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人談「章丘鐵鍋」:從來沒聽說過 有點不適應

2020-12-13 騰訊網

過年剛開工,就有同事甩過來一堆連結。大意是《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不但網上賣斷貨,居然還成了傳說中的「相親利器」。

我半開玩笑地說,我老家的那兩口鐵鍋,豈不成了「傳家寶」?

不能不承認,面對「章丘鐵鍋」的走紅,作為一名在北京的章丘人,並沒有感到一絲自豪,反而有點蒙。

因為,在《舌尖3》播出之前,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家鄉還有這麼一號特產——「章丘鐵鍋」。

知道「章丘鐵匠」,不知道「章丘鐵鍋」

我特意又問了問老爸老媽、七大姑、八大姨,當然初中、高中同學也不能放過。他們有的在北京,大多數還都在章丘。

我還以為我孤陋寡聞,沒想到他們也都紛紛表示,只知道「章丘鐵匠」,從來沒有聽說過「章丘鐵鍋」。有的人即便知道,也是最近因為《舌尖3》播出之後。

關於章丘和鐵鍋的關係,我能確定的事實是:

1、在章丘,鐵鍋確實是很多人家廚房裡的標配。章丘人一般用的鐵鍋固然比較沉,但似乎也沒有那麼神奇。一是會生鏽,另外就是會糊鍋。真沒有那種傳說中的不粘鍋的神奇功能,但也不排除一般人家所用的鐵鍋,並非那種手工神奇鍛造的鐵鍋。

2、在聽到「章丘鐵鍋」這個概念之前,大家普遍都知道的是「章丘鐵匠」。根據章丘有關地方志記載,「章丘鐵匠」確實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地方品牌。有關資料顯示,20世紀50年代初統計,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境內人口為73萬,約有38萬人以打鐵養家餬口。

在章丘,過去,幾乎村村都有鐵匠鋪。即便在解放以前,中國仍然非常落後,但市場的集群效應仍然是在的,不少村莊幾乎全部是以打鐵為業,鐵匠鋪是他們的「支柱產業」,也是唯一的「重工業」。

像現在,有些地方號稱「膠囊之鄉」「調料之鄉」「運動鞋之鄉」一樣,當年章丘要是號稱「鐵匠之鄉」,也是毫不為過。

而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章丘人還看了一部電視劇《章丘鐵匠》,感動得稀裡譁啦。講的是,當年章丘鐵匠支持抗日,轉型投入軍工生產,為正規部隊和地方武裝生產兵器。

▲購物網站上熱銷的章丘鐵鍋。

那個時候,似乎並沒有「章丘鐵鍋」這樣的概念。之所以會這樣,因為,那時候家家的鐵鍋好像都是手工的,而且,並非章丘如此,而是所有的地方幾乎都是這樣的。

至於過去鐵鍋的質量如何?現在固然不好說。但可以佐證的是,過去章丘農村曾經存在著補鍋匠這個職業,走村串鄉,以替人補鍋為生。

另外,章丘鐵匠鋪最多的生意還是生產各種農具、鐵釘、馬掌等等,鐵鍋只是其中一項,遠遠算不上主業。

章丘鐵匠業之所以如此發達,也離不開自然資源和歷史淵源。章丘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鐵礦、鋁土礦、黏土等適合鐵匠業的資源稟賦。而章丘的冶煉鑄造業,有據可考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漢代的平陵城(現在章丘龍山)也即原來的濟南國都城所在地,已經是相當發達的冶鐵基地。

去年回鄉過年,我參觀了新建的章丘博物館,館中即有當年平陵城考古發現的冶鐵遺存。

「章丘鐵匠」缺乏「章丘大蔥」「瑞蚨祥」那樣的知名度

一般來說,地方特產或者老字號都應該享有很強的歷史知名度。不說,這知名度是舉國皆知,起碼一說起來,當地人或者附近地方的人也都應該知道才是。

說起家鄉章丘的知名特產,不能不提章丘大蔥。去年,章丘大蔥一不小心成了網紅,也有同事直接甩連結給我。

▲比人高的章丘大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章丘大蔥的特點,一是大,二是甜。一般的章丘大蔥生長到1.5米高是正常,而每年的蔥王評選中,兩米三四的大蔥更是常見。看到這長得和姚明一樣高的大蔥,長得像小樹一樣壯的大蔥,網友們驚呼雀躍,迷失在章丘大蔥的蔥林,並不令我感到意外。

除了章丘大蔥,不能不說「瑞蚨祥」。起源於章丘刁鎮舊軍孟的瑞蚨祥,在孟雒川的帶領下,在北京大柵欄開店,成為清末民初中國最有名的綢布店,創造了一個東方商人的傳奇。這是真正的章丘老字號,而且還是中國老字號。

據說,我們章丘人都是吃著章丘大蔥,聽著舊軍孟家瑞蚨祥的傳說長大的。

▲北京大柵欄瑞蚨祥綢布店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至於,這口「章丘鐵鍋」,或許,也有其歷史傳承,但章丘人歷史上好像從來並沒有為自己的鐵鍋自豪過,更是缺乏眾所周知的「鐵鍋傳奇」。

在2018年,忽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個「鐵鍋俠」,作為老鄉,還真是有些不適應。

借「匠人精神」,講網紅品牌故事?

無論是「臻三環」還是「同盛永」,果然又被網友扒了出來。有關資料顯示「臻三環」商標申請日期為2013年12月17日,「同盛永」商標申請日期為2014年12月04日。

▲「臻三環」、「同盛永」商標註冊信息。

如果以商標申請註冊資料為準,那麼,這兩口「章丘鐵鍋」法律意義上的品牌的誕生,或許不過才短短數年。

當然,也不排除,這手工鍛造鐵鍋的工藝確實有很長的歷史傳承,現在說來,或許真的存在很令人感動的匠人精神,但是,一旦冠上某個地方的名稱進行大眾傳播,起碼應該有比較廣的歷史知名度方可。

如果,很多章丘人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章丘鐵鍋」,那就假得不能再假了!

《舌尖3》「章丘鐵鍋」的故事講得很用心,但不少網友已經開始懷疑,這或許是另外一個網紅品牌故事。這樣的套路已經在地攤投資界、廣告自媒體界屢見不鮮。

作為一個章丘人,當然代表不了所有章丘人,我也只是基於常識,表達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與合理懷疑。同理,生產鐵鍋的某人即便是某位老鐵匠的傳人,也不是所有章丘鐵匠的傳人,一個老鐵匠也代表不了整個章丘。

手工鍛造鐵鍋沒錯,鍛造手藝傳承也值得鼓勵,傳統手藝結合新的商業模式也很好,但若是宣傳過度,用力過猛,扯虎皮做大旗,以整個章丘的名義替一家的產品背書,就變了味道。

另外,不得不說《舌尖3》這次表現得很不專業。大老遠,跑到章丘居然只是為了拍一口很多章丘人都不知道的鐵鍋,卻忽視了一款有300餘年傳承歷史的美食——黃家烤肉。

▲章丘美食黃家烤肉。

那真是,叔可忍,嬸不能忍!

相關焦點

  • 章丘鐵鍋現狀調查:自查「李鬼」 正宗傳承仍不愁賣
    據鄭佐超介紹,目前家庭作坊生產的冷鍛鐵鍋訂單在逐漸減少,但河莊鄭記品牌等幾家傳統熱鍛手工鍋的銷量非沒受到影響,反而熱銷,價格也有所上調。鄭佐超是三代鐵匠傳承人,多次拒絕不良商人上門要求合作以冷鍛冒充熱鍛走量掙熱錢的做法。鄭佐超表示:「目前,因鄭記鐵鍋供不應求,現在市場出現冒牌偽劣,我們將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堅決予以打擊。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多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直到「勺底錚明顏色白」…… 一道最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一錘一擊的背後都是匠人精湛的手藝、獨運之匠心。消費者願意花重金購買的,也是這份沉甸甸的對品質的執著。
  • 章丘鐵鍋這半年
    這一刻,劉紫木決定,投資「復活」章丘鐵鍋。「我是山東人,章丘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知道章丘鐵鍋。但這個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被外來的不鏽鋼鍋不粘鍋代替了,幾乎絕跡,到了2000年之後,年輕人連聽說過的都少了,更別提用了。」2014年,劉紫木接手章丘鐵鍋品牌「臻三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假——他大概沒有想到,假鍋風潮會在2018年重演,這是後話。
  • 你聽說過:章丘鐵鍋武漢拌麵寧波歡喜坨大連牡蠣丹東大黃蛤蜊嗎?
    雙十一期間,因《舌尖3》爆火的章丘鐵鍋陷入品牌內訌,「章丘鐵鍋」品牌運營商三環廚具起訴由章丘當地匠人供貨的淘寶、京東店鋪,認為後者侵犯商標權。(侵犯的商標叫「硯池」,將來有時間詳細講一講)我作為「磚家」的法律意見是:把「章丘鐵鍋」改為「章丘炒勺」,因為章丘本地人很少用「鐵鍋」這個稱謂,一般都稱之為「炒勺」。近日,一位章丘大叔面對媒體採訪時說,「一個炒勺,至於嗎——我在章丘活了50多年都沒聽過章丘鐵鍋。」
  • 章丘鐵鍋「涼了」?對話《舌尖3》出鏡鐵匠:開了家新店,很忙
    6月20日,王玉海告訴紅星新聞,出名後村裡來了很多人,人太多,根本就打不了鍋,最後沒辦法,還搬了三次家,搬到一個沒人打擾的地方。「因為打鍋,必須眼睛、錘子、鍋配合在一起,如果稍微有人說話,錘子歪一下都有影響。」前兩日他在網上的店鋪開業後,現在每天忙得很。
  • 章丘鐵鍋成名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
    在這陣突如其來的「鐵鍋狂風」席捲鐵匠之鄉章丘的同時,也攪動了不少鐵匠的心,部分鐵匠另立門戶。「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王玉海一夜之間成為了「宗師」,不少師傅也希望藉助媒體讓大眾認可自己的鐵鍋。這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攪動了不少章丘鐵匠的心。一位章丘人向紅星新聞笑稱,「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
  • 臻三環鐵鍋怎麼樣,臻三環章丘手工鐵鍋質量好嗎
    章丘鐵鍋非常有名,簡直是手工鐵鍋的代名詞,據說要經過3萬6千次的錘打。 熟鐵鍋沒有塗層,高溫烹飪也安全,是家裡必不可少的一隻鍋。 它和不粘鍋各有所長,需要爆炒或高溫煎炸的菜,就不適合用塗層鍋。不懼高溫,不挑鍋鏟,回歸傳統的做菜方式,要炒出鍋氣來,沒有鐵鍋還真不行。
  • 《舌尖3》讓章丘鐵鍋成名之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
    王玉海一夜之間成為了「宗師」,不少師傅也希望藉助媒體讓大眾認可自己的鐵鍋。這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攪動了不少章丘鐵匠的心。一位章丘人向紅星新聞笑稱,「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他最有名的是一款產品叫「懶漢鋤」,快,不沾土,還能讓鋤地的人不彎腰。後來買農具的人越來越少了,他不得不另尋它路。前幾年有兩個學藝術的學生找上門來,要和他合作完成畢業作品,合作取得不錯的效果,他開始把重心放在打造各種工藝品和固定的客戶合作。鐵大蔥,鐵茶壺,鐵葫蘆,他最得意的是一盆鐵牡丹花。來家裡的客人,他總會領著去看看。
  • 章丘鐵鍋為啥要打3萬6千錘?古代兵器也是這麼造的!
    文/小胡《舌尖三》第一集播完以後,山東章丘那口經過三萬六千錘打造的鐵鍋一下子成為了新晉網紅,很多看過的人都恨不得廚房裡備上一口這樣的鐵鍋,以示緊跟時代步伐,仿佛有了這口鍋,就可以炒遍天下無敵手,八大菜系信手拈來,滿漢全席不過小菜一碟。
  • 章丘鐵鍋真的好嗎?
    章丘鐵鍋好嗎?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筆者真心不知道怎麼回答,每個人對事物的感受是有區別的,單從筆者自身來說,筆者自己也在用章丘鐵鍋,覺得真章丘鐵鍋還是蠻好用的,注意是真的,別拿假的糊弄人,在這裡筆者鄙視那些弄虛作假的人,打著章丘鐵鍋旗號,賣的卻不是章丘鐵鍋。
  • 厲害了我的鍋,章丘大鐵鍋是煮飯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之前聽說過屯大蒜髮財的,也聽說過屯綠豆發財的,更知道屯房子發財的,竟然第一次聽說屯鐵鍋也能發財的!鐵鍋稀罕嗎,農村裡不都是各樣的大鐵鍋嗎?現在一臺工具機一分鐘可以生產幾口鍋,怎麼一錘子一錘子,號稱三萬六千錘的章丘鐵鍋成了精了?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由於純手工打造,章丘「福裕祥」鐵鍋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其鍋面沒有塗層安全健康,光滑如鏡更不易粘鍋,能省油能釋放鐵元素,同時能使各種調味更好進入食物。一道「清水炒雞蛋」,將鐵鍋的好發揮的淋漓盡致,沒放一滴油卻絲毫不粘鍋;一道「煎轉黃花魚」,烹炒時須拋翻整條魚,鐵鍋經鍛打形成的深內弧,既可避免魚被外拋,又能煎出魚「外脆內嫩,入口含化」的口感。
  • 章丘鐵鍋,明天見!「臻三環」開業提供130口鐵鍋現貨
    6月9日,章丘鐵鍋「臻三環」傳承人之一的劉紫木在其朋友圈宣告,由王立芳、王玉海父子擔任總代理的章丘「臻三環」手工鐵鍋旗艦店將於6月18日在章丘百脈泉大街路西唐人中心開業。章丘鐵鍋自登上《舌尖上的中國》一夜爆紅後,在經歷了庫存「秒沒」、拒接數十萬訂單和下架所有線上產品等一系列試圖降溫的動作後,一鍋難求的章丘鐵鍋如今以線下旗艦店的方式重現。回憶起那段爆紅的日子,劉紫木感慨萬千。他說自己家的鐵匠師傅們從未借著當時的風頭來炒作自己,也從未接受過任何採訪,只是在安心地打好每一口鍋。
  • 「章丘鐵鍋」引發的鐵鍋探究
    《舌尖3》第一集播出後,章丘鐵鍋意外走紅,銷量暴增,人們紛紛種草。加之網上沸沸揚揚的不法商家銷售毒鐵鍋/化工鍋的報導,使大家愈發對自家的廚具產生重視, 也引發了人們更多的探討,大家真的了解自家用的鍋嗎?究竟什麼樣的鐵鍋適合自家使用?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探究一下鐵鍋。
  • 是什麼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nbsp&nbsp&nbsp&nbsp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甚至出現一「鍋」難求的局面。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這些美食,兩道以上沒吃過,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章丘人!
    大蔥又是很多山東名菜的主要佐品,像烤鴨、鍋燒肘子、清炸大腸、炸脂蓋等都以大蔥調味;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燒肉、蔥扒魚唇等名菜則以章丘大蔥為主料;大家都知道,北京的烤鴨特別好吃,但如果沒有章丘的大蔥作佐料,吃起來就不出味,而在魯菜的烹調中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自從鐵鍋火了,我們法院接了不少章丘鐵鍋維權的案子,光我了解到的就有四件,大都是商標、著作權侵權等行為。其中一起章丘鐵鍋維權案被選入我們法院2019年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濟南市章丘區法院民事審判二庭法官胡德旭說。 章丘鐵鍋被「帶貨」,火了「章丘鐵鍋,聽說過沒用過。」
  • 章丘鐵鍋為什麼這麼火 鐵鍋的好處有哪些?
    近日,《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帶動了《舌尖3》中的許多美食與手工藝品爆火,「章丘鐵鍋」就是其中之一。觀眾們看了《舌尖3》中純手工打造的章丘鐵鍋後,紛紛被圈粉,並上網搜索購買章丘鐵鍋。由於章丘鐵鍋實在太火爆,其產能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章丘鐵鍋網絡店鋪對店內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 《舌尖3》:章丘鐵鍋是好鍋子,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
    但是,吐槽歸吐槽,《舌尖3》可著實把一口鍋給拍火了,那就是它,章丘鐵鍋據說這一口章丘鐵鍋,歷經12道工序,7道冷鍛,5道熱鍛,18遍火候,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方得一口好鍋。」在節目播出後短短幾十分鐘,「臻三環」淘寶店庫存的2000多口鐵鍋被一搶而空,並且還有數十萬的鐵鍋訂單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