺功能為主的單人項目,如跳繩、踢毽、慢跑、武術、健身操等。同時,學校要探索多元方式,開齊開足體育課,豐富鍛鍊項目,將更多趣味性的活動融入體育鍛鍊,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師應注意將體育與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培養學生良好體育衛生習慣,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學生、學校、家長、整個社會多方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真正實現「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重慶日報記者 匡麗娜

原標題:在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4月底我市實施分批有序開學,學生們陸續返回校園。但幾個月的居家學習,不少孩子明顯長胖了,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等有不同程度下降——當下中小學體育課該怎麼上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體育老師喊你上課啦 居家體育課紀實
    對於開啟居家學習模式的島城中小學生來說,體育課也只能在家裡上。那麼,島城學生都是怎樣居家運動、「雲」上健身的呢?近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各個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運動興趣,可以說是提供了眾多有特色的、趣味性比較強的體育項目,讓學生達到體育鍛鍊效果的同時,也帶動家人一起參與到體育鍛鍊中。
  • 「野蠻體魄」,從體育課「開齊開足開出質量」做起
    和春暉中學一樣,我區各校都在積極探索基於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開展體育課教學和體育鍛鍊的內容和形式,全力保障學生在校運動時間和運動安全。區教體局也接連下發《中小學復學後體育教學工作指引》等文件,確保各校開齊開足體育課程,確保疫情防控和體育工作「兩手硬、兩戰贏」。復學後的體育課怎麼樣?
  • 中小學各年級法定節假日不調課!原則上中小學各年級暑假開始時間不...
    小學階段返校後實施 " 零起點 " 教學學校要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線上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精準分析學情,區別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切實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銜接。返校後要進行串講複習,在確保每名學生都較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教學。
  • 本學期再錄5500餘節在線課,上海中小學空中課堂優質視頻課怎麼「煉...
    每位授課教師及其團隊至少負責一個單元的教學成套資源,包括授課視頻、習題作業等,涵蓋上海市中小學所有課程,包括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等每周380節課。製作如此大規模的視頻課,面臨時間緊、任務重、形式新、疫情嚴等多重考驗,但面對重任,老師們迎難而上。 黃浦區教育學院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王爽英,也是市學科中心組成員之一。
  • 國家中小學生雲平臺正式開通 免費服務全國1.8億中小學生居家學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鬱):為支持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17日正式開通,免費服務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居家學習。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由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搭建而成。
  • 宅家身體「長鏽」?叮咚,這裡有一份居家體育鍛鍊指南請查收!
    近日,記者從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了解到,專門為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打造的居家鍛鍊「秘籍」——學生居家體育鍛鍊指南新鮮出爐。 據介紹,為了積極應對疫情,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身體素質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市南區教體局制定了適合幼兒、小學、初中不同學段的 「悅動二十一式」居家鍛鍊「秘籍」,旨在有目的、有方法地引導同學們開展居家體育鍛鍊,著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提升體質健康水平,讓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度過一個「悅動」越快樂,「悅動」越健康的假期
  • 白巖松建議國家領導人上中小學體育課
    央視新聞#微博看兩會#【白巖松建議國家領導人上中小學體育課】政協委員白巖松向記者透露他今年的提案:1.法定節假日由11天增長到13—15天。2.設立醫生日,這個刻不容緩,醫患關係如此惡劣,全社會缺乏對醫生的尊重,最後倒黴的是我們。
  • 智慧體育課解決方案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對體育美育要有剛性要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  學校硬性要求: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    政策依據  ◆《中小學體育鍛鍊運動負荷衛生標準》  ◆ 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大會:  「
  • 開學上「體育課」 大學校園吹「運動風」「健康風」
    體育教會我們永不服輸、永遠進取的精神,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冠軍。」  近日,在天津大學2019新生開學典禮上,奧運冠軍、桌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為近5000名本科新生講授了大學生涯中的第一堂體育課,分享了對於「體育精神」的理解。  又到開學季,體育課成為不少高校「第一課」的選擇。
  • 上海中小學數千節優質視頻課,是怎麼「煉」成的?
    「同一學段、同一課表、同一授課老師」,按照這一原則,上海市中小學生自今年3月2日起,以電視為主、網絡為輔的形式,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學習。每位授課教師及其團隊至少負責一個單元的教學成套資源,包括授課視頻、習題作業等,涵蓋上海市中小學所有課程,包括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等每周380節課。
  • 遲到逃課找人替考 體育課咋就成了折磨呢
    記者探訪    大學生>>    遲到逃課玩手機,有人還嫌浪費時間    12月4日上午10點5分,魯東大學的操場上,原本該上足球課的60個人,都已上課5分鐘了,來的人卻不多,有的甚至還遲到。
  • 居家體育課③|宅也要宅得健康,跟著吳依思老師動起來
    帶上家人一起從葛優躺轉變成室內鍛鍊吧。她大學學的是健美操、啦啦操專項,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在學校體育課教學之餘還兼任學校大隊輔導員工作以及啦啦操訓練隊。一直以來經常參加啦啦操、健美操、排舞等比賽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獎項。還是杭州市啦啦操使者團的一名成員。)
  • 黃龍體育中心·居家小課堂開課啦!宅家也能練棒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穎 王瓊 通訊員 王萍琴今天,學生們網上開學火上了熱搜。受疫情影響,許多學校都選擇了「網上開學」,各地的學子紛紛曬出了自己的網上課表,還有學校嚴格要求學生進行體育鍛鍊。在家當然能上體育課!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積極響應浙江省體育局、浙江省體育總會發布的《關於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的倡議書》,正式推出「黃龍體育課」之「居家小課堂」系列,讓大家在家也能輕鬆鍛鍊,還能掌握各運動項目的基本動作要領!第一課就從在杭州越來越受歡迎的棒球課開始。
  • 《我的體育老師》廣州天河試映反響熱烈 聚焦高中體育課
    影片直擊當下忽視體育鍛鍊現象這部「青春熱血+體育教育」的重磅力作《我的體育老師》由知名導演周勇執導。周勇導演以擅長拍攝關注現實題材影片而著稱,策劃、監製、導演過《荔枝紅了》《網絡媽媽》等20多部影視作品,獲得過華表獎和金雞獎等獎項。
  • 2012山東高考體育佔30分 體育將成"突擊課"
    首次考體育社會各界很關注  在今年2月的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副省長黃勝透露,2012年高考我省將增加體育方面的考察內容。6月7日,黃勝表示,我省關於2012年高考加試體育的初步方案已經確定:就是不僅要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還要反映學生的體能及平時參加體育鍛鍊情況。
  • 小學每天增加1節戶外活動課,湖州中小學體育課這樣上
    小學每天增加1節戶外活動課,湖州中小學體育課這樣上 2020-12-15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體育老師自編運動操教你居家運動強體質
    體育老師教你做操!泉州七中體育老師洪雙白編排了一套適合居家鍛鍊的體操,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的體育老師李瑞芳展示原創的校本體操,永春縣中小學體育名師工作室、教師進修學校顏泳濱老師也設計了居家運動教程,讓宅在家的你也能鍛鍊身體。
  • 雲南中考改革體育與主科並列100分,體育老師:不用再讓課
    有家長認為,把體育提升到與語數英同等地位,對於天生體質不好的學生來說是個噩夢,「語數英努力還可以學好,身體素質不行,不是兩三年就可以練好」。也有家長提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想要科技進步,就要打好物理化學基礎。物理化學分值偏低,會導致學生不夠重視,影響後面的學習。不過,眾多家長對改革持贊同態度。
  • 體育強國,從開足體育課始(人民時評)
    今年以來,圍繞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政策陸續出臺。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成為15項行動之一;在《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規定了「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的具體目標;而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更是把「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寫入戰略目標。
  • 廣東中小學暑假開始時間不得晚於8月1日、法定節假日不調課!
    廣東中小學暑假開始時間不得晚於8月1日、法定節假日不調課!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銜接學校要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線上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精準分析學情,區別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切實做好線上教育和返校學習銜接。返校後要進行串講複習,在確保每名學生都較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