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鐵鍋成名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

2020-12-11 環球網

「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因為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山東章丘鐵鍋火遍全國,求鍋者從線上店鋪追到線下工廠,甚至是鐵匠師傅的家裡。很多人為求得一口鍋,不惜翻牆入廠,不吝開出高價,甚至一家又一家尋訪鐵匠鋪。

在這陣突如其來的「鐵鍋狂風」席捲鐵匠之鄉章丘的同時,也攪動了不少鐵匠的心,部分鐵匠另立門戶。「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

出名和「出走」

火了之後,上《舌尖3》的鐵匠招架不住

外出「避難」多日的王玉海依然沒有回來上班。

在山東章丘郊區的龍三村「臻三環」鐵鍋生產基地內,40多位王玉海的工友在節後已經上班幾天了。他們揮動鐵錘,連續敲打著鐵鍋,叮叮噹噹,叮叮噹噹,即使距離很遠也能聽到這鏗鏘有力的聲響。

《舌尖3》第一集中,老鐵匠王立芳和兒子王玉海一家人出鏡,講述章丘鐵鍋。王玉海和妻子你一錘我一錘敲打,將一塊熱鐵漸漸捶打出鍋型,火紅的鍛鐵照映出兩人通紅的臉龐。經過七道熱鍛,五道冷鍛,三萬六千次的捶打,傳統手工藝章丘鐵鍋的製作過程通過王家人在紀錄片中展現。

隨著節目的播出,章丘鐵鍋立刻引來全國人民的瘋搶,而這種「瘋狂」從正月初五持續到現在,仍然沒有消減。

訂單陡增,供不應求。2月23日,「臻三環」鐵鍋在其官微發表聲明稱,《舌尖》播出後幾十分鐘就賣光了庫存的兩千餘口鐵鍋,目前的訂單導致近一到兩年不同種類缺貨(見下圖)。而從全國湧來的顧客和媒體記者,也讓「臻三環」鐵鍋負責人劉紫木和廠裡的師傅們有些招架不住。「顧客成群等在工廠門口,有的甚至翻牆進入。」劉紫木說,除了到工廠和體驗店搶貨的顧客外,來自全國的媒體每天都包圍著他,「有時候一天要接待30家媒體。」

王玉海一夜之間成為了「宗師」,不少師傅也希望藉助媒體讓大眾認可自己的鐵鍋。這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攪動了不少章丘鐵匠的心。一位章丘人向紅星新聞笑稱,「如今,在章丘每一位鐵匠都想打鍋。」

剛開始媒體採訪王玉海,劉紫木會儘量安排,但後來他發現王玉海壓力太大,有的顧客半夜給他打電話要買鐵鍋。於是,劉紫木不得不安排他外出,「躲一躲」。

傳承和意外

非遺傳承人稱,

他家的鐵鍋訂單已到一年後

《舌尖3》播出後,章丘區河莊村鐵匠牛祺聖的家中也湧來了很多買鐵鍋的人。今年72歲的牛祺聖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章丘鐵匠傳承人。

牛祺聖家祖輩都是鐵匠,他從17歲開始跟隨父親四處打鐵。上世紀80年代末他開始在家裡開設鐵匠鋪,剛開始他打造的多為各種農具,服務於周邊的村民。他最有名的是一款產品叫「懶漢鋤」,快,不沾土,還能讓鋤地的人不彎腰。後來買農具的人越來越少了,他不得不另尋它路。

前幾年有兩個學藝術的學生找上門來,要和他合作完成畢業作品,合作取得不錯的效果,他開始把重心放在打造各種工藝品和固定的客戶合作。鐵大蔥,鐵茶壺,鐵葫蘆,他最得意的是一盆鐵牡丹花。來家裡的客人,他總會領著去看看。

如今,尋訪章丘鐵鍋的顧客不停地來拜訪牛祺聖家。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的過程中,他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會起身接待來他家的客人,有的是附近村莊的,有的是遠道而來的。牛祺聖說,從正月初五到現在,自己家裡已經接待了2000多位客人,最遠的是坐飛機從廣州而來。

《舌尖3》播出的第二天,陸陸續續有顧客湧進家門買鍋,但他家中當時只有為老僱主預留的十多口半成品鐵鍋。在顧客的央求下,牛祺聖只好先把這些存貨進行加工,賣給顧客應急。他沒想到之後湧入家門的人越來越多,300多元一口的鐵鍋存貨一會兒就被搶完了。

「還沒想起來漲價,就賣完了。」牛祺聖開玩笑說,自己打了50多年的鐵,從來沒看到過這麼火爆的場景。

牛祺聖的兩個兒子和女婿目前都跟著他打鐵,一家四人一天能打5口鍋。他說,目前鐵鍋的訂單已經排到2019年3月了,他已經不敢接單了。他表示,未來可能會僱幾個工人一起打鍋。

斷貨和未來

銷量猛增,下架商品

上《舌尖3》的工廠還按以前節奏生產

據媒體報導,上世紀50年代初,山東濟南章丘區境內人口為73萬,約有38萬人以打鐵養家餬口。章丘自古有鐵礦,是遠近聞名的打鐵之鄉。僅在章丘註冊登記的鍋具和廚具生產商就有16家,而銷售更多達500餘家。

劉紫木正是想留住祖輩的手藝才進入這個行業的,他認為傳統的文化技藝需要鐵匠師傅那樣的傳承人,也需要向他這樣的推廣人。2016年左右他將「臻三環」升級為「同盛永」,兩個品牌同時存在,成了三環公司,出任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隨後,他在章丘郊區建立廠房,改變原本上門收鍋的方式,將大部分工人集中起來,製作統一標準,集體打鍋。隨後,陸續有鐵匠住了進來,王玉海也是這樣被招進來的師傅之一。

2月28日,紅星新聞來到「臻三環」鐵鍋基地,兩間寬敞的車間並排,一個車間內,工人們正在鍛打鐵鍋,另一個車間,工人正在包裝發貨。儘管銷量突然猛增,並沒給工廠帶來多大的影響,劉紫木介紹,他們生產的鐵鍋售價從300元到一千多元不等,現在還是按照以前的節奏進行生產,該有的工序一道也不能省。

車間的旁邊是為打鐵工人們建造的宿舍和食堂。廠裡為每個人安排了住處,除了住在附近村莊的村民晚上回家外,大部分工人就住在廠裡。劉紫木說,目前工廠有50多位鐵匠,他們有附近村莊的,也有外地過來的,像王玉海那樣的老師傅廠裡有十多個。

廠裡採用老師傅手把手教學,帶薪培訓的方式培養新的打鐵匠人,直到3個月或半年,他們打造的鐵鍋讓老師傅滿意後,才能獨自打造鐵鍋。至於工人的酬勞,劉紫木表示肯定比一般的工人要強,「要不然他們也不會來。」平時工人們計件獲取報酬,多勞多得,老師傅的工價比一般工人要高許多。

王玉海是工廠裡技術最好的工人之一,也是工廠的招牌。據劉紫木回憶,當初《舌尖3》劇組尋遍了章丘打鐵的老師傅,最後才找到了王玉海一家。為了配合劇組拍攝,他們在工廠外找到了一間棄用已久的傳統鐵匠鋪,安排師傅在那裡打鐵,為了展現傳統的打鐵技藝,還燒起了好久不見的熱爐灶。

劉紫木介紹,因為履行環保要求,工廠目前基本不用燃爐灶,製造鐵鍋的前半部分工序都是外包給外地的公司來做,他們的工人只需按照傳統鐵鍋的標準完成後面的鍛打。

因為供不應求,目前,三環公司下的「臻三環」和「同盛永」兩家官方網店已經下架了所有商品。不過,紅星新聞在某購物網站檢索章丘手工鐵鍋,依然有很多商品,價格在100元到300元不等。

章丘鐵鍋火了之後,劉紫木想得更遠。他透露,目前已經和王玉海溝通過,對方明確表示會一直合作下去。

相關焦點

  • 《舌尖3》讓章丘鐵鍋成名之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
    「洛陽紙貴,章丘無鍋。」因為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山東章丘鐵鍋火遍全國,求鍋者從線上店鋪追到線下工廠,甚至是鐵匠師傅的家裡。很多人為求得一口鍋,不惜翻牆入廠,不吝開出高價,甚至一家又一家尋訪鐵匠鋪。
  • 臺媒:從「一鍋難求」到乏人問津 章丘鐵鍋經歷了什麼?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臺媒稱,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章丘鐵鍋於今年初爆紅,還一度引發搶購,甚至到了「一鍋難求」的地步。然而這才不過半年,已有媒體爆料章丘鐵鍋乏人問津,不僅產品出現滯銷,當地很多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涼了」?對話《舌尖3》出鏡鐵匠:開了家新店,很忙
    今年年初,章丘鐵鍋因《舌尖上的中國》走紅,紅星新聞曾探訪發現,「求鍋者」從線上店鋪狂追到線下工廠;很多人為求得一口鍋,不惜翻牆入廠、開出高價。(點擊閱讀紅星之前相關報導:《舌尖3》讓章丘鐵鍋成名之後:一鍋難求,有人為求鍋翻牆入廠)近日,有消息稱章丘鐵鍋「涼了」,產品滯銷,家庭小作坊紛紛關門,170多家只剩30家。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好多人都被章丘鐵鍋圈粉,然後迅速種草,紛紛求"代購"。求鍋者從線上店鋪追到線下工廠,很多人為了購買一口正宗的章丘鐵鍋,慕名來到章丘,不惜翻牆入廠,開出高價,甚至追到鐵匠家裡。據了解,章丘區相公莊鎮的省級非遺傳人鐵匠牛祺聖,一周內接待了近千人次,訂單排到了2019年3月。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同比增長近6000倍,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近年來,章丘鐵鍋漸入大眾視野。早在2014年「章丘鐵匠習俗」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的大年初四,一檔美食節目「炒」火了章丘鐵鍋。自打鐵鍋成了「角兒」,章丘的村莊街道裡,打鐵鍋的和賣鐵鍋的人驟然增多。打鍋的和賣鍋的都說自己是正宗章丘鐵鍋,一時間章丘鐵鍋難辨真假。
  • 「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古時河南有「洛陽紙貴」,如今山東章丘也出現了「一鍋難求」!近日,《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後遭遇了很多惡評,豆瓣評分只有5.4。不過不少觀眾卻被片中的一口鐵鍋——「章丘鐵鍋」圈了粉,大家爭相購買,導致這種鍋一時間竟被賣斷貨,甚至還出現了黃牛黨屯鍋。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叫板進口「不粘鍋」!章丘鐵鍋傳承人發明的「魚鱗紋鍋」衝上電商...
    74歲的章丘鐵鍋省級非遺傳承人牛祺聖沒想到,自己當年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的一個技法上的創新生產出的魚鱗紋鍋,竟然成了網紅章丘鐵鍋裡的「爆款」,備受用戶好評。
  • 一口網紅鐵鍋,牽出古代冶鐵業遺址,震撼諸多網友的心!
    章丘鐵鍋一夜走紅,線上線下求鍋者眾,甚至出現有人翻牆進廠搶購。需要指出的是,章丘鐵鍋承載著傳承,是用手工一錘一錘打造出來的。這不僅有工藝上的嚴格要求,也註定無法快速走向量產。畢竟60餘人的匠人團隊,一年也就打出一萬餘口鍋,怎能滿足一夜飛來的上十萬口的訂單?
  • 章丘鐵鍋現狀調查:自查「李鬼」 正宗傳承仍不愁賣
    中國山東網訊 今年年初,章丘鐵鍋因《舌尖上的中國3》而家喻戶曉,一時間「一鍋難求」,全國各地的「求鍋者」從線上店鋪狂追到線下加工企業;很多人為求得一口純正的章丘鍋,不惜在加工廠等候並加價購買。對此,濟南章丘區市場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章丘區為了規範鐵鍋生產和保證質量,對手工作坊鐵鍋加工戶進行摸排調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查處一批假冒偽劣鐵鍋,強制實行甄別熱鍛手工鐵鍋和冷鍛機械鍋的二維碼追溯系統,避免魚龍混雜,以冷鍛機械鍋冒充熱鍛手工鐵鍋,目前章丘有正規手續的加工企業一共27家。
  • 章丘鐵鍋,明天見!「臻三環」開業提供130口鐵鍋現貨
    這是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章丘鐵鍋品牌,繼寬厚裡的「同盛永」鐵鍋體驗店之後,在濟南開的第二家線下銷售店。開業當天提供130口鐵鍋現貨劉紫木表示,為表示對王玉海父子旗艦店的支持,開業當天會提供130口鐵鍋現貨,還有5口王玉海親手打的「宗師」鍋,以供顧客選擇。
  • 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曾經千元難求,如今99塊包郵卻沒人買了?
    它薈萃了中華大地的美食以及美食文化,很多美食因為這檔節目而紅遍大江南北,當地美食上了這檔節目後,也會成為當地人炫耀的資本。《舌尖》除了介紹美食外,還會給觀眾介紹一些製作美食的廚具,有些廚具也因為這檔節目供不應求。
  • 章丘鐵鍋為何紅不過半年
    一家之言每個人都想榨取章丘鐵鍋的價值,卻少有人來維護品牌價值,這或許正是章丘鐵鍋從「爆紅」到「遇冷」的重要原因。上了美食節目的章丘鐵鍋,對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人而言無疑就是一種「公地資源」,理論上說,只要是本村人就有資格去使用「章丘鐵鍋」這個品牌,事實上他們也正是這樣做的。鐵鍋爆紅以後,「村裡5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會打鐵,後來就相繼轉行了,不過在章丘鐵鍋火了以後,他們紛紛重新拾起這門手藝」。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是什麼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nbsp&nbsp&nbsp&nbsp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甚至出現一「鍋」難求的局面。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這半年
    下架是主動的,也是無奈的,因為庫存的鐵鍋在紀錄片播出後幾分鐘即告售罄,而他廠裡的師傅們,根本來不及打新的。所以,當整個章丘在熱火朝天地賣鍋時,紀錄片裡出鏡的這家廠、這些師傅,遠離漩渦。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從「章丘無鍋」到「假鍋橫行」再到「無人問鍋」,全過程不到半年,頗有網際網路速度。
  • 為什麼有些人要噴章丘鐵鍋的走紅?
    還有網友說:「章丘鐵鍋的走紅,是現代工業的恥辱;是效益低下、固守老舊、不思創新的代表……」在章丘鐵鍋因為工匠精神得到大量肯定時,為什麼有人要噴章丘鐵鍋的走紅?對此,網友展開了熱議。如果就是炒個菜,幾十元的鍋完全可以勝任。如果還想品味下菜品之外的東西,不妨把章丘鐵鍋當作特殊的「奢侈品」。一花一世界,一鍋一情懷,完全看個人的理解和經濟能力。2、36000錘敲出來的是落後和低率?為什麼噴?很多網友稱,不是噴工匠精神,是噴工藝本身已落後,還有人以秉持落後工藝為榮,這與工匠精神背道而馳。
  • 章丘鐵鍋從「網絡爆紅」到「過氣涼涼」這鍋誰來背?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導)今年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財經頻道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去一探究竟。
  • 章丘鐵鍋真假難辨 匠心品牌不容抹黑
    今年年初,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三萬六千錘」成為這款網紅商品的底氣,最火時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但在此之後,當地各種小作坊一哄而上,甚至有人用機器衝壓冒充手工鍛打,導致鐵鍋品質良莠不齊、品牌真假難辨。結果,章丘鐵鍋的口碑直線下滑,消費者越來越不買帳。   從「難買」到「難賣」,章丘鐵鍋的遭遇令人唏噓,卻也啟示我們:話題是商品大賣的機會,但品質才是基業常青的根本。
  • 外國品牌不粘鍋就好用?2千年傳承中華鐵鍋見功底
    美味的產生從來離不開專業的器皿,最近這些年,網上各種真假洋品牌不粘鍋風行一時,甚至成為了網紅品牌!堂堂幾千年文化歷史的中華美食,就做不出一口好鍋?當然不是!別崇洋媚外了!外國品牌不粘鍋就好用?2千年傳承中華鐵鍋見功底!前年《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後,山東的章丘鐵鍋火到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