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有座千年青龍寺大有來頭,傳說與唐王李世民有關 你聽說過嗎

2020-12-12 飄零鄉間行

在濟南市章丘區官莊街道東南部的天倉嶺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青龍寺。該寺坐北朝南,坐落於天倉嶺的陽坡,普雪公路東側。據傳說,青龍寺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青龍寺及天倉嶺名稱的由來,跟唐王李世民東徵的傳說有關。

據當地傳說,唐王李世民東徵率軍途徑天倉嶺時,突遇暴雨,糧草被衝走,軍隊陷入絕境。就在李世民不知所措之時,天上飛來一條青龍,對李世民說:「唐王不必驚慌,山上有寺,旁邊有天倉、地庫,天倉有米,地庫有面。」說完青龍就不見了。李世民按照青龍的說法,果然在山上看到一座寺廟,在寺廟的旁邊找到了天倉和地庫,用天倉地庫裡的米麵做了軍糧,度過了難關。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重修了寺廟。從此,此山嶺被稱為天倉嶺,此寺廟被稱為青龍寺。「天倉」、「地庫」舊時都有碑刻。

青龍寺歷經1400多年風雨,多次損毀,多次重修。現在的青龍寺是近幾年才在原來的遺址上重新修建的。現在的青龍寺有東西兩個院落。東院的門楣上有「青龍禪寺」四個金色大字。院子中間有大肚彌勒佛的塑像。

西院是原青龍寺的舊址。按照原來的布局,新修了正殿、東西配殿及廟門。院子中間有一棵大柳樹,高大粗壯,樹幹要3、4個人才能合抱,樹冠遮天蔽日,十分繁茂。

在青龍寺的正南邊,分別是土地廟和革命烈士紀念碑。土地廟居西,為全石結構,小巧而精緻,也是近幾年翻建。

革命烈士紀念碑居東。據碑文記載,抗日戰爭時期,一位王姓的八路軍戰士,在天倉嶺以西的大山附近反擊日軍掃蕩,負傷後經池涼泉來到馬鬧坡,因傷勢過重而犧牲。被村民厚葬於北石窩。七十年代因建新村,遷於救命泉畔。2016年由村民自發將烈士遺骸遷於此處安葬。這也反映出當地百姓知恩、知報的淳樸和善良的品性。

章丘有好多的地名都與此傳說有關,如明水的唐王山、前營後營、馬棚山,聖井的山後寨子、黃旗山、青旗山,垛莊的五射垛、官營、撂子峪(嶽滋)等等,而在官莊南部山區,這些傳說更多。至於唐王何時東徵路過章丘,正史當中並無記載。而這口口相傳的歷史傳說和這麼多的地名來歷,應該不是空穴來風,也是當地特有的歷史文化吧。(圖文:愛看章丘)

相關焦點

  • 天倉嶺,馬鬧坡,這些地方傳說與唐王有關
    這裡雖然談不上是崇山峻岭,也沒有世外桃源般的迷人景色,但是卻有一個關於「唐王東徵」的美好傳說,吸引著眾多驢友和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探尋。近幾年,筆者每年都要經過天倉嶺去南部山區採風,發現其實周邊還有幾處可看的景點,比如燕子頂、黃石崖、寨頂、抓谷頂、東頂、四暨山等,最有名的當屬那處懸掛在公路邊的如刀削斧砍的峭壁黃石崖。關於唐王李世民的傳說就發生在這裡。
  • 曹妃甸這座旅遊新城,它名字的由來與唐王李世民有關,你知道嗎?
    說起曹妃甸區,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這裡響應了國家沿海開發的號召,填海造陸而成,並且這裡有具有國際意義的北方最大的濱海溼地,在大家的印象中這是一座旅遊新城,但是關於曹妃甸名字的由來,你們知道嗎?唐海公園目前這座旅遊新城還在建設中,不過它各方面的條件都在預示著這座城今後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三葉相信將來的曹妃甸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前去遊玩。
  • 天倉嶺,馬鬧坡,這些地方傳說與唐王有關
    這裡雖然談不上是崇山峻岭,也沒有世外桃源般的迷人景色,但是卻有一個關於「唐王東徵」的美好傳說,吸引著眾多驢友和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探尋。近幾年,筆者每年都要經過天倉嶺去南部山區採風,發現其實周邊還有幾處可看的景點,比如燕子頂、黃石崖、寨頂、抓谷頂、東頂、四暨山等,最有名的當屬那處懸掛在公路邊的如刀削斧砍的峭壁黃石崖。關於唐王李世民的傳說就發生在這裡。
  • 天倉嶺,馬鬧坡,濟南這些地方傳說與唐王有關
    這裡雖然談不上是崇山峻岭,也沒有世外桃源般的迷人景色,但是卻有一個關於「唐王東徵」在此留下的美好傳說,吸引著眾多驢友和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探尋。關於唐王李世民的傳說就發生在這裡。相傳當年唐王東徵來到天倉嶺地界時,由於一路行軍打仗,後勤物資供應不上,已到了糧無可食水無可飲的地步。大軍行至一如盆底的深谷,但見這處峭壁如鬼斧神工一般筆直。此時,唐王的愛妃即將臨盆生產,他隨令手下在地圖上標註「盆崖」。
  • 章丘這個村有座藏馬山,山上有個鬼谷洞,傳說與鬼谷子有關
    礦井村,位於章丘區官莊街道辦,300多戶人家,有700多口人,是附近的大村之一。礦井村原來叫十五圖,明洪武年間從河北等地遷居而來。在明末清初時期發現地下礦質資源豐富,與博山一帶地下資源同脈,曾改稱為汞井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才最終定名為礦井村。
  • 章丘這個村有座藏馬山,山上有個鬼谷洞,傳說與鬼谷子有關
    礦井村,位於章丘區官莊街道辦,300多戶人家,有700多口人,是附近的大村之一。礦井村原來叫十五圖,明洪武年間從河北等地遷居而來。在明末清初時期發現地下礦質資源豐富,與博山一帶地下資源同脈,曾改稱為汞井村。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才最終定名為礦井村。
  • 有關昂天堂的傳說!你有聽說過嗎?
    據傳,這汶水塘在1976年清過一次,而那一年,我們中國發生了很多事:首先是敬愛的周總理去世了,然後是朱德去世,然後是唐山大地震,然後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去世了。再到非典、汶川.都有很明顯的跡象,太蹊蹺了,非常神秘。當初震驚世界的事件,美國世貿...塘水清晰半年。伊拉克戰事...水成紅色三個月。舉不勝舉。
  • 歷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沒那麼弱,和尚們也沒那麼強
    但是,電影《少林寺》的素材來源於傳說,傳說畢竟是故事。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不是也是。無論是宋史還是元史,都沒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片言隻語。他們躲避還來不及,豈能去主動參與塵世爭鬥,憑藉他們那幾十個幾百個和尚,還能幹得過千軍萬馬?這就是說,少林寺在唐朝的時候,既沒有十三棍僧,也不會主動去救唐王李世民。他們只是在王仁則快完蛋的時候,協助李世民的軍隊攻打了他的部隊,目的是要回被奪取的財產。
  • 唐山腰帶山,傳說跟唐王李世民有關係!
    腰帶山又稱御帶山,玉帶山,相傳唐王李世民東徵,遇雨解玉帶遺落至此。此山盛夏常有一條白色霧帶,盤旋於山腰間,宛如一條玉帶,稱「腰帶橫雲」,為舊時豐潤八景之一。山可謂碧林幽幽,滿山盡林,現在6500畝鬱閉成林。這裡奇峰峻岭,洞穴幽深,地貌景觀奇特,動植物分布廣泛。腰帶山坐落於河北豐潤縣東北,距唐山45公裡,距秦皇島140公裡,其主峰海拔648米。
  • 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真的被少林寺13棍僧救過嗎?
    」的傳說故事變得家喻戶曉。那麼李世民被十三棍僧救過的故事,真相又當如何呢?縱觀唐代史書,對於此事並無任何記載,倒是有唐朝年間與少林寺相關的幾篇碑碣銘文,記載了這次少林寺僧人的起義行動,以及李世民對於少林寺僧人的獎譽。
  • 株洲九郎山上林寺有一段傳說故事,你看過才知道……
    株洲九郎山上有座上林寺,與河南登封少林寺只有一字之差,神奇傳說卻都和一人有關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 唐王李世民去了地府還能回,跟西遊記裡的龍王有什麼關係?
    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神話故事,裡面有個算命先生跟龍王打賭的故事,小時候看到這裡,覺得這個算命先生是不是瘋了。那是涇河龍王呢,你敢跟他打賭,肯定會輸嘛。可實則是這樣嗎?龍王竟然為了想贏,只能改了玉帝下達的下雨聖旨。
  • 章丘東山公園:山間樓亭自有品~
    章丘的園林,其實從不乏文質彬彬的風度。匾額的撰寫首重的應該是品位,或名人,或書家,一筆一畫都考驗題寫者的文化底蘊和書法功底,稍有閃失,便成笑柄,為天下人所喝,不但不能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往往還會造成負面影響。
  • 陝西周至有個翠峰山 山中古蹟眾多景色優美 你知道它嗎
    這座森林公園著名的景點有娘娘山、唐王井、龍潭瀑布、石林、一腳踏三縣、石佛寺等別具特色。翠峰山的山名聽起來就讓人想像著一片綠色,讓人舒心愜意,翠色的峰戀,讓樂山好水的遊人夢中神往。在秦嶺深山之中的道觀佛寺也是非常多的,像遇仙宮這樣的寺院在秦嶺山脈比比皆是,很多人可能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關於這座山還有很多傳說,相傳,漢時陝西扶鳳縣青龍山索村有位美麗的姑娘,自幼喪母,父親在甘隴一帶販馬,其與兄嫂生活。一日,父親嫁女給胡人,姑娘不從,連夜逃至渭河邊,渭河一片蒼茫難以逾越,姑娘急中生智,在岸邊上丟落一雙繡花鞋,假裝跳河自盡而逃生。
  • 章丘東山公園:山間樓亭自有品~
    章丘的園林,其實從不乏文質彬彬的風度。匾額的撰寫首重的應該是品位,或名人,或書家,一筆一畫都考驗題寫者的文化底蘊和書法功底,稍有閃失,便成笑柄,為天下人所喝,不但不能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往往還會造成負面影響。
  • 這裡是唐王李世民東徵駐紮之地,也是久負盛名的大白菜之鄉,看濟南市歷城區唐王街道康家莊村
    一條條乾淨平坦的村街小巷,串聯起一座座整潔的民家院落歷城區唐王街道康家莊村濟南市歷城區唐王街道是我省久負盛名的農業強鎮,轄區面積63.9平方公裡。「唐王」具有1000多年的歷史,作為唐王李世民東徵駐紮之地,這裡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作為久負盛名的大白菜之鄉,這裡也是省城重要的「菜籃子」。
  • 株洲九郎山上林寺有一段傳說故事,你看過才知道……
    株洲九郎山上有座上林寺,與河南登封少林寺只有一字之差,神奇傳說卻都和一人有關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 豫北有座上千年的青龍寺,龍王與火神爺同住一院
    河南省安陽市,豫北有座上千年的青龍寺,龍王與火神爺同住一院。(袁小軍 攝影)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馬投澗鎮港裡村西崗上有座青龍寺,據說是東漢明帝劉莊建立白馬寺後的第一批佛教寺院之一。港裡村西崗上建於東漢明帝時的青龍寺在安史之亂中被毀,於清代康熙、嘉慶年間重修,擴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青龍寺坐北朝南,佔地10畝,寺院內建有純陽宮、碧霞宮、大雄寶殿、龍王殿、火帝真君殿等殿宇20多間。
  • 章丘人談「章丘鐵鍋」:從來沒聽說過 有點不適應
    過年剛開工,就有同事甩過來一堆連結。大意是《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不但網上賣斷貨,居然還成了傳說中的「相親利器」。我半開玩笑地說,我老家的那兩口鐵鍋,豈不成了「傳家寶」?不能不承認,面對「章丘鐵鍋」的走紅,作為一名在北京的章丘人,並沒有感到一絲自豪,反而有點蒙。因為,在《舌尖3》播出之前,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家鄉還有這麼一號特產——「章丘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