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鐵鍋為何紅不過半年

2020-12-16 新京報

一家之言

每個人都想榨取章丘鐵鍋的價值,卻少有人來維護品牌價值,這或許正是章丘鐵鍋從「爆紅」到「遇冷」的重要原因。

據媒體報導,某知名美食節目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經濟學上有個經濟學概念叫做「公地悲劇」,即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枯竭。之所以叫悲劇,是因為每個當事人都知道資源將由於過度使用而枯竭,但每個人對阻止事態的繼續惡化都感到無能為力,而且都抱著「及時撈一把」的心態加劇事態的惡化。

上了美食節目的章丘鐵鍋,對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人而言無疑就是一種「公地資源」,理論上說,只要是本村人就有資格去使用「章丘鐵鍋」這個品牌,事實上他們也正是這樣做的。鐵鍋爆紅以後,「村裡5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會打鐵,後來就相繼轉行了,不過在章丘鐵鍋火了以後,他們紛紛重新拾起這門手藝」。

在網友熱捧章丘鐵鍋,甚至一鍋難求的背景下,當地村民的做法原本無可厚非。更多的人加入製作鐵鍋,既給了當地品牌做大做強的機會,也為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擴大了就業範圍,保證了傳統技藝的傳承。但是,章丘鐵鍋特殊的製作工藝卻很難保證每一個入行者能真正嚴格執行。

章丘鐵鍋之所以在短時間內成為爆款,就是因為其製作「需要經過7次熱鍛和5次冷鍛以及3.6萬多次錘打」,因此「一個人一天頂多能完成一口鐵鍋」,但是如此高昂的成本顯然不是家庭小作坊能承受得了的,因此很多小作坊「會偷工減料」,導致「生產出來的鐵鍋質量良莠不齊」,短短四個月之後,「幾乎把章丘鐵鍋的牌子搞砸了」。

每個人都想榨取章丘鐵鍋的價值,卻少有人來維護品牌價值,這或許正是章丘鐵鍋從「爆紅」到「遇冷」的重要原因。這也是區域公用品牌常見的發展困境。

類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出現。近年來,各地普遍比較重視申報、推廣區域公用品牌,但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監督和管理則相對滯後,常常導致未授權生產主體濫用,假冒偽劣產品頻現的現象。這次章丘鐵鍋的大部分小作坊都沒有辦理生產經營手續,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重視品牌經營、為品牌做好規劃,這或許才是「章丘鐵鍋們」謀之長遠之計。

□吳雲青(媒體人)

相關焦點

  • 章丘鐵鍋這半年
    下架是主動的,也是無奈的,因為庫存的鐵鍋在紀錄片播出後幾分鐘即告售罄,而他廠裡的師傅們,根本來不及打新的。所以,當整個章丘在熱火朝天地賣鍋時,紀錄片裡出鏡的這家廠、這些師傅,遠離漩渦。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從「章丘無鍋」到「假鍋橫行」再到「無人問鍋」,全過程不到半年,頗有網際網路速度。
  • 被《舌尖上的中國》捧紅的章丘鐵鍋,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
    前段時間,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爆紅。價格從300元一路飆升到700元,有要價一千多的,甚至還有上萬的。自此,當地製作鐵鍋的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章丘這片土地上,許多各行各業村民的都打起了鐵鍋,有很多人從中賺了不少錢。
  • 從網紅到滯銷 章丘鐵鍋如今為何遭遇尷尬?
    章丘鐵鍋從網紅到滯銷 這鍋誰背   《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一探究竟。
  • 臺媒:從「一鍋難求」到乏人問津 章丘鐵鍋經歷了什麼?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臺媒稱,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章丘鐵鍋於今年初爆紅,還一度引發搶購,甚至到了「一鍋難求」的地步。然而這才不過半年,已有媒體爆料章丘鐵鍋乏人問津,不僅產品出現滯銷,當地很多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然而網紅鍋也沒能衝破「紅不過一年」的魔咒,突然「失寵」,遭遇「滑鐵盧」。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網上一片「送一首涼涼」「產品滯銷」的唱衰之聲,使章丘鐵鍋再次成為熱詞。
  • 章丘鐵鍋真假難辨 匠心品牌不容抹黑
    原標題:匠心品牌不容假冒抹黑(人民時評)   面對「流量明星」「網紅產品」的誘惑,堅守誠信、堅守匠心,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
  • 章丘鐵鍋真的好嗎?
    近日筆者的幾個外地朋友打電話問我關於章丘鐵鍋的事情,說:從很多視頻上看到很多人拍視頻,說章丘鐵鍋不好用質量差等等問題,筆者也從網上和各平臺看了下,關於章丘鐵鍋的視頻確實很多,說好的,說不好的,演示雞蛋在鍋中飛的等等,數不勝數,筆者看的頭大,寫下這些文字說說自己的見解。
  • 是什麼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nbsp&nbsp&nbsp&nbsp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甚至出現一「鍋」難求的局面。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主播花1800嘗試無油煎蛋,結果……
    推薦語:好好的章丘鐵鍋,被炒作成這個樣子,可惜了這些傳統的老手工藝了下文轉載自作者:李小胖美食達人被「舌尖」捧紅的章丘鐵鍋,主播花1800嘗試無油煎蛋,結果……曾經舌尖上的中國可以說是中國最火的一檔美食節目,裡面包含了中國各地的美食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近年來,章丘鐵鍋漸入大眾視野。早在2014年「章丘鐵匠習俗」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的大年初四,一檔美食節目「炒」火了章丘鐵鍋。自打鐵鍋成了「角兒」,章丘的村莊街道裡,打鐵鍋的和賣鐵鍋的人驟然增多。打鍋的和賣鍋的都說自己是正宗章丘鐵鍋,一時間章丘鐵鍋難辨真假。
  • 章丘鐵鍋從難買到難賣人民日報:話題是機會品質才是根本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今年年初,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三萬六千錘」成為這款網紅商品的底氣,最火時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但在此之後,當地各種小作坊一哄而上,甚至有人用機器衝壓冒充手工鍛打,導致鐵鍋品質良莠不齊、品牌真假難辨。結果,章丘鐵鍋的口碑直線下滑,消費者越來越不買帳。從「難買」到「難賣」,章丘鐵鍋的遭遇令人唏噓,卻也啟示我們:話題是商品大賣的機會,但品質才是基業常青的根本。
  • 章丘鐵鍋從「網絡爆紅」到「過氣涼涼」這鍋誰來背?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導)今年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財經頻道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去一探究竟。
  • 章丘鐵鍋,明天見!「臻三環」開業提供130口鐵鍋現貨
    6月9日,章丘鐵鍋「臻三環」傳承人之一的劉紫木在其朋友圈宣告,由王立芳、王玉海父子擔任總代理的章丘「臻三環」手工鐵鍋旗艦店將於6月18日在章丘百脈泉大街路西唐人中心開業。這是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章丘鐵鍋品牌,繼寬厚裡的「同盛永」鐵鍋體驗店之後,在濟南開的第二家線下銷售店。開業當天提供130口鐵鍋現貨劉紫木表示,為表示對王玉海父子旗艦店的支持,開業當天會提供130口鐵鍋現貨,還有5口王玉海親手打的「宗師」鍋,以供顧客選擇。
  • 章丘鐵鍋從網絡爆紅到現如今過氣滯銷 這鍋到底誰來背?
    《舌尖上的中國》讓「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章丘鐵鍋的產地一探究竟。
  • 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好品質打造「章丘鐵鍋」好品牌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當地製作鐵鍋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開花,然而鐵鍋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的現象。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雙十一前掀「打假」暗戰因《舌尖3》爆紅的章丘鐵鍋陷品牌內訌
    在不溫不火的幾年後,隨著2018年春節期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開播,章丘鐵鍋開始大熱,但火爆了差不多3個月後,「章丘鐵鍋」開始回歸平淡。然而,成為網紅之後的章丘鐵鍋,在今年雙十一之前再次火熱起來,除了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躍躍欲試,幾場關於鐵鍋的訴訟也即將開始。
  • 品牌山東丨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2018年2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捧紅了「章丘鐵鍋」。一時間這種由一塊鐵皮經過十二道工序,,36000次錘打、純手工製作的鐵鍋,紅遍全國,「章丘鐵鍋」瞬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同時又加上正宗的章丘鐵鍋是純手工鍛打,產量有限,供不應求,見有利可圖,「章丘鐵鍋」爆紅之後,作為鐵匠之鄉的章丘,當地的打鍋企業由原來的三家迅速發展到了三百多家。從章丘無鍋變成了章丘人人打鍋。
  • 章丘人談「章丘鐵鍋」:從來沒聽說過 有點不適應
    大意是《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不但網上賣斷貨,居然還成了傳說中的「相親利器」。我半開玩笑地說,我老家的那兩口鐵鍋,豈不成了「傳家寶」?不能不承認,面對「章丘鐵鍋」的走紅,作為一名在北京的章丘人,並沒有感到一絲自豪,反而有點蒙。因為,在《舌尖3》播出之前,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家鄉還有這麼一號特產——「章丘鐵鍋」。
  • 為什麼有些人要噴章丘鐵鍋的走紅?
    因為舌尖3走紅的章丘鐵鍋,經過近一個月的追捧,市場正趨於理性,熱度在下降。而此時,網絡中也出現很多質疑聲:「原價幾百的章丘鐵鍋,居然在網絡上價格飆升,還賣脫銷了。 這究竟是喜是憂?」還有網友說:「章丘鐵鍋的走紅,是現代工業的恥辱;是效益低下、固守老舊、不思創新的代表……」在章丘鐵鍋因為工匠精神得到大量肯定時,為什麼有人要噴章丘鐵鍋的走紅?對此,網友展開了熱議。